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書中「玄」字共出現12次,「玄」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01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作者:王西平

《老子》書中,「玄」字出現有12次之多,大都作名詞或形容詞用,如「同謂之玄」、「玄牝」、「玄牝之門」、「玄覽」、「玄德」、「玄同」,等等。第一章中的「玄之又玄」,兩個「玄」,則作動詞用。「玄之又玄」,就能進入「眾妙之門」。這眾妙之門,無疑即為「玄門」。玄門,後來成為道教的稱謂之一。這「玄門」之稱,究竟最早起於何時?我們現在無從確考。但就這一「玄」字,卻有無盡的說頭。

一、「玄」之由來

《說文》曰:「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象,即指天象。古人觀天象,觀到極遠處,古洞洞的,什麼也看不見了。故而,將黑色與玄連在一起。《易· 坤》有「天玄地黃」之句,《詩·小雅·何草不黃》有「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詩·豳風·七月》有「八月載績,載玄載黃」之句,這都是從顏色的角度用「玄」的。老子所說的「玄」,是「玄」的本有義,即「幽遠」。浩邈的宇宙,幽遠無盡,潛藏著神秘莫測的玄機奧妙,所以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人從隸書「妙」字(圖一)的偏旁,找到了甲骨文的「玄」字的象形根據。一個署名「心智玩家」寫了一篇《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的文章,載於「百度百家」,說:「請看後世寫的篆書『妙』字」(圖二),「左邊字符中的小點消失了,這兩個小點是有大內涵了,後世書家已經不知其中的深意,就抹去了。但是,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之所以會用到這個『妙』字,看中的就是這兩個小點。」「這兩個篆書『妙』字中的『玄』字都點了小點,表示的意思就是『認識到了隱性世界』

「心智玩家」的分析,非常精到!老子說「見小曰明」,這「兩個小點」,何嘗不是代表老子所「觀」、「閱」到的微觀世界,即「心智玩家」所說的「隱性世界」中的「小」呢?我所根據的《說文解字》,是中華書局1963年12月第一版印本,「玄」字條目最後有「古文『玄』」(圖三)字,與篆書中的「妙」字偏旁的「玄」是一樣的。只是下面的圓圈下多了一個尾巴,與隸書相同。這完全可能就是甲骨文中的「玄」字。說明漢時許慎在著寫《說文解字》時,見到過甲骨文中的「玄」字。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文字,距今約有3600多年。還有人從「三星堆」的七個字符中的「S」形字分析認為:「S符近似甲骨文的『玄』字(8),三星堆神-樹上的神出鬼沒鳥的嘴上就叼一銅絲,尾羽穿孔系有『8』字形的銅絲鈕。8形如絞絲、懸絲,其實也是宇宙氣旋符,代表玄、神秘;……S如絞絲,如氣旋,在此具有『玄』的含意。什麼人具有通天地與通玄的能力,自然是具有神靈的人了,……」

這雖是一家之言,卻能見出「玄」字起源的蛛絲馬跡。「三星堆」在四川廣漢平原,屬彝地文化,一般認為,早於殷商一千多年,相當於漢族的夏朝。再往上溯,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易經》八卦,玄奧無比,雖有難以計數的研究著述,至今沒有人能夠說清八卦預測的道理。中華文化,從源頭上說,是玄奧文化。先民對宇宙萬物的感知所顯現的智慧,都深藏在神話傳說和歷史遺蹟之中。「玄」的脈絡和印跡,從起始就十分清晰。但,人們對「玄」的認識,一直處在感性層面。只有老子,才從理論上,也是從哲學的高度,對「玄」做出了系統、全面、深入具有說服力的準確把握和概括。

二、老子所說的「玄」

第一章的「玄之又玄」,如前所述。

老子第五十一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重複出現。第六十五章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知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又對「玄德」,再次作解,再次強調,說明老子對修煉者的「德行」的要求,是何等的重視!說到底,就是第一章的「常無欲,以觀其妙」。修煉者能不能做到「常無欲」?說起來容易,真正能夠做到,實在太難了!有人說「人皮難脫,人慾難泯。」這是真知真見啊!第十五章開頭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是說修到較高層次,通玄啦!接著是對達到「玄通」層次的「善為士者」作了形象的描述:「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以上老子「強為」描述了「有道之士」(即「善為士者」)七個方面的德性:謹慎、小心、莊重、鬆弛、敦厚、虛懷若谷、深不可測。這些品性是老子對「有道之士」的讚美,也是對執政者理想人格的期盼,對自我形象的表述。因為老子有修道的切身感受,所以才描寫得如此真切形象。

此章最有名,也是常被誤解的是「孰能濁以靜之,徐徐自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幾句。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將其寫成對聯式的條幅,懸掛牆壁,橫批是「天道」。他的理解是:「誰能寧靜下來並通過和出自這寧靜將某些東西移動給『道』,以使他放出光明?誰能通過成就寧靜而使某些東西進入存在?天道。」(轉引自《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觀》P352)這當然是隔靴搔癢。我們國家自古以來的諸多注家,也都沒有將這幾句真正讀懂,解釋五花八門。其實,這真正是講修煉的過程和境界的。誰能以靜定使渾濁漸漸變清,誰又能在長久的安靜中漸漸生出動來,那他就會成為「有道之士」、「善為士者」,具備上述七種品格和德性。修煉者在安靜而深定的層次中,必然有靜極生動的過程和結果,就是體內氣機發動,不一定在動態中,也可能是睡眠中。此後,你就會經常感到體內要竅有氣機不停地迴旋。這就是佛家說的「法輪常轉」,道教所說的「胎息」,即「內丹」。這種修煉過程中動與靜的關係,可以擴展到宇宙間萬事萬物發展變化過程中動與靜的辯證關係;這種發展變化的過程、動靜關係,就是規律,就是「道」。變化過程中的「靜」是暫時的,而「動」是恆久的、根本的。

第十六章緊接著老子就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云云,那是達到了「見小曰明」,「明白四達」,通天通地,通宇宙,通神明的至高境界。這就是第五十六章的「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同」,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該如何作解?現在一般學者普遍認為,「玄同」就是同道。究竟怎麼個同法,沒有下文。修煉層次再高的人也不能等同於「道」。「道」是宇宙的總根源、總根據,誰能等同得了?只能是「和其光,同其塵」。用現代科學的概念來說,就是修煉到極高層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變化、發射出的聲能、光能的波段、頻率與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發生共鳴、共振了,這才「同」了,「合一」了。難道這些不是太玄妙了嗎?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嗎?老子所說的「玄」,是指科學能探測得到和探測不到的微觀世界的一切的一切,無限遠,無限大,無窮盡,難以言說,難以描狀。但老子都觀到、閱到了,也言說、描狀了。現在我們看,老子關於「玄」的論述多麼系統!層次多麼分明!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一書的編排多麼縝密精到!許多學者認為《老子》的分章,只是「大致的安排」,或者要將「德篇」放在「道篇」之前,都是沒有真正讀懂《老子》而所作出的妄斷!

三、後世對「玄」的解說

《老子》將「玄」的意蘊、境界,已經闡發到了極致,後世的詮解,大多難盡其義。河上公曰:「玄,玄天也。謂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張衡說:「玄者無形之類,自然之根。」(《御覽》引《玄圖》)《廣雅》曰:「玄,遠也。」《釋名·釋天》:「天,又謂之玄。」楊雄《玄天·玄樆》曰:「玄者,幽樆(lí)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說「玄」,不能不涉及「玄學」。這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以《老子》、《莊子》、《周易》為「三玄」,被稱之為「新道家」。玄學家在多方面論證了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的一致性,一改漢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張「祖述老莊」,以道家為主,來調和儒道。達官名士,多宗老莊,而使之成為「官學」。這也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的復興。然而,他們並沒有真正領悟老子所說的「道」之真諦,雖然風行於魏晉,也斷續延綿至宋代中葉,但卻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流弊。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說:「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為他們的名位大,一般的人們就學起來,而所學的無非是表面,他們實在的內心,卻不知道。因為只學他們的皮毛,於是社會上便多了很沒意思的空談和飲酒。許多人只會無端的空談和飲酒,無力辦事,也就影響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計』,毫無實際了。」

為什麼會產生「空談誤國」的流弊?這與玄學的代表人物對老子所說的「道」的領悟有偏差關係甚大。即以影響最大的王弼來說,他認為:「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其實,按甲骨文的「玄」字本義,不是什麼都沒有。前文已經說過,古「玄」字兩個圓圈中的小點,有人認為「表示的意思就是『認識到了隱性世界』」。《說文》、河上、張衡、《廣雅》、楊雄對「玄」的解釋,雖然不能做到精準,但卻不是直言「無有」。作為「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弼,將「玄」卻完全虛無化了!離開了老子所說的「道」,而偏重於談「玄」,且無視於「道」的實質,這就不可能不產生流弊。西晉末年至東晉初頗為活躍的葛洪,曾經批評過「玄學」,但也深受「玄學」影響。他所著《抱樸子》首章「暢玄」,1500餘字,洋洋大觀,專題論玄。開頭說:「玄者,自然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後文又提出了「玄道」這個概念,將「玄」與「道」等同起來。老子沒有「玄道」這個說法。老子對人類思想、哲學,最大的貢獻,就是給中華文字的「道」字,賦予了特定的內涵。古今中外,高人如林,沒有人能否定老子關於「道」的高論。只能是無盡的探索,研究,論說!《老子》第二十一章,言之鑿鑿「道之為物」,是說「道」是物質性的存在,「惚兮恍兮」中有象、物、精、信。不是什麼都沒有。「玄」,主要體現的是「道」的形而上方面的內涵、狀態,並不是「道」的全部。「道」,還有實在性的一面,古往今來,大多研究者依從《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普遍忽視了「道」的物質的實在性這一面,將「道」說得過分玄虛,使「道之為物」的物質性這一面架空了,消解了。

葛洪認為「玄」是自然、萬殊「之祖」、「之大宗」,這誇大了「玄」的作用,是受了魏晉「玄學」之時風的影響,極力「暢玄」所作的判斷。葛洪的《抱樸子》,在道教「丹學」方面是一部成就卓著之作。有人認為:葛洪的「暢玄」與《莊子》,「都是其接續老子天道自然觀的協變之聲。是道家道教共有的交響樂。」其說甚是。但葛洪對「玄」的過分暢揚,卻表現了他對老子所說的「道」,缺乏深入的理解。這也是魏晉「玄學」,流弊不斷延續的原因之一。玄學的內涵被不斷擴充,產生了包括山、醫、命、卜、相在內的五種體系,內容十分龐雜,也可說是豐富,但卻以「術」見長,為歷代眾多愛好者所熱衷追尋,至今亦然,自有其存在的社會空間和土壤。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不必去認真討論。

四、玄學與科學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中國學術界曾經發生過一場「科學與玄學」的大討論。這場討論由張君勱在清華演講「人生觀」問題,說道:「科學無論如何發達,而人生觀問題之解決,決非科學所能為力,惟賴人類之自身而已。」此一觀點,立即引起科學家們的反駁。第一個站出來的是作為科學家之表率的丁文江,寫了萬言《玄學與科學》的長篇大論,在報刊發表。接著,陳獨秀、吳稚輝等名流,也參加進來,影響很大。這場論戰前後歷時5個多月,波及3、4份報紙,各方的文章近30篇,洋洋灑灑約25萬字。

這場論戰的時間,在「五四運動」之後不久,那時,科學就代表著進步。結果是丁派大獲全勝。1925年,亞東圖書館將雙方的文章結集,以《科學與人生觀》為題出書以志紀念。梁啓超、胡適為之作序。此書最近由遼寧教育出版社重印,收於《新世紀萬有文庫》,有興趣者可以研讀。關於這場論戰,我們無法做出準確的評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單獨以「玄學」與科學對壘,「玄學」會無有招架之力。如果以「道」來對科學,那將會是怎樣呢?整部《老子》,把「道」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道」是宇宙萬物產生的總根源、總根據。是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生命學、天文學等多學科的思想庫、智慧倉、百科全書。美國《紐約時報》把老子列為全世界自古及今最有影響力的十大作家之首。據「百度貼吧·《道德經》對世界的影響與古今中外名家評價匯總」所載:「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老子天下第一,名副其實。特別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具有鮮明的現代科學意義:

一位德國科學家獲得一項最新科學成果,他幾乎翻遍所有哲學書籍,都沒有找到他的科學成果原理的哲學依據。最後,在老子《道德經》上找到了。他異常興奮地說:「現代科學的尖端,無非是老子在幾千年前寫的哲學著作的具體例證而已!」 美國從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潑勒博土,驚奇地發現了老子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感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有人在愛因斯坦家裡的一個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已經被翻爛的德文版《道德經》。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要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夫子那裡去尋找。」「老夫子」就是指老子。筆者撰寫了《<老子>的現代科學意義》一文,發表於香港道教學院主辦的《弘道》2016年第一期;又撰寫了《老子所說的「道」之科學性》一文,發表於廣州道教協會主辦的《恆道》2017年秋季刊。「道」包含著科學,《老子》書中預言了現代科學。對於「玄」與「道」的關係,我還沒有搞得十分明白,只能說些拋磚引玉之談。

道,是玄的升華,涵概著玄。玄是道的形而上方面的內容和作用,是性靈、精神、思想、意識一類的無形的存在。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成仙成道的路徑和歸宿。對於道教來說,玄門,這是毫無疑問的名、實兩歸。這個「玄」,是一個永遠難以說透的話題,也是一個永遠要做無盡探索的奧妙!「道」,是思想、精神、意識與物質的高度統一,是實在性與玄奧性的完美統一。(筆者撰寫了《老子所說之「道」新解》一文,臺灣《宗教哲學》作為首篇,發表於2017年9月號(總81期),對「道」作了較為全面的新解說。)但是,「玄」,對於世俗社會來說,總是會引起這樣那樣的誤解。修道、術數之類,儘管屢禁不絕,卻總是名不正,言不順。然而,「道」,就大不一樣了。它是具有科學內涵的哲學概念,得到古今中外政治界、學術界普遍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憑著《老子》文本在全世界崇高的聲譽,廣泛的流傳,將會對人類社會發生更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肯定地說:「《老子》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

相關焦點

  • 《千字文》開篇說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什麼意思?
    《千字文》開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天是黑的,地是黃的,鴻蒙初開,混沌未分,宇宙渺渺無人見。太陽升了又落,月亮圓了又缺,無數星辰布滿在遼闊無邊的太空中。《千字文》的開篇十六字,為我們勾勒了一副宇宙荒涼而孤寂的場景。
  • 「天地玄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理解了嗎?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千字文》的第一句,玄幻小說或者仙俠小說也經常引用這句話。對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句話聽起來很是玄幻,它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要恢復這句話的本來面目,也很好理解。
  •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上圖是頗好柔翰寫的一幅草書作品,內容是《千字文》的開頭兩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周興嗣應南梁武帝之命,將梁武帝差人選定旳王羲之一千個字排列成文,便於學習,就成了歷代誦讀的《千字文》。周興嗣編定《千字文》,真是利在當代,功在幹秋啊天地玄黃,就是天玄地黃——天是玄的,地是黃的。玄,《說文》:「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黃,《說文》;「地之色也。」宇宙洪荒,宇宙,《尸子》卷下:「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據此,宇是指空間,宙是指時間。
  • 什麼是道?尹喜攔住老子留下《道德經》參透出其中奧妙
    《史記》記載當年函谷關關令尹喜攔住,強行留下《道德經》一書。之後老子西去,尹喜也辭官歸隱,有一種說法是尹喜後來跟隨老子西去,成了老子的弟子。另外一種說法是尹喜歸隱山林,潛心研究《道德經》,還寫下了心得體會九篇,收錄在《漢書藝文志》中,被後文稱為《文始真經》。《文始真經》共分為九篇,基本上以《道德經》為總綱寫成,如果看不懂《道德經》的人可以先讀一讀《文始真經》,對理解《道德經》會有一些幫助,《文始真經》第一篇名字叫《宇》。
  • 簡單又深奧的八個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古代蒙學讀物《千字文》的第一句,所謂蒙學,就是兒童啟蒙教學,換句話說,《千字文》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兒,很多人因此而瞧不上它,不屑一顧。但是,如果你肯翻開它,仔細地讀一遍,你就會明白,雖然它是啟蒙讀物,但是所講的知識,都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天文地理,包羅萬象。自然人文的概述,會讓你受益良多。開篇第一句:「天玄地黃」,就四個字,簡單地說,一句話就可以講明白。細究下去,千言萬語也未必能說完。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宇宙洪荒是什麼意思
    之前寫過一篇文,討論「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有朋友說,我只講了天地玄黃,還有宇宙洪荒沒講。這裡就試著做一下補充。「宇宙洪荒」,可以分為兩部分,即「宇宙」和「洪荒」。「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這一點有看過玄幻仙俠小說的朋友們應該比較有印象,在影視小說中,對洪荒的刻畫還是比較鮮明的,洪荒,我們從字面意思就可以有所感受,洪,即洪水滔滔,肆無忌憚,肆虐無常;荒,荒無人煙,人跡罕至。洪荒世界是一個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地方。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這位智者就是老子,老子說:我不知這個未知叫什麼,只能主觀的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道」,勉強的描述一下,就是「大」。【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對於飽讀《尚書》、《易經》等周朝最高學術的老子,怎麼忍心根我們玩「兜圈子」、「躲貓貓」的小兒科遊戲。第一個「名」表面的意思是名稱,實際上是功績、功業的意思,也包含有規律和法則的意思。第二個「名」通明,辨明。以老解《老》,在47章老子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老子說:這些理論也是可以說清楚的,但你們也不能「一根筋」的理解。你看,老子又一次告訴我們,理論在應用中要活學活用。
  • 葉羅麗第六季:顏爵為什麼騎著玄意尾狐出場?其實有三層意思!
    在第六季中,最吸引人的片段莫過於清溪峽大戰。這場大戰真的很吸引人,因為它不但劇集了全體葉羅麗戰士,還有四位聖級仙子的加入。而我們除了欣賞到了辛靈冰公主的世紀大戰,也發現了一些智慧的較量。而說起智慧的較量,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角色。他就是藝術之靈,智慧化身的顏爵。顏爵作為靈犀閣的司儀守護者,除了維持靈犀閣的日常秩序,也時刻關注著世間的平衡。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開頭八個字,彰顯古人智慧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是我國成書最早、流傳最廣的一種啟蒙讀物,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在《千字文》中,前八個字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那麼,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天地玄黃」。
  • 《老子》是怎樣被後人誤讀的?
    (《老子註譯及評介》)這些翻案語與冤親詞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很難講。和我們比較親近的就是「大器晚成」這個成語——早在馬王堆帛書本出土之前,就有過學者發出質疑了,並列的幾個四字短語裡,別的都是一加「大」字便意思相反,只有這個「大器晚成」,雖然「晚」,到底還是「成」了。
  • 紀錄片推薦之《天地玄黃》
    《天地玄黃》是Look Filmes公司出品,由羅恩·弗裡克執導的紀錄片。該片於1992年9月15日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該片一共分為20個章節,涵蓋了諸如雪與冰、非洲與星空之類的主題。講述地球與人類的進化、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 《煙雨江湖》太乙教玄微真道加點技巧 玄微真道神法五龍加點方法
    煙雨江湖太乙教玄微真道怎麼加點?玄微真道乃道家無上內功心法,招式有五招,分別是,調神養心、道學、涵精養神、志法靈龜,神法五龍,是玄門正宗一脈的寶典,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煙雨江湖太乙教玄微真道加點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成立不足五年即闖關科創板 恆玄科技實力如何?
    約明年3月份輔導驗收恆玄科技主營業務為低功耗智能音頻SoC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業務聚焦於在AIoT場景下具有人機互動能力的低功耗邊緣智能平臺晶片,產品在智能耳機及智能音箱中均有應用。公司於今年12月16日正式籤署輔導協議,中信建投任其輔導機構,若輔導順利,公司預計明年3月申請輔導驗收。
  • 九州仙劍傳七玄仙女怎麼得 七玄仙女圖鑑匯總
    九州仙劍傳七玄仙女怎麼得,七玄仙女圖鑑一覽。九州仙鑑類似一本百科全書,其中不僅記錄了大量的山海奇獸,更有一些廣為流傳的軼聞、仙兵與人物。這一次小編著重為小夥伴們講述這些嬌麗、典雅、雍容、甚至可說芳華絕代的七玄仙女,只因這一部分的圖鑑不僅寶貴且令人賞心悅目。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道德經》:老子在裡面到底說了什麼?分享10句話為你講解大概
    但是這玄而又玄的《道德經》,又讓很多人對道德經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老子在書裡面說了什麼。今天給大家分享10句話,看完你就大概明白,道德經在講什麼內容了。第一句話:《道德經》的來龍去脈《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分上下兩篇。《道經》在前,計三十七章,《德經》在後,計四十四章。
  • 說說「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內涵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作為《千字文》的開篇,在幾百年來的文化傳播最為人們熟悉。短短八個字概括了天地初開,宇宙狀態,而為何要用「玄黃」和「洪荒」來總述呢?這裡所包含的文化,又有哪些講究?盤古開天闢地,可盤古又是從哪裡來的?
  • 重慶這個地方有點「霸道」 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當時,望江廠的職工住宅按區域分為七類,命名延續著五十兵工廠的特色,分別冠以字號天、地、玄、黃、宙、洪、山。「黃」字對應的是草房,「山」字對應的是修建在大興場山上的巖洞房和捆綁草房。走過職工住宅區,再穿過一片新建的小區,眼前竟然又出現了幾棟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老房子
  • 如何理解《老子》裡的「哲學」意義
    《老子》五千言在兩千年間歷經無數文人學者的審讀,更因其圍繞「道」而被視為一部哲學書,其思想分量不容忽視。《老子》開啟了中國古代從形而上層面闡發治國方略的思想傳統,這個傳統欲使治國不僅具有歷史和現實的依據,更要有哲學的合理性。
  • 熱烈祝賀《玄黃紅茶色素品鑑會》在龍塢茶鎮隆重舉辦
    2020年9月12日,由杭州卓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主辦,老阿里茶館、阿里天使會、易創投控股、卓上投資人俱樂部共同協辦的《玄黃紅茶色素品鑑會》在中國第一茶鎮龍塢茶鎮隆重舉辦。茶是療病之王,健康之寶,茶葉中到底包含了什麼神奇的物質呢?這是一個千古之謎。通過現場會議視頻觀看,中國茶醫學第一人董建文教授為現場朋友們解密了茶葉提取物國寶茶色素。
  • 重新回答科玄論戰——科學的異化(一)
    科學所帶來的成果已經造福於人類,三次科學技術革命就是最好的明證,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包括通信工具所帶來的便捷,交通工具所帶來的方便,科學在近代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歷史上無出其右。至於為什麼我們今天突然對科玄論戰爆發出熱情,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科學在發展過程中異化所造成的,如科學發展逐漸淪為唯科學主義。價值理性表現出被工具理性所取而代之的趨勢,道德底線已經觸摸法律的紅線,信仰的缺失使人們活得無所適從,有幸福而不快樂,有財產而不幸福,有平等的機會卻沒有人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