這種「救命藥」價格暴漲近10倍還斷貨?醫生告訴你如何應對

2020-11-25 騰訊網

5月10日 多雲 氣溫:16~27℃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很多家庭都常備一款

冠心病的救命特效藥: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臨床上已應用100多年

但最近,全國多地的消費者反映

過去幾元、十幾元一瓶的硝酸甘油

現在漲到了50元左右一瓶

前幾個月,不少地方的藥房

甚至還一度傳出斷貨的消息

……

真的是這樣嗎?

小編趕緊上網搜了一下

在網上,硝酸甘油存貨倒是頗為充足

基本所有商家的客服都表示有貨

但是價格確實大都在50多元一瓶

這麼大幅度的上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探 訪

又一種廉價急救藥硝酸甘油,近幾月在全國多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短缺。記者調查發現,武漢也出現了類似的短缺現象,不過武漢大醫院和大型藥店用藥尚有保證。

跑了7家藥店才買到

片劑每瓶價格翻了十幾倍

近來,有市民反映,過去四五元一瓶的硝酸甘油越來越難見了,連跑五六家藥店也不見得有。好不容易找到價格卻翻了十幾倍。

據了解,冠心病患者突發心絞痛時,迅速在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三五分鐘就可緩解,救治不及時則會有生命危險。硝酸甘油無疑是要積極準備的救命藥。

4月底到5月初,記者在洪山區卓刀泉南路附近連續尋找了7家藥店,前5家金國泰大藥房、中聯大藥房、全民康大藥房、仁傑大藥房、王振國大藥房均表示硝酸甘油已斷貨,仁傑大藥房工作人員稱,過年之後就沒有貨了。問到第6家藥店老百姓大藥房時,工作人員表示剛剛賣完,還會再進貨。

5月8日,在康伊博大藥房,記者終於發現了100片裝棕色小瓶的硝酸甘油,但價格已到50元一瓶。工作人員稱,已經沒有過去的價了,一直在漲,很難進到貨。

隨後,記者也了解到,國藥控股漢口大藥房供貨較充足,但片劑以15片裝為主,1瓶價格在30元左右。

注射用硝酸甘油價格也翻了13倍

幾乎每進一個新批次都在漲

記者在同濟、協和、市一醫院、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硝酸甘油供貨基本能保證,只是供應上不太順暢。省腫瘤醫院藥劑科負責人表示,供應緊、漲價快的狀況過年後一直存在。

武漢藥品採購專家盧鈺介紹,總體上醫療機構能保障供應。因為涉及到急救,急診都要備這些藥物,藥品配送企業相對會優先保證。記者從國藥控股湖北物流中心了解到,硝酸甘油尚有庫存,物流配送並沒有發現異常。

網絡配圖

相比起缺貨,漲幅太快是多位醫務人員擔心的另一個問題,硝酸甘油注射劑2017年0.96元/支,現在漲到了12.96元/支,上漲了13.5倍。「幾乎每進一個新批次都在漲價」。一位藥學工作人員介紹。

對於硝酸甘油片劑,醫院的漲幅比藥店小。記者查詢到,同濟醫院100片裝的硝酸甘油,2017年為3.62元/瓶,目前漲到13.91元/瓶,漲幅為4倍。藥店的漲幅則在10倍以上。

同濟醫院藥學部主任丁玉峰表示,現在醫院的藥都是平進平出,醫院的進價和給患者的藥價是一樣的,搶救藥價格漲太快,不僅患者經濟壓力大,對醫院而言成本增加,臨床的壓力也很大。

原料成本上漲、外遷等多種因素

原規格藥「易裝」「瘦身」提價

經查詢我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2017年,湖北地區銷售的100片裝硝酸甘油主要來自3家企業,河北醫科大學製藥廠、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山東信誼製藥有限公司。

記者致電河北醫科大學製藥廠,該廠工作人員表示,100片裝的硝酸甘油已經停產,現生產的是硝酸甘油氣霧劑,並稱噴霧效果更好。

網絡配圖

北京益民湖北地區的銷售負責人則表示,100片裝去年底停產,現在更換生產的是15片裝硝酸甘油,目前供貨充足。他稱,這個藥是急救用,100片在保質期內很難吃完,15片裝更經濟環保。同時,北京的化工企業都面臨外遷,硝酸甘油原料生產企業受到影響,造成原料價格上漲。

據了解,硝酸甘油去年遭遇了大規模減產或停產,山東信誼製藥提及漲價時表示原料成本上漲,原材料供貨的廠家停了,之後原材料價格漲了3倍,成品藥價相應也提高了。

急救車上多個常備急救藥

兩年漲幅都在4-10倍以上

藥品採購專家盧鈺介紹,2017年到現在,包括硝酸甘油在內,和全國趨勢一致,湖北省幾種臨床常用急救藥價格上漲明顯。硝酸甘油100片,從2017年均價5元/瓶到現在31元/瓶。搶救中用於升壓的多巴胺,平均從4元漲至40元。

網絡配圖

強心劑西地蘭從50元漲到200多元。對於心衰的病人,搶救有時要用到幾十支,光這一種藥就可能過萬元,無形中增加了患者負擔。

同樣用於搶救升壓的去甲腎上腺素則從5元漲到60元左右。搶救磷中毒患者的碘解磷定從50元漲到200多元,在一些搶救中用於止血的維生素K1,從8元漲到120元 。

一位急救醫生告訴記者,去甲腎上腺素、西地蘭、硝酸甘油、多巴胺等被稱為急救車上的必備藥,都是非常基礎的救命藥,過去的價格很便宜,近年來持續上漲。記者梳理發現,兩年時間,這類急救藥漲幅都在4-10倍以上,漲幅快過房價上漲。

嚴管藥品原料壟斷行為

硝酸甘油可納入集中帶量採購

不僅是硝酸甘油,多巴胺針劑等多個急救藥持續了幾年快速上漲,還時常缺貨。盧鈺表示,這類藥漲價有共同點,過去價格偏低,隨著原料藥上漲,成本上升、利潤不足等市場因素共同作用,價格波動特別大。

同濟醫院藥學部主任丁玉峰介紹,雖然大醫院藥品保障情況稍好,但臨床上經典的廉價急救藥短缺現象一直很普遍。一是供應不暢,二是漲幅太快。這兩點絕不是正常現象,他認為,過去急救藥存在價格偏低,價格上漲屬於市場行為,但漲幅應在一個合理範圍內。

有些藥品短缺,是因為原料短缺成本上升,但也有部分藥品原料被壟斷,人為控制價格上漲,每次藥品短缺之後價格必漲,漲上去就降不下來。他認為,藥品監管部門需要加強源頭監管,對壟斷藥價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去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出了反壟斷法實施10年來,原料藥領域反壟斷案件最大一筆罰單:對三家冰醋酸原料藥生產企業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共計1283.38萬元。

盧鈺建議,隨著藥品的採購定價整合到醫保部門,可由醫保部門牽頭,把硝酸甘油納入集中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一個採購周期內,供應量及價格避免大幅波動。「藥品不能等同於普通商品,特別是像急救藥,不能完全靠市場調控,相關部門有責任保障民生底線。」

如今硝酸甘油短缺

心腦血管病患者沒了這「救命藥」

該如何是好?

梅州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主任醫師楊敏表示,硝酸甘油雖對胸痛、心梗等心腦血管病有急救效果,但並非所有心腦血管病類型都適用,必須先「對症」,方可「下藥」。

「比如低血壓患者或急性下壁心梗患者,以及部分心臟疾病患者等,服用硝酸甘油反而會沒有效果或反效果。

替代藥物速效救心丸對患者血壓影響較小,比硝酸甘油的適用範圍較廣。

楊敏提醒,心梗、心絞痛、胸痛等病症分為多種類型,患者不可盲目用藥,如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病症,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由胸痛中心專業醫師到場進行診斷,再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用藥,如患者症狀出現反覆較為嚴重,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科 普

有人說:硝酸甘油是心臟病患者的「靈丹妙藥」。但凡心臟不舒服,只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粒,效果不好再來一粒,就可以了?這種做法有科學依據嗎?當然不!

硝酸甘油緩解哪種疼痛?—— 心絞痛!

硝酸甘油對心肌梗死導致的胸痛無效,甚至有害!心絞痛、心肌梗死分不清?醫生告訴你怎麼區分:

1. 疼痛程度

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病基礎相同,都是因為斑塊破裂導致心臟疼痛,疼痛位置、範圍差不多,但心梗的疼痛程度要比心絞痛的程度更劇烈,有時會讓人感到一種瀕死感。

2. 疼痛時間

心絞痛發作時間3~5分鐘;急性心梗胸痛時間可有數小時或更長。

3. 誘發因素

運動或情緒激動可能會誘發心絞痛;心梗的誘發原因不明顯。

4. 伴隨症狀

心絞痛很少有伴隨症狀;急性心梗會伴隨嘔吐、出冷汗、頭暈氣短、無力或虛脫。

5. 緩解情況

心絞痛含服硝酸甘油之後症狀會很快緩解;但心梗含服硝酸甘油之後,症狀不緩解不說,反而可能會加重!

嚴重劇烈的胸痛可以先服用1片硝酸甘油,如果5分鐘後症狀沒有得到緩解,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到醫院就醫!

這些常備急救藥,什麼時候才需要吃?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臨床運用,主要是預防和治療,就是已經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和極可能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最適合用。

空腹用效果好

一般是晚上空腹時服用效果最好,有明顯胃腸道反應的可早飯後服用。

幾小時才起效,不能救急

對於急性心梗,阿司匹林起效比較慢,至少幾個小時。如果身邊沒有其他急救藥,只有阿司匹林,服用的劑量應是 300 毫克,而不是隨便服下「兩片」。另外,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

速效救心丸

主要是應急時使用,冠心病高危人群必備。

胸悶時服用

出現胸悶、心前區不適、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狀時,應迅速含服速效救心丸,切不可等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後再含服。

一般服用後幾分鐘就能生效,可有效防止猝死。但速效救心丸只是應急用藥,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症狀緩解後應儘快就診。

舌下含服吸收快

速效救心丸適合用舌下含服法,藥物有效成分通過舌下黏膜吸收,可迅速進入血液循環。為更快地發揮藥效,還可先將藥丸咬碎後再置於舌的下方。

連服兩次後無效及時就診

若連服兩次症狀不緩解,要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

一句話總結

· 阿司匹林:主要是預防和治療使用,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 速效救心丸:主要是應急時使用,冠心病高危人群隨身必備。

· 硝酸甘油:主要是急救時使用,關鍵時候能救命!

來源:荊楚網

編輯:劉丁維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痛風常用藥價格上漲 鄭州部分藥店已斷貨
    而在此時,國內媒體報導稱痛風患者常用藥價格上漲,且藥店斷貨的消息,更加劇了患者的緊張程度。痛風常用藥為何上漲?斷貨情況在鄭州有出現嗎?盛夏季節,痛風患者該如何「無痛」度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走訪。  記者走訪:痛風患者常用藥,鄭州多家藥店斷貨  近日,有媒體曝出痛風患者常用藥別嘌醇片的價格,從2010年至今已上漲數倍,鄭州的情況如何呢?
  • 救命藥「溴吡斯的明片」斷貨了 蘭州重症肌無力患者遭遇大難題
    原標題:救命藥「溴吡斯的明片」斷貨了 蘭州重症肌無力患者遭遇大難題 但在最近,她用來救命的這種特效藥不但在蘭州各大藥店斷貨,在北京、上海、長沙、瀋陽等其他地方也出現了斷貨。 唯一的「救命藥」買不到了 「我今年都78歲了,多年來都需要服用溴吡斯的明片緩解重症肌無力帶來的症狀。」王老太告訴記者,「溴吡斯的明」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但對於重症肌無力患者來說,這種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市場上難找廉價藥 黑市廉價藥從哪來
    這種草藥樣子長得像方便麵,半斤一大包,代煎茶飲一次夠50個產婦喝的,費用才1元錢。但是現在這種利尿草藥早就在一些醫院的藥房銷聲匿跡了。如今醫生對於術後排不出尿的患者主要採取導尿方式,費用相對較高不說,患者也非常痛苦。一家大醫院藥房工作人員向北青報記者透露,廉價藥經常出現廠家停產或者招標採購不上來的情況,有些藥品已經處於斷貨和即將斷貨的狀態。
  •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目前其已經成為HER2陽性乳腺癌全程治療的金標準用藥以及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一線治療的基石,其2019年全球銷售額近70億美元。  根據權威媒體此前報導,過去抗癌藥赫賽汀的市場價格每支高達兩萬多元,一個療程下來要花費十幾二十幾萬元。不少患者掙扎在高價「救命藥」的泥潭裡。
  •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要寄希望於黑市?
    朋友圈、微信群時常會看到醫生幫病人求藥的信息,隨著原料藥漲價更多藥品出現短缺情況,大多數是臨床上已經形成固定用藥習慣的普藥,病人只能重金求助黑市。臨床必備藥短缺,是嚴重的公共衛生隱患,這一狀況已持續多年。原料藥價格暴漲亂象給藥品生產企業帶來的壓力,正逐漸向醫療機構、用藥患者傳導。不少醫院的一些「救命藥」出現了短缺的情況,危及患者健康。
  • 全國網友接力尋找多粘菌素B針 救命藥已經找到[圖]
    不過,至於醫生有沒有授權傷者家屬找藥,浙二醫方面並沒有明確表態。  而根據中新網的報導,不僅是浙二醫,此次收治縱火案受傷病人的幾家醫院均表示缺少名為「多粘菌素B」的藥物,不過昨天已經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拿到了此藥。浙二醫燒傷科主任韓春茂昨天稱,這種藥在治療燒傷患者中只是儲備藥,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就好像足球比賽的臨門一腳,燒傷病人危在旦夕時,用這個藥往往可以救命。」
  • 救命的血液製品價格暴漲,不是放開價格管制的錯
    除了治療血友病,還用於治療免疫系統缺陷、燒傷、肝病、失血等各類疾病,是很多病人不可缺少的救命藥。因此,國家一直對血液製品實行最高限價。一些小品種漲幅驚人,在今年年初,纖維蛋白原已上漲了150%,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上漲了70%,不少品種的價格也是按月更新。今年6月,發改委曾啟動全國藥品價格專項檢查,血液製品也在受檢之列,但這並沒有阻止其價格的狂飆突進。此輪價格暴漲,實際上是血液製品黑市價格「合法化」的表現。
  • 原材料TDI價格一路瘋漲近5倍 成都沙發售價普遍上調
    連鎖反應  TDI價格:今年年初大約為1萬多元/噸,到現在已攀升至5萬元/噸  海綿價格:海綿在沙發成本中佔三到四成,受TDI價格影響,海綿價格上漲近一倍  沙發售價:每套沙發上漲從500元至1000元不等,上調幅度10%以上  「遭不住啊,這種漲法太嚇人了……」昨日,成都一家沙發廠的王先生,看著最新的海綿生產原材料之一的
  • 我國鐵礦石價格暴漲不能簡單歸因於供需矛盾
    趙忻認為,將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甩鍋」給供需失衡,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鐵礦石價格暴漲不能簡單歸因於供需矛盾「176.9美元/噸!」12月21日傍晚,隨著當日鐵礦石指數的發布,市場一篇驚呼!——但似乎也在眾多市場人士的意料之中。
  • 帕金森症常用藥再次面臨全國斷貨
    作為帕金森症最主要的治療藥物之一,息寧自2016年全國大面積斷貨後,再次出現「藥荒」。自從今年年初開始斷貨以來,關於息寧的求藥帖在網絡上也快速發酵,微博、論壇等社交途徑均可見求藥的信息。息寧是緩解和治療帕金森症狀的主要藥物之一,是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複合製劑,被患者視為長期藥物。
  • 三甲醫院內藥房賣高價,同款藥價格竟然貴10倍!怎麼回事?
    10倍! 除了價格差異問題,記者在暗訪過程中還發現這間藥房出售處方藥的流程極不規範。 另外,醫院還承認銷售流程有漏洞,今後將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以下是回應全文: 1. 為什麼有些藥在門診藥房買不到在麒麟大藥房可以買到?
  • 廉價抗癌藥喜樹鹼為何一針難求?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羅俊華 陳舒 韓悅)「醫生開了喜樹鹼針劑,可是跑遍了潛江所有的醫院,都沒有。」近日,潛江一癌症患者家屬向本報反映,該市的抗癌藥喜樹鹼針劑斷貨,希望本報幫忙打聽武漢哪家醫院有庫存。記者調查後發現,作為癌症患者的廉價「救命藥」,價值69.46元一支的喜樹鹼針劑目前一針難求,而最便宜的替代藥尼莫司汀,一支也要200元。
  • 3家企業合謀操控致低價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暴漲 被罰3.255億
    低價藥暴漲幕後黑手「葡萄糖酸鈣是國家基本藥物,同時也是常用低價藥。由於價格低,利潤少,許多企業不願意生產,低價藥變得緊缺。」上述藥企人士表示,大品種、大用量的原料藥成為總經銷商們挑選壟斷的新目標。與此同時,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價格出現異動,在有些省份的中標價暴漲十倍之多。2018年7月,江蘇省發布《關於部分短缺藥詢價採購結果的通知》,公示的短缺藥省級擬入圍產品中,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報價是19.8元一支。而據藥智網數據顯示,2016年,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江蘇省中標價在1.9元一支左右,兩年翻了十餘倍。
  • 農村這種野果,外形似櫻桃,卻白潤如玉,價格比櫻桃貴近10倍
    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白玉櫻桃」,這種野果是毛櫻桃的芽變品種,白色的果實十分像「白玉」,而且外形似櫻桃,只稍微比野櫻桃大上那麼一點,才有「白玉櫻桃」的叫法吧。白玉櫻桃的果肉硬而脆,味道十分的甘甜,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歡。
  • 6天暴漲70%,市值飆升113億!「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
    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最近,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因為「長生不老藥」概念暴漲,股價7天6漲停,暴漲超70%,市值飆升113億。(金達威2019年業績預告截圖)實際上,收購Doctor's Best Holdings之後金達威的股價一直表現平平,直到2019年初觸底反彈至今走出了1年半暴漲近4倍的大行情,而在此期間大股東頻頻減持。
  • 二甲雙胍奈達上架京東10餘天斷貨,2型糖尿病患者聚焦控糖舒適性與...
    近日,正式上線京東大藥房僅僅10餘天,糖尿病明星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Ⅲ)奈達就已賣斷貨,目前購買頁面只顯示「預定」。「看到奈達在京東上線的新聞,本來準備今天下單的,結果斷貨了。」有微博網友發文貼出京東大藥房二甲雙胍奈達需要預定的圖片,並且詢問該藥是否還有別的線上購買渠道。
  • 早知道:木漿斷貨致廢紙價格再度暴漲 雙11來臨包裝紙需求大增
    5、木漿斷貨致廢紙價格再度暴漲,雙11來臨包裝紙需求大增   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廢紙價格近7日暴漲35.85%。經過接連幾天的上漲,廢紙價格又重新回到3000多元一噸的高位。業內人士表示,10月份部分木漿經銷商多次處於「斷貨」狀態,臨近10月底,部分經銷商木漿已「無貨」,11月份中旬或才有木漿出售。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據悉,「九期一」尚未進入醫院,目前只在全國25個省、151家專業藥房(DTP藥房)上架開售,患者憑醫生開的處方可到藥店購買。而就在上市後的不到兩周時間,康德樂大藥房、一樹藥房、國藥控股專業藥房、老百姓大藥房等紛紛出現賣斷貨的情況。「第一批貨一下就賣沒了。」
  • 西雙版納毀林種膠引發生態惡化 膠價暴漲10倍
    第1頁:膠價14年暴漲10倍 記者 李健佳/攝     來源:彩龍中國  膠價14年暴漲10倍 毀林種膠引發生態惡化  「家裡30畝橡膠林全部開割,一年能掙10多萬元。」景洪市嘎灑鎮南聯山村村民梅樂說,橡膠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 羊城晚報:扶持低價藥需要「有形之手」
    羊城晚報:扶持低價藥需要「有形之手」   (《中國新聞網》4月15日)  所謂低價藥,是指各類醫療機構普遍使用的用於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治療和搶救性藥物,由於利潤低,很多藥品已在市場上慢慢消失。如抗過敏藥物苯海拉明、治療偏頭痛藥物麥角胺咖啡因、治療癲癇病的不可替代藥物苯巴比妥等。但現在這些藥一半以上已經多年不見,其他的也經常斷貨。  正因為大量低價藥在市場上長期「冬眠」不醒,一些病號只能望病興嘆,甚至變得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