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對於古代和現代的影響都很深遠,就拿現在社會來說吧,國人清明祭祀、中秋賞月以及春節祭拜等等都和神話信仰有關。
但是越是了解我國神話體系的人也就越糊塗,因為神話當中往往會出現很多對不上的人物和事跡。就拿我們最為熟知的道教最高上神——三清來說,很多人就經常把三清和老子以及太上老君搞混,認為他們都是一個人,那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至高上神,即再沒有任何神靈可以凌越在三清之上,因為他們就是世界的創物主,也是「道」的具體存在。具體的三清即為玉清——玉清聖境無上開化元始天尊,上清——上清真境玉宸道君靈寶天尊,太清——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要想了解三清當中的道德天尊究竟是誰還得從三清的形成說起。
道教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就是大道繁生萬物是由少及多的一個過程。先有道而生一,一就是物質,所有存在的根本。我們可以將其歸為混沌整體,二就是混沌生天地,三則是大道繁生混沌與天地後,其所剩精華「一氣化成三清」。
通俗點就是說,道生成了實際物質,而之後大道的精華一氣化成三清,三清就是上面的三,世界萬物的初始形態,也是世間生靈的最先始祖。這就是三清。
三清雖說是分玉清、上清和太清,但這只是形態的區分,正如人要度過童年、青年和老年一樣,如果要說具體存在的話,那麼他們只能以分身為物質真實存在。
所以理論上的三清更加傾向於無形的意識存在,三清即是道,掌握著最純粹的真理和力量,也可以變換為任何形態。
我們在道觀中看到的三清大抵都是為了方便祭拜而虛構出來的人形塑像。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的教祖,是道教的至高上神,同時也是道教祭祀香火最盛的神仙。
何為「太上」?「太上」即為最尊貴,往上無人,往下眾生。在國,則為舉國之師,在地則是萬物始祖,在教則是教派正祖,此為「太上」。
一些神話小說或者是道教經典中都有記載太上老君是實體,其實真正意義上說,太上老君就是三清中的道德天尊。
上面說三清是意識形態,是最純粹的存在,而當他們需要處理一些形態處理不了而肉身可以處理的時候,通常會化實體,而其中太上老君就是道德天尊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實體存在。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上老君其實就是等同於三清中的道德天尊。
老子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史學家,是最負盛名的中國古人之一,同時也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著作為《道德經》,又名《老子五千言》。
老子是真實存在的,實際上在現實當中是先有老子,後有道家,在之後才有道教,然而在道教奉祀體系當中卻截然相反。
道教的神話認知是老子為道德天尊形態化實體的太上老君化身。是不是有點暈?其實道教記載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
道教認為現今是有很多世界並行存在的,而道教中的神仙就是這種多世界的統治者,每當道歷度過一定時間之後,該世界將會重啟,這時候就需要實體存在的太上老君用分身下去這個重啟的世界傳播道法。
而我們這個世界的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世分身,特做《道德經》來度化世人。
綜上總結一下就是:三清、太上老君和老子其實確實都是同一個存在。三清是大道的意識形態,不分彼此,只有不同時間下的意識形態區分,而太上老君就是當前形態的道德天尊的幻化實體,等同於三清,只不過三清是意識形態,太上老君是真身實體。而老子則是太上老君度化世人的眾多分身之一,也是最出名和最主要的分身。這就是三清、太上老君和老子之間的關係和區別。
至於《西遊記》當中的太上老君,嗯,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