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化出好消息,森林面積增長18%,地圖顯示中國越來越綠了

2020-11-29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俗話說得好,「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大量有機物,並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為人類產生供其呼吸的氧氣。所以森林被人們形象地譽為「地球之肺」,但是因為人類的亂砍濫伐,森林的處境已經是水深火熱。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所給出的數據顯示,因人為原因,全球森林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而且每年還正在以近千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在科學實驗和相關人士的呼籲下,人們終於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各個國家都開始積極治理森林環境,我國更是在森林治理中做出傑出貢獻。根據官方數據顯示,直到2018年底,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有2.12億公頃之多,覆蓋率在創歷年新高,為22.08%,森林覆蓋率是指森林面積佔國家土地面積的比重。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佔比也不高啊,但是有一點你要清楚,覆蓋率和增長率是不同的。

我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幾十年前森林覆蓋率還不到12%,這幾乎翻了一番,而且近十年我們還是全球新增植樹造林數量最多的國家,三北防護林更是被譽為「中國的綠色長城」,所以中國為全球環保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為什麼我們會不惜余力為森林保護大下手筆?因為除了「地球之肺」的稱號,它還有眾多功能。

森林是個天然的「水庫」。雨水降落,雖然有的會被樹木本身吸收,但是大部分都會枯黃掉落的葉子和鬆軟多孔的土壤儲存起來,通常情況下,1萬畝的森林其蓄水能力相當百萬立方米的水庫。當空氣乾燥時,森領又能將水分蒸發到大氣當中,使空氣溼度增大,增加降水。

同時,因為水源養育了樹木,樹根就能往更深更廣的方向生長,然後就想爪子一樣牢牢抓緊土壤。我國黃土高原原本也是綠樹環抱的,但是因為人們對其樹木的過度砍伐,使土壤失去了保護,水流就會夾雜著泥土一路向下,致使水土流失嚴重。

森林的吸塵功能讓人造吸塵器望塵莫及。想必大家都知道,土地乾旱少水,如果大規模的塵土被風吹向空中,就會形成沙塵暴,而樹葉上的絨毛和樹脂等物質能很好的吸附空氣中的塵土顆粒,每公頃森林能吸附至少60噸的粉塵。我國的三北防護林為治理風沙做出重大貢獻。

然而森林的功能還遠不止如此,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減噪抗音、分泌負氧離子增強人體機能等等。

筆者認為,森林是人類文化的搖籃,是生物資源的重要寶庫,所以請減少對一次筷子的使用,如果能力還可以加入植樹造林的大軍中,為森林保護貢獻一份力量。這樣,我相信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好。親愛的讀者,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德國宇航局公布最新的地球森林地圖,中國顯現出快速變綠的趨勢
    引言:國際上一些權威的研究機構每年都會對地球的綠化面積進行調查,在這些研究中更是調用了人造衛星對地球的森林覆蓋面積進行統計。前段時間德國宇航局發布了最新的地球森林地圖,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最綠的地方在南美洲,而中國也在逐漸變綠。
  • 森林:全球減5625萬畝,中國增18992‬萬畝,我國更綠了
    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層中,使得大氣層的散熱效果變得越來越不好,陽光產生的能量進得來,但是出不去,因此會導致地表平均溫度越來越高,所以二氧化碳就是溫室氣體。中國大地更綠了NASA根據衛星數據的報告顯示,在全球森林面積不斷減少的背景之下,中國和印度對植被的貢獻最大,其中中國表現特別突出,在已經過去的17年內,植被的增長量佔到了全球增長量的25%,從這數據反映出的是中國背後的努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北防護林工程。
  • 德國宇航局發布世界森林面積地圖,我國已被大片綠色覆蓋
    而談到環境問題少不了的就是森林面積。眾所周知,森林被人們認為是地球的肺,吸收二氧化碳,再利用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不僅平衡著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還有效控制著全球變暖問題,所以森林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事實卻讓人十分的心痛,因為人類曾經不加節制的砍伐,儘管最近已經開始有效控制全球砍伐的數目,但是森林面積還是在不斷的減少,甚至現在森林的覆蓋面積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
  • NASA證實地球正變得更綠,而這是因為有你們的努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條消息,NASA證實與20年前相比,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綠。「來自『NASA地球』的衛星資料顯示,是中國和印度的行動主導了地球變綠。」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數據顯示:地球在過去20年以來,共新增超過200萬平方英裡(約5.18億公頃)的植被面積,相當於多出一塊亞馬遜雨林。
  • 八桂綠再綠 生態美更美—廣西全面推進國土綠化工程
    中國園林網11月7日消息:「無論哪個季節踏上八桂大地,你都會被滿目蔥蘢的綠色所包圍。」常年在廣西經商的外地客商盧貴賓,毫不掩飾對綠色廣西的讚嘆,「在廣西的高速公路上開車,就像穿行在山水畫中,真是一大享受呀!」
  • 中國團隊研究:過去18年裡中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近半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裡,中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
  • 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增長」主力軍
    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深圳先進院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博士孫立群為論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學土木系教授陳驥、深圳先進院研究員李晴嵐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博士黃典為論文共同作者。
  • 最新研究:過去18年中國貢獻全球47.5%新增城市面積
    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孫立群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他說,該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在過去18年裡,中國城市化成績斐然,與歐美為代表的高收入國家,及非洲、南亞等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的城市化特徵形成鮮明對比。
  • 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增長」主力軍,受益人數達1.08億
    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
  • 德國衛星瞄準各國森林,繪製世界森林地圖,我國植物覆蓋率極高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不少,但人類在發展的同時也在破壞地球環境,如亂砍亂伐,破壞植被,破壞了生態環境,近日德國宇航局就發布了一張森林面積的覆蓋地圖,很清晰地看到全球森林植被的基本情況。這張全球森林面積覆蓋圖是由TanDEM-X衛星拍攝的,這顆衛星在一個高達514公裡的軌道上運行,主要是觀察世界各地森林的基本情況,然後進行分析,拍攝,最後統計數據發送回本部。我們都知道如今的世界因為之前的亂砍亂伐,所以森林元氣大損,世界各地的森林植被一年一年的在減少,甚至有相關的媒體報導,全球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森林面積被覆蓋了。
  • 世界銀行數據:過去25年中國森林面積增加全球第一
    原標題:世界銀行數據:過去25年中國森林面積增加全球第一「過去25年,哪些國家的森林面積在增加?哪些在減少?世行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是森林面積增加最多的國家。」10月1日,一組數據引起了網友@牛津-小裁縫的注意。
  • 西北沙漠變綠,衛星對準!BBC只好承認:中國植樹作用被低估
    但就是在這樣的死亡之海中,卻也有生機湧現——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2020年4月拍攝到的畫面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和田附近的沙漠呈現出綠色,NASA表示,植被正在大地上萌芽。雖然說這種變綠和季節變化相關,但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越來越多的綠洲在沙漠中湧現
  • 谷歌衛星地圖——全球森林監察系統揭示中國霧霾
    谷歌衛星地圖裡的全球森林監察系統可以實時顯示全球森林的覆蓋情況。該地圖的數據來源有多個,其中包括了NASA的森林面積覆蓋率的分析數據。於是我們選取了中國及中國周邊的部分……這是亞歐兩洲的森林覆蓋地圖:最深的綠色表示覆蓋率在75%-100%次深的綠色是50-75%
  • 廣西:「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綠了山頭 富了口袋
    中國園林網11月12日消息:綠,是八桂大地最醒目的一個招牌,廣西人也孜孜不倦地為自己的家鄉添綠。2010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出通知,在全區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以下簡稱「綠滿八桂」工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新一輪造林綠化熱潮。近日,記者來到柳州、浦北、三江等地,除了欣賞綠水青山,還感受到「綠滿八桂」工程給老百姓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 西北沙漠變綠,NASA衛星對準!BBC只好承認:中國植樹作用被低估
    但就是在這樣的死亡之海中,卻也有生機湧現——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2020年4月拍攝到的畫面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和田附近的沙漠呈現出綠色,NASA表示,植被正在大地上萌芽。雖然說這種變綠和季節變化相關,但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越來越多的綠洲在沙漠中湧現,這是我國植樹種草對抗沙漠的結果——,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中國植樹造林的作用被低估了,BBC報導稱,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
  • 衛星地圖帶你看「南昌綠」
    衛星地圖上的「南昌綠」    「南昌綠」奪人眼球分布在城市各處    通過網絡搜尋引擎翻到南昌衛星地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南昌綠」。    本報記者根據衛星地圖,梳理出南昌部分主要綠色地帶。    衛星地圖上的「南昌綠」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公園類:人民公園、艾溪湖溼地公園、瑤湖森林公園    被市民們稱為南昌的「馬爾地夫」的瑤湖森林公園,在衛星地圖上異常顯眼。佔地1500畝的瑤湖郊野森林公園,園內共種植喬木4萬餘株,灌木300餘萬株。
  • 廣西:賀州紮實推進「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
    中國園林網7月15日消息: 近年來,賀州市採取多項措施大力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賀州大地呈現出「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的景象。 強化責任領導,科學制定方案。
  • 世界最乾旱沙漠出現可喜變化,長出18億棵樹,地球變得更綠了
    提起鼎鼎大名的撒哈拉沙漠,相信不知道它的人肯定沒有多少,撒哈拉沙漠是全球面積最大的沙漠,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長約4800公裡,寬約1800公裡,是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的27倍,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慄。
  • 廣西:玉林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 今年計劃造林16萬畝
    中國園林網2月28日消息:又是一年春來到。為切實抓好林業生態建設,全力打造美麗玉林,市林業局精心謀劃今年植樹造林工作,計劃全年完成植樹造林面積16萬畝,全民義務植樹750萬株。
  • 英代表甩出一組衛星照,中國每年綠化5萬平方公裡,西方陷入尷尬
    英國媒體曝出一組衛星照片,令西方集體陷入尷尬,因為面對中國的綠化面積,歐洲毫無成績。此次曝光的照片數據來自美國NASA,因此打消了不少國家的懷疑,因為他們認為中國不可能完成如此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面對現實整個西方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