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可以讓你與眾不同,有用之知識,是讓你活著,而無用之詩,是讓你活得美。中國人的詩性是存在於骨子裡的。從先秦時期起,就有那麼一群人在近觀蒹葭,遠瞻星空。在用詩來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而有了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我想詩性就是從《詩經》開始注入我們的基因中吧!
《詩經》,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起飛點,也是我們遠古先民的瑰麗展現。通過《詩經》我們可以獲悉祖先的價值觀、生活觀、審美觀等等。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先秦時期男子選擇妻子的標準是什麼?由於年代的久遠,我們不得而知,只能通過那時流傳下來的文字或詩詞歌謠,側面來佐證。那麼這個標準到底是什麼?詩經中的一首詩,道出了先秦男子擇偶標準:碩大無朋。以下是這首詩的全篇。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椒聊且,遠條目。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碩大且篤。
椒聊且,遠條目。
——《國風·唐風·椒聊》
詩的大意是:
花椒多子簇簇聚,繁衍茂盛人鼎沸。
那個女子福氣好,身材健壯且美麗。
花椒籽兒一簇簇,香氣向四方飄揚。
花椒多子團團聚。繁衍得盛滿溢出。
那個女子福氣好,身材健碩且篤厚。
花椒籽兒一簇簇,香氣陣陣四方揚。
《唐風·椒聊》這首詩是讚揚身材健碩女子易於多子。首句以花椒籽兒多來比興,用描寫景物的生長繁盛,果實之多來鋪墊,以椒喻人,讚美女子身材健碩,定能多子多孫,像花椒結滿累累果實,那樣眾多。指出了那時男子擇偶標準:碩大無朋,即身體健壯。有可能與當時的醫療水平、連年戰亂有關,因為身體健壯,代表著身體健康,顯然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多子多孫。第一章的最後一句,又回到了對花椒的描寫上,不單純是比興,而是比興合一,人椒互化,前後呼應。不僅深化了對人物的讚美,也增強了詩的表現力與感染力。
詩的第二章只是變換了兩個字,運用了復沓修飾手法,通過對事物的迴環往復吟唱,不僅可以增強情感的抒發力,也可以增強詩歌的渲染力,更能彰顯詩歌的主旨,即女子碩大豐腴是健康而多子的象徵。
品讀完《椒聊》這首詩,知道先秦男子的擇偶標準,也了解了花椒這種植物在遠古時期的深層寓意。
所以提議大家讀讀《詩經》中的詩歌,不僅能獲悉更多關於,花草鳥蟲的另一層含義,使人漲見識。比如萱草,即忘憂草,假若沒讀過詩經中的詩歌,也就不能知道忘憂草的另一個美好別稱,即讀詩,還可以唯美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