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方先生:什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020-12-05 風來花就開

先生問家人們:

什麼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不要拿著自己的財富和別人比財富,你若不是世界首富,那山外一定有山!

不要拿著自己的知識和別人比知識,你若不是世界第一,那人外一定有人!

權,色,利,情,亦復如是!

真正的是和自己比,幹掉自己,敢於對自己的靈魂開刀!

今天你的心是否比昨天更清淨,更有力量,更有使命!

今天你的生命緯度,是否比昨天更拔高!

生命不是擁有什麼,而是擁有的一切能釋放出多大的能量!

先生願與你一起,度過這一生

化作普世之光,光照整個宇宙

相關焦點

  •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真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雖然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了,但是他的思想對後人影響真的很深,用來作為一生的為人處世、行為準則,真的一點也不落伍,非常具有道理/對於人性的老子有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升華人生的真理
    呂布:力勝群雄,敗給本性。道德經三十三章。老子本章重點倡導:人要自我修養,豐富自己的人生知識。從「知人」和「自知」,「勝人」和「自勝」,引伸至「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以此升華自己的人生格局。老子這幾句經典,在人生中,立身處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自強自勝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自強自勝(本文以帛書修正版的內容進行闡述)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基本注釋:知,知道、明白。智,智慧、聰明。明,自明,即自我明確。勝,戰勝。力,力量。強,剛強。足,滿足。富,富有。強行,堅持不懈。志,志向。所,根本。久,長久。死,這裡指物質形態的殞滅。亡,這裡指精神或根本性的消亡。壽,長壽,這裡引申為堅忍不拔。第一句: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 《老子》:強求「知人」是自我偏執的小智,知己者自勝才是真強大
    可能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道家老子說了句相當經典的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句話什麼意思?老子說得十分直接。大概意思便是說,了解別人不過是小聰明,了解自己才是真,能夠戰勝別人,不過是「蠻力」,真正的強者,在於「自勝」。
  •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你不去蹦躂一下,永遠也成不了氣候
    全場皆驚,心想:這人有點意思哈,有好戲看了。老師什麼也沒幹說,走到黑板旁,寫下了兩個大字「不能」。全場頓時譁然,有的學生則是冷笑連連。正當這位學生心裡感到失落、遺憾、悔恨之時,老師的話再次點燃了全場。老師對著自己所教的班級大聲尋問道:你們怎麼看這兩個字?
  • 紀星羽┃知人者智,自知之明:大腦用進廢退(認知心理學知識三)
    文/甲木乙木(紀星羽)2020.10.22筆者攝於東湖某店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意思是,能夠認識別人的人是聰明的,能夠認識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克服自己的人是堅強的。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這說明人類至今對自身的認識還不夠充分。曾經有好多人以為,大腦的神經細胞不可再生,所以每喝醉一次酒除了傷害內臟器官以外,還會傷害大腦的神經細胞,一旦大腦的神經細胞受損就不可再生,因此,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笨。
  • 讀書使人進步 讓人升華
    我們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是一定的,我們很難跨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從而獲得其他的角度。去閱讀,去讀書,就可以看到別人看待世界的角度。看到其他人的角度,就是看到另外的人生風景,豐富自己的人生,讓我們活個明白。看到前人的總結,看到被人的思考,獲取他們的精神營養,獲得生活的智慧,更好過自己的人生。
  • 《道德經》:否決自己絕非失敗,自勝雖不易,可成功皆要高度自律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帶來此章《道德經》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常懷律己之心,方能精神長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釋義:能了解別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認識自己的人是聰明的。
  • 道德經智慧:有本事的人,多看看天道思維,多讀助你一帆風順!
    越有本事的人,越會掌握天道思維,悟透這三句話早晚就會飛黃騰達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最大的特色是什麼?「自然,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說,道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不需要取法任何東西。
  • 周哈裡窗:心靈之窗,自知者明
    人的心靈是扇「窗」,緩緩地打開窗才是真正的「我」,一直以為最了解我的人是自己,沒想到依舊是逃不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樊籠。開放自我,屬於在模型「窗」的左上方,屬於自由活動領域,是對所有人公開的部分,比如性別、外貌和個人的一些公開內在信息:特長、愛好、工作範圍等等。這個區域的大小取決於自我心靈的開放程度、他人的關注度、人際交往的廣度、個性的張揚程度、信息開放的利害關係等。「開放自我」是最基本的信息,也是自我了解與評價的基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