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裡的指紋對比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11-22 湖南在線

任何一個行當,能做到全國第二,都是頂級高手。但他不覺得。


▲比對成功,謝祥的眼裡有了笑意

「他叫謝祥,29歲,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技術支隊指紋大隊的民警,2016年比對成功各類刑事案件1064件,全國第二。他說是靠運氣,我不信。沒有人相信。

這是一場我們彼此都很崩潰的採訪......

他頻率最高的三句話是:

1、真的沒有什麼好說的。

2、好了嘛,就這樣吧。

3、對不起哈,浪費你的時間了……

有的人天性不喜歡被關注,他的世界是黑白灰的紋路構成的隱隱山巒,河流溝壑,不對外開放。

我們都在耐心地等對方「投降」。但他堅持要趕回涪陵參加培訓,只留給我一個小時。


▲謝祥在指紋比對屏幕前

指紋比對是個啥?

謝祥打開電腦演示。他的電腦桌面,是一枚嫌疑人的指紋,開機的瞬間,佔據整個屏幕,略驚悚。


▲謝祥的電腦桌面是嫌疑人指紋,乍一看有幾分詭異。

並不是我們想像的,一枚現場提取的指紋,扔進指紋庫裡,電腦一秒鐘就給你「嗶嗶」刷出來嫌疑人,那是《CSI》或者《鑑證實錄》。

現場勘查提取的指紋,會錄入系統。謝祥要在這枚指紋上,尋找特徵,進行編輯標註,比如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分歧,比如紋線中出現的小棒、小橋(特徵術語)。一般指紋的中心部含有大約50個左右的特徵點。從這些特徵點所取得的位置、方向都成為比對的基本數據。這一步是整個指紋比對,最關鍵的一步,決定下一步在撞庫中篩選的方向是否正確。


▲「枯燥」的工作

因為人的眼睛是可以被欺騙的。

比如指紋在受力的情況下,很可能出現推擠、變形,產生假特徵,比對者如果不能識別,編輯錯誤,就會被引入歧途。

接下來,謝祥會把編輯好的一枚指紋,提交入庫,由系統自動滾動篩選,根據各種指標評分,從高到低,篩選出幾十枚不等的疑似指紋。

然後就是一枚一枚肉眼比對了。不是評分最高的就是最近似的,新疆的一個案子,謝祥是在第27枚指紋上比對成功的,但前26個,非得要一一走過,才知道27號是真兇。

已經無比枯燥了,還沒完:一次編輯提交撞庫就能比對成功,那是好運。更多的時候,謝祥要反覆編輯提交7、8次,每次都會刷出來幾十枚……

一枚殘紋和一件命案

做枯燥的案頭比對,不和人交鋒,樂趣和成就感何來?

——「還受害者和家屬一個公道。」

——「不管多少年,他(她)還是沒跑脫,終究落網了。」


▲指紋資料看得普通人眼花繚亂,謝詳卻能從中尋找到蛛絲馬跡。

2007年4月25日晚,綦江一家遊戲室的工作人員李某某被人殺害在該值班室的沙發床上,平時放錢的抽屜掛鎖被撬,錢被盜。在案發地的圍牆上提取到了嫌疑人遺留的指紋一枚,但有殘缺。

7年後,謝祥在例行指紋比對巡查中發現了這起命案的上傳未破指紋。他重新編輯上傳比對,

兩個小時後,在第八枚疑似指紋上,他鎖定了嫌疑人。

第二天,嫌疑人落網。謝祥申請親自去見嫌疑人,親自去提取指紋覆核。這個22歲的青年,為了幾百元殺人的時候,還是個15歲的少年。7年過去,偵查員說:「他可能都以為沒事了,打雷都不怕了……」

「我看了他一眼,面相併不兇殘。只是很冷靜,抓捕的同事說,抓捕和押解過程中,他也很冷靜。」

「我問了他一句:你應該知道為什麼找你吧?他看了我一眼沒有回答,但是我覺得他心裡什麼都明白。」

這種積案命案數不勝數。比如2015年比中2006年九龍坡搶劫殺人案,2016年比中齊齊哈爾1998年搶劫殺人案,2017年比中喀什2007年雙殺(一案兩命)案……

想不想見一見這些最終落網的兇手?當然。


▲平時工作中,謝詳穿著白大褂。指紋比對確實也需要醫生般的敏銳細緻。

謝祥想知道,在浩瀚的線條紋理中,他找出的這個人,是個什麼人。在那些稍縱即逝的微小的隆起、中斷、合併中,他沒有放過的人,是個什麼人。

謝祥的微信頭像,也是一個嫌疑人的指紋。很奇怪的紋理,隱隱像一張人臉,有兩隻眼睛和嘴巴。每天,他們之間要對視無數次。

他的手機裡還存著很多來自各地同行的感謝信、賀電、微信截圖、簡訊,但是他迅速滑動跳開,不給人看。

他不是個孤例。他身後的團隊也是個「天團」: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刑事技術支隊指紋信息大隊,2016年比中各類案件9361件;協查比中4614件,列全國第一;個人比中協查案件數囊括全國前三名。

他站在他們中間,是他們中的一個,或者每一個。

指紋比對是個什麼體驗?

謝祥隨機找了兩枚指紋讓我比對,我掐表計算,一分鐘,我沒有找出一處相似。

然而,眼已瞎。我不想再玩第二分鐘。

謝祥滑鼠移動,差不多是一兩秒標註一處,演示給我看,這裡是橋,那裡是棒,我眼睛完全跟不上。

即使放大無數倍,那些迷宮一般的紋理和溝回,專注地盯上一分鐘,它們就會變成3D浮凸的紋線,在你眼前交織纏繞成一團亂麻,讓人焦躁,氣喘籲籲。

謝祥拒絕一切感性表達,包括感受,心情。不比喻,不美化,不誇張,甚至不描述。我無從知道他的體驗,但我的體驗是:暈。

這是一個靜默的戰場,沒有對手,沒有交鋒,更像是一個人跟自己的作戰:克服錯覺、視覺差、圖形陷阱,急躁、不耐煩、挫敗感……但你知道,那個人,作案的人,他是真實存在的,甚至可能離你的半徑不超過一千米,你要在浩瀚的相同中找出不同,又在無限的不同中找出最終的相同。

找出他,抓到他。

指紋比對需要什麼才能?

最起碼,做這行,需要對圖形極其敏感,需要強大的耐心,以及鋼筋做的頸椎和腰椎吧?


▲「靜默」的戰場

謝祥說:我沒有。

玩不玩大家來找茬的遊戲(一種圖片找不同的遊戲)?——不玩。

玩不玩拼圖遊戲?——不玩。

視力特別好?——讀書的時候5.0,現在差了,不知道多少。

他拒絕承認天分,只承認時間:「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我沒有愛好,是個很悶很無聊的人……」

讀重慶警察學院,他學的是刑事偵查技術專業,因為喜歡。

畢業到銅梁分局工作,一個多月後,就成功比中當年四月發生在潼南的入室盜竊案,三天後,嫌疑人落網,這給他極大的信心。興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誘餌。

然後呢?

然後在銅梁工作的幾年裡,同事們經常周五下班說拜拜,周一到單位上班看見他還沒走……

「那個時候單身,有很多時間,當時的系統流程要慢些,提交撞庫有些需要幾個小時或者更長,於是就定好鬧鐘,等到系統預計出結果的時候,第一時間上去看……比對成功是有興奮感的……」這是他難得的對心情的描述。


▲謝詳稱自己是個很悶很無聊的人

一個不談天分,只談時間的人,時間也回以他養分和成就。現在的謝祥,他看幾秒我的拇指指紋,然後混在10個(或許更多,但他不承認)不同的指紋中,他能馬上辨認出來;而很多他比對成功過的指紋,再次作案被提取入庫,他看一眼就知道這個人是誰……

採訪結束的時候,攝影給謝祥拍照,他在電腦前操作,突然有點興奮地說了一聲:對了!就是他了!

謝祥居然在有一搭沒一搭地受訪期間,又在系統裡比對成功一個多年前盜竊案嫌疑人的指紋。

——17點45分,此時此刻,那個作案人不會意識到,無論多少年過去,該來終究還是來了。

相關焦點

  • 秦文:指紋比對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單一枯燥但決不能出錯
    先後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指紋協查工作突出個人、全省執法為民先進個人、齊魯英才標兵型人才、齊魯先鋒警員、青島市勞動模範、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聘為公安部刑事技術特長專家和山東省指紋專家。新華網:作為一名指紋專業的高級工程師是什麼樣的體驗?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您的日常工作?
  • 秒解是什麼樣的體驗 榮耀Magic2屏內指紋體驗
    榮耀Magic2可以深挖的賣點還有很多,但今天我們主要就它的屏內指紋解鎖來進行體驗,看看實測效果究竟怎麼樣?對寬劉海說NO 屏內指紋成就更高屏佔比    對於屏內光學指紋,相信有不少讀者還非常陌生,認為它還是一項不穩定的技術。
  •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唐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利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倒查功能比中破獲一起盜竊案件。為進一步深挖餘罪,刑偵技術室民警根據在各現場提取的指紋資料,進行認真查詢比對。3月25日,經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比對倒查認定:2月22日,發生在唐海縣新立小區租住的楊某價值4000元電腦被盜案,從案發現場所提取的指紋與犯罪嫌疑人劉某的指紋一致,辦案民警對犯罪嫌疑人劉某進行再次提審,犯罪嫌疑人劉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進而將該起盜竊案成功破獲。
  • 林區公安局利用指紋比對技術快速破獲一起盜竊案
    4月28日林區公安局利用指紋比對快速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當天上午8時許,林區公安局接松柏鎮物流園李某報警稱,辦公室裡面的20臺電腦內存、硬碟和CPU被盜,價值共20000餘元接警後,林區公安局快速出警。民警到達現場後,對案發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了細緻的勘察,從門窗屋頂等可能被侵入的地方進行摸排檢查,以及對李某描述的案發中心現場做了詳細的調查取證工作。終於,在其中一臺電腦主機CPU風扇罩上,刑事技術人員提取到了一枚清晰指紋。經入庫比對,發現指紋信息與該物流園一店鋪老闆李某某的指紋信息一致。
  • 路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看完我哭了……哈哈哈哈哈哈
    路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來源:少女兔(ID:iiilass)擁有一個路痴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 12年比對超10萬枚指紋 「指紋神探」從殘缺指紋中發現真相
    唐文亮是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副高級工程師,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從殘缺的指紋中,破譯隱藏密碼,找到通往真相的道路。指紋是人體的身份證,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它與DNA一樣,是確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證據之一。從警12年,唐文亮比對10多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探尋證據、甄別痕跡、一錘定音,這位「指紋神探」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 iPhone6s指紋識別對比iPhone6/5S:進步神速
    事實上,根據用戶的實際體驗,iPhone 6s的指紋解鎖的確是快了不少。外媒9to5Mac引用了iFixYouri的一段對比視頻,通過對比,你可以直觀看到iPhone 6s、iPhone 6、iPhone 5s在解鎖速度上的差異。
  • 一次指紋比對比出兩起盜竊案
    本報平頂山訊(記者陳亞洲通訊員李山林)7月5日,平頂山市公安局青石山派出所利用指紋比對技術,成功破獲兩起盜竊案。    6月23日6時30分,青石山派出所案件偵查大隊接110指令:平頂山市某公司調度室電視機和壁掛式空調被盜,共計價值5000餘元。
  •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打開APP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0-24 17:18:44 了解了生物技術後,還要摘掉影響最終用戶體驗的三點因素: 1)硬體產品質量是圖像輸入質量的關鍵因素 2)生物識別算法決定了生物識別驗證的結果,同時也是速度和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3)實用性 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優勢和限制,現階段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的一種技術,也是生物識別應用的起點。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Guaednc一、 指紋識別的二次創新指紋識別是生物識別中的一種技術路徑,根據美國諮詢與市場調研機構 Lucintel 的統計與預測數據,2017年全球指紋識別市場約為 13億美元,佔生物識別市場份額為 10.32%。預計 2022 年指紋識別市場將增長至 28 億美元, 佔當年生物識別市場份額為 8.62%。
  • 指紋門鎖的識別裝置原理及安全體驗
    半導體指紋識別裝置與指紋鎖連接的方式 當前在指紋門鎖應用領域中,半導體指紋識別裝置與指紋門鎖連接的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相對獨立的以套件的形式存在,另一種是與電子方案的各組件相集成。 指紋算法的種類,目前在國內指紋門鎖的算法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一種類型是以圖像為基礎的特徵識別算法,其主要原理是通過手指紋在傳感器上形成的經過預處理之後,提取成相應的整體圖像,在識別時通過整體/部分圖像比對一致/不一致做出判定的算法類型,但因為圖像會發生變化,或者接受面過小的時候圖像判斷難度增大,一般這類算法都具備自學習功能
  • 29歲「指紋神探」 「喊醒」沉睡指紋抓「黑手」
    然而,連雲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指紋室的技術員張雙印,靠著一股子韌勁兒,從一枚枚殘缺的指紋中演繹出一個個「指海撈兇」的傳奇:憑一枚模糊的血指紋,破獲10年前的命案;一月連破公安部下達的6起命案積案;從警7年,通過指紋破案2000餘起……日前,省公安廳上報公安部申請表彰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候選人名單裡,今年29歲的張雙印榜上有名。
  • 星盤裡很多刑衝相位的人遇到人本佔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文作者/夢夢 星盤裡很多刑衝相位的人遇到人本佔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久以前,在我還沒有星盤的概念時。 有一位朋友去上了佔星工作坊,興致勃勃幫我看盤。
  • 瀕死是什麼樣一種體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美國精神病學家、醫學哲學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便是後一種人。穆迪關注的是人在經歷死亡時會發生什麼,如果一位病人被判定為臨床死亡後又被救活,他又有什麼樣的感覺。穆迪把這樣的主觀感覺稱為「瀕死體驗」。在採訪了150名相關經歷者之後,他寫成《死後的世界》一書,描繪出「瀕死體驗」的大致輪廓。
  • 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麼,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早稻田大學的學校裡有個銅像,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矗立的大隈重信像仿佛在迎接每一位真心求學的學子。早大有個傳統,入學的時候要和他合影,畢業的時候再來合個影。大隈講堂,早大著名的拍照場所。大隈講堂旁邊有棵巨大的銀杏樹,秋天的時候特別的漂亮。
  • 「指紋神探」楊鳳雷 屢破積案令犯罪分子膽寒
    濟寧齊魯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萬艾東) 指紋因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在犯罪現場找到了指紋,就為案件偵查確定了方向。一枚指紋,就是一個世界。80後的楊鳳雷人稱「指紋神探」,尤其擅長指紋破案,在他的世界裡,小小指紋早已深嵌骨子裡。
  • 也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沃聖指紋鎖體驗
    這次正好有機會體驗這款沃聖指紋鎖,看看用這個,能不能實現筆者簡單的願望吧。一、開箱外觀沃聖指紋鎖的外包裝體積不大,外箱設計頗為簡潔,正面只有鎖體的展示。可能是因為之前只做出口,包裝為全英文,對於國內用戶不太友好。背面也是各種參數及產品特點,同樣為全英文設計。
  • 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人們對太空充滿好奇: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令許多人好奇不已。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因為祖母給了他一本介紹太空飛行的書,從此點燃了他通往星空的夢想之旅。後來他參與了4次太空任務,其中進行了3次太空行走,完成了美國「命運號」實驗室與國際空間站的安裝連接工作。他共在太空中工作、生活了33天。
  • 一枚指紋在「大數據」幫助下讓嫌疑人「現原形」
    無錫市公安局合成研判中心,警方討論的是2000年2月6日,發生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的一起刑事案件的案情。在參會人員中,幾名身著便服的人就是案發地漣水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民警。  2000年2月6日凌晨,漣水縣公安局接到一名男子的報案稱自己的兒子被人綁架,生死不明。  據報案人講,2000年2月6日上午,他接到綁匪的電話,索要30萬元現金。
  • 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光學指紋識別談到光學識別的應用就很普遍了,簡單的舉例來說我們日常上下班的打卡機或門禁等,都採用了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手指按壓屏幕時,OLED屏幕發出光線將手指區域照亮,照亮指紋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的間隙返回到緊貼於屏下的傳感器上。獲取的指紋圖像與手機初次錄入的圖像進行對比,最後進行識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