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飛太空前就知道危險,但領導急功近利

2020-11-27 騰訊網

中小學曾有一篇題為

《悲壯的兩小時》

的課文,文中講述的是世界上宇宙飛行員第一次犧牲的故事,這個太空人叫科馬洛夫,來自前蘇聯。

那篇文大致講述的是,「聯盟1號」宇宙飛船在失事的前兩個小時中,科馬洛夫與媽媽妻子道別,還鼓勵女兒以後做飛行員,文中曾有這樣一句話讓讀者熱淚盈眶。

「為宇航事業獻身是神聖的,我無怨無悔」

宣揚這樣無私奉獻的英雄主義的確會讓很多讀者熱血沸騰,然而事實上飛船大部分時間不在地面接收範圍內,所以最後兩小時的道別是不存在,後來也證實這篇文章就是杜撰的,裡面很多內容與事實不符。

其實,那次宇宙飛船失事,是一場意料中的意外,一切的悲劇來源於上位者的急功近利。

前蘇聯在科技上的地位在當時一騎絕塵,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1號」,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成功去了太空,也是世界第一個人類。

全世界都在感嘆「蘇聯人的奇蹟」,但同時,前蘇聯也面臨一個強大的對手,就是美國,當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美國在4個月後也發射了一顆,當前蘇聯的太空人登上太空後,美國緊隨其後,23天後,美國人謝潑德乘坐「自由7號」也去了太空。

兩國之間科技競爭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1963年「東方號」宇宙飛船的全部飛行順利結束,隨後領導人對他們正在研製的「聯盟號」飛船給予厚望,但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直接言明在1966年完成不了。

領導人聽到這話,依舊要求他們繼續研究載人宇宙飛行,這時科羅廖夫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東方」號飛船進行升級改造多艙位的「上升」號飛船,這項計劃完成十分順利。

1964年,發射了有3位太空人的飛船,1965年,太空人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在太空行走,這又比美國早幾個月。

就在「上升」號飛船為展開新飛行在做準備工作的時候,科羅廖夫去世了,接替他的總設計師米坤改變了原來的計劃,他對領導人說,搞舊的東西沒有前途,會落後於美國。

一聽這話,領導人就同意他改變研究方向,支持他做無人駕駛飛船的實驗。

1966年,無人駕駛飛船「聯盟」號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好了,但第一艘發射在降落時出現問題,後來的第二艘跟第三艘無人駕駛飛船都出現過不同問題,可以說,「聯盟」號飛船一次都沒有成功過。

1967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的50周年,領導人想讓宇宙飛船成功飛行一次來向周年獻禮,所以他們又轉向載人飛船的準備,「聯盟」號無人飛船屢試屢敗,那麼載人飛船怎麼會成功。

當時相關的高級技術人員對此提出了質疑:

「同志們,請想想我們在幹什麼?難道我們無人駕駛飛船失敗後,我們能用這種不過關的飛船送人上天嗎?」

,就是加加林也跟上面提議推遲這次載人飛船的發射。

然而他們的聲音還是被忽視了,發射依舊在準備中,1967年,他們安排「聯盟1」號跟2號在太空進行對接實驗,科馬洛夫乘坐「聯盟1」號,但在飛船進入軌道後,他發現一個太陽能電池板打不開,這樣動力不夠就不能與2號飛船進行對接。

指揮中心人員決定讓1號飛船停止飛行,但沒有落成功,因為當時航向標失靈,發動機的制動開關未能啟動,所以這時候,飛船想降落就需要科馬洛夫自己手動操縱。

指揮中心給1號飛船降落計劃好時間地點,科馬洛夫在到達預定高度的時候準備降落,誰知道飛船降落傘系統失靈,備用降落傘也打不開,所以「聯盟1」號在回艙時高速撞擊地球表面,地面燃起了熊熊烈火,救援隊趕到的時候,只說目標找到,太空人要搶救,便切斷了聯繫。

所以當時具體情況如何,外人跟媒體無從得知,相關人員對此也絕口不提,對外只說是降落系統出現問題才導致的意外。

一個生命葬送在領導人的一意孤行中,他想做英雄,但想做活著的英雄。

相關焦點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來,最後成了一塊焦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天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太空人也成了很多人羨慕的職業,所有人都把他看作至高無上的職業。但是人人豔羨的背後是這個行業隱藏的危險,想要成為一個太空人不但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同時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們每一次出任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用生命來見證這項偉大事業的成功。
  • 人類探索太空這麼多年,有沒有太空人犧牲在外太空?科學家:有!
    人類探索太空這麼多年,有沒有太空人犧牲在外太空?科學家:有!,對此有人肯定會好奇,人類探索太空這麼多年,又有這麼多太空人進入到了太空,那有沒有人犧牲在了外太空呢?探索太空雖然可以讓人類更了解太空,但是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未知的危險,畢竟太空環境和地球不同,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發生意外,科學家們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在設計太空梭時都會把各種危險因素都考慮進去,但是太空環境充滿未知,科學家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優化飛船的設計讓太空人存活的機率更高,目前世界上總有5000多名航天員成功飛入太空,其中有18名航天員因此而犧牲,但是大部分航天員都是在飛船起飛和返回時犧牲的
  • 艾倫·謝潑德——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是前蘇聯的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也是第一個從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在宇航界大名鼎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託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航天史上悲壯的犧牲:他飛太空前就知道會失敗,沒想到付出生命
    中小學曾有一篇題為《悲壯的兩小時》的課文,文中講述的是世界上宇宙飛行員第一次犧牲的故事,這個太空人叫科馬洛夫,來自前蘇聯。前蘇聯在科技上的地位在當時一騎絕塵,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1號」,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成功去了太空,也是世界第一個人類。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從1966年開始,聯盟號計劃一直持續到了今天,這項計劃是運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計劃,是目前俄羅斯最主要、最成熟的載人航天系統。但是這個項目最開始進行的異常艱難,教訓也是異常的慘痛。聯盟一號是這項計劃的第一艘宇宙飛船,當時在明知道這艘宇宙飛船存在很多缺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按期飛行,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員的死亡。
  • 3位太空人在外太空犧牲,唯有他飛出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在天空中飛翔、探索外太空,在太空中漫遊,人類依靠著科技逐步完成了這一切,同樣也誕生了無數英雄。但是在人類最初探索太空的時候,這條路走得並不是特別順利。據記載,迄今為止全球共500多名太空人中,就有22名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喪生,不得不說「通天路」,確實是靠著科學家們的鮮血鑄成的。 不過人類在探索宇宙的時候,最危險的情況往往不是已經成功進入外太空的時候,而是在發射和返回的時候。因為此時太空飛行器會和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極其容易發生故障。
  • 她是中國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如今過了8年,她現在如何?
    我國先是在2003年實現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太空人楊利偉成為了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中國人。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之後,我國的航天事業又繼續向前發展,並且在之後幾年的航天任務中都將太空人順利送上了太空。然而在2012年之前,飛上太空的中國太空人中並未出現女太空人,這種現象到了2012年被徹底改變了,劉洋作為我國首位女太空人成功飛上太空,那麼她回到地球之後情況怎樣呢?
  • 唯一葬在月球的人類,三個在太空犧牲的太空人,你知道嗎?
    太空始終承載著人類的所有夢想,但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巨大的危險和付出。有些人為了太空奉獻自己的一生而名垂青史,有的人則在地球之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大年,我們不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地球之外長眠的人類英雄們。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第一位上太空的亞洲人,為何是擊落美國B52轟炸機的越南人範遵
    ,楊利偉是中國第一位太空人,這些大家都知道,那麼,知道第一位飛上太空的亞洲人是誰嗎?這位飛上太空的第一位亞洲太空人,不是中國人,也不是日本人。亞洲首位太空人與蘇聯太空人維克託·戈爾巴特科而他,就是越南人範遵,也成為第一位飛上太空的越南人和亞洲人
  • 3位太空人長眠在太空,只有他飛過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康德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事物會讓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能夠成為太空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所以才會有很多小朋友把太空人當做自己的夢想!但是太空人自己可不這麼想,他們的每一次工作都是在與死亡賽跑,一旦輸了,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因為太空人的工作是非常危險的,需要在各種極端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如若不然只能成為人們緬懷的對象。
  • 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並非出自本心,永遠長眠在宇宙中
    01  太空對人體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骨骼老化、肌肉萎縮都是常見於太空人的「太空後遺症」,人類都尚且不能抵禦來自太空的影響,更何況是動物。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實驗中,就有過把小動物送上太空的例子,而這些曾經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和小狗,都為宇宙之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其如今的狀況,  真的讓人十分心痛!
  • 太空人在太空犧牲,遺體可以運回地球嗎?若無法運回會怎樣?
    原因就是這些太空人的身上可能會攜帶著某些變異的微生物或者危險的宇宙生物,如果這些危險的生物隨著太空人一起被帶回地球,那麼可能會使整個人類陷入到危險之中,甚至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設計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是科幻作品的經典橋段,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這並不等於事實。
  • 太空人在太空犧牲,遺體可以運回地球嗎?若無法運回會怎樣?
    原因就是這些太空人的身上可能會攜帶著某些變異的微生物或者危險的宇宙生物,如果這些危險的生物隨著太空人一起被帶回地球,那麼可能會使整個人類陷入到危險之中,甚至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設計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是科幻作品的經典橋段,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這並不等於事實。那麼在現實之中,當太空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犧牲了,那麼他們的遺體是否被運回了地球呢?
  • 世界上葬的最遠的2個人,一個埋在月亮上,還有一個將飛出太陽系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是由他擔任太空人們的訓練官的,在他因為一次車禍死亡以後,美國人為了紀念他對探索月球做出的巨大貢獻,把他「送去」了月球上,準確的是把他的骨灰用衛星送到了月球上,現在尤金·舒梅克已經在月球上長眠,說不定哪一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員就能遇上他。
  • 太空已漂著18位太空人的屍體,最遠達到了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著和平年代的美好,殊不知都是有人在前面為我們一層一層鋪出來的路,這些人很有奉獻精神,為了這個國家,為了大家,他們可以犧牲自己,這些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佩服的,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 美國英雄與蘇聯第一位女太空人,美蘇太空競賽愈演愈烈
    在世界各地都有美國的測控站,格倫飛到奈及利亞上空的時候,看到了地面的沙塵暴。控制小組告訴他,那地方颳風已經一個禮拜了。在印度洋上空,格倫觀察到了第一個日落。也就是說從印度洋開始,一直到太平洋的吉里巴斯,格倫都是在黑暗之中度過的。在路過澳大利亞上空的時候,格倫做了天文觀測,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完成天文觀測。格倫也注意到下面有星星點點的燈光,似乎是一座城市。
  • 太空人可能會在太空意外死亡,那宇宙中有多少太空人的屍體呢?
    導語:太空人可能會在太空意外死亡,那宇宙中有多少太空人的屍體呢?隨著我們中國開始不斷地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並且我們成功地發展了很多的先進技術。這裡面就包括我們中國的航空事業進步,這幾年來中國基本上都會有太空人進入到太空中去探索探空。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迄今為止,人類在徵戰宇宙的道路上,已經付出了極大犧牲,曾幾何時。宇宙就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為了進入外太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太空人,都已經拼盡了全力。不過,太空人卻是一份極其危險的工作,他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有隨之為之獻身的準備。
  • 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為什麼不能運回地球?只能進行太空葬禮
    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太空中踏出了飛船艙門,宇宙第一次留下了人類的腳印,太空人成為人類進軍宇宙領域的先鋒。太空人英文為Astronaut,直譯為「宇宙」「船員」,如同海上劈浪斬荊徵服大海的船員一般,太空人意味著要對抗惡劣的宇宙環境,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幾十年來,為航空事業犧牲性命的太空人不少,那麼他們的屍體是一直漂浮在宇宙嗎?為什麼堅決不能從太空運回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