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還有一個和我們宇宙並列的「暗宇宙」!解開「暗物質」之謎!

2020-11-05 盤古論壇

從哲學哲理看宇宙。

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用科學的觀察去洞察宇宙的本質。宇宙研究的終極鑰匙只能是哲學。

用哲學哲理,可以窮盡幾乎所有的宇宙奧秘

宇宙中,不可見的物質是可見物質的大約六倍。也就是說,我們所見到的宇宙,其實只是宇宙的極小的一部分。宇宙中,還有大量的物質,都是我們看不到的,根本就無法了解觀察的。

人們把這些看不到的物質,稱為「暗物質」。

根據哈勃望遠鏡的觀察,光譜紅移,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在不斷遠離,宇宙在加速膨脹。這和人們觀察到的爆炸現象是完全相反的。和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想像正好相反——好多事物,倒過來看,才是正確答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那肯定是,也必須是,有不斷湧入的外來物質能量的補充。


假如沒有外來的物質和能量的補充,宇宙所有天體都應該是不斷減速,很快就坍塌收縮,最後凝聚成一個超級黑洞。宇宙的壽命就會很短。

現在,問題的焦點是,這些「暗物質」、「暗能量」,他們來自何方?為什麼我們觀察不到?

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絕不是一次性的一蹴而就。由於那個「宇宙種蛋」內部的差異,只是爆炸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沒有來得及爆炸的那部分,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延遲核」。這些「延遲核」在宇宙爆炸後期,陸續發生了爆炸。

那實際就是「次宇宙大爆炸」。

「次宇宙大爆炸」,會源源不斷地,給我們的宇宙補充物質和能量。那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來源。

「大量的延遲核」並不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之中。那來自上一個宇宙坍塌死亡後形成的宇宙種子「宇宙蛋」。那是另外的一個宇宙。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暗宇宙」。那相對來說,我們的宇宙也可以稱之為「顯宇宙」。

我們為什麼觀察不到,那是因為,那個宇宙和我們的宇宙,不在同一個時空裡。人類,永遠都只能觀察我們這個宇宙。不可能去觀察其它的宇宙。


隨著「延遲核」的不斷爆炸補充,我們的宇宙就過去了大量的能量和物質,就會加速膨脹。宇宙的體積也就不斷擴大。

但,「陰陽互化」,「物極必反」,「事物總是向反面發展的」,「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永遠都能向著一個方向發展的事物。到一定程度,都必須向反面發展。

千百億年之後,上次宇宙大爆炸留下來的「延遲核」,最終必然消耗殆盡。那時,宇宙的體積將達到最大。宇宙的背景溫度降達到最低,趨近於絕對零度。

這時,引力開始發揮作用,宇宙就會坍塌收縮死亡。最後,又形成一個新的「宇宙蛋」,並孕育著下一個新大宇宙的誕生。

從人類觀察到的「類星體」,也符合這樣的推斷。

「類星體」,是距離地球一百億光年左右的神奇的天體。「類星體」體積很小,它不是恆星。它能釋放出比星系的能量大的多的能量。這令人大惑不解。

「類星體」很可能就是,也可以肯定說,「類星體」就是宇宙大爆炸留下來的「延遲核」的後期爆炸噴發。因為那是「次宇宙大爆炸」,所以才能量巨大。

「延遲核」在沒有爆炸之前,存在於那個「暗宇宙」中。我們無法感知。但爆炸後,其物質能量就釋放到我們的宇宙。

當「延遲核」爆炸殆盡的時候,由於沒有了外來的物質和能量的補充,我們的宇宙就必然膨脹減速,坍塌收縮。最後,又形成了一個超級黑洞,下一個宇宙的宇「宇宙蛋」。

宇宙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以上猜測解釋,是符合哲學哲理的。也符合現在科學的觀察認證。


宇宙,作為一個整體,它必然包含陰陽兩部分。絕不可能只有一個方面。我們的宇宙就是「陽」,存在「延遲核」的那個宇宙就是「陰」。所以,那個「暗宇宙」是必然存在的。和我們的「顯宇宙」是相互對應的。

從哲學角度推測,必須還存在一個「暗宇宙」。宇宙必須事對稱的。

我們的「顯宇宙」和「暗宇宙」是對立統一,「陰陽互化」,「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宇宙的運行。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緊密關聯的又有共同根源的。

和宇宙大爆炸一樣。「延遲核」爆炸開始那剎那間,因為溫度太高,所有粒子都會因為高頻震動而被徹底撕碎,噴發的不是任何粒子。而是一種能量的載體——「弦」。這就是「暗能量」。但因為溫度迅速降低,「弦」的震動頻率降低,「弦」就結合成粒子。釋放到我們的宇宙。這就是「暗物質」。

從哲學角度看,沒有永遠向一個方向發展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必須向反面發展。所以,物質也不是,肯定不是無限可分的。分割到最後,就必須走向反面。物質的反面,就是非物質。就是物質消失了。那就是「弦」,沒有質量,沒有位置,沒有形狀,超光速的能量載體。


以上,都是根據哲學觀點,結合現在科技成果推測的。有些是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你是怎麼看的?

相關焦點

  • 「暗物質星系」之謎被破解,但還有一個更大的謎等著我們
    暗物質可列其一。這種神秘的物質理論上是星系的主體,沒有它星系無法存在,但我們卻怎麼也找不到它。天文學家會通過種種方法測量星系的總質量,然後與星系中普通恆星物質的質量進行比較,來獲知星系中暗物質的比例。多年的觀測結果顯示,星系中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比例通常在10比1至300比1之間。幾年前,有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極為鬆散的星系,名為「蜻蜓44」,隸屬於后髮座星系團。這個星系的暗物質含量與銀河系的暗物質含量相當,但恆星數量只有銀河系的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其暗物質和普通物質的比例達到了令人瞠目的10000比1。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宇宙中有許多的塵埃,氣體和星體,除去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宇宙各類物質之外,宇宙中剩餘出的空間還有百分之90以上,而這百分之90的空間就是物理學上所描述的「暗物質」。自從我學習了宇宙學之後,我就一直以為暗物質充斥著整個宇宙,充斥在各類氣體,星雲和星體之間,但是最近科學家們的發現,讓我丟棄了這種想法!
  • 暗物質研究獲得重大發現,或許揭開暗物質之謎,甚至解釋宇宙起源
    暗物質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自然現象,通過科學家的研究和判斷,他們認為宇宙中暗物質站到了所有物質比例的85%以上,如果將所有的愛物質全部統計在內的話,科學家甚至認為會超過90%左右。由此我們能夠看出暗物質的研究對於宇宙的研究意義重大,因為暗物質很可能就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宇宙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各種我們人類無法理解並且看不見的力量所構成的,而這些無法理解和看不見的力量正可謂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它們可以是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也可以是從暗能量到量子糾纏,相信這些未解之謎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 用「陰陽太極」理念破解宇宙之謎!你看貼邊麼?
    必須還有一個「隱宇宙」和我們的宇宙並列存在。那個宇宙,是和我們的宇宙對稱的,隱藏的,我們看不到卻肯定存在的。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暗宇宙」。宇宙的演化,就是我們的宇宙和「隱宇宙」的陰陽同根、陰陽互化,互相消長的過程。是物質和能量,相互交替的過程。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暗物質之謎
    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竟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一種看不見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質正是支持膨脹宇宙論的關鍵。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世間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雖然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窺探到的宇宙中非常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神秘變幻莫測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 「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
    2020-10-15 08:12:21 來源:科技日報「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解開數量僅為普通物質三百倍 未顛覆現有模型科技日報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劉霞)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
  • 原初黑洞能否解開宇宙中漩渦星系引力異常之謎?
    然而在近年,在依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存在的情況下,它又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解釋暗物質之謎。:暗物質是如何發現的暗物質最早在遠方星系的光度質量和引力質量的差異中發現,光度質量是通過可見天體的光度來判斷星系的總質量,理論上這種判斷應該是可靠的,因為星系中很大一部分質量都集中在發光恆星裡,比如我們的太陽系,太陽的質量就佔了整個恆星系總質量的
  • 智慧碰撞就會有結晶,佔宇宙95%暗物質的身份確實應該揭曉
    2015年12月,我國發射了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器(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悟空號」科研衛星,致力於尋找暗物質。科學家們將努力探索解開暗物質之謎,謎底揭開之日,就是科學躍上新臺階之時。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
  •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 人類解開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 人類解開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宇宙浩瀚無邊又神秘莫測,雖然人類目前所能探測到的宇宙範圍,已經有930億光年,但是,很多人都表示,這極有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角落,比方說,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或許他們都生活在930億光年之外,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暗物質——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關鍵成分,存在於任何觀測到的星系中。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暗物質——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關鍵成分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由於它不以可觀察的方式與電磁場相互作用,也似乎不以任何方式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因此它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
  • 暗物質VS暗能量,既分輸贏也決生死
    宇宙中的星雲、恆星、還有行星等暗宇宙我們在觀看宇宙的時候,會看到星雲、恆星還有行星等,這些都是可見物質組成的,但我們看到的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部分我們看不到,也無從得知,那就是「暗宇宙」。「暗宇宙」是用來描述我們的宇宙,因為我們宇宙多半是暗的,這種暗不是指黑夜的暗,而是指不會跟光產生交互作用,我們日常生活裡的物體,全部加起來只佔全宇宙的5%,其餘的95%都屬於暗宇宙的部分。暗宇宙就像傀儡師一樣,在幕後操縱我們看得見的宇宙。它宰制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跟未來。
  • 浩瀚宇宙,神秘的暗物質之謎
    約150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T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星系、地球、空氣、水和生命便在這個不斷膨脹的時空裡逐漸形成。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94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競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
  • 暗物質的未解之謎(一)
    暗物質之網20世紀30年代,一個瑞士的天文學家發現一定距離內的一團星系,會沿著一定的軌道運行他提出了不可見的物質,命名為暗物質,提出是暗物質以引力牽引著這些星系。從那時開始,科學家們逐漸認可這種神秘物質充斥整個宇宙的說法。相比於我們可見的普通物質,它有6倍之多。儘管科學家普遍認可宇宙中暗物質大量存在的說法,但一些未解之謎卻始終困擾著科學家。
  • 中微子將成為解開宇宙未解之謎的關鍵:物質為何存在?
    如果被證實,這一發現將解開困擾物理學家們數十年的宇宙之謎:物質究竟為什麼存在?反物質他們早就知道物質有一個被稱為反物質的孿生兄弟。對於宇宙中的每一個基本粒子來說,都存在著一種反粒子,它與它的同胞粒子幾乎完全相同,質量相同,但電荷相反。
  • 暗物質是科學界的一個難題,有五大未解之謎,這些秘密你知道多少
    宇宙之中除了能夠用人類肉眼看到的物質以外,還有一種暗物質的存在,隨著科學家不斷的研究,暗物質的秘密不但沒用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很多科學愛好者十分熱衷於研究暗物質的一些秘密,今天美女小倩給大家盤點一下,至今最大的五個暗物質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