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位老師,他所帶的班級極其厲害,所有的競賽項目冠軍全被他的班級包圓了。以至於,這位老師在全校中名聲顯赫。
一次,學校開嘉獎會,組織了全校學生參與,這位老師則被邀請上臺演講。正當這位老師演講結束後,臺下立即有學生詢問:老師,你能把你的獲勝秘訣告訴我們嗎?全場皆驚,心想:這人有點意思哈,有好戲看了。
老師什麼也沒幹說,走到黑板旁,寫下了兩個大字「不能」。全場頓時譁然,有的學生則是冷笑連連。正當這位學生心裡感到失落、遺憾、悔恨之時,老師的話再次點燃了全場。
老師對著自己所教的班級大聲尋問道:你們怎麼看這兩個字?學生們都愉快而大聲地回復道:把「不」字擦掉,我們能!全場頓悟,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失敗,其原因都是不能夠戰勝自己,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能力的人,而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古人云:勝己者,贏天下。如果說,影響你成功最大的阻礙,是物質的話,那麼,那些白手起家、困境中大作大為的人是不是該見鬼去。
你可以細心體味一下,決定你走哪條路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可能有的人會相信命中注定,認為:命若窮,掘得黃金化作銅;命若富,拾得白紙變成布。
對於這句話,我只能呵呵一笑了,因為很多人對咋們中國的文字和文化有很大的誤解。不了解文字和文化的淵源,特別容易想歪,就比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明明是第二聲,偏偏讀成第四聲。
「命若窮,命若富」指的是心的處境;命就是心,心就是命;心中所想,才有命中所為;命中所為,才呈現現在的你。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已經說過「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即使現在境遇困苦,更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絕不丟棄自己的凌雲壯志。
如果你的心中無半點智慧,即使給你一堆黃金,你也只是當作銅來賣;如果你心中有著青雲之志,肯不斷努力學習,讓自己充滿智慧,即使是一張白紙,你也能賣出布的價格。
所以,當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的時候,絕對不能放棄。學會了放棄,你這一生都會是窮苦命。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你看看人家李嘉誠,困難在人家眼中,那就是機會,危機在人家眼中,那就是機遇啊!這才是大富大貴之命,這才是「命若富,拾得白紙變成布」啊!
沒有條件,咋們就去創造條件,沒有物質,咋們就去賺去借。你不去蹦躂一下,永遠也成不了氣候,一味的退縮,困難只會越來越大。
總結:勝己者,天下莫能敵!遇到困難不要畏畏縮縮,要敢於挑戰,大道至簡,可以將困難簡化成多份,一點一點的來解決。不要放棄,更不要學會了放棄。心就是命,命就是心,困難就是機會,危機就是機遇,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品四海文化,讀六合之書,吞八荒智慧,凌九州之頂,致萬乘之勢,同天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