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鶡冠子》對宇宙的論述比老子更具體,道出人類真實世界

2021-01-15 思文享樂

《鶡冠子》是先秦典籍,作者是鶡冠子,據《風俗通義》中說,子生於戰國時期,終生不做官,以大隱著稱,他平常總帶著羽毛裝飾帽子,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別號叫鶡冠子。

也有學者據此考證子是彝族人,鶡冠子學派在戰國時期影響非常大,他所做的《環流》一文詳細描述了宇宙形成的過程,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比老子的宇宙生成論更複雜更具體。

《環流》是關於宇宙生成的理論,是兩千多年前鶡冠子對世界認識的一篇論文,也可以說是他的世界觀,《鶡冠子》說:而有氣,有氣而有意,有意而有圖,有圖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約。約決而時生,時立而物生。

鶡冠子認為是陰陽二氣的生發和消減,約束了氣候,使得四季產生,而萬物又根據四季的溫度而決定了自己的生長衰亡。

冠子說: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鶡冠子》用鬥柄指向來判斷四個季節,並且總結得如此簡明扼要,幾乎成了人人都能背誦的諺語。

冠子說,物極則反,命曰環流,這是指熱空氣向上運動,到十幾公裡高度時遭遇強大的冷空氣,不得已隨從冷空氣向下運動,接近地面時又遭遇頑強向上的熱空氣,因此又隨從向上運動如此環流不已。

我們就生存在這樣一個對流層運動的世界裡,這便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真相,《鶡冠子》中有關於天體的結構和運動的知識,他說,舊不瑜辰,月宿其列,當名服事,星守弗去,弦望晦朔終始相巡。瑜年累歲,用不鰻鰻,此天之所柄以臨鬥者也。

這段為文字比較難懂,大致的意思是,太陽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每個月都在預定的辰次中運動,月亮每天住宿在一個星宿中,只有恆星之間的相對位置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鶡冠子》一共十九篇,大概有十七篇可以連貫起來,全書以道家思想為基礎,涉及儒、墨、法,名,縱橫,陰陽,數術,兵家等各派學問,完成於秦統一天下之前。

史評,鶡冠綿綿,亟發深言。,奇言奧旨,每每有也。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德語世界最熱的中國典籍
    來源:文匯報作為德語世界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典籍之一,《道德經》的德語譯本眾多:荷蘭奈梅亨大學教授克努特·瓦爾夫主編的《西方道學目錄》第六版中,收錄的從1870年到2009年《道德經》德譯本,計有103種之多。德語世界對老子的關注可追溯到18世紀。
  • 甘肅學者新解《周易》《老子》 論述宇宙萬物起源
    甘肅學者王鳳顯潛心研究中國特有東方哲學經典名著《周易》、《老子》40餘年。王鳳顯18日接受記者採訪稱,他解讀發現,中國2500多年前的先哲聖賢,對宇宙天體的產生過程早有論述,詳盡解釋了宇宙天地萬物產生的起源。   18日,甘肅華夏易經研究院首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 從《道德經》中看老子的宇宙觀、本體論和辯證法
    老子的《道德經》是先秦道家學說的集大成之著作。是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哲學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他以精煉的語言體現了宇宙觀,本體論,辯證法等諸多哲學思想內容。宇宙觀方面,老子用「道」這個哲學主體看成是萬物本源,把「道」看成人和天共同的終極根據。在老子的哲學中,「道」既是宇宙論的範疇,又是一個本體論的範疇。
  • 《<老子>新說——馬王堆帛書老子賞讀》
    得知是老子將要歸隱西去之後,便說: 「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尹喜好說歹說之後,老子留下五千字便揚長而去。 至此,其同名長篇著作《老子》,就在此時此地問世了。《老子》又被稱作《道德經》《道德真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誰是宇宙第一活人,聖經,一本佛陀老子見證,人生與神的話語的書
    我們的先賢老子、釋迦牟尼佛、耶酥等在歷經他們的一生時,也曾問答過同樣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跟隨典籍歷史記載,看看當人們提到「神」與宇宙來去時,他們是怎樣為人們解析開惑的。誰是宇宙第一活人?《聖經》,一本記載人生與神的話語來去的書古今中外典籍中,都有關於人們對「神」的記載,並被認定為是可以創造和主宰宇宙萬物及人類命運的至高無上的力量。
  • 老子的道本體論及其方法論意義
    對於這個命題,筆者覺得似乎可以作這樣的論證:既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以視為宇宙生成論的命題,那麼就等於說天下萬物是由「有」生的,而「有」是由「無」所生的。其實,這是一個假命題,因為世界上有的只是千差萬別的具體事物,「有」只是對這些具體事物的抽象,因而「有」並非現實的存在,它何以能生萬物呢?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可見在老子看來,道是由某種東西混濁而生,是天地出現之前的一片寂寥混沌,始終不停獨立運轉,是天地之母。這個道無異於盤古開天闢地之前的蒙昧,意味著萬物的本體、世界的初始、宇宙的起源。其中「道」為真實存在、「一」、「二」、「三」也都為實體,事物步步演化皆有跡可循。
  • 新書推薦|《讀懂老子》: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讀懂老子》解析深入淺出,明白曉暢,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參考讀本。書末還附有《老子》參考書目,為深入精研的讀者,提供了借鑑資料。 該書分上下兩編,上編重在整體論述,有對老子其人及其思想淵流的考證,更有對道家的宇宙觀、認識論、人生觀、價值觀的系統梳理;下編重在分章釋讀,每一章都由原文、譯文和解析三部分構成。
  • 老子的「道」指什麼?有什麼深層含義?
    老子的天道觀天道觀是有關宇宙世界和天地運行的自然觀,是老子哲學的最核心組成部分,老子對於《道德經》的闡述並不同於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其他學說,其他學說基本上都是圍繞人類社會存在而展開命題的。老子卻不一樣,老子在《道德經》中採用的是推演的方法,層層剝開,露出內核,他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比如人類是怎麼存在的?世間萬物依靠什麼而生存?天地如何會存在?宇宙是什麼?這些都是哲學意義上極其高深卻又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每個人的認識提高和生命完善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老子運用推演的方法,推演出人類、萬物、天地和宇宙的存在。老子認為,人類和萬物從哪裡來?
  • 道德經,最容易忽視的兩句話,藏著老子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看法
    《道德經》第十五章中有雲,渙兮若冰之將釋,說得道之人和藹可親,像冰凌就要消融一樣,會讓人產生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我想,和藹可親的交流一定比一本正經的講課更讓大家接受吧?我的個人看法,這兩句話完全可以看作是老子的客套、自謙之語,當然,在它們背後,隱藏著老子更深層次的真實想法。
  • 詩經中的一首詩,道出先秦男子擇偶標準:碩大無朋
    從先秦時期起,就有那麼一群人在近觀蒹葭,遠瞻星空。在用詩來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而有了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我想詩性就是從《詩經》開始注入我們的基因中吧!《詩經》,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起飛點,也是我們遠古先民的瑰麗展現。通過《詩經》我們可以獲悉祖先的價值觀、生活觀、審美觀等等。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先秦時期男子選擇妻子的標準是什麼?
  • 先秦諸子散文的「史」體性質及淵源
    《國語》和《尚書》一樣重在記言,其所記之言,也都有一個具體時空及所言緣由的交代,可謂「言、事相兼」。諸如《魯語上》記「曹劌論戰」,開頭便以敘事的手法交代事情的緣起:「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又以公曰:「餘不愛衣食於民,不愛牲玉於神」引出曹劌的議論,然後才是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這種觀念大概是受了釋家的影響,老子論述過「無」和「有」的關係不錯,但那不是老子的重點。很多人以為「道」就是「無」,理由就是「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41章)」。道不是「無」,道是「無有」,「無有入於無間(第43章)」,具體論述咱們另外再講,這裡不做展開。
  •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宇宙誕生真相
    文/赫利凌/知常不病尋找生命奧秘,探索宇宙真相,是人類永恆的課題。人類不管如何發展,也無論多麼文明,都無非是在完善這兩大認知體系。佛陀說回頭是岸!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所以,人類越發展,離誕生的家園越遠,也越難找到回家的路。人們把知識分學、分科、分派……把問題弄得高深莫測,也使問題更加繁雜無序。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先哲老子,在幾千年前,圖難於宜,為大於細,觀察求證,對比推理,寂寥中看清世界,虛靜中辨明真理。
  • 真·老子天下第一,兩千年前就道出宇宙真相,孔子都服他
    現在有很多人會有一句口頭禪,叫「老子天下第一」。聽起來十分的狂傲自滿,好像自己的才能無人能出其右。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沒錯,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中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為什麼是「老子」而不是「李子」呢,這是因為古時候「李」和「老」同音,所以稱作「老子」。老子為什麼天下第一呢,因為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聰慧過人,其創立的道家學派獨樹一幟,在唐朝更是被皇帝追認為李姓始祖。
  • 霍金斷言人類無法解讀宇宙, 而伏羲早在7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
    曾經推崇宇宙大爆炸說、被尊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在其《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之中,不僅提出了否定宇宙大爆炸說的「在宇宙的開端並沒有奇點」的論斷,而且斷言:「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理解宇宙。」
  • 楚簡老子看世界:霍金預言,老子定律與全球疫情
    那麼霍金曾預言2032年是人類世界未日。這一預言曾給人類帶來了恐慌,隨著一些科學家的論證,認為世界未日純屬子虛烏有。但這次史無前例的全球疫情感染人員之眾,死亡人數之多且疫情蔓延之廣之快再次使人們想起了霍金預言,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會遭到如此大的劫難。特別是美國死亡人數感染者之多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個世界第一強國到底怎麼了。其實自川普退出了巜巴黎協定》鄙人就為此人的所作所為感到擔心。
  • 先秦哲學巨著《鶡冠子》,隱藏奇門遁甲秘法,曾經被當作偽書!
    《鶡冠子》是先秦哲學巨著,在歷史上曾經一度被當作偽書,隨著出土古籍對照,被國內外學者們統一認定為先秦所著無疑,神通奇門人口口相傳所有奇門遁甲心法都隱藏在《鶡冠子》中,充滿先秦哲人對自然「炁」的理解,《鶡冠子》記載的一個事例,魏文王問扁雀(大家見諒,故意的錯字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下面將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評價展現出來,這只是部分,更多世界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的評價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看到。美國政壇給予老子的評價為「總統之師!」
  • 老子究竟要告訴人們什麼大道理
    『道』才會以無不為的形式出現,表現出『反者,道之動』的自然性,是順其自然的具體反映。」張先生的這兩大段論述,涉及的問題太多,本文篇幅所限,無法全部一一提出討論。我先將原文引出,希望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讀者,參與討論,以求得有比較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