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人類由猿進化而來,南北半球水流方向不一樣……
近日有媒體報導,這些可能從教科書中學來的知識其實存在謬誤。針對此說法,記者走訪了有關專家、教師。義務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教材生物學科主編、北京特級教師朱正威表示,教科書與真理沒有絕對的等同關係,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
謬誤一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
小學生寫作文愛用這樣的句子:「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泡……」其實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愛迪生發明的是第一個白熾燈。
市科普專家、特級教師李其震告訴記者,在愛迪生之前,已有發明者發明了電燈泡,愛迪生甚至還掏錢向他們購買了發明專利,但是之前的電燈泡使用壽命極短、生產費用高,僅能滿足實驗室測試。1878年,愛迪生應用碳化的纖維細絲作為發光材料,大大延長了燈泡壽命,此後愛迪生開始大規模製造燈泡。
謬誤二
南北半球水流方向不同
有人說到了南半球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抽水馬桶的水流旋渦是不是逆時針旋轉的。因為許多人都認為,在北半球,水流旋渦是順時針方向的,而南半球則反之。
李其震老師說,有一種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地轉偏向力,叫科裡奧利力,它能造成地球上風向的改變,但因地球自轉的作用很微弱,這種力很難影響到水流動的方向,水流旋渦的形成更多地是因為水池不平穩或是水中原本就有的擾動造成的,假設水池底部完全水平,水中也完全沒有擾動,那麼不論是在何處,水都會直接向下流,沒有旋渦,所以所謂北半球順時針流、南半球逆時針流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謬誤三
人類從猿進化而來
許多人看到動物園中的猿類時,總感覺我們的老祖先似乎就是這個樣子的,因為書上說了,人是由猿變來的。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化石》雜誌主編郭建崴介紹,事實上達爾文沒有說過人類是從黑猩猩、大猩猩或其他現存的猿類進化而來。準確的說法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與我們人類最接近的現存親緣物種,猿和人類在外表上之所以非常接近,是因為我們最後的共同祖先距今只有幾百萬年,也就是說,我們與猿類在幾百萬年前擁有共同的祖先。從那時起,我們與它們就開始了不同的進化之路。
謬誤四
老鼠喜歡奶酪
風靡全球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中,老鼠喜歡吃奶酪,暢銷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又使得這一說法更加深入人心。
中科院動物所張勁碩博士介紹,老鼠等嚙齒類動物喜歡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而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穀物和水果組成。在老鼠的自然棲息地不存在加工過的牛奶,所以它們不會對奶酪有反應。
專家說
教材年年都修訂
人們印象中這些似是而非的「偽科學」從何而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新生物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義務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教材生物學科主編朱正威老師介紹,上述一些不科學的說法,有的曾在舊教材中出現,有的是在學生考試的試卷中或是在一些輔助閱讀資料中出現的,從目前情況來看,現行中小學教材的科學性還是基本能保證的。
朱正威說,教材編寫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專家制定課程標準,有資質的出版社申請立項,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編出的教材,教材出版後供各地選用,這些程序都必須嚴格執行。即使審查合格、已被選用的教材也不意味著就是最終版本,朱正威告訴記者,出版社每年都會組織專家深入地方,就教材使用問題聽取師生意見,教材每年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修訂,哪怕是一兩個標點符號。現在的多數教材上都寫明是「實驗」教材,就說明它不是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