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常用藥價格上漲 鄭州部分藥店已斷貨

2020-11-27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浩

  盛夏來臨,燒烤+啤酒+小龍蝦的激爽餐飲模式,使得痛風患者急劇增多。而在此時,國內媒體報導稱痛風患者常用藥價格上漲,且藥店斷貨的消息,更加劇了患者的緊張程度。痛風常用藥為何上漲?斷貨情況在鄭州有出現嗎?盛夏季節,痛風患者該如何「無痛」度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走訪。

  記者走訪:痛風患者常用藥,鄭州多家藥店斷貨

  近日,有媒體曝出痛風患者常用藥別嘌醇片的價格,從2010年至今已上漲數倍,鄭州的情況如何呢?6月10日,記者先後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水區等多家藥店走訪,發現該藥已經斷貨多時。

  當天下午,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北二路上,卓一大藥房、越人大藥房等藥店的工作人員稱,別嘌醇片目前已斷貨。隨後金水區經三路好德快老藥鋪的店員也稱,該藥已長時間斷貨,「醫藥公司也沒有貨。」緯五路省人民醫院南門對面的三家藥店,也都表示無貨。

  而在網絡平臺上,別嘌醇片卻有少量出售。京東康澤大藥房官方旗艦店在售的,生產方為廣州康和藥業生產的別嘌醇片(規格0.1g*100片/盒,下同)價格為170元,但河南地區無貨;另一商家好萬家大藥房旗艦店則標價220元,可以從廣東揭陽市發貨到河南。

  在天貓平臺上,出售別嘌醇片的網上藥店只有8家,價格最低為180元。

  嚴重不良反應可能致死,專家稱三甲醫院很少開這個藥

  作為一種病症痛苦的代謝疾病,痛風患者發病時經常疼痛難忍。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志宏稱,在內分泌眾多疾病中,痛風患者比例較低。專家稱,在治療痛風的三種藥物中,別嘌醇片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的合成。相比其他藥物,別嘌醇片的價格較低。「但部分患者用了之後,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王志宏提醒說。

  對嚴重不良反應的把控難度,使得醫生在開處方時,儘量避開對患者存在風險的藥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內分泌、老年病科主任楊營軍稱,目前三甲醫院醫生基本不給患者開別嘌醇片這個藥,可能縣級或基層醫院還在開這個藥。「別嘌醇片可能引發大皰性皮炎,嚴重的會導致患者死亡。」楊營軍強調說,大皰性皮炎在黃種人群中,發病率較高。

  因此在有了替代性藥品且副作用明顯降低的情況下,內分泌科醫生一般會給患者開出非布司他片,用以治療痛風。而後者的價格,卻是漲價後的別嘌醇片也難以企及的。

  患者面前有道難題:用藥選擇安全還是廉價?

  一面是存在安全風險但價格低廉的藥品,一面是副作用低但價格較貴的藥品,患者該如何選擇?好像是一道難題,其實不然。

  記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查詢發現,該中心曾因別嘌醇片的嚴重不良反應,發布過專門的信息通報(第57期):《警惕別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藥疹》。

  該通報稱,在2012年1年時間內,該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共收到別嘌醇片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485例,其中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140例。資料庫的病例報告分析顯示,該產品存在臨床不合理使用現象,而不合理用藥增加了用藥風險。

  而對於藥品價格上漲的原因,業內人士也給出了答案:成本上漲、藥價難漲,或是導致藥品斷貨的主因。

  據報導,山東曾在2016年、2017年出現過別嘌醇片斷貨的情況。目前,國內僅有數家藥企生產該藥,網絡平臺在售的100片裝別嘌醇片,生產方均為廣州康和藥業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因為原料藥短缺,所以該產品已停產。由此可見,即便是價格上漲數倍的廉價藥,藥店也已無貨可進。業內人士表示,藥物價格便宜、需求量不大,藥廠生產動力不足,因此醫院及藥房經常斷貨。

  吃藥「治標不治本」,專家提醒痛風患者要管住嘴、邁開腿

  最新的治療觀點認為,痛風是一種可以治癒的難治性疾病(2013年歐洲年會共識)。既然痛風可以治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反覆發作,久治不愈呢?

  鄭州市一院內分泌科主任王志宏說,患者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習慣沒有改變,僅靠藥物治療並非良策。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只在痛風發作期治療,或長期濫用止痛藥、糖皮質激素;又或者走進另一個極端:過於害怕藥物的副作用,不能堅持血尿酸規範化達標治療。結果就是痛風反覆發作,出現持續性關節炎、腎結石、痛風石,甚至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嚴重的不可逆的併發症。

  此外,專家還提醒患者注重非藥物的治療手段:管住嘴、邁開腿、控體重、多飲水。

  一、管住嘴:控制飲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預防痛風急性發作的作用。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湯、肉汁、海鮮;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菌類、豆類和豆製品除外);避免酒精飲料(特別要避免飲用啤酒);牛奶、雞蛋、精肉等優質蛋白,要適量補充。嘌呤易溶於水,肉類可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二、邁開腿:堅持適量運動,痛風患者比較適宜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

  三、控體重:控制體重使體重達標可有效預防痛風的發生。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四、多飲水:每日飲水量2000~3000毫升,增加尿酸排洩。以水、鹼性礦泉水、果汁等為好,不推薦濃茶、咖啡、碳酸飲料。

相關焦點

  • 這種「救命藥」價格暴漲近10倍還斷貨?醫生告訴你如何應對
    4月底到5月初,記者在洪山區卓刀泉南路附近連續尋找了7家藥店,前5家金國泰大藥房、中聯大藥房、全民康大藥房、仁傑大藥房、王振國大藥房均表示硝酸甘油已斷貨,仁傑大藥房工作人員稱,過年之後就沒有貨了。問到第6家藥店老百姓大藥房時,工作人員表示剛剛賣完,還會再進貨。
  • 主題:"新康泰克膠囊"藥店斷貨 犯罪分子用於製毒
    "新康泰克膠囊"藥店斷貨 犯罪分子用於製毒  近日媒體報導,山東部分地區有犯罪分子大批量購買新康泰克膠囊用於製造冰毒,以至當地藥店該藥物出現斷貨情況。昨日,記者走訪廣州、深圳多家藥店發現,新康泰克膠囊同樣出現斷貨情況,部分藥店甚至已經近五個月無貨。
  • 可為啥藥便宜了 在藥店卻很難買到?
    今年上半年,隨著第二批國家集採藥品在遼寧等省份落地,糖尿病常用藥「拜唐蘋」(通用名:阿卡波糖片)從原來的50多元降到5.42元,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好事,但實際上該藥在納入
  • 救命藥「溴吡斯的明片」斷貨了 蘭州重症肌無力患者遭遇大難題
    但在最近,她用來救命的這種特效藥不但在蘭州各大藥店斷貨,在北京、上海、長沙、瀋陽等其他地方也出現了斷貨。 唯一的「救命藥」買不到了 「我今年都78歲了,多年來都需要服用溴吡斯的明片緩解重症肌無力帶來的症狀。」王老太告訴記者,「溴吡斯的明」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但對於重症肌無力患者來說,這種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病人藥店買藥吃一個月後死亡 藥店否認違規售藥
    「別嘌醇片」,一種治療痛風的藥品名稱。半年前,病人黃某在江北某藥店購買該藥服用後,身體每況愈下,一個月後,黃某離世。黃某家屬認為,黃某死亡和 「別嘌醇片」有關聯。藥店工作人員在明知該藥是處方藥,並且患者沒有處方單情形下擅自違規出售藥品,失職……黃某的死因是不是因為服用了「別嘌醇片」?藥店在賣藥過程中有沒有違規?
  • 疫情導致部分中藥材價格上漲
    藥商們「摸著石頭過河」,問價,比價都是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平臺,信息的受阻是價格上漲的苗頭。2、交通物流受阻       目前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道路封閉,部分高速路口已關閉,有些城市的客貨運輸站也已暫停營運,包括部分火車的班次也暫時停止,產地調貨,市場物流發貨,某種程度上均受阻,物流運輸承擔一定的風險,成本的上升導致著藥材價格的上漲。
  • 帕金森症常用藥再次面臨全國斷貨
    作為帕金森症最主要的治療藥物之一,息寧自2016年全國大面積斷貨後,再次出現「藥荒」。自從今年年初開始斷貨以來,關於息寧的求藥帖在網絡上也快速發酵,微博、論壇等社交途徑均可見求藥的信息。息寧是緩解和治療帕金森症狀的主要藥物之一,是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複合製劑,被患者視為長期藥物。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進了兩批,都賣斷貨了」、「現在需要排號購買」……不足15天,全國藥店均出現斷貨情況,甚至有的藥店開始限購,「由於購買人數較多,每人只能買四盒」。從獲批到上市,九期一爭議不斷,同時也讓我國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開始嘗試新藥。
  • 沐舒坦全城斷貨?藥房裡的這張熟臉去哪了
    昨天,浙江在線記者接到網友爆料,說一種化痰止咳效果很好的常用藥「沐舒坦」藥房裡面突然買不到了,而且已經大面積斷貨。這是真的嗎?常用藥突然買不到了,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到底大不大?有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的藥物?如果斷貨了又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買到?針對這些問題,浙江在線記者向杭州的幾家醫院和藥房進行了諮詢。
  • 市場上難找廉價藥 黑市廉價藥從哪來
    便宜又好用的廉價藥正逐漸從醫院和藥店淡出。在北京的一家大醫院, 0.51元一支的紅黴素眼藥膏、0.57元一支的紅黴素軟膏無貨,0.92元一支的維生素K注射液也馬上斷檔。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本來就已稀少的廉價藥正在從一些醫院藥品目錄中銷聲匿跡。更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在各大醫院都難覓蹤影的廉價救命藥、孤兒藥,卻在黑市上被黃牛高價兜售。
  • 海口多家藥店感冒藥漲價 每盒(袋)漲1-6元不等(圖)
    然而,就在網友們調侃花錢買羽絨服不如買點感冒藥吃的時候,北京等地出現感冒藥漲價的情況。連日來,南國都市報記者走訪海口市多家藥店和部分醫院發現,感冒靈顆粒、板藍根、感冒膠囊等部分常用感冒藥漲價了,每盒(袋)漲1-6元不等。  此外,有上海、山東等地的5家醫院醫藥公司申請藥品漲價,主要涉及24種藥品,其中20種為國家低價藥中成藥。
  • 百姓常用藥價格降一半 患者負擔顯著降低
    此次中選的很多藥品,都是老百姓平時的常用藥,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感冒發熱等,將有更多患者受益。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拜糖平、高血壓患者常用的吲達帕胺片、感冒發熱用的對乙醯氨基酚等常用藥,降價一半多!這些常用藥品降價,將有更多患者受益,如拜耳阿卡波糖片50mg30片規格,原研藥,商品名拜糖平,在我國糖尿病人中用量非常大。此次報價每片0.18元中選,降幅超過90%。17日當天,33個準備採購品種的企業122家都申報了價格,包括了原研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4款原研藥大幅降價,成功入圍擬中選結果。
  • 首個網上商城藥店上線 價格有優勢
    網上商城賣藥喊了近半年,這次終於有了實質性突破。昨天,國內最大B2C(企業對個人)網站天貓的醫藥館正式上線,目前已有14家醫藥企業進駐,約2萬種藥品在平臺上集中展示。據悉,網上藥品的目標群體以城市中的年輕人及區縣和鄉鎮市場為主,藥品有的便宜有的貴。不過,由於網購藥品大約需要1~7天才能送貨上門,因此消費者需提前下單,以備急時所需。
  • 這款常用痛風藥過量可中毒致死 缺乏解救措施!
    秋水仙鹼是第一個用於痛風抗炎鎮痛治療的藥物,目前仍是痛風急性發作的一線用藥。 但過量服用秋水仙鹼過量可中毒致死,且無藥可治。此類中毒事件,屢見報端。 2018年11月21日,上海22歲女孩馬曉曉在家服下200粒秋水仙鹼中毒,家人發現後立馬將其送到醫院,結果搶救無效死亡。
  • 專家提醒:痛風藥別唱醇會引發「超敏反應」致死
    8月15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公布的這份最新統計數據,再次為痛風用藥敲響了警鐘。該院皮膚科副主任周小勇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別嘌醇是臨床上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結石最常用的一種藥。儘管外包裝盒的說明書上明確提示了該藥的毒副作用,還寫了「嚴重可導致死亡」,但很多入並沒當回事。他提醒,這種藥可能會引發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等嚴重皮膚超敏反應,必須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 第二批國家集中採購藥100個產品中選,常用藥價格降一半
    這些常用藥品降價,將有更多患者受益,如拜耳阿卡波糖片50mg30片規格,原研藥,商品名拜糖平,在我國糖尿病人中用量非常大。此次報價每片0.18元中選,降幅超過90%。17日當天,33個準備採購品種的企業122家都申報了價格,包括了原研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4款原研藥大幅降價,成功入圍擬中選結果。
  • 57個藥列入重點監測名單!涉及多家生產企業!
    許多斷貨藥將重點監測!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引發廉價藥短缺潮的許多藥品此次都出現在了目錄中,其中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硝酸甘油、維A酸、魚精蛋白曾在多地藥店出現斷貨或供應不足的情況;硝酸甘油從去年開始便出現100片/瓶的硝酸甘油片從4元上漲至四五十元,很多藥店還出現斷貨的情況,患者不得不花費近百元購買25片/瓶的進口藥,注射用絲裂黴素也曾經在全國出現持續一年半的供應緊缺。
  • 中藥價格瘋漲成貴族藥 3服感冒藥需160元(圖)
    市場上的部分藥材價格瘋漲(資料圖片) 市場上太子參價格一路瘋漲 桔梗由原來的每公斤六七元漲至八九十元(資料圖片)3服感冒藥160元,3服冠心病藥近200元…… 中藥價格瘋漲成「貴族藥」 「以前開一服中藥六七元錢,現在20元錢以下基本開不出來了……」近日,省城有中醫醫師向記者慨嘆。
  • 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原標題: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售價與成本倒掛已停產  日前,記者諮詢了上海10家醫院,其中8家說沒有,因為廠家不生產了。幾家連鎖藥房表示,有孕婦吃的葉酸片,價格十幾元至百餘元不等,「一般病人可以吃嗎? 」「不行,劑量不對。 」  那麼,價廉物美的葉酸片為啥斷檔呢?記者聯繫到生產葉酸片的上海信誼黃河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學範說:類似的反映確實很多。他們廠生產的葉酸片每瓶100粒、每粒葉酸含量5毫克、市場售價2元多,已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體系,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 瀋陽:低價經典藥已難覓蹤影 冰硼散變成「高富貴」
    4月16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走訪了多家藥房,發現部分臨床常用藥品,特別是一些經典老藥出現供應不足甚至斷供的難題。去痛片,要收據時1元變6角當日,記者相繼走訪和平區、瀋河區,找了六七家大小藥房,始終沒找到「去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