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強求「知人」是自我偏執的小智,知己者自勝才是真強大

2020-12-06 顏小二述哲文

文|顏小二述哲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身心似乎有了分離的趨勢,相比「知己」,人更性傾向於「知人」,相比「勝己」,人似乎也更執著於「勝人」。害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成了別人的優勢,於此時時刻刻「盯著別人」,時刻與別人對比,權衡優劣利弊。於此,人在對比和爭鬥中,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忽略了自我精進,浪費了自己一身才幹。

可能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道家老子說了句相當經典的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句話什麼意思?老子說得十分直接。大概意思便是說,了解別人不過是小聰明,了解自己才是真,能夠戰勝別人,不過是「蠻力」,真正的強者,在於「自勝」。

世人將眼光看向「外界」,老子則呼籲世人,將眼光轉向自己。這之中,有道家無為之意為基,同時也展現了道家老子在自我修養上精妙的處世智慧。

1、知人不如自知,勝人不如勝己:私慾應「無為」,修養自我當「有為」

先來簡單說說理論層面的道家之勝人不如勝己、知人不如知己吧。我們知道,道家的「無為」指的是順勢而為,而非強作妄為,其批判的也是強作妄為中的「私慾」。

那麼什麼樣的人時時刻刻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時時刻刻想要去了解他人,想要勝過別人呢?答案不言而喻。好勝心也沒什麼,博弈的雙方往往在較量下精進,但問題出在,不合理的肆意攀比和妒恨。

良性的競爭,一定是在欣賞對手中不斷提升自我的。惡性競爭,則是用利己排他的法子爾虞我詐。

老子這裡的勝人不如勝己,在邏輯關係上,我們其實可以理解成「私慾」的無為,「自我修養」的有為。

勝己強調的是一種向內的自我修養,自我精進,繼而真正改變自己、改頭換面。

2、道家於修身上發現的真相:阻礙人身心和諧的,是人的自我執著

道家老子看人性看得相當深刻,他看到萬物生來利己的天性,但是也能看到人慾望膨脹的自私「人性」,並且還能將二者區分開,繼而找到人從欲望枷鎖中掙脫出來的辦法。

根據上文繼續進行分析討論,不論是「勝人」,還是「知人」,其最初的動機,無非是為了維護自己。為了維護自己的有利地位,所以忍不住去「知人」,繼而可以「見機行事」,也是為了維護自己,所以,人的注意力往往更多放在如何「勝人」上。

目光被拘束在外物的時,人便在不知不覺中因外物的得失而牽動情緒,繼而迷失了真實自己,忘卻了自己「本心所求」。比如,本來賺錢是為了享受生活,但因為錢的得失,眼睛最後只能看到錢的「得」與「失」,完全忘記了賺錢的初衷是提高生活質量、維繫身心健康,這樣本末倒置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句話中,道家於修身上發現了這麼一個精妙真相:阻礙人身心和諧的,是人的自我執著。

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獨家發布

3、總結:少一點自我偏執,知己者自勝才是真強大

道家《老子》一書值得讀,為什麼?因為這本書深諳人性,又深知「真善美」的模樣,於此,正言若反之下,道家老子似乎在說「道」下落於自然、於世俗、於人性、於萬事萬物時表現的模樣,但更多時候,他的表述方式裡,有他對「人性弱點」的深刻洞悉。

比如,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的一種觀點:人世的許多爭鬥,源於人對「自我」的執著。

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獨家發布

也就是說,強求「知人」是自我偏執的小智,知己者自勝才是真強大。如果我們在為人處事時,對自我的偏執少一點,將目光從別人身上移開,在知己、勝己中提升自我。於此,我們的生活可能會「清靜」許多,我們的心思,也可能會「安靜」許多。

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獨家發布

嚴正聲明: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獨家發布,其餘帳號發布皆為侵權,全網維權。

參考資料:《老子》、《道家哲學引論》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讚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相關焦點

  • 老子的幫助
    而老子的神奇在於,他在那麼古老的年代裡就看出了事物有另一面。價值意味著差別,差別挑戰著整體性與平等的理想。價值會製造分歧,叫做價值歧義。價值會製造偏執,叫做價值偏執——例如中國封建社會的名節觀念、節烈觀念、忠孝觀念。例如婦女為了守節而自殺,就是價值殺人。有價值就有價值膨脹、價值誇張,例如中國「文革」中的唯意志論、繼續革命論與個人迷信。
  • 小智不愧為超級真新人!
    熟悉小智的資深漫迷都知道,小智的外號可不少~除了」傻東西「、」智爺「、」飛行神奇寶貝大師「等,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超級真新人「了。當然,這個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主要是在每一季的動漫裡,都能看到小智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超能力,這些事根本不可能是正常人能做出來的,可以做到的也就只有小智了吧~2333特別是在《神奇寶貝 超世代》裡,小智簡直像是開了掛,淨搞一些超人類的事~小編特意選了幾個片段,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小智也會高速移動?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是常德,是天地乾坤之道,更是人生哲理
    老子《道德經》的自然哲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傳承至今,以唯物的自然哲學詮釋著東方文化思想,也讓我們從中體悟出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讓我們能夠不斷的在思考中得到人生的真諦。老子《道德經》中「知其雄,守其雌」的哲學,說出了天地乾坤之道的人生哲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生命了的意義。
  • 《中了偏執霍爺的迷魂計》:蛇蠍女王偽蘿莉X偏執成癮真大佬
    《中了偏執霍爺的迷魂計》作者秦妤,蛇蠍女王偽蘿莉X偏執成癮真大佬。霍家大少爺權勢滔天,陰戾殘忍,人人敬畏。卻唯獨對一個人偏執成癮,藥石無醫,死也要把她綁在身邊。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百裡驚鴻,一個極白極冷,像是滄山寂嶺的薄雪,寒氣逼人又超脫世俗,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的神!一個讓所有人都只配瞻仰不配褻瀆的謫仙。哪怕是高傲如禍兮亦覺得,她這樣的俗人,對於驚鴻也是只配觀瞻,不配擁有!驚鴻殺人無數,但卻偏偏生得不染纖塵,像個真正脫離了世俗的謫仙。
  • 超級真新人小智到底有多麼的強?博士帶大家盤點一下!
    從未在聯盟奪冠的小智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熱議的對象,關於智爺的力氣有多大,想必大家就已經看過很多關於此的圖片內容了,更是有很多寶可夢愛好者們開玩笑戲稱小智為超級真新人,今天博士就為大家簡單科普一下智爺為什麼叫超級真新人!
  • 和偏執性人格的人打交道,應該注意些什麼?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在生活中常常被人稱為「有病、一根筋、神經不正常、腦子短路」。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其實也很痛苦,被人嫌棄、躲避、甚至沒有真心朋友。多數人往往誤將偏執情緒理解為偏執性格,歸為被躲避,少交往的哪一類人當中。
  • 解讀《道德經》,探尋老子心中的道!
    解讀《道德經》,探尋大道永存的奧秘眾所周知,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他是中國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也是道教的開山鼻祖。老子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完善的保守者,其保守的不會失落。應當祭祀敬拜這完善者,子子孫孫永不停息。一個人若這樣,他身上的恩德必真實無偽。
  • 2500年前的老子對求知態度的剖析,很對很全面
    老子從來不反對人們去求知,他只是提醒人們首先要思考這樣的問題:究竟什麼是「知」,應該求何種「知」。老子所求的是真正的高深的知,如「知和」、「知常」、「知古始」、「自知」、「知天下」等。而要想求得這樣的「知」,首先就要有一種求知的正確態度,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真·老子天下第一,兩千年前就道出宇宙真相,孔子都服他
    現在有很多人會有一句口頭禪,叫「老子天下第一」。聽起來十分的狂傲自滿,好像自己的才能無人能出其右。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聰明人中必然要有一個最聰明的,那麼我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是誰呢?沒錯,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中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為什麼是「老子」而不是「李子」呢,這是因為古時候「李」和「老」同音,所以稱作「老子」。
  • 黑格爾哲學與老子道德經
    老子公元前5世紀黑格爾---19世紀黑格爾----「絕對精神」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先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存在。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黑---絕對精神不是消極被動或僵死不動的東西,而是一個具有創造性地、處於運動發展過程中的主體。老---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升華人生的真理
    老子本章重點倡導:人要自我修養,豐富自己的人生知識。從「知人」和「自知」,「勝人」和「自勝」,引伸至「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以此升華自己的人生格局。老子這幾句經典,在人生中,立身處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真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雖然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了,但是他的思想對後人影響真的很深,用來作為一生的為人處世、行為準則,真的一點也不落伍,非常具有道理/對於人性的老子有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神奇寶貝:強大的超能系寶可夢,虐過皮神,小智使用盤外招才打敗
    神奇寶貝:強大的超能系寶可夢,虐過皮神,小智使用盤外招才打敗超能本身下限就已經很高了,如果開發足夠好的話,上限還可以更上一檔,那麼在初代裡面,對於超能力系就有了一個更加高的提升,一般來說有這種能力的寶可夢,自身都是非常強的戰力,也是很多訓練家都非常青睞的對象。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把多個層面的道混在一起,就會進入這種狀態,就是搞不清老子講的道到底什麼,這是很多人在講道德經的時候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不同層面的道有意無意的給搞混了。老子講的道主要有如下四層涵義:一個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一各是指創造宇宙的神秘力量,三是指掌控萬事萬物的運轉的力量,四是指萬事萬物在其自身層面的運行規律,這些規律也是道。比如人類社會運作規律就叫人之道。
  • 偏執,是一種病態,被洗腦,身在其中,往往不自知
    國有強弱之分;地有貧瘠,肥沃之分,作為獨立個體的人,內心,也有抗擊打,及不堪一擊之分。世間各類惑心術,讓人防不勝防,不知不覺,就中了人他的圈套。老梁在《梁知》節目中羅列了九種洗腦術,招招毒辣,讓人心甘情願上當。其中「思維休克」這一招,讓各大教育培訓機構應用得爐火純青。
  • 小智:20年前,你還記得小智因為某種原因離開寶可夢嗎
    第21句,巴大蝶遇到了真愛,儘管巴大蝶和小智彼此很不舍,但最後小智還是成了這對「有情蝶」,至此巴大蝶離開了隊伍。《做波波守護者》的雕像。接著,小智在無印篇第三話成功地接過綠毛蟲,再次成功地接過。儘管跟隨小智後,比鳥的戰績一直都是勝少敗多,切後也淪為「工具鳥」。
  • 老子:人過四十,成家立業,切忌四種心態,否則可能一事無成
    像老子,莊子,孔子都是人生哲理的「高產者」。他們用不同於一般人的思想,教我們如何做人,教我們如何避開一些人生道路上的「坑」。老話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過了四十歲,生活的感悟多了很多,有些事想開了,也想明白了。重擔在身。杜絕四種心態,人生的境界將更上一層樓。
  • 《精靈寶可夢》日月動畫為何很多人不希望小智奪冠?原因很明了!
    我們都知道,目前日月動畫進入了聯盟的白熱化階段,本次的阿羅拉聯盟的阿羅拉地區的第一屆聯盟,而作為我們的主人公小智自然也參與了這次的聯盟對決,不過目前聯盟還沒有到真正精彩的部分,小智到底能不能在這次聯盟奪冠也依然是未知數,但是實際上,有很多老觀眾並不太希望智爺這次能夠奪冠,即便本次的聯盟智爺的奪冠機率是最高的
  • 萌寵皮卡丘其實是殺戮武器,小智戰鬥力高強堪比賽亞人!
    《精靈寶可夢》中的萌寵皮卡丘是一隻人見人愛的小精靈,但是在國外有一個喜歡用科學理論去驗證許多稀奇古怪事情的YouTube頻道就推出了一個視頻告訴大家,其實皮卡丘是一隻殺戮武器,分分鐘可以置人於死地,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小智一直相安無事,他也確實是一位不簡單的人。
  •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
    說到老子,許多人都說「無為」、「不爭」,然老子的無為不爭不是不作為、與世無爭的意思。老子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37章)】,又雲【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章)】,老子反對亂作為、瞎折騰,要求人們遵循客觀自然規律,故在第二十五章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