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中華人文之始祖!
「道」思想的開啟者,華夏民族最為偉大的思想導師!
歷朝歷代追求高遠深邃思想、嚮往聖賢禮樂文化的燈塔!
更是我們無法逾越的歷史巨人、思想界的泰山北鬥!
·
那麼問題來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呢?
總不可能是「老子天下第一」這個老子吧?未免太粗俗!當然,這是快看君的玩笑話,大家萬不可當真。
·
言歸正傳,下面快看君整理總結了有關「老子」得名的三個權威解釋,供大家參考。
也順便從老子的名字的求證過程中,了解一下這位中華思想偉人的絢爛一生。
【說法一】老子原名「老季聃」
「老」才是老子的姓,老子不姓「李」。
當然,這與司馬遷的記載相悖。太史公的《史記》裡,是這麼寫的:「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但這個說法,有很多存疑之處。首先,如果老子姓李,為什麼叫老子而不叫李子?其次,周王室有大量王族處於失業狀態,守藏室不僅是國家圖書館,而且是國家文物館,而且是中央文獻博物館。守藏室之史,是一個極重要的職位,怎麼會給一個外人?而且是一個中原文化外圍的「南蠻」楚國人?(太史公在《史記》裡還說了:「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說老子活了160歲或200多歲,這也明擺著不可信啊。)
·
「季」意為家中兄弟排名老小。
春秋時期人名中間常夾帶著兄弟排名的次序,即「伯仲叔季」。但一般正式場合才會用,我們常聽的是「老聃」。
·
「聃」為名。至於名耳,那是後面改的。
老子曾因王子朝之亂,禮崩樂壞,心灰意冷,改名「李耳」,於耄耋之年,離開周王室,西出函谷關而不回,遁隱而去。(「李耳」取自「季聃」二字的偏旁部首)
大約2500年前,周景王初立嫡長子姬猛為太子。但王子猛生性懦弱,缺少威儀。而庶長子王子朝卻有勇有謀,有王者風範。周景王欲廢王子猛而立王子朝為太子,但大臣單旗等人竭力反對,認為太子廢立乃國之大事,王位「傳嫡不傳賢」。但周景王下定決心,欲更立太子之位。世事難料,未及頒詔而暴病,景王自知必死,以大夫賓孟為顧命大臣,遺詔傳位於王子朝。周景王卒,大夫單旗、劉卷認為若立王子朝,他們必然失去權勢,於是派劍客刺殺了顧命大臣賓孟,立太子猛(姬猛)為王,是為周悼王。
隨後王子朝攻擊並殺害周悼王,晉國攻打王子朝而擁立周敬王。此後敬王與王子朝不時仍有衝突,王子朝敗逃至楚國,後楚國被吳國擊敗,險些亡國,周敬王趁機派人在楚地殺死王子朝。王子朝之亂,長達十九年之久、以至於姬周王室元氣大傷!
在這場動亂中,最尷尬的就是姬宗室眾王子的老師老子!因為對老子來說,不論周敬王還是王子朝,都是自己曾經的學生,又同時是自己的王上(子朝也僭越的當過三年王)!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最高權力的魔力,這也是無道無德皇族的宿命!
當道德宗法禮儀敗壞後,就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弟,都能刀兵相見,都能你死我活,何況其他人呢!這是一直以道德教化為使命的老子最無奈、最憤懣的!此後,老子心灰意冷,國家圖書館館長的職位也傳給了孔子,在耄耋之年離開了周王室,騎著他的青牛,西出函谷關而不回,遁隱而去。
·
「子」為尊稱。
《春秋·穀梁傳》:「其曰子,尊之也。」
《論語義疏》:「子有德之稱,古者稱師為子。」
可見,子是對男子的美稱。但子雖是尊稱,也不是誰都可以稱子。首先是有道德學問之人,更深遠地說,是其思想卓然成一家言,垂之久遠的,方可稱子。
【說法二】神話傳說故事
古代也有一個關於老子誕生的神奇故事。
話說,當太陽剛剛要升起的時候,老子的母親「玉女"手捧著李樹,對著大陽凝思良久。當太陽漸漸小的時候,突然從天下墜落,化為流星,如五色珠飛到她的嘴裡。這時玉女捧而吞之,於是她就懷孕了。
八十一年後,忽然她覺得右腋裂開了,生下一個男嬰。快看君鬱悶,這是什麼神人啊,人家都是懷胎十月,他是懷胎八十一年啊。
男嬰生下來以後行了九步,像一個很成熟的幼兒。這麼一個嬰兒就顯得這麼老(成熟),母親驚叫聲:「啊!我的老子呀!」其實她的本意是「我的兒子呀」。所以稱之為「老子」。
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來源於古代的創生說,但用今天的觀點來看,是不足信的。
【說法三】先天生理缺陷而顯老
也有人說「生而皓首,故稱老子」。老子從娘胎一出來,他的頭髮就是白的,顯老,所以被稱為老子。現代人猜測,老子很有可能患有先天的白化病。
·
東漢時候的著名學者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說:聃,耳漫也。就是耳朵長得很闊大的含義。
如果這個字所形容的是老子的耳相,那老子的耳朵一定很難看,長得又大,又軟塌塌的,這說明老子的確是有天生的一些異象或缺陷的。
·
後來,由於李唐王室不是純種漢人(李世民有胡人血統),但他為了證明自己是漢人,就封老子李耳為自己的祖先,因此在唐代,道教也被尊為國教。
這自然引起了佛僧的不滿,有一名叫法林的僧人,就放言中傷老子(他不敢中傷皇帝啊)。法林說:其父胎即無耳,一目不明。說老聃的父親一生下來就沒有耳朵,而且一隻眼睛是瞎的。
《四庫全書路史》中也有記載說:周上御使胎刵且眇。周上御史就是指老子,說他胎刵且眇,就是說他一生出來就沒有耳朵,一隻眼還是瞎的。
·
但是,老子很可能是存在先天生理缺陷的,不然大家也不至於無中生有。用現代醫學知識來分析,從小皮膚蒼白,毛髮全白,甚至眼球上色素沉著都極淺。由於虹膜色素沉澱不夠,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會大量侵入眼底,損傷視網膜,很容易在少年時期發生眼盲。如果上述推斷成立,老子則應當是一個白化病人。
由於生相異常,因此老子很可能在孩童時代,就經常被其他孩子嘲笑,使得他從小不敢見人,繼而引發一個心理疾病,叫少年幽閉症。這導致他晚年即使成為中華文化之第一宗師,也仍然表現為隱君子。
老子的思想體系浩瀚且深邃,他對宇宙、對人類本原的思考,至今仍有參考意義。了解老子,也是對我們中華文明的根的一次追根溯源。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更多歷史知識,關注快看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