姦殺17人、分屍後吞食器官的殺人狂魔,也值得同情? | 人格障礙:扭曲的靈魂

2021-02-10 心理0時差


1991 年 7 月 22 日夜晚,美國威斯康辛。32 歲的 Tracy Edwards 在酒吧裡正和朋友喝得開心,一位穿著得體、長相英俊、談吐禮貌的男子走向他們:

「漫長的夜,我覺得有點孤單呢。你們有誰願意跟我去我的公寓嗎?我覺得你很有魅力,我們就一起喝喝酒、聊聊天、陪伴彼此度過今夜就好,也想請你做我的裸體模特,讓我拍幾張照。作為報答,我會給你 $100 美金。」

提出這個奇怪要求的人,是身高一米八三、當時 31 歲的 Jeffrey Dahmer。

The Man Who Could Not Kill Enough by Anne E. Schwartz

在九一年,一百美金可不是小數目。也許是受了這筆天降之財的蠱惑、又或許是被長相英俊的 Jeffrey 吸引,Tracy 答應了他的要求,跟著去了他的公寓。

Tracy Edwards

結果剛進門,Tracy 就感到事有蹊蹺。Jeffrey 的公寓裡四處瀰漫著難聞的腐爛味道,地板上還放著幾箱子鹽酸,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普通人家。

正當 Tracy 打量著 Jeffrey 公寓裡的熱帶魚水族箱時,Jeffrey 突然拿出一副手銬、打算趁著 Tracy 背對著他的時候、把 Tracy 的雙手都銬起來。

「你這是在幹嗎?」 Tracy 奮力反抗,Jeffrey 沒能把 Tracy 的兩隻手都銬上,拷了一隻。Jeffrey 把 Tracy 押進了自己的臥室、拿出一把刀在 Tracy 面前揮舞、逼著 Tracy 脫去衣服給他做裸體模特。

Tracy 發現,這間臥室裡有很多其他裸體男子的照片,臥室一角有一口大桶,桶裡散發出陣陣難聞的腐爛氣味。

眼看自己當下安全難保,Tracy 知道自己只有暫時對 Jeffrey 言聽計從,才能找到機會逃脫。

慢慢地,Tracy 乖乖解開了衣服扣子、裸露身體。這時 Jeffrey 突然把耳朵貼在 Tracy 的胸口聽心跳,一邊把刀駕在 Tracy 身上說:「你知道嗎,我想吃了你的心臟」。

機智的 Tracy 一邊說想要上廁所,一邊安撫 Jeffrey 說:「我是你的朋友,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走的。不如我們回到客廳,繼續一邊喝啤酒一邊聊?」

Jeffrey 同意了,拉著 Tracy 回了客廳。過了一會兒,Tracy 發現 Jeffrey 似乎在發呆、注意力轉移到了別處,最關鍵的是 Jeffrey 有一瞬間放開了手銬的另一端。

抓住機會,Tracy 奮力跑向大門,好在大門沒鎖,成功逃離公寓。Tracy 迅速跑到最近的警察局,報告了自己的經歷,跟隨警察回到 Jeffrey 的公寓進行調查。

警察在盤問 Jeffrey 當晚經過的時候,發現抽屜裡一些解剖人體的圖紙,立馬心生警覺:要知道,在今夜之前,這個威斯康辛的小城,已經出現了十幾位失蹤人口!

於是他們控制了 Jeffrey,開始在公寓裡徹頭徹尾地翻查。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Jeffrey 公寓的腐爛臭味,來自他之前殺戮的十多位受害者的屍體。他和今天一樣請對方回家,然後用兇器或是毒藥殺死對方、與其屍首發生性關係、再大卸八塊、骨肉分離、有的保存在冰箱裡、有的浸泡在鹽酸溶液裡(現在你們知道那些鹽酸是用來幹嗎的了)、然後存放在公寓的各個角落(比如冰箱裡、還有臥室那口大桶內)。

▲ 警方在 Jeffrey 公寓冰箱內發現了浸泡屍體的溶液、分解後的屍體和頭顱(下圖左上角)。

在 Tracy 之前,Jeffrey 已經奪走了 17 個年輕男子的生命。若不是 Jeffrey 只成功拷上了 Tracy 的一隻手、若不是 Tracy 急中生智找到了機會逃跑,他就會成為第 18 個受害者。

看到這裡,除了覺得震驚、悲傷、憤怒、遺憾等各種情緒,我們一定都會覺得好奇、特別想要知道:

「這究竟是為什麼?一個外表看上去如此正常的人,內心怎會住著個惡魔?」

是的,他的心裡住著惡魔。一個內心扭曲的人,人格是破碎的、病態的、有毒的。

案件進入偵破和審理過程之後,Jeffrey 對調查非常配合,甚至放棄了尋求律師的權利。法庭上,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而辯方和檢方爭執的一個焦點就是:

Jeffrey 是否受嚴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困擾,以至於他難辨是非對錯、或是這些殘忍行為並非來自他的自由意志?

▲ Jeffrey 出席法庭。

為示公允,法庭請來了獨立的第三方臨床心理學家 Samuel Friedman 以及精神科醫師 George Palermo。兩位的診斷是:

Jeffrey 患有雙重或多重人格障礙。

接下來,大叔會為你解答:

人格障礙:扭曲而破碎的靈魂

我們先來說說 「人格(personality)」。

人格,通俗說法也可以叫性格,是一個人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包括我們待人處事的習慣、言行舉止中相對固定的風格。

「這個人性格怎樣啊?」 —— 在你要和某人初次見面之前,也許你會想了解這個人的性格,因為這樣能幫助你對 ta 的習慣和風格有所預期、也讓你們的交流更加融洽。

正常的、無障礙的人,雖然彼此性格不同,但大多能在不同的環境之間保持相對的穩定、也能把自己的風格和社會文化規則進行校準,不會輕易無理由做出格格不入的事情。

但有的人,他們的人格遇到了障礙:

他們的人格可能是不守恆的,在不同的環境下,言行舉止的風格、思維方式會發生巨變;

他們的人格 「不按常理出牌」,對社會準則、道德法律、主流文化曲解或是無視

他們可能找不到一個穩定的、固定的 「自我概念」,所以人格是破碎的,想不清自己是誰、想要什麼……

基於此,這些人的言行舉止不僅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更會給他們身邊的人造成諸多困擾。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人格障礙一共有 10 種。

大叔今天不可能十個都講,我們就來看看 Jeffrey 被診斷出的 2 類人格障礙。

Jeffrey 首先被確診的第一類人格障礙是 「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這類障礙之所以被稱為 「邊緣性」,是因為它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這四者之間。這類人和普通人一樣看起來有正常、健康的部分,但他們很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無法控制衝動和欲望、從而作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破壞性行為。

回到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DSM 診斷手冊(第5版)》,以下 9 項症狀中如果有 5 項以上符合,那麼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在這裡大叔必須叮囑一句 > 以上內容雖然來自心理和精神科權威的 DSM 診斷手冊,但基於本手冊進行診斷的,必須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這裡大叔只是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認識這些症狀才分享這些信息,請避免對號入座、或是給周圍的人貼標籤等危險的行為。

但我們現在因為已經很清楚專家對 Jeffrey 的診斷,所以我們可以反過來倒推:Jeffrey 是否滿足了上面 9 項中的 5 項以上?

很明顯,他有好幾條都 「中招」 了。比如,第一條就特別適用:「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Jeffrey 在接受調查時表示,自己不能忍受別人的離開,而生活中的人總是來來往往。唯一確保對方一輩子都和自己在一起的方法,就是殺了他、把他的心臟和其他部分吃進去、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同時也永久保存他的腦殼和骨架……

▲ Jeffrey 抱著自己殺害的受害者頭顱,通過這種方式和其 「永不分離」。圖片出自以 Jeffrey 為主人公的電影《The Secret Life: Jeffrey Dahmer》。

你發現了沒:「不被拋棄」,這四個字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 —— 誰都希望能和自己重視的人維持相對親密的關係,不被拋棄、而是被珍惜、被重視、被尊重。

但人格出現障礙的人,可能會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做出那些小到正常人無法理解、大到觸犯法律天理不容的惡行。

據統計,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成人發病率為 1-2%,男女患病比率為 1 : 3。

我們再來看 Jeffrey 被確診的第二類人格障礙:「分裂性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分裂性人格障礙也比較常見,全球約有 3% 的人被診斷出這種障礙,男性診斷率高於女性。在分裂性人格障礙者中,有小部分會進一步發展為精神分裂症(你看這兩種病症的名稱就知道關聯了:schizotypal,schizophrenia,都是同詞源的)。

分裂性人格障礙也有 9 項常見特徵,包括:

有與社會主流文化或亞文化大相逕庭的思想;

有不尋常感知經歷。比如,有時候會感覺自己的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受到自己的控制,或者自己的身體並不屬於自己;

離奇的想法與言語,內容含糊不清,或經常帶有隱喻,或模式化的語言;

疑心重:覺得電視上或者收音機裡面說的事情跟自己有關。比如,相信頭條新聞是針對他們的,會覺得有人(通常是陌生人)在他們背後說他們的壞話,覺得世界上很多重大事件都和他們有關 ,覺得周圍一些事物或者發生的事情有某種特殊的象徵;

有不合時宜或狹隘的情感;

行為與穿著比較不同尋常,獵奇,怪異;

缺乏除了一級近親之外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強烈的社交焦慮感,不會因為相處時間長而減少,經常以驚恐症(paranoid fear)而不是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為解釋;

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

這裡頭的第一點,相信 Jeffrey 已經是 「最好的模範代表」 了。他相信:把一個人的心吃掉就可以和這個人 「永遠在一起」 —— 這不是社會主流是否能認同的問題,而是我們都很難理解的問題(認同和拒絕的前提,是我們要先能理解)。

至於其他的這些常見特徵,大家可能還沒能對上號,這是因為大叔講述的關於 Jeffrey 的故事還不完整,但都講的話這篇文章就變成故事會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百度一下 Jeffrey Dahmer 這個名字,除了文獻,還會有紀錄片和影視作品。

—— 相信你看了之後就會明白,他是怎麼被診斷為 邊緣性 + 分裂性雙重人格障礙的了。

講述這段連環殺人故事的電影

《The Secret Life: Jeffrey Dahmer》

電影海報中,Jeffrey 正抱著自己砍下的頭顱……

現在我們知道了,Jeffrey 是雙重人格障礙患者。但我們不禁要追問: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他的人格障礙?

下一章節,大叔會結合 Jeffrey 童年以來的經歷,談談人格障礙的成因。明白這些之後,我們也許就會明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

人格的破碎,從原生家庭的噩夢開始

Jeffrey 從生下來就遭遇了來自父母親的情感忽視,也經歷多場家庭暴力

Jeffrey 出生那年,和父母的合影

比如,他的媽媽覺得餵母乳很煩,於是斷了母乳,用其他方式餵養。後來他的媽媽生病了,常年臥床,爸爸又還在大學攻讀化學學位,經常不在家。爸爸回家的時候,也都是照顧媽媽。然而媽媽的病幾近沒有好轉,曾試圖服藥自殺。媽媽和爸爸之間的感情也出現裂痕,經常吵架。

…… 你們可以想像一下,從小就經歷這一切,絲毫沒有愛和安全感,身邊儘是恐懼和黑暗,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可以說,小小的 Jeffrey,從來不知道 「親情」 是什麼。

在小學,老師和同學們把他看作一個安靜、害羞的怪孩子。怎麼個怪法呢?比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似乎更喜歡昆蟲和小動物。他捕捉了大量昆蟲,放在玻璃瓶裡養著,死了之後再把它們 「分解」。他還到馬路上收集被過往汽車撞死的貓狗,帶回家後,他請來班上的同學,把貓狗的屍體解剖給大家看……

少年時期的 Jeffrey


上了中學的 Jeffrey 行為更加怪異了,身邊真心一個朋友都沒有。他成績爛到透頂,還在接觸了酒精之後迅速上癮,整天想辦法把酒 「偷渡」 進學校裡,大白天就喝個酩酊大醉。

那個時候,Jeffrey 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戀,但在那個時代(1970年代),哪怕是在美國,同性戀、心理和精神疾病這些東西,也都是 「為人不齒、被曲解」 的對象。

這個時候的 Jeffrey,估計自己都已經認定自己是個 「另類」、甚至是個 「變態」 了。雖然沒有其他專家明確挑明,但在我看來,Jeffrey 的人格障礙,在他的中學後期,已經基本成形。

1978 年,18 歲的 Jeffrey 高中畢業。

Jeffrey 高中畢業照

Credit: Revere Senior High School

畢業後僅僅三周,他就犯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殺人案。

那時候,Jeffrey 的父母剛剛離異,爸爸搬到了家附近的一個汽車旅館暫居,媽媽則是搬去了另一個城市生活、和 Jeffrey 斷了聯繫。

於是,Jeffrey 獨自居住在一家人曾經共同生活過的房子裡。某天他正開著車,有個名叫 Steven Hicks 的人請求 Jeffrey 給他搭個便車。Jeffrey 不僅同意了,還請 Steven 回了自己的家。

Steven Hicks

Steven 那時候也是 18 歲,兩個人在家裡喝啤酒聊天,一切都挺融洽的,直到…… Steven 起身說,天色已晚,想離開了。

這是種什麼感覺?好不容易有個人出現在自己生命中、聊上了幾個小時,就又要離開我?

Jeffrey 拿起啞鈴就從身後砸向了坐在椅子上的 Steven,連砸兩次。確認 Steven 已經失去意識之後,Jeffrey 勒死了他,脫光了 Steven 的衣服,然後對著一具屍體自慰。

第二天,Jeffrey 分解了 Steven 的屍體,埋在了自家後院。過了幾周,他又把那具屍體從土裡挖了出來,通過酸性物質分解了屍體上殘留的肉質,直接倒進馬桶衝掉。Jeffrey 再找來一把大錘子,把 Steven 的骨頭敲了個粉碎,然後他跑進家後面的林子裡,將屍骨四處藏匿。

殺害 Steven 之後六周,Jeffrey 的爸爸回來了,這次還帶著他新找的未婚妻。看自己兒子不務正業的樣子,他先是讓 Jeffrey 去上大學,結果掛科太多不到一年就輟學了。接著他又讓兒子去報名參軍,兒子還真的去了,但現在我們知道,他在軍隊裡也強迫其他男性軍人和他進行性行為(不止是那個時代、更是因為軍隊的文化環境,遭受同性強姦這種事是很難報告給上級的)。

1981 年,Jeffrey 兵役結束回到家中,爸爸看他還是那副天天喝酒吊兒郎當的樣子,卻依然沒帶兒子尋求心理和精神科的幫助,而是簡簡單單把 Jeffrey 帶到了奶奶家。他爸爸說:Jeffrey 小時候和奶奶關係還算好,所以希望和奶奶相處的時候,Jeffrey 的小毛病會 「自然而然好起來」

結果呢?情況自然而然變得更加嚴重了。Jeffrey 把更多的男性帶去了奶奶家,在那裡殺戮、分屍…… 後來被奶奶趕出家門,他自己租了一間公寓,繼續騙人跟他回家、毒暈或是打死對方、再分屍……

▲ Jeffrey 殺害的三名受害者。從左到右:Jamie Doxtator,Konerak Sinthasomphone,Oliver Lacy。Credit: WISN-TV, Milwaukee.

直到 1991 年 7 月 22 日那個夜晚,Tracy 的逃脫和報警,給 Jeffrey 的連環殺人案,畫上了一個遲到了太久的,休止符。

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普遍認為:早年原生家庭的經歷(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家庭教育的方法失當等)、社會環境的壓力(比如 Jeffrey 那個年代大家對心理精神疾病、以及對同性戀的誤解和歧視)、以及家庭經濟情況和可能的基因遺傳,都可能導致人格障礙。

最棘手的是,人格障礙一旦形成,都會帶有 「自我相容性(ego-syntonic)」。也就是說:這個人自己已經認可、內化了這種扭曲的人格,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有什麼問題。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切都還初現端倪的時候,就加以正確的幹預。

Jeffrey 的爸爸媽媽、同學、老師,有太多機會可以捕捉到這個孩子 「不正常」 的蛛絲馬跡,並尋求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可惜的是:在 Jeffrey 的身邊,沒有一個人在最關鍵的時期、在他的人格破碎之前、讓他看見過光芒。

當然,那個時代的心理精神科,治療方案未必人性化、也未必有效(比如臭名昭著的 「電擊療法」 在那個時代就是常見的治療手段),但及時的幹預和積極的影響,相信一定能避免 17 個生命的隕落。

時間來到了 2018 年,現代心理學和醫學可能還是無法根治人格障礙,但科學家和醫生已經能夠對人格障礙進行專業的處理、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尋求減少和這個社會發生衝突的生活道路。

所以,你不需要診斷 「我身邊的某某某是否有這個那個人格障礙」,你要做的就是: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有明顯的不對勁時,去尋求專業、靠譜的幫助。


這不僅是在救 ta,更能夠潛在地幫助到 ta 身邊的更多人。

來到文章的最後,你肯定要追問大叔:「那個 Jeffrey,最後庭審結果是怎樣的?」

法庭認為:儘管可以確診 Jeffrey 患有人格障礙,但他仍然是有能力區分什麼是合法的、什麼是不合法的,並且在作出殺人惡行時是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的,因此他仍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法律責任。

▲ 法庭上,Jeffrey 和他的律師 Gerald Boyle。

1992 年開始,Jeffrey 被關進了監獄,開始服刑 —— 終身監禁。1994 年 11 月 28 日,Jeffrey 去世了。這一次,他是死在了別人手上。

那天,同監獄的另一位囚犯,自稱是得到了上天的旨意,要他去殺了 Jeffrey,這樣才能給人間帶回正義。

▲ 監獄中的另一名囚犯,Christopher Scarver(右),用一根長達 51 cm 的鐵棍敲死了 Jeffrey(左下:事發 20 分鐘之後,趕到現場的獄警看到身負重傷的 Jeffrey,雖立即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根據 Christopher 的供述:Jeffrey 在遭受襲擊時,沒有發出一點聲響,全程靜默。

就這樣,一場從出生起似乎就註定的悲劇,造就了一個破碎的人格,也奪走了 17 條鮮活的生命。

也許這個社會看待 Jeffrey 的眼光,不是對他罹患的人格障礙投去理解和同情的目光,更多的是不解、是憤怒。

而憤怒,是一種能量很高的情緒。它自帶雙腳,會四處散播,最終回到了 Jeffrey 自己身上,也終結了他自己的生命。

對他的死,有的人拍手叫好:這下子一個因果輪迴完整了,他罪有應得。

但也有的人開始反思:他的父母、老師、同學,是不是也有責任呢?如果有一個人、發現一點端倪、給他提供正確的引導,悲劇是否就不會發生?

大叔堅信一點:憤怒和黑暗會傳播,愛和光芒也一樣。誰的生命都帶有陽光和黑暗兩面,沒有人能做到 100% 積極向上。重要的是:

在關鍵的時候,你作出了怎樣的選擇。

學了心理學之後,我看這個世界最大的改觀之一就是:每一個悲劇的背後,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受害者、施暴者這兩個非此即彼的角色。

小時候我們看動畫和電影,總急於去回答: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好人打敗壞人了嗎?

但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所有的好壞對錯黑白陰陽之間,都有個灰色地帶,等著我們去揭開、去解釋。

而心理學,就是我們身處這片灰色泥沼時的,一枚指南針。

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值得我們為它去發光、用心去守護。

願我們一起加油,都能好好地、認真地、溫暖地活著。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獻資料:

[1] Wikipedia. Jeffrey Dahmer.

[2] Anne E. Schwartz on OnMilwaukee.com (2017). Reflections of a serial killer: 25 years after Jeffrey Dahmer's first headline.

[3] ZOÉ on soserial.wordpress.com (2017). Jeffrey Dahmer.

[4] Swartz, Marvin; Blazer, Dan; George, Linda; Winfield, Idee (1990). Estimating the Prevalenc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4(3): 257–272.

[5] Pulay, A. J., Stinson, F. S., Dawson, D. A., Goldstein, R. B., Chou, S. P., Huang, B.; et al. (2009). Prevalence, correlates, disability, and comorbidity of DSM-IV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wave 2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1(2): 53–67.

[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Further readings / 拓展閱讀:

另外還有一些心理和精神科專家認為,Jeffrey 還有第三重人格障礙:反社會性人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之前有篇推文,以漫畫的形式把 10 種人格障礙一次性科普全了,有興趣的讀者請在大叔的公號後臺回復 人格障礙 查看。再次提醒:那篇漫畫追求的是生動形象,極不適合我們這些缺乏專業訓練的人用來隨意給自己或他人下診斷、貼標籤。

相關焦點

  • 警惕人格心理扭曲
    而河南殺人狂魔楊新海,楊的作案手段兇狠殘忍,先後有67條無辜生命喪於他手。縱觀馬、楊的殺人動機與犯罪經歷,不難看出其在心理衛生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從而導致人格強烈扭曲。   他們是一種社會「怪胎」,審視產生這些「怪胎」的原因,我們不能不想到關於心理健康的問 題,想到我們教育的得與失。
  • 病態人格研究小札(一)
    藥十三按:提筆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沒有為psychopathic personality找到一個合適的中文詞。大多數網站將psychopath譯成「精神變態」、「殺人狂魔」,其實這種譯法是極其不準確的,並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這個詞語的本意。經過對一些資料的查閱和整合,就目前來說,十三覺得還是「病態人格」這個中文詞語跟 psychopath最為貼近。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此種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多為偷竊、搶劫、鬥毆、傷害、交通違章等,也有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在犯罪人群中佔有較高比例。 (二)衝動型人格障礙 又稱「爆發型」,表現為易怒、情緒不穩定、控制力差。此種人格常導致傷人、 殺人、毀物、侵犯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
  • 心理分析: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學霸,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有多可怕
    3、反社會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徵有哪些?01、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沒有罪惡感反社會型人格的人,對自己的罪行毫無愧疚嗎?他們不會產生罪惡感嗎?很不幸,是的,他們沒有罪惡感!普通人如果做了壞事,事後會焦慮不安,會懊惱、自責,會被負面情緒困然,所以這就導致他們在做壞事之前就會三思,做壞事到底值得嗎?
  • 16歲少女和「富二代」的扭曲人格——江西408惡性連環殺人碎屍案
    美女老闆被殘忍分屍在酒店客房中,兩嫌疑人被抓後指認拋屍現場,警方撈起一個裝有殘肢的行李袋卻發現這具殘骸並非女老闆的…恐怖的連環殺人碎屍案…更令人震驚的是兇手殺人的理由簡直像是兒戲,而最令人震驚的是兩位殺人狂魔中的一位年輕女孩還是一名只有16歲的學生…2012年4月8日,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警方神情緊張地坐在電腦前仔細查看著監控錄像,因為就在4月7日晚,他們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
  • 雲南發生「吃人」慘案 兩人被活活咬死吸血吞食
    春節前夕,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慘案,該縣羅旗屯村一精神病患者擺脫監護,竄至村中將一位村民活活咬死,將另一人先咬昏後用石頭打死,並將部分人體器官吞食。其外還咬傷3人。  報警:有人被咬死  2003年1月7日9時45分,牟定縣公安局新甸派出所報警電話急驟響起,隨後傳來新甸鄉羅旗屯村村驚恐的聲音:「殺人啦!殺人啦!秦德任咬死人了!他撬開三戶人家大門搶劫行兇,已有人被咬死咬傷!」隨後新甸派出所與縣公安局110民警迅速出擊,趕往出事地點。
  • 組圖:香港最恐怖兇殺案告破 兇手姦殺女童始末
    香港警方終於找到被害女童屍體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變態連環兇殺案——兇手在香港元朗接連誘拐姦殺女童,並埋屍匿跡,一時間震驚全港。實際上,自從陳諾雯失蹤那刻起,負責辦案的警方經過深入調查後就判定,元朗區可能有一個戀童狂魔,所以當嚴佩珊失蹤後,香港警方立即派出百名警員在元朗區內進行大規模的搜查。結果於21日下午在一兇嫌住家的衣櫃裡發現了嚴佩珊的屍體,法醫檢驗後證實遇害的女孩生前遭過恐怖的性侵犯,這完全證實了警方的判斷,並且立即對這間「恐怖屋」進行全面搜查。
  • 「老實人」為什麼會殺人?認識潛在變態人格 超職教育心理學
    整理了一下最近發生的惡意殺人事件。7月5日,杭州許國利殘忍殺害妻子來女士;7月19日,四川男子趁妻子熟睡,將其分屍;7月31日,山東男子在小區內殺死妻子;8月6日,江西男子因離婚糾紛將妻子殺死後自盡;8月15日,黑龍江男子在民政局門口殺妻;此外,知乎上有人說,沒有被報導出來的殺人事件不計其數,光是他身邊發生的,就有包括家暴、殺人、殺害妻子全家的惡意事件。
  • 奧特曼裡的殺人魔,怪獸見了都繞著走!
    艾斯這個奧特曼相比之下是下手最狠的一位,狂虐怪獸,甚至將之分屍,如果實力不能完全壓倒他還真沒人敢惹。因為有個「究極斷頭刀」,所以也被稱為「殺人狂魔」。 作為奧特曼中的老三,賽文有著不少的開創先例,就拿他那個頭鏢來說,已經殺死了無數的怪獸和宇宙人。
  • 4位擁有多重人格的漫威英雄,最後一位擁有千重人格
    擁有多重人格算是漫威漫畫中比較特殊的「缺陷」,漫威非常喜歡賦予一些英雄或反派截然相反的人格,同一具軀體內擁有數個靈魂,往往會塑造出最讓人同情的漫畫角色。
  • DSM5分裂型人格障礙 (STPD) 診斷標準
    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徵是一種社交和人際關係缺陷的普遍模式,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感到強烈的不舒服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減弱,且有認知或感知的扭曲和古怪行為
  • 香港最著名的殺人案「雨夜屠夫」連環姦殺四名女子,最小的17歲!
    他們排查了和陳有關的所有人,沒有任何結果。  我們再來看看林過雲。接下來的四個月,他簡直如同什麼都沒發動過一般,一如既往地過著一名普通的士司機的生活。他的心理之鎮定,只能令人想到此人是天生殺人狂。  值得留意的是,林過雲開始購買更多和更好的攝影器材,又買了人體模型,還買了幾本關於人體解剖的書。
  • 靈魂籌碼:3D版第五人格!中國元素是最大特色!
    最近,一款名為《靈魂籌碼》的遊戲正式上線steam伺服器,這款稱為中國版的黎明殺機的逃脫遊戲從畫面以及實測中深受玩家的喜愛!不過,由於黎明殺機的畫面以及背景太過血腥和暴力,到是和網易《第五人格》遊戲差不多!至於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3D畫風了!
  •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就是我
    其實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神經症會伴有人格障礙,就比如今天給大家要講述的邊緣性人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這樣一類人,ta們很希望和你交往,可是深交後彼此很痛苦,即使你心平氣和的和這類人溝通,最後一定會情緒失控,甚至是歇斯底裡。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這種「多重人格障礙」學名叫,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簡稱DID。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身體裡面裝了很多個「靈魂」,它們輪流來佔用肉體。雖然生活中不太常見,但相關的影視作品還是不少 的,比如《致命ID》、《24個比利》,通常影片中的患者,可以和自己的不同人格相互對話,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患者每次只能用一個人格說話。
  • 案件回顧:香港著名雨夜屠夫事件,分屍肢解多位女性,並拍攝視頻
    根據林雲的描述,警方去哪家報社尋找林雲口中的「四眼仔」,但是並沒有這樣人的存在,於是警方再次將懷疑放到了林雲身上。警方押送林雲到貴州街安慶大廈2樓F屋進行搜查,在林雲的這個住所中,找出了四十幾套錄像帶,女性器官標本以及屍體照片。除此之外,警方還找到了林雲作案的工具以及拍攝用的攝像機,在林雲的帶領下,警方找到了林雲埋屍體的草叢中,挖出了兩具女屍。
  • 撒旦的門徒,一年殺害19人的暗夜之王,被捕後還有很多女孩想嫁
    在這個全世界,一直擁有仿佛魔鬼一樣的人,也擁有成千上萬沒能破譯的疑案,也擁有許多 滅絕人性的兇犯,在聖經中,撒旦以前是造物主座前的天使首,之後變成墮天使,撒旦也變成惡的代表,今日大家說起的便是西方國家殺人狂魔理察·拉米雷茲是撒旦的弟子,一年殘害19人的暗夜之王,被抓後也有許多 女生想嫁給他。
  • 人格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陳友諒是反社會人格,他擅長背信棄義,卻厭惡別人對他背信棄義!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恩將仇報的人。他讓我想起了希特勒,這篇文章,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像陳友諒、希特勒這樣的反社會人格。一個月後,一份《希特勒性格特徵及其分析極告》放在了總統辦公桌上。報告指出,希特勒當權後,曾做了多次「鼻美容」手術。他的「理論」是,對於日耳曼人,有一個高挺的鼻子會給人一種真正男子漢的氣慨。然而,他對這種手術非常保密,絕對不讓他的臣民們知道,他們的「至高無上的元首」居然會像一名愛漂亮的少女一樣鍾情子 「美容」 。當時在歐洲,人們普遍認為、整容是一種 「破壞上帝賦予自己容貌」的愛虛榮的行為。
  • 廣東殺人狂魔兩年殺10人 一言不和鐵錘殺妻(圖)
    第2頁:10名遇害者中9人是女性,年齡最小僅17歲第3頁:從小性格暴戾經常打罵親人,三任妻子兩人被害死 事發地點  河源殺人狂魔調查之 落網  兩年殺10人 公廁裡落網  河源殺人狂魔張友添手段兇殘令人髮指,律師表示無法為其請求輕判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李朝濤 塗峰
  • HBO攜手「恐怖小說之王」,年度最期待美劇果然沒讓人失望
    隨後,強暴、分屍的指控一個接著一個。喜歡孩子的親切教練VS面目可憎的殺人狂魔,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雙重人格罪犯?而作為一個懸疑故事,開場便鎖定元兇,後面還有什麼謎需要解呢?果然很快,更大的疑問出現。然而,在這次男童被姦殺案件中,警探拉爾夫似乎並不是一個能超然物外的角色。原來,拉爾夫的兒子德裡克在幾年前意外喪命,這讓拉爾夫很難冷靜地對待眼下泰瑞的案子。畢竟,喪子之痛,是切膚之痛,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