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友接力尋找多粘菌素B針 救命藥已經找到[圖]

2020-12-08 東方網

原標題: 救命藥已經找到 可滿足所有患者

  家屬正在病區外焦急等候。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從前天深夜,青年報記者發出第一條「尋藥啟事」後。網絡上,一場尋藥的接力開始了。上海、北京、山東、浙江、廣東,全國網友紛紛加入到這場網絡找藥的大行動中來。網友的愛心也喚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昨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方面向記者證實,確有尋藥一事,但多粘菌素B針的貨源已經找到,不僅對祖孫倆,對於所有的重症患者來說,這無疑都是一個好消息,生命也多了一份保障。

  上海醫生連夜「會診」

  全國網友接力「尋藥」

  前天晚上,在接到重傷者謝師傅家人的求救電話後,青年報記者先通過微信朋友圈,尋找各種醫藥渠道。

  第一個給青年報記者打來電話的是上海兒童醫院的藥師李志玲,當時已接近深夜11點。

  這位辛苦了一整天的醫生本已打算就寢,但在看到青年報記者的尋藥信息後,她立刻重新打開電腦,將多粘菌素B針輸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中,查詢具體的採購渠道。

  「沒有,美國產的多粘菌素B針並沒有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引進,我們醫院能夠提供的採購渠道,目前還找不到此藥。」此後,李志玲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她迅速將「尋藥啟事」告訴了業內同行,呼喚大家共同救救軒軒祖孫倆。

  一場「網絡會診」在李志玲微信圈內展開,但結果並不理想。

  因為沒有被批准引進,目前李志玲的朋友圈內無法提供合適的供藥渠道,但李志玲還是沒有放棄希望:「明天上午8點,我再會聯繫一些兄弟醫院的專家,對祖孫兩人的情況進行討論,集思廣益一下,看看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青年報記者掛掉電話時,赫然發現凌晨已至。

  昨天一大早,更多的網友看到了本報發出的「尋藥啟事」,網友們紛紛轉發並加入尋找救命藥的行列。

  北到北京,南至廣東,一時間,青年報記者的手機以及報社熱線電話,被全國各地的網友打爆了。每每是剛掛完電話,手機鈴聲就起。好不容易得空充會電,但剛衝完電,沒多久後就發出了「電力不足」的提示。

  有的表示能提供藥品渠道,有的則願意捐款救治軒軒,還有的僅是來電安慰祖孫倆,希望他們倆堅強,挺過這一關。網友們用行動詮釋著「時間就是生命,轉發就是援助」的信念。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網友們的愛心接力行動始終沒有停止。因為網友們相信,「網絡是最能產生奇蹟的地方,期望有了解該藥品,或有藥品渠道的朋友們關注這條消息,為等待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浙二醫稱藥已有貨源

  家屬表示「看到希望」

  伴隨著網友愛心,不少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網友「燒傷超人阿寶」就公開表示了自己的不解:「多粘菌素B主要針對一些特殊菌株感染,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多發生在長期使用強效抗生素以後,而且並非沒有別的解決方案。」也有個別網友提出:「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並未被國內批准進口,屬於法律意義上的非法藥品,醫生不會讓家屬去尋找一種非法藥品。」

  昨天下午,青年報記者趕赴杭州,親自向醫院方面了解軒軒祖孫倆的醫治情況。

  浙二醫方面表示,燒傷病人不同於其他病人,因為傷者多多少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面部損傷,會涉及他們隱私權,作為醫院方面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傷者的病情。

  至於尋找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一事,醫院方面承認的確有此事存在,但目前多粘菌素B針的貨源已經找到,缺藥的風險並不存在。

  「提出藥物申請的是此次治療杭州公交大火傷者專家組的成員。成員中不僅有浙二醫的醫生,還有不少來自各地的燒傷專家。根據傷者的治療情況,專家組向浙江省衛生廳提出了申請。今天上午,浙江省衛生廳已經答覆將全力調配多粘菌素B針,目前已有貨源。而至於網友質疑的此藥合法性問題,目前也由浙江省衛生廳方面去處理解決。」不過,至於醫生有沒有授權傷者家屬找藥,浙二醫方面並沒有明確表態。

  而根據中新網的報導,不僅是浙二醫,此次收治縱火案受傷病人的幾家醫院均表示缺少名為「多粘菌素B」的藥物,不過昨天已經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拿到了此藥。浙二醫燒傷科主任韓春茂昨天稱,這種藥在治療燒傷患者中只是儲備藥,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就好像足球比賽的臨門一腳,燒傷病人危在旦夕時,用這個藥往往可以救命。」

  值得一提的是,軒軒的阿姨謝女士昨天也申明,家人尋找這種藥也僅僅只是儲備。「醫生已經給我們打過預防針,此藥只是為了不時之需,有可能到最後也不會用上此藥。我們寧可浪費這筆錢,也希望最後浪費這筆錢。這個藥難找關鍵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國內有此藥的醫院,藥廠比較少;另外就算是有渠道提供此藥,但因為沒有批文,牽涉到違法用藥,所以又給尋找這種藥增加了難點。」

  在得知浙江省衛生廳已全力調配藥物時,謝女士抑制不住興奮之情:「政府部門能出手,幫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忙。這兩天,我們上海杭州兩頭跑,為了找藥,為了祖孫兩人的傷情,已經心力交瘁,但實在是能力有限。今天聽到了如此消息,無疑是給我們打了一支強心針,我們一家看到了希望。在此感謝所有關心軒軒祖孫倆的人。」

  [傷情]浙二醫:很多病人都處於危險期

  目前在大火中受傷的謝師傅仍躺在浙二醫的重症監護室中,而軒軒則被安排在浙江省兒保醫院。

  由於燒傷病人最怕感染,青年報記者沒有被允許進入監護室探訪謝師傅。浙二醫收治的縱火案傷員目前都住在醫院2號樓6樓的燒傷病房內。6樓電梯口一塊高掛的「謝絕探望」的牌子將大多數人的腳步擋在了病房前,工作員也必須根據胸卡才能入內。

  「除非是近親屬,一般人不允許進入。就算是家屬進去之後,也只能看一眼,馬上就會被醫生請出病房。」守在電梯口的一位家屬告訴記者,她進去探望過,慘不忍睹。「縱火案中,大多數傷者的臉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燒傷,個個包著頭,躺在床上。病房內死一般的寂靜。」說話時,她面無表情,眼淚已經哭幹了。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昨天中午浙二醫開新聞舉行發布會通報了傷者的最新情況。發布會上,醫院稱目前19名病人中,有2人屬於輕中度吸入性損傷,3人重度吸入性損傷,2人極重度吸入性損傷,其餘幾位病人將在今天繼續進行氣道檢查,確認病情嚴重程度。

  根據到場的浙江媒體的轉述,19個病人中,16個氣管都被切開,而其中6人還依靠呼吸機呼吸,說明吸入性損傷很嚴重。韓春茂在發布會上稱,「基本上19位病人都有不同程度合併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情況。」

  事實上,吸入性損傷造成的呼吸功能衰竭可能帶來較高的死亡率。韓春茂用一組科研數據來解釋這個問題,在醫學領域,中度吸入性損傷的死亡率在23%左右,重度吸入性損傷的死亡率就高達75%,如果重度再結合合併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率就能提升至80%以上,所以目前很多病人都處於危險期。

  不過,韓春茂稱高死亡率並不意味著不可治癒,他舉例稱,2012年3月10日3時56分,紹興諸暨街頭小商品連鎖店發生火災,諸暨消防大隊城東中隊副指導員田思嘉在撲救火災中犧牲,副中隊長陶國傑、下士楊萬東重傷。

  「當時陶國傑和楊萬東就屬於重度吸入性損傷,醫院在考察兩人的病情後,一度認為康復希望渺茫。但最後在團隊的努力下,加上消防戰士的身體素質很好,最終成功治癒。「雖然目前在醫院的幾位傷者,情況仍然不容樂觀,但院方肯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救治傷他們。」

  前天,浙二醫除了對5名極度重傷員進行手術外,還根據傷者的個體情況,對另外6名病人做了纖維支氣管鏡。韓春茂透露,在前天進行的手術中,犯罪嫌疑人包來旭也在其中。包來旭昨日已完成手術,從術後的各項指標看,目前情況還算穩定,但仍然沒有意識。

  昨天,浙二醫院又對4名患者進行了手術,手術流程和昨天相似。從手術的情況看,目前病人在術後的情況是相對穩定的。

  瑞金醫院:願提供一切醫療幫助

  杭州公交車縱火案中的燒傷患者牽動著眾人的心!滬上醫院也積極準備好了!

  昨天晚上7點半左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對於杭州公交車縱火案燒傷患者,我們深表關切。若杭州醫療救治需要,我院願意提供一切必要的醫療幫助。

  記者隨後從瑞金醫院獲悉,該院與杭州衛生部門聯繫,如果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杭州當地醫院需要支援的話,瑞金醫院將第一時間派出專家前往杭州,參與對患者的會診。如果有患者需要轉院至瑞金醫院,醫院也將開通綠色通道,時刻準備接收患者。

  [幕後]

  多粘菌素B針為什麼會那麼難找?

  早期曾臨床使用 效果不錯但對腎臟有損傷 有膏劑但效果不佳

    「多年前有,現在醫院已經沒有了」,「核實過了,醫院藥房肯定沒有,估計只能從國外想辦法」,本報昨天發出《上海祖孫病危急需救命藥》一文後,廣大市民以及醫院紛紛幫助尋找多粘菌素B針,但一個個電話打完後記者發現,上海的醫院幾乎已經找不到這種救命藥了,目前,這種針劑只有國外仍然有生產,而數年前滬上醫院一度使用與其藥效相似的多粘菌素E,國內也已經停產,各大醫院也已不再使用。

  何處尋找?

  多方發力仍未找到救命藥

  祖孫倆的性命危在旦夕,為了幫助這對病危中的祖孫找到醫生所需的救急針劑——多粘菌素B,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繫了瑞金醫院、兒童醫院、新華醫院等滬上多個醫院,但是遺憾的是,得到的回覆均是「這種藥已經多年不用了」。只有在國外,這種針劑仍在被使用。

  與此同時,尋藥的消息在經過網絡傳播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好心人紛紛致電本報,詢問具體需要的針劑名稱以及數量,希望能為患者找到這種針劑,他們向各自所在地的醫院發出求救,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前,這些好心人的獨自尋找皆無結果。

  更有不少在國外的網友表示,可以幫忙購買。遠在美國的網友李先生表示,如果需要的話,他可以去醫院配一些多粘菌素B針,然後託熟人儘快帶回國內。但是配多少劑量以及帶回是否安全,依然是個未知數。

  為何消失?

  國內曾用過但有一定副作用

  那麼,救命藥為何就那麼難找?

  記者昨天了解到,早在2006、2007年的時候,滬上多家醫院曾使用過這種針劑,當時國內使用的是由先鋒藥廠生產的多粘菌素E針,藥效和患者家屬急需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相似。

  事實上,多粘菌素B針和多粘菌素E針在國外都有使用,這兩種藥物對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銅綠假單孢菌、鮑曼不動桿菌、嗜酸桿菌等有抑制或殺菌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及綠膿桿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腦膜炎、敗血症、燒傷感染和皮膚黏膜感染等。

  對於藥的療效,滬上多名醫生使用後的感覺是:作為抗感染用藥,該藥的效果還不錯。

  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主任郇京寧教授告訴記者,以前瑞金醫院也給不少患者使用過這種多粘菌素E針,「有的患者用了兩三個星期,效果還可以,但是也出現了一定的併發症」,郇京寧教授告訴記者,由於這種藥物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這幾年以來,多粘菌素E針在藥廠慢慢不再生產了,之後在醫院也就慢慢不再使用了。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是,相對一些進口藥,多粘菌素E針的價格比較便宜,每支50萬U單位的價格只有八九十元,成人的劑量一般一天用3支。「這個價格在當時也很低,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抗生素,甚至一支1000元都很正常。」

  據此,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價格偏低,因此藥廠可能停止了對此針劑的生產。

  膏劑有用?

  藥房有賣但無法達到針劑效果

  雖然多粘菌素B針在醫院已經找不到了,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國內的不少醫院以及藥房內,多粘菌素B膏劑仍然有賣。

  那麼,這種膏劑可以取代多粘菌素B針嗎?郇京寧教授解釋說,膏劑只是創面用藥,大小類似於旅行小牙膏,用於表皮創面的治療。如果燙傷部位少、燙傷不嚴重,可以塗抹這種膏劑。

  多粘菌素B針則是靜脈用藥,燙傷嚴重的患者一旦出現全身感染,必須要使用靜脈注射用藥,而膏劑則無法達到這種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中,被燙傷的謝師傅全身76%深Ⅱ-Ⅲ度燒傷,吸入性損傷,是16位危重病人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而外孫軒軒是全身30%Ⅲ度燒傷,是三個住院小孩中傷得最重的,已做氣管插管、相關領域專家表示,「兩人都屬於比較嚴重的燙傷患者,如果伴有呼吸道感染的話,則更加嚴重,需要使用抗生素來防止或治療燙傷引起的嚴重感染。」

  如何替代?

  兩三種抗生素聯合使用

  多粘菌素B針是治療燒傷引發的嚴重感染比較有效的抗生素,對於一部分燒傷患者而言,可能是最後的救命稻草。那麼,如果確實找不到多粘菌素B針的話,怎麼辦?

  據介紹,多粘菌素B針針對特種細菌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患者是否對其耐藥也尚不能確定。

  記者了解到,針對嚴重燙傷的患者,治療時醫生一般會查出患者感染的細菌對哪種抗菌藥物敏感,再尋找出適合的藥物;如果因耐藥細菌感染,找不到某種合適的抗感染藥物的話,醫生有時候會選用兩到三種抗生素進行聯合用藥。具體使用哪些藥聯合使用,還是要根據每個患者的耐藥情況來進行選擇。

  業內專家表示,「之所以要為重症患者謝師傅和孫子尋找到這種多粘菌素B針,可能是因為倆人燙傷嚴重,對目前醫院現有的所有抗生素都耐藥,而多粘菌素B針可能會對患者有極大的效果,所以專家們急於為他們找到這種針劑。」

相關焦點

  • 「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另外,還有4人接受了手術,「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也已找到。        「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之前,有患者家屬向媒體求援:尋找「救命藥」——每支50萬U單位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
  • 上海祖孫事故中重傷所需"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前日,謝師傅家人向上海媒體求助,尋找一種稀缺處方藥——每支50萬U單位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昨天,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獲悉,這批「救命藥」已經找到了。  在這次突發事故中,64歲的謝師傅全身76%深Ⅱ-Ⅲ度燒傷,吸入性損傷,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6位危重病人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軒軒全身30%Ⅲ度燒傷,是三個住院小孩中傷得最重的,已做氣管插管。
  • 公交放火案重傷祖孫急尋"救命藥" 多粘菌素B針今已找到
    ——每支50萬U單位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今天下午,東方網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獲悉,這批「救命藥」已經找到了。  在這次突發事故中,64歲的謝師傅全身76%深Ⅱ-Ⅲ度燒傷,吸入性損傷,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6位危重病人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軒軒是全身30%Ⅲ度燒傷,是三個住院小孩中傷得最重的,已做氣管插管。  燒傷後,最怕的就是傷口引起感染。
  • 話說「黑化」的多粘菌素B
    近年來,隨著革蘭陰性桿菌耐藥形式越來越嚴峻,多粘菌素B越來越廣泛的被臨床使用。但是使用多粘菌素B的患者出現頭頸部皮膚變黑的情況近期受到關注,作為此類藥物引發皮膚變黑的少見不良反應,臨床也曾一度被困擾:減量還是停藥?本文作者結合個人臨床工作體會及文獻報導,對多粘菌素B的基本特點、皮膚色素沉著的產生機制及處理措施做一簡要梳理。
  • 多粘菌素B PolymyxinB
    【分類】抗生素  【成分】多粘菌素系由多粘芽孢桿菌產生的一組多肽類抗生素。多粘菌素B和E供藥用。  【性狀】常用其硫酸鹽,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有引溼性,在酸性溶液中穩定,其中性溶液在室溫放置一周不影響效價,鹼性溶液不穩定。
  • 硫酸多粘菌素B
    藥物名稱 硫酸多粘菌素B   藥物別名 多勝菌素乙,多粘菌素B Aerosporin   英文名稱 Polymyxin B Sulfate   說  明 粉針劑:50mg。(50萬U)   功用作用 其抗菌譜及臨床應用與多粘菌素E相似,對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副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嗜酸桿菌、百日咳桿菌及痢疾桿菌等有抑制或殺菌作用。 耐氨基糖苷類、耐第三代頭孢菌素菌以及綠膿假單胞菌或其它敏感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如菌血症、心內膜炎、肺炎、燒傷後感染等。
  • Nature:粘菌素耐藥基因將終結抗生素歷史?非也!
    2015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今年11月,《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曾刊出爆炸性消息: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在動物和人身體細菌樣本中均發現了一種新型耐藥基因:粘菌素耐藥基因粘菌素,屬於多粘菌素類抗生素,由於具有腎毒性,其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主要在農業中廣泛使用。據統計,中國每年農業畜牧生產中大約消耗12000噸粘菌素。因此長期以來,相較於其他抗生素耐藥性進展而言,粘菌素臨床耐藥性發展緩慢,主要表現為以土壤細菌耐藥情況為主。而如今在人體及動物身上細菌樣本中屢屢檢出該耐藥基因,十足令人震驚。
  • 孝子欲殺蛇醫母被咬傷 網友接力送救命血清(圖)
    好心人好心網友從廣西乘飛機送來藥,又悄悄離開,連姓名都沒有留下「42歲的周以輝現住雙流縣,昨日晚上7時左右,被一條眼鏡蛇咬傷,現住華西醫院接受治療昨日,包括天府早報在內的省內外多家媒體,發布了這條尋找眼鏡蛇血清的微博,引發數萬網友關注轉發,一場全國愛心救助生命接力賽就此展開……尋找等待救命急需眼鏡蛇血清在微博上搜尋「眼鏡蛇血清」5個字,出來的,全是關於周以輝的消息。
  • Strides Acrolab宣布其多粘菌素B獲FDA批准
    據Medindia.net報導,總部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製藥公司Strides Arcolab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它生產抗菌藥物多粘菌素B,同時其在班加羅爾的腫瘤學口服製劑設備也已獲得歐洲批准。Strides在美國市場已生產和供應了超過25種注射產品,它表示FDA已批准其供應多粘菌素B並將可通過Sagent公司銷售。
  •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2020-08-2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作為MDR革蘭陰性菌感染治療的「最後一道防線」,老抗菌藥多黏菌素...
    一、多黏菌素作用機制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機制尚存在爭議,基於其生物物理研究已提出多種模型。二、多黏菌素耐藥機制1、染色體介導的多黏菌素耐藥革蘭氏陰性菌對多黏菌素的耐藥分為先天性耐藥和獲得性耐藥。多黏菌素 B 和多黏菌素E存在交叉耐藥,以往的研究發現,多黏菌素的耐藥機制主要由染色體介導產生(見圖2 [9])。
  • 一針70萬僅5毫升,全球最貴「救命」藥何時降價?
    01 "如果等不到那針救命藥你怎麼辦?" "我還是會盡力讓他活著,如果等不到,那就陪他一起走到最後。" 這是瞿琳利與記者最後的採訪對話。就在一年前她還在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之中,但這份喜悅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 新藥,等不起更買不起,於是自己動手配製「救命藥」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這是一群與死神纏鬥的病人,他們正在自己動手配製「救命藥」,哪怕面臨觸法、中毒甚至死亡的重重風險。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4個月,而國外新藥進中國需重做臨床試驗,少則三五年甚至更久;並且,新藥極其昂貴。自製藥所需的原料藥,在隱蔽的網絡空間裡聚集交易,渠道複雜、真假難辨,它們或多來自藥企、科研院所,還有個人家中。
  • 國際粘多糖日 關注「無藥可救」的粘多糖貯積症
    若飛患有粘多糖,一種從出生起,就過早宣判死亡的罕見病。有一種藥,可以緩解病情、延續生命,可若飛的父母苦尋9年,仍無藥可救。不治之症醫生說若飛可能得了粘多糖時,鄭芋沒聽懂,以為是糖尿病。「長不高、一般10多歲就沒了,以後給孩子吃好喝好吧。」醫生這話,相當於宣判鄭芋的女兒沒救了。
  • 市場上難找廉價藥 黑市廉價藥從哪來
    個案廉價孤兒藥斷供危及數十萬患者在廉價藥中,最受公眾關注的就是一些救命藥、孤兒藥,經常發生斷貨,危及患者生命。患者龐女士今年9月份被確診為眼肌重症肌無力,需要每三個小時服用一次溴吡斯的明片。但可怕的是,這種重症肌無力患者必備藥、孤兒藥已全國斷供。
  • 70萬一針救命藥背後的生死掙扎:有人提前給孩子買好了墓地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張成介紹,「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按全國人口數計算,內地SMA患者應有3萬多人。美兒SMA關愛中心統計,全國目前登記在冊的患兒為1600名左右。而根據廣東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數據,省內SMA患者的登記量為408例。
  • 一家三口出車禍,妻子急需A型RH陰性血 長春人火速幫其尋找救命血
    長春晚報記者 何少梅「誰是A型RH陰性血,通榆縣村民趙曉明一家三口出車禍,妻子劉豔紅病情危重,急需A型RH陰性血救命……」10日16時許,很多長春人的朋友圈被這條求助信息刷屏。記者隨即聯繫到發布求助信息的市民陳光了解此事。
  • 羊城晚報:扶持低價藥需要「有形之手」
    為保障人民群眾常用低價藥品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中醫藥局制定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