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救命藥已經找到 可滿足所有患者
家屬正在病區外焦急等候。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從前天深夜,青年報記者發出第一條「尋藥啟事」後。網絡上,一場尋藥的接力開始了。上海、北京、山東、浙江、廣東,全國網友紛紛加入到這場網絡找藥的大行動中來。網友的愛心也喚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昨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方面向記者證實,確有尋藥一事,但多粘菌素B針的貨源已經找到,不僅對祖孫倆,對於所有的重症患者來說,這無疑都是一個好消息,生命也多了一份保障。
上海醫生連夜「會診」
全國網友接力「尋藥」
前天晚上,在接到重傷者謝師傅家人的求救電話後,青年報記者先通過微信朋友圈,尋找各種醫藥渠道。
第一個給青年報記者打來電話的是上海兒童醫院的藥師李志玲,當時已接近深夜11點。
這位辛苦了一整天的醫生本已打算就寢,但在看到青年報記者的尋藥信息後,她立刻重新打開電腦,將多粘菌素B針輸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中,查詢具體的採購渠道。
「沒有,美國產的多粘菌素B針並沒有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引進,我們醫院能夠提供的採購渠道,目前還找不到此藥。」此後,李志玲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她迅速將「尋藥啟事」告訴了業內同行,呼喚大家共同救救軒軒祖孫倆。
一場「網絡會診」在李志玲微信圈內展開,但結果並不理想。
因為沒有被批准引進,目前李志玲的朋友圈內無法提供合適的供藥渠道,但李志玲還是沒有放棄希望:「明天上午8點,我再會聯繫一些兄弟醫院的專家,對祖孫兩人的情況進行討論,集思廣益一下,看看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青年報記者掛掉電話時,赫然發現凌晨已至。
昨天一大早,更多的網友看到了本報發出的「尋藥啟事」,網友們紛紛轉發並加入尋找救命藥的行列。
北到北京,南至廣東,一時間,青年報記者的手機以及報社熱線電話,被全國各地的網友打爆了。每每是剛掛完電話,手機鈴聲就起。好不容易得空充會電,但剛衝完電,沒多久後就發出了「電力不足」的提示。
有的表示能提供藥品渠道,有的則願意捐款救治軒軒,還有的僅是來電安慰祖孫倆,希望他們倆堅強,挺過這一關。網友們用行動詮釋著「時間就是生命,轉發就是援助」的信念。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網友們的愛心接力行動始終沒有停止。因為網友們相信,「網絡是最能產生奇蹟的地方,期望有了解該藥品,或有藥品渠道的朋友們關注這條消息,為等待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浙二醫稱藥已有貨源
家屬表示「看到希望」
伴隨著網友愛心,不少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網友「燒傷超人阿寶」就公開表示了自己的不解:「多粘菌素B主要針對一些特殊菌株感染,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多發生在長期使用強效抗生素以後,而且並非沒有別的解決方案。」也有個別網友提出:「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並未被國內批准進口,屬於法律意義上的非法藥品,醫生不會讓家屬去尋找一種非法藥品。」
昨天下午,青年報記者趕赴杭州,親自向醫院方面了解軒軒祖孫倆的醫治情況。
浙二醫方面表示,燒傷病人不同於其他病人,因為傷者多多少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面部損傷,會涉及他們隱私權,作為醫院方面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傷者的病情。
至於尋找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一事,醫院方面承認的確有此事存在,但目前多粘菌素B針的貨源已經找到,缺藥的風險並不存在。
「提出藥物申請的是此次治療杭州公交大火傷者專家組的成員。成員中不僅有浙二醫的醫生,還有不少來自各地的燒傷專家。根據傷者的治療情況,專家組向浙江省衛生廳提出了申請。今天上午,浙江省衛生廳已經答覆將全力調配多粘菌素B針,目前已有貨源。而至於網友質疑的此藥合法性問題,目前也由浙江省衛生廳方面去處理解決。」不過,至於醫生有沒有授權傷者家屬找藥,浙二醫方面並沒有明確表態。
而根據中新網的報導,不僅是浙二醫,此次收治縱火案受傷病人的幾家醫院均表示缺少名為「多粘菌素B」的藥物,不過昨天已經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拿到了此藥。浙二醫燒傷科主任韓春茂昨天稱,這種藥在治療燒傷患者中只是儲備藥,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就好像足球比賽的臨門一腳,燒傷病人危在旦夕時,用這個藥往往可以救命。」
值得一提的是,軒軒的阿姨謝女士昨天也申明,家人尋找這種藥也僅僅只是儲備。「醫生已經給我們打過預防針,此藥只是為了不時之需,有可能到最後也不會用上此藥。我們寧可浪費這筆錢,也希望最後浪費這筆錢。這個藥難找關鍵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國內有此藥的醫院,藥廠比較少;另外就算是有渠道提供此藥,但因為沒有批文,牽涉到違法用藥,所以又給尋找這種藥增加了難點。」
在得知浙江省衛生廳已全力調配藥物時,謝女士抑制不住興奮之情:「政府部門能出手,幫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忙。這兩天,我們上海杭州兩頭跑,為了找藥,為了祖孫兩人的傷情,已經心力交瘁,但實在是能力有限。今天聽到了如此消息,無疑是給我們打了一支強心針,我們一家看到了希望。在此感謝所有關心軒軒祖孫倆的人。」
[傷情]浙二醫:很多病人都處於危險期
目前在大火中受傷的謝師傅仍躺在浙二醫的重症監護室中,而軒軒則被安排在浙江省兒保醫院。
由於燒傷病人最怕感染,青年報記者沒有被允許進入監護室探訪謝師傅。浙二醫收治的縱火案傷員目前都住在醫院2號樓6樓的燒傷病房內。6樓電梯口一塊高掛的「謝絕探望」的牌子將大多數人的腳步擋在了病房前,工作員也必須根據胸卡才能入內。
「除非是近親屬,一般人不允許進入。就算是家屬進去之後,也只能看一眼,馬上就會被醫生請出病房。」守在電梯口的一位家屬告訴記者,她進去探望過,慘不忍睹。「縱火案中,大多數傷者的臉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燒傷,個個包著頭,躺在床上。病房內死一般的寂靜。」說話時,她面無表情,眼淚已經哭幹了。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昨天中午浙二醫開新聞舉行發布會通報了傷者的最新情況。發布會上,醫院稱目前19名病人中,有2人屬於輕中度吸入性損傷,3人重度吸入性損傷,2人極重度吸入性損傷,其餘幾位病人將在今天繼續進行氣道檢查,確認病情嚴重程度。
根據到場的浙江媒體的轉述,19個病人中,16個氣管都被切開,而其中6人還依靠呼吸機呼吸,說明吸入性損傷很嚴重。韓春茂在發布會上稱,「基本上19位病人都有不同程度合併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情況。」
事實上,吸入性損傷造成的呼吸功能衰竭可能帶來較高的死亡率。韓春茂用一組科研數據來解釋這個問題,在醫學領域,中度吸入性損傷的死亡率在23%左右,重度吸入性損傷的死亡率就高達75%,如果重度再結合合併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率就能提升至80%以上,所以目前很多病人都處於危險期。
不過,韓春茂稱高死亡率並不意味著不可治癒,他舉例稱,2012年3月10日3時56分,紹興諸暨街頭小商品連鎖店發生火災,諸暨消防大隊城東中隊副指導員田思嘉在撲救火災中犧牲,副中隊長陶國傑、下士楊萬東重傷。
「當時陶國傑和楊萬東就屬於重度吸入性損傷,醫院在考察兩人的病情後,一度認為康復希望渺茫。但最後在團隊的努力下,加上消防戰士的身體素質很好,最終成功治癒。「雖然目前在醫院的幾位傷者,情況仍然不容樂觀,但院方肯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救治傷他們。」
前天,浙二醫除了對5名極度重傷員進行手術外,還根據傷者的個體情況,對另外6名病人做了纖維支氣管鏡。韓春茂透露,在前天進行的手術中,犯罪嫌疑人包來旭也在其中。包來旭昨日已完成手術,從術後的各項指標看,目前情況還算穩定,但仍然沒有意識。
昨天,浙二醫院又對4名患者進行了手術,手術流程和昨天相似。從手術的情況看,目前病人在術後的情況是相對穩定的。
瑞金醫院:願提供一切醫療幫助
杭州公交車縱火案中的燒傷患者牽動著眾人的心!滬上醫院也積極準備好了!
昨天晚上7點半左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對於杭州公交車縱火案燒傷患者,我們深表關切。若杭州醫療救治需要,我院願意提供一切必要的醫療幫助。
記者隨後從瑞金醫院獲悉,該院與杭州衛生部門聯繫,如果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杭州當地醫院需要支援的話,瑞金醫院將第一時間派出專家前往杭州,參與對患者的會診。如果有患者需要轉院至瑞金醫院,醫院也將開通綠色通道,時刻準備接收患者。
[幕後]
多粘菌素B針為什麼會那麼難找?
早期曾臨床使用 效果不錯但對腎臟有損傷 有膏劑但效果不佳
「多年前有,現在醫院已經沒有了」,「核實過了,醫院藥房肯定沒有,估計只能從國外想辦法」,本報昨天發出《上海祖孫病危急需救命藥》一文後,廣大市民以及醫院紛紛幫助尋找多粘菌素B針,但一個個電話打完後記者發現,上海的醫院幾乎已經找不到這種救命藥了,目前,這種針劑只有國外仍然有生產,而數年前滬上醫院一度使用與其藥效相似的多粘菌素E,國內也已經停產,各大醫院也已不再使用。
何處尋找?
多方發力仍未找到救命藥
祖孫倆的性命危在旦夕,為了幫助這對病危中的祖孫找到醫生所需的救急針劑——多粘菌素B,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繫了瑞金醫院、兒童醫院、新華醫院等滬上多個醫院,但是遺憾的是,得到的回覆均是「這種藥已經多年不用了」。只有在國外,這種針劑仍在被使用。
與此同時,尋藥的消息在經過網絡傳播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好心人紛紛致電本報,詢問具體需要的針劑名稱以及數量,希望能為患者找到這種針劑,他們向各自所在地的醫院發出求救,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前,這些好心人的獨自尋找皆無結果。
更有不少在國外的網友表示,可以幫忙購買。遠在美國的網友李先生表示,如果需要的話,他可以去醫院配一些多粘菌素B針,然後託熟人儘快帶回國內。但是配多少劑量以及帶回是否安全,依然是個未知數。
為何消失?
國內曾用過但有一定副作用
那麼,救命藥為何就那麼難找?
記者昨天了解到,早在2006、2007年的時候,滬上多家醫院曾使用過這種針劑,當時國內使用的是由先鋒藥廠生產的多粘菌素E針,藥效和患者家屬急需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相似。
事實上,多粘菌素B針和多粘菌素E針在國外都有使用,這兩種藥物對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銅綠假單孢菌、鮑曼不動桿菌、嗜酸桿菌等有抑制或殺菌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及綠膿桿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腦膜炎、敗血症、燒傷感染和皮膚黏膜感染等。
對於藥的療效,滬上多名醫生使用後的感覺是:作為抗感染用藥,該藥的效果還不錯。
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主任郇京寧教授告訴記者,以前瑞金醫院也給不少患者使用過這種多粘菌素E針,「有的患者用了兩三個星期,效果還可以,但是也出現了一定的併發症」,郇京寧教授告訴記者,由於這種藥物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這幾年以來,多粘菌素E針在藥廠慢慢不再生產了,之後在醫院也就慢慢不再使用了。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是,相對一些進口藥,多粘菌素E針的價格比較便宜,每支50萬U單位的價格只有八九十元,成人的劑量一般一天用3支。「這個價格在當時也很低,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抗生素,甚至一支1000元都很正常。」
據此,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價格偏低,因此藥廠可能停止了對此針劑的生產。
膏劑有用?
藥房有賣但無法達到針劑效果
雖然多粘菌素B針在醫院已經找不到了,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國內的不少醫院以及藥房內,多粘菌素B膏劑仍然有賣。
那麼,這種膏劑可以取代多粘菌素B針嗎?郇京寧教授解釋說,膏劑只是創面用藥,大小類似於旅行小牙膏,用於表皮創面的治療。如果燙傷部位少、燙傷不嚴重,可以塗抹這種膏劑。
多粘菌素B針則是靜脈用藥,燙傷嚴重的患者一旦出現全身感染,必須要使用靜脈注射用藥,而膏劑則無法達到這種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中,被燙傷的謝師傅全身76%深Ⅱ-Ⅲ度燒傷,吸入性損傷,是16位危重病人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而外孫軒軒是全身30%Ⅲ度燒傷,是三個住院小孩中傷得最重的,已做氣管插管、相關領域專家表示,「兩人都屬於比較嚴重的燙傷患者,如果伴有呼吸道感染的話,則更加嚴重,需要使用抗生素來防止或治療燙傷引起的嚴重感染。」
如何替代?
兩三種抗生素聯合使用
多粘菌素B針是治療燒傷引發的嚴重感染比較有效的抗生素,對於一部分燒傷患者而言,可能是最後的救命稻草。那麼,如果確實找不到多粘菌素B針的話,怎麼辦?
據介紹,多粘菌素B針針對特種細菌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患者是否對其耐藥也尚不能確定。
記者了解到,針對嚴重燙傷的患者,治療時醫生一般會查出患者感染的細菌對哪種抗菌藥物敏感,再尋找出適合的藥物;如果因耐藥細菌感染,找不到某種合適的抗感染藥物的話,醫生有時候會選用兩到三種抗生素進行聯合用藥。具體使用哪些藥聯合使用,還是要根據每個患者的耐藥情況來進行選擇。
業內專家表示,「之所以要為重症患者謝師傅和孫子尋找到這種多粘菌素B針,可能是因為倆人燙傷嚴重,對目前醫院現有的所有抗生素都耐藥,而多粘菌素B針可能會對患者有極大的效果,所以專家們急於為他們找到這種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