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年輕時發表過3首詩,多年後在書中親自爆料:我是抄襲的

2020-12-05 五離怪談

溥儀年輕時發表過3首詩,多年後在書中親自爆料:我是抄襲的

紫禁城是一方小天地,溥儀在宮中的生活很單調,所以他總得找點樂趣。他曾在自傳中寫道:「我的童年有許多古怪的癖好,比如說玩駱駝、餵螞蟻......更大的樂趣就是惡作劇」。

一個人在一個狹小的地方待久了,自然會感覺到孤獨和苦悶,少年時期的溥儀同樣有著這種煩惱,不過他卻有一個排憂解悶的方法,那就是吟詩作對,這個時期的溥儀風華正茂,與那個時期的許多學者一樣,有一個詩人的夢。

他醉心於文學創作,沒人知道他是真的熱愛,還是因為已經成了排憂解悶的習慣,按理來說一個喜歡文學的「曾經的」皇帝,應該令人感到驚喜,可他的創作熱情卻沒有受到任何一人的支持,包括他的兩位老師,對他所寫的文學作品漠不關心,在他們心中,這位「皇帝」肯定是一時興起。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溥儀在詩作方面沒有得到合適的指導,所寫詩文一直沒有長進,他的詩人夢也一直沒有實現。

在他15歲的時候,溥儀讀了祖先康熙和乾隆的詩集,因此大受啟發,認為老祖宗能做到的事情,讓也能做到,於是乎便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詩作創作上,在此期間應該寫出了不少詩,對此溥儀其實並不滿足,他決定將自己的詩發表出去,於是開始向外界投稿,一個皇帝投稿自己作品,這件事怎麼聽起來都有些彆扭,不過溥儀早已退位,只是名義上頂著「皇帝」的頭銜,住在紫禁城而已,除此之外,他必須按照當時的社會秩序來辦。

令人意外的是,有一篇名為《三希堂偶銘》的作品竟然被一家雜誌給選中了:屋不在大,有書則名;國不在霸,有人則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閃耀,日光入紗明。寫讀有欣意,往來俱忠貞。可以看鏡子、閱三希,無心荒之亂耳,無倦怠之壞形。直隸長辛店,西蜀成都亭。餘笑日:何太平之有?

是不是感覺很眼熟?不過雖然是照葫蘆畫瓢,模仿劉禹錫的《陋室銘》,但好歹也是發表了,這給溥儀帶來了很大的動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投稿詩作。

驚喜不斷,1922年,溥儀向《遊戲日報》投稿的三首詩皆被採用,而且這家報社的編輯還在想方設法的找寫這三首詩的人,因為溥儀用的是他的筆名鄧炯麟。

更讓溥儀驕傲的是,他的英文老師莊士敦還將他這三首詩翻譯成了英文,並且收錄在了《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此書在倫敦發表的時候還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多年後的溥儀真正成了一位平民百姓,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爆料,那發表與《遊戲日報》的三首古詩,皆是贗品,都是他抄襲明代一位詩人的作品,至於是哪位詩人,卻沒有提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溥儀的《鸚鵡》、《浮月》和《荷月》。

相關焦點

  • 許淵衝回應抄襲指控:譯前看過名家譯作 但我翻譯得更好
    因央視《朗讀者》《開學第一課》等節目被公眾熟知的96歲翻譯家許淵衝,日前受到了抄襲指控。前青海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黃少政在閱讀許淵衝所著的《中詩英韻探勝》一書時,得出了許淵衝英文水平低、諸多詩作為抄襲的結論,並寫下《許淵衝如何抄襲中詩英譯的名家弗萊切、韋利和方重》(下稱《許》)一文,界面文化曾對此事進行報導。
  • 溥儀多年後受邀回到故宮,在椅子下找到了自己曾藏的東西
    在很多孩子都還在母親懷裡要抱抱的時候,溥儀已經開始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光緒去世,三歲的溥儀進宮做了皇帝,那一年,慈禧也去世了,溥儀遵照慈禧的旨意登上了皇位,可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又如何能管理的了一個國家呢?6歲的時候又被迫退位。後來政府允許溥儀以皇帝的身份留在紫禁城生活,於是溥儀便在這深宅大院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 "最年輕市長"被指讀研時抄襲論文[組圖]
    昨天,一篇題為《最年輕市長碩士期間論文涉嫌抄襲》的帖子在網上被廣泛轉貼。發帖者稱,周森鋒在清華大學期間投稿發表的一篇論文,與他人早前所寫的論文相似度超過50%,懷疑涉嫌抄襲。昨天下午,記者從中國期刊網上下載了這名網友提到的兩篇論文。經對比發現,網友所述基本屬實。
  • 面對婉容的情人,溥儀給了他四百塊大洋,多年後資助了他二十塊錢
    ,多年後資助了他二十塊錢  1935年,是坎坷一生的溥儀逃脫不了的致命打擊,考慮到滿洲國的皇帝,介於面子,溥儀只把婉容懷孕的這個消息告訴了二格格和其他幾個關係好的人。1932年,婉容和溥儀在長春團聚。要替日本人做事,就要一切聽從日本人的安排,他們的一舉一動日本人都在秘密監視,這讓他們很是夢想著能夠自由出入大門,這時的溥儀卻在故意忽視著婉容。已經絕望的她想要逃跑,被日本人發現了,溥儀把她攔住了。這樣的生活婉容受不了了,就此深陷在了鴉片中……  後來,溥儀身邊的隨從李體育、祁繼忠都和婉容通姦過,直到婉容懷孕後溥儀才知道了這一切。
  • 出新歌又被說抄襲?就憑這首歌,我永遠也不會黑大張偉
    大張偉出新歌了,然後,又被說是抄襲。這一次大張偉發微博憤怒回應抄襲質疑,稱自己「真的已經煩了,要不誰覺得我又抄襲您了,您就告我吧!」每次出新歌,都會被說是抄襲的大張偉,然而其實早在少年時,就已經創作出很多驚為天人的作品。
  • 詩是不能亂寫的,你聽說過「詩讖」嗎,那是一張美麗的烏鴉嘴
    老實說,這首詩也不怎麼樣,既無詩意,又無脈絡可循,但隋煬帝經常讓宮人唱此詩。後來唐兵攻入揚州,煬帝躲入迷樓自殺,唐兵對迷樓縱火毀之,果然應了此詩的後兩句。劉希夷劉希夷,唐代著名的年輕詩人,他有首非常有名氣的詩作《代白頭吟》,又稱《代悲白頭翁》。相傳唐代詩人劉希夷作好此詩後,拿給自己的舅舅,也是唐代著名詩人的宋之問審閱。
  • 溥儀弟弟溥傑與日本妻:她苦等他16年後,他們在周總理幫助下重聚
    兩年後,溥傑與嵯峨浩帶著二女兒回到長春,而大女兒慧生則被留在日本上學。誰也沒想到,溥傑與大女兒這次分別竟成了永別。 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緊接著,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宣布偽滿洲國解體。在這一嚴峻形勢下,嵯峨浩竟在決定是否留在中國還是返回日本時選擇了前者,她當時是這樣說的:「這裡(中國)不安全,但它是我丈夫的家鄉,也是我的家鄉,我選擇和丈夫一起留下。」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友人(或是妻子)的一封覆信,也是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
  • 大詩人爬山大徹大悟寫首詩,年少時曾拿來勵志,中年再讀卻釋然了
    有很多古詩,小時候就讀過,也覺得當時是理解了的。但隨著歲月的消逝,在經歷過許多人生坎坷後再來讀,卻又會生出許多不一樣的體會。比如曾經小時候讀到柳宗元的江雪,覺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的不過就是一個靜謐雪天裡一個老人在垂釣,詩人不過是想表達自己心中的閒適。
  • 韋白詩歌譯著被指抄襲 《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停發-韋白 譯者...
    最近出版的一本外國詩歌譯著被指抄襲,在網上引發熱議。這本詩歌譯著是指由世紀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集《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由詩人韋白翻譯。7月1日,佩索阿詩作的另一位譯者閔雪飛在豆瓣網上發文聲討,指出韋白的譯文涉嫌嚴重「借鑑」她與楊鐵軍2011年在網絡上發表的譯詩與評註,並提供了翔實的圖文證據。
  • 末代皇帝溥儀最帥但也是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這張照片中,溥儀乍一看十分帥氣,一身戎裝,腰間挎著刀,胸前滿是勳章,一副文德武功、建功時代的樣子,然而這張照片卻是他傀儡生涯的真實寫照,說是他「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毫不為過。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代宣統皇帝下達了退位詔書,自秦始皇以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畫上句號,宣統皇帝從此不再,世人此後更多稱他溥儀。
  •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餵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這讓不少後世人都在猜想,如果他沒有被慈禧選為皇帝,只是安安靜靜的做聶政王載灃的長子,道光帝的曾孫,那麼是否他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同,就不會經歷這麼多的劫難,平平淡淡的一生有時比曲折離奇的一生要好過得多。
  • 王維寫了一首夏天的詩,可稱為經典,但卻有人說是「抄襲」
    說這首詩是王維在輞川莊寫下的生活片段,堪稱是他描寫夏天寫的最好的詩,這首詩寫出了夏天雨後人的悠哉、愜意,景的清幽、廣闊,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作者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在這首詩裡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早就寄情這山林田園了,甘願做一位與世無爭的山野老人,官場的是是非非已與自身無關,海鷗為何還要猜疑呢?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歸隱之心。
  • 學生時代,你是否有過抄襲行為?
    學生時代最難以啟齒的事情,就是抄襲。當然,如果我問你,是否有過抄襲的行為?你一定矢口否認。沒有,從來沒有。那你可能正在犯另外一個錯誤。哈哈。不過,誠實的米特詩袋,卻告訴你,米特詩袋,確實有過這樣的行為。
  • 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 曾稱嚴格要求自我
    孔慶東孔慶東1995年出版的《青樓文化》與陶慕寧1993年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一位讀者比對了他的《青樓文化》一書以及南開大學教授陶慕寧等學者的作品,認為存在剽竊行為。  這位讀者以「萊卡」為名在網絡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就像是偷了人家一輛汽車,使用前重新噴噴漆。」  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求證時,南開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陶慕寧說,孔慶東的確抄襲了自己的作品。
  • 遠東軍事法庭:溥儀稱孫中山為偉大的人物,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在他身上有著令人著迷的傳奇故事。1967年,溥儀病逝於北京,距今也不過短短的五十幾年,也就是說,我們離歷史並不太遙遠。1911年,中國發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溥儀也從皇位上被拉了下來,不過,此時的他還僅僅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溥儀的一生,大多是在焦慮不安中度過的,但他也有「風光的時刻」,比如溥儀訪問日本的時候,受到了日本裕仁天皇的崇高禮遇對待。
  • 給你讀我的安靜小詩 小詩裡的星星 一定會一顆顆開滿星河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起風了》文/孫來明抱著出生不久的幼兒臉上泛起一抹幸福的緋紅接過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小夥子沒有說話睜的大大的眼睛田野裡勞作的人們彎下的樸素的身影
  • 美國教授欲告方舟子 《科學是什麼》或涉嫌抄襲
    但是,假如有人使用了同樣的論證方式、事例、順序,則即使是使用了不同的文字,那也還是抄襲。  教授稱方舟子涉嫌抄襲  當被問及是否曾給方舟子寫信稱「我沒有能力做出判斷」是否有人抄襲自己的作品時,羅伯特在視頻中做了肯定的答覆,不過他稱那只是很早時候的一封信。  羅伯特回憶說那時有人給他寫信,說有人可能抄襲了自己的作品。
  • 溥儀一生中最聽她的話、最想念她,還曾把她接到紫禁城贍養她
    誰是溥儀一生中最想念的人?是他的母親、父親?這些可能都不是。溥儀被作為「繼承同治、兼祧光緒」名義三歲登上皇位,由於清朝祖制母親是不可以進宮見皇帝的,所以溥儀與自己的生母自此就分開了。從這一次溥儀的親生母和親祖母被允許進宮「會親」,母子相見的場面可以看出,溥儀對於母親的感覺已經變得陌生,紫禁城那道薄薄的牆將母子之情重重的隔開了。當時,溥儀的母親與祖母進宮時,當時的瑜太妃正在召見她們,恰巧溥儀來了。這時候,溥儀母親和祖母要出去到院子裡等,等到溥儀來後,母親和祖母向他請安,溥儀也向她們請安。
  • 這88首詩,每首我竟只知一句……
    01 勵學篇宋·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