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月2日報導,大多數人一直認為鐵達尼號是因為在北大西洋撞擊到冰山才沉沒的,然而有專家稱,它失事的主要原因是船上發生過一場無法控制的大火而導致局部船體變得脆弱,最終難以抵擋住撞擊的傷害。近日,最新公布的一些證據支持了專家的這一觀點。
1912年4月,自英國南安普敦駛往美國紐約的皇家郵輪鐵達尼號在北大西洋沉沒,船上有超過1500人喪生。同年提交給英國議會的調查報告稱,事發時,鐵達尼號在危險的多冰水域行駛速度過快,以至於在遇到冰山時船員無力操縱船隻躲避致命的撞擊。
但是,有些專家提出了鐵達尼號上曾發生火災的理論。例如,2008年,研究鐵達尼號超過20年的專家雷 波士頓表示,他認為鐵達尼號在首航前進行速度測試期間,其6號煤倉便發生了火災,但火併未被撲滅,而是在旅途中一直持續,在到達紐約前有可能引起「嚴重爆炸」;因此船上工作人員才加速行駛,希望儘早抵達紐約港藉助救火船滅火。
近日,研究人員在對一些罕見的照片資料進行研究後認定,這場火災應該是導致這艘郵輪失事的主要原因。
塞南 馬洛尼是一位記者,他研究鐵達尼號沉沒事件已超過30年。鐵達尼號的首席電氣工程師在該船離開貝爾法斯特造船廠前曾拍攝了一些照片,馬洛尼對這些照片進行了研究,並表示自己能夠識別出船體右前側一條約30英尺(約9米)長的黑色痕跡。而值得注意的是,鐵達尼號船壁被冰川撞破的位置就在這條痕跡的前方。馬洛尼說:「我們一直在關注被冰山撞擊的那個位置,而在鐵達尼號離開貝爾法斯特之前,船體的這個位置似乎就已經被削弱或破壞了。」
專家們隨後確認了這條黑色的痕跡很有可能是由於存放在該船的一間鍋爐房後約有3層樓高的燃料起火造成的。由12個人組成的團隊試圖撲滅這場火,但是火勢太大無法控制,導致起火點附近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最終,當鐵達尼號撞到冰山時,因大火變得非常脆弱的船體鋼製外殼便被撕裂了。
「沒有人調查過這些痕跡,但這完全改變了整個故事。冶金專家告訴我們,金屬在這麼高的溫度中會變得脆弱,其強度最多可以降低75%。」馬洛尼說。
據稱,製造泰坦尼克的公司經理布魯斯 伊斯梅曾嚴令禁止船上的工作人員向船上的2500名乘客提及有關這場大火的任何事情。
馬洛尼在電視紀錄片中發布他的研究結果時表示:「官方對於鐵達尼號沉沒的調查結果為這起災難打上了天災的標籤,但事實上這並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撞擊冰山後沉沒的故事。這是一場由大火、冰山以及過失犯罪等因素疊加而造成的巨大災難。」中國日報網1月3日電(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