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老子天下第一,兩千年前就道出宇宙真相,孔子都服他

2020-11-22 悠遊旅書

現在有很多人會有一句口頭禪,叫「老子天下第一」。聽起來十分的狂傲自滿,好像自己的才能無人能出其右。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中華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古代超凡卓越的人才數不勝數,英國曾有一位研究人種智商的學者理察·林恩,在收集研究了130個國家的智商測試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擁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為105,明顯高於歐洲人和其他人種。並認為中國開始引入市場經濟後便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是因為中國人聰明,高智商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聰明人中必然要有一個最聰明的,那麼我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是誰呢?沒錯,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中的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為什麼是「老子」而不是「李子」呢,這是因為古時候「李」和「老」同音,所以稱作「老子」。

老子為什麼天下第一呢,因為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聰慧過人,其創立的道家學派獨樹一幟,在唐朝更是被皇帝追認為李姓始祖。被皇帝追認為自己的祖先,是一件霸氣的事情,因為都是別人上趕著追認某個皇帝是自己的祖先,他倒是反過來讓我國歷史上最強大朝代的皇帝追認自己為祖先。

甚至於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號稱弟子三千、教育界靈魂人物的孔子見了老子也是畢恭畢敬的,他跟老子見面後, 對弟子說:「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可見其尊敬。

這些都是能夠證明老子厲害的間接證據,而能夠讓老子拿下我國古代最聰明人的稱號的,則是他那本著作《道德經》。這部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解釋宇宙萬物的巨作,在宇宙起源、萬物規律上的超前認識,讓人驚嘆。這些描述和當今公認的宇宙起源學說都十分的相似,僅僅五千字,後世五千年也難以研究透徹,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現在人類拼了命地研究宇宙的真理,卻發現我國古代的哲學家們早就在真理之下等著他們了。想想那個時代的我們是如此的先進,卻在幾百年被人趕超。不過中華必將復興,老子天下第一的聲音必然會在中華大地再次響起。

相關焦點

  • 太初有道:孔子和老子
    在《論語》中,孔子說過這樣一些話:「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這三句話的意思分別是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還沒有達到」;「聖人,我是看不到的了;只要看到君子,就可以了」;「這哪裡是仁,簡直可稱得上是聖了!連堯、舜都難以做到啊!」可見孔子是謙虛的,他從不以聖人自居,他是一位謀道之人。
  •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孔子問道解迷惑,老子出關名流傳!
    於是孔子一路風塵僕僕地從魯國山東曲阜來到周王都洛陽。那天老子剛洗了頭,正在晾頭髮。孔子一踏進門就被眼前的情景弄傻了,只看見老子披著長長的散發,理風而立,微微抬頭,雙目似閉又似開著,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樹葉飄過,不動聲色;風吹拂臉,聲色不動,就像一株枯樹挺立在那兒!孔子心裡打了個問號:這就是當代最有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老子?怎麼會這個樣子啊,像個枯木?
  •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宇宙誕生真相
    文/赫利凌/知常不病尋找生命奧秘,探索宇宙真相,是人類永恆的課題。人類不管如何發展,也無論多麼文明,都無非是在完善這兩大認知體系。佛陀說回頭是岸!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所以,人類越發展,離誕生的家園越遠,也越難找到回家的路。人們把知識分學、分科、分派……把問題弄得高深莫測,也使問題更加繁雜無序。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先哲老子,在幾千年前,圖難於宜,為大於細,觀察求證,對比推理,寂寥中看清世界,虛靜中辨明真理。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子是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道教沒關係。《道德經》以先秦母系社會累積出來的思想,天下為母。而《周易》天下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運,不同《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起。佛陀釋迦摩尼,從國王到平民,在思想意識上跨度空間最大。傳到中國的今天,早就是以大乘明法為主。真要排,王陽明才是古今第一完人。
  • 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基本同時在世,這是蹊蹺嗎?三人誰貢獻大?
    老子是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道教沒關係。《道德經》以先秦母系社會累積出來的思想,天下為母。而《周易》天下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運,不同《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起。佛陀釋迦摩尼,從國王到平民,在思想意識上跨度空間最大。傳到中國的今天,早就是以大乘明法為主。真要排,王陽明才是古今第一完人。
  •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願意?道家始祖「老子」之名,到底作何解釋
    ·那麼問題來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呢?總不可能是「老子天下第一」這個老子吧?未免太粗俗!當然,這是快看君的玩笑話,大家萬不可當真。因為對老子來說,不論周敬王還是王子朝,都是自己曾經的學生,又同時是自己的王上(子朝也僭越的當過三年王)!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最高權力的魔力,這也是無道無德皇族的宿命!當道德宗法禮儀敗壞後,就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弟,都能刀兵相見,都能你死我活,何況其他人呢!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真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這些宇宙認知理論在老子的《道德經》裡有著非常明確的表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 孔子求道於老子,何為道?
    孔子求道於老子,何為道?文/棍掃山河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當時社會上學識最淵博的學者之一,受到後人的敬仰,並被後人尊為「孔聖人」。孔子年輕的時候曾經問道與老子,在老子的指點下悟的生命的真諦,從此專心研究學問,造福於人。
  • 孔子作為聖人為何被兩小兒辯日難倒,為何中國自然科學停滯兩千年
    小學課文中應該都學過《兩小兒辯日》這篇古文言文。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老師告訴我們這則故事的寓意是,兩小兒善於觀察的天真可愛和孔子不怕露醜誠實承認,實事求是的態度,謙虛謹慎的為人方式。實際上這則故事背後卻隱藏著很深的科學知識和極深的封建禁錮思想。
  • 千年前孔子種下兩棵銀杏,如今令遊人驚豔無比,象徵愛情寓意美好
    今天我們來看一處非常特別的美景,在2500年前,孔子親手種下了兩棵銀杏樹,現在這兩棵樹成了愛情的象徵,很多遊人們都前來觀看。千年前孔子種下兩棵銀杏,如今令遊人驚豔無比,象徵愛情寓意美好·這就是公冶長書院內的兩棵千年的古銀杏。這個樹葉位於山東濰坊安丘。只是聽著名字就知道這個地方是一個景致優雅的。
  • 世界上接近「神」的5個人,中國獨佔3人,孔子也得稱他為老師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人類史上總會有那麼些許神奇的人,他們有著超高的智慧,擁有超出常人想像的能力。今兒就一起來看看全世界最接近「神「的五個人,中國獨佔三人,首位孔子也得叫老師!
  • 世界上接近「神」的5個人,中國獨佔3人,孔子或許也得稱他為老師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人類史上總會有那麼些許神奇的人,他們有著超高的智慧,擁有超出常人想像的能力。今兒就一起來看看全世界最接近「神「的五個人,中國獨佔三人,首位孔子也得叫老師!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宇宙奇大炸理論是近年來被認可的宇宙認知理論的主流之一。1948年前後,伽莫夫第一個建立了大爆炸的宇宙認知理論。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
  • 最新發現,宇宙邊緣是一堵牆?老子2000年前參透真相
    國際知名科學雜誌《新科學家》上,報導了一項新發現,來自義大利的天文學家們,在通過太空望遠鏡進行常規探測研究的時候,意外的在距離地球15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宇宙牆」的存在。這片「宇宙牆」的整體長度超過30億光年,將我們與牆的另一頭徹底的隔絕開,而在宇宙牆的範圍內,什麼都沒有,就連暗物質都不存在。它就像是一個邊界,所有事物都不能逾越,因此,被稱為「宇宙牆」。
  • 外星人疑似潛伏地球五千年;孔子、老子、鬼谷子,李白等都可能是
    人類在宇宙時間尺度上不過一瞬。從空間上說:宇宙直徑達1650億光年,人腦根本不能想像宇宙有多大。秦始皇若穿越到當下,視頻通訊、飛機、網際網路等都將被他視為神跡。因此,我認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傳說中的人物,極有可能是外星人。是地外高等文明派來提升人類文明的。
  • 《道德經》中隱藏的千年密碼!專家:誤解兩千年,終於真相大白
    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經》和一個騎著青牛飄然而去的老者給後世留下了無限的謎團,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思想境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連孔子對老子都欽佩至極,老子年輕時曾經西周王朝擔任圖書館管理員,也正是因為這個機遇,老子接觸了大量的古代典籍,為日後道家思想的開創打下了基礎,老子所創的
  •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老子和孔子的理想,也是他們的差異
    而我從來都不信歷史上會有這種時代的存在。然而,我們卻可以小中見大,發現傳統中國文化的一面——理想主義!切確的說是浪漫而不現實的理想主義。簡單的理解就是明知不可能存在還是會嚮往真實的實現。最早提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人,大約是老子,然後就是孔子。
  • 先秦典籍《鶡冠子》對宇宙的論述比老子更具體,道出人類真實世界
    《鶡冠子》是先秦典籍,作者是鶡冠子,據《風俗通義》中說,子生於戰國時期,終生不做官,以大隱著稱,他平常總帶著羽毛裝飾帽子,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別號叫鶡冠子。也有學者據此考證子是彝族人,鶡冠子學派在戰國時期影響非常大,他所做的《環流》一文詳細描述了宇宙形成的過程,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比老子的宇宙生成論更複雜更具體。《環流》是關於宇宙生成的理論,是兩千多年前鶡冠子對世界認識的一篇論文,也可以說是他的世界觀,《鶡冠子》說:而有氣,有氣而有意,有意而有圖,有圖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約。約決而時生,時立而物生。
  • 水的哲學,老子與孔子是如何評價水的?
    孔子多次「水呀水呀」得讚嘆水,水有什麼好讚嘆呢?孟子回答他:「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說水從源頭滾滾流出來,不論白天黑夜源源不斷,不見停歇。它流到坑窪地帶,就慢慢積攢成水坑、池塘、湖泊,等湖泊中水滿便又繼續往下遊流去,最終匯入大海。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每一個命題,都要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這就是我的三段式解讀法」,老子的信徒們說老子本人即是以人身而永遠存在的上帝。老子的主要著作我們現在還有,它曾流傳到維也納,我曾親自在那裡看到過。老子書中特別有一段重要的話常被引用:道沒有名字便是天與地的根源;它有名字便是宇宙的母親,人們帶著情慾只從它的不完全的狀況考察它;誰要想認識它,應該不帶情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