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基因技術發展得怎樣了?看看這些成果,預示一切皆有可能

2021-01-15 奇物紀

自從世界上第一例克隆動物出現之後,人類在基因編輯方面算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基因技術越來越成熟了,在市面上我們能夠看到不少轉基因產品。當然轉基因作物一直以來都是公眾爭議的話題,因為轉基因技術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如果不談論轉基因作物方面,轉基因技術在其它方面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典型的案例。

首先要介紹的是地球上第一隻克隆羊多利,它的出生標誌著人類在克隆生物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雖然很多人聽過多利羊的名字,但卻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它是1996年一位英國生物學家一次偉大嘗試的成果。據了解該生物學家將成熟細胞的細胞核注射倒卵細胞中,然後經過後期反應形成胚胎細胞,最後再把胚胎細胞轉移到母羊的子宮裡孕育。其實在多利羊之前,科學家已經實現了克隆蛙、克隆牛等動物,但這些克隆動物的DNA都來自胚胎,而多利羊的DNA來自體細胞,這是前所未有的技術突破。

不幸的是,多利羊壽命並不長,最終因為肺部疾病原因而死。說完了多利羊,再來了解另一種與羊結合產生的動物,那就是蜘蛛羊。這裡的蜘蛛羊並非指的是羊和蜘蛛的雜交,而是將蜘蛛的某種性狀轉移到山羊身上,這一技術早在2012年就實現了。據了解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改變了實驗山羊的某一基因形狀,使得山羊產出的羊奶例能夠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而這種特殊蛋白就是蛛絲中所特有的。

千萬別小瞧蛛絲,它可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材料之一,如果能夠產生大量類似蛛絲的材料,那對醫學和科學領域都有幫助。然而自然蜘蛛產出的蛛絲較少,而且無法被人類直接利用,但蜘蛛羊的出現使得人造蛛絲成為了可能。由於母乳中含有某些能夠提高嬰兒免疫力的蛋白,因此一直以來我們都提倡母乳哺育。但並非每一位母親都有能力和精力進行母乳哺育,而市面上的配方奶粉大多都不含有乳鐵蛋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科學家將人類的基因添加在老鼠身上,從而使其能夠分泌出乳鐵蛋白來。目前這項技術還處於試驗階段,還無法投入實際應用。就算有朝一日能夠投入應用,也很難滿足全世界的需求。因此科學家開始物色其它一些能夠擔此重任的動物,目前的候選目標就有山羊、奶牛等動物。人類發展基因編輯技術的成果還有很多很多,其中有些成果令人歡喜,也有些成果令人擔憂,因為這些成果會違背人類的倫理道德。

我們常常聽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它就能幫助人類,利用得不好反而會傷害人類。因此不管是進行與基因有關的研究,還是其它方面的研究,都要考慮到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未來狂想曲,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未來狂想曲,未來一切皆有可能癌症一直是人類最大的敵人,沾之即死,偶爾見到新聞上得了癌症能痊癒那也是寥寥無幾,估計千萬人中可能才有那麼一個奇蹟出現。未來的醫學如果可以完全控制癌細胞,那麼對人類的發展那是不可限量的。從古至今人類都在追求長生不老,如果人類在未來基因方面取得突破,完全可以利用癌細胞的這個特性無限繁殖,我們通過改變基因組合來把它控制為人類服務,我想人類就能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種,每種都在給人類啟發。比如壁虎斷尾可以再生,龍蝦類的斷了的肢體也可以再生。
  • 其實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一切皆有可能!人類能夠生存在地球上是一種幸運,但是隨著人類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突然把這種幸運看作成一種限制,如果長此以往的生存在地球上,當地球上的資源耗盡了之後,人類還怎樣去發展呢?很顯然,人類需要找到第二地球,來供人類在地球資源消耗之後,繼續的發展自身。
  • 高維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且不說預感、夢境這些玄虛的事情,就是生命、意識、精神本身,也是三維性質無法完全解釋的現象。再說量子現象,量子糾纏,也是三維性質無法完全解釋的。只是很多東西混在一起,人們無法分辨。想像一下,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果不是純粹的三維,而是四維、五維,或者更高,那麼存在這些難以解釋的現象也就正常了。人類生活的世界,是固定維度的世界。而實際上,維度應該是一個系列。
  • 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
    本文原標題:《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Anne Victor)在清華經管學院2019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家長們,各位教職員工,院長和主任們:大家下午好。
  • 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皆有可能!
    有學生講:「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成功皆充滿可能!」作為中國電子類頂尖獨立學院,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具備「名校、名企」聯合辦學的資源優勢,國家和地方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專業優勢,以及地處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周圍高新企業雲集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良好的辦學優勢使得這所學校起步便走在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前列。
  • 2015年基因編輯技術重大成果:首次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中國日報網12月30日電(蔡東海)基因編輯是2015年被廣為談論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基於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打開了基因缺陷治療和預防疾病蔓延的大門。從老鼠到人類胚胎,科學家已經進行廣泛的試驗。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網(Business Insider)12月28日評出2015年度基因編輯技術重大科技成果。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一般來說,我們總是用「凡事都有兩面性」來籠統地解釋一切,但這樣往往難以得到任何有益信息。面對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全新事物,我們不妨把問題剖開,看清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決定如何發展這一技術。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一般來說,我們總是用「凡事都有兩面性」來籠統地解釋一切,但這樣往往難以得到任何有益信息。面對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全新事物,我們不妨把問題剖開,看清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決定如何發展這一技術。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未來人類的社會會怎樣發展?未來都充滿幻想和憧憬
    關於未來人類的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充滿幻想和憧憬,期待世界的未來越來越美好。建立一個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讓人享樂。 人類會用一切科技的目的去改變環境,使其適應人類生存。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作為對科學樂觀一派的人們,很容易看到基因編輯技術在生物學、醫學,以及農業、健康領域的巨大商業前景。但在理性樂觀的背後,我們也不能不警惕基因編輯技術有可能帶給人類的巨大技術風險和倫理困境。一般來說,我們總是用「凡事都有兩面性」來籠統地解釋一切,但這樣往往難以得到任何有益信息。
  • 仿生學家:一切皆有可能!
    而實際上,科學發展中的許多超凡創想、文學世界裡的許多動人故事,卻正是出自這樣「特殊」的群體。今天【作者信箱】與大家分享的故事來自於一位十八歲的小女孩,她從小被診斷出患有軟骨發育不全症並遭受到社會的不公對待,可她卻始終堅守著對科學的熱情和有趣的創想。給她帶來了很大的鼓舞,讓她重燃自己的夢想:設計出能夠隨著人類意識自動升降的「雲鞋子」。
  • 2020烏鎮時間·天目觀察 透過這些成果 看看人類互聯互通的未來...
    1969年10月29日,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計算機首次實現了互聯,人類歷史上,網際網路由此誕生。51年來,從笨拙的主機到輕薄的筆記本,從TCP/IP交換數據到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網際網路不斷發展,給社會帶來了重大變革,也讓人類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
  • 亨德森壁畫揭幕:一切皆有可能,永遠不要放棄信念
    虎撲7月25日訊 據《利物浦回聲報》報導,Redmen TV與Murwalls LTD合作為利物浦隊長亨德森畫了一幅巨型的壁畫,並配文「一切皆有可能,永遠不要放棄信念」。這幅壁畫位於安菲爾德路134號,用來慶祝利物浦奪冠以及隊長亨德森的驚人崛起。
  • 《自然》社論:人類基因組測序十年記
    一對競爭者同時競爭測定人類基因組序列,一家是由公共財政資助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而另外一家則是美國馬裡蘭州的私人公司Celera Genomics。兩個對手爭先恐後地相互追逐之後,於2000年6月同時宣布了各自的測序草圖,這對於兩家機構來說基本上是打成了平局。
  • 大基因中心強勢發展,基因科技顛覆人類生活!
    基因科技是最具革命性的科技發展領域之一正在滲透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極具顛覆性的影響!
  • 神秘發現讓太陽更加詭秘,網友:一切皆有可能
    神秘發現讓太陽更加詭秘,網友:一切皆有可能文/曦軒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在我們看來,太陽就是一顆巨大的火球。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還無法對太陽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地球上還沒有能夠抵擋太陽高溫的材料。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沒有什麼生物能夠在這麼極端的高溫當中生存下來的,甚至沒有什麼物體能夠接近太陽。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觀點在逐漸的產生改變,由科研人員提出太陽上或許真的存在生命。
  • AI+醫療:看看人類和AI技術並肩作戰的樣子
    20世紀70年代以來,AI技術被稱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慧),在最近20年來,AI技術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我們來看看AI技術的研究成果如何?目前,研究人員藉助機器學習模型,從2億種化學物質的資料庫中篩選出了1000多萬種小分子,並確定了能最有效靶向與新冠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65種人類蛋白的化合物
  • 高達原來預示了未來發展,基因編輯嬰兒已經降生?科學家聯名抵制
    高達已經是40年前的作品,雖然那時候初代高達中出現的科技天馬行空,但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達裡的一些科技已經成為了現實。2018年,國內發生了一條可以說震驚世界的大新聞,一位教授宣布兩位基因編輯嬰兒在11月於國內降生,他們經過基因編輯,天生可以抵禦愛滋病,這件事表明人類已經掌握了對人類的基因編輯技術。
  • 人類的未來是怎樣的?科學家進行老鼠實驗,結果或能說明一切!
    人類僅僅花費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並且創造出了璀璨的科技財富。很多人也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好奇,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的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其實科學家也對人類的未來作過研究,它們也選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便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飽受倫理爭議
    未來,人文社會科學家與這一領域的自然科學家將如何共同推動這項技術的發展?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張新慶近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的採訪。   記者:和運用於其他醫學領域的醫藥技術,基因編輯技術似乎致力於從更為初始的意義上預測、治療疾病。基因編輯技術的這種訴求的合理性、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