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高福/施一首次解析了砂粒病毒科聚合酶結構

2020-12-06 中國生物技術網

砂粒病毒科病毒可引起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嚴重出血熱和神經系統疾病,例如Lassa乳腺病毒,Machupo乳腺病毒和淋巴細胞性脈絡膜腦膜炎病毒,對公共衛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些病毒編碼一個大型的多域依賴RNA的RNA聚合酶,用於病毒基因組的轉錄和複製。病毒聚合酶是主要的抗病毒治療靶標之一。但是,尚不知道砂粒病毒聚合酶的結構。

2020年3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及施一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arenavirus replication machiner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Lassa乳腺病毒(LASV)和Machupo乳腺病毒(MACV)天然狀態和啟動子綁定形式的聚合酶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砂粒病毒科僅有砂粒病毒屬1屬,包括10種同具特殊形態和理化特性的單鏈RNA病毒,最早發現的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ICM)病毒為代表種。20世紀50年代相繼發現塔卡裡伯、胡寧、Machupo、Amapari、Latino、Parana、Pichinde和Tamiami等8種病毒,因它們在血清學上有密切關係,所以又合稱塔卡裡伯複合群。拉沙熱病毒發現最晚。除塔卡裡伯病毒外,所有其他病毒在自然界感染單一的或一定種類的齧齒動物,造成持續性感染。動物不發病,也不產生抗體,但長期排毒。人是偶發的宿主,常因接觸受染動物而感染。與人類疾病有關的有LCM(引起人的腦膜腦炎) 、胡寧(引起阿根廷出血熱)、馬丘波(引起玻利維亞出血熱)和拉沙熱4種病毒,其中拉沙熱可由人傳人,病死率達30~60%。

砂粒病毒科基因組包括兩個僅編碼四種病毒蛋白的RNA片段:包膜糖蛋白前體,核衣殼蛋白,基質鋅結合蛋白(Z)和大RNA依賴性RNA聚合酶(RdRp)(L)。L蛋白是具有轉錄和複製活性的多結構域機器。與其他分段負義RNA病毒(sNSVs)相似,複製是從頭開始的,並且涉及互補RNA(cRNA)中間體。但是,完整的砂粒病毒科聚合酶的結構及其潛在的RNA合成機制仍知之甚少。在這項工作中介紹了Lassa乳腺病毒(LASV)和Machupo乳腺病毒(MACV)的全長聚合酶的結構,並討論了砂粒病毒科複製的機制。

LASV和MACV L蛋白的整體結構

在該研究中,報告Lassa乳腺病毒(LASV)和Machupo乳腺病毒(MACV)天然狀態和啟動子綁定形式的聚合酶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這些結構顯示出與流感病毒和布尼亞病毒聚合酶相似的總體結構,但具有獨特的局部特徵,包括調節聚合酶活性的砂粒病毒特異性插入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需要通過5'-病毒RNA進行變構激活的情況下,固有地開啟了砂粒病毒聚合酶的有序活性位點,這對於流感病毒和布尼亞病毒聚合酶都是必需的。而且,二聚化可以促進聚合酶活性。這些發現提高了我們對砂粒病毒複製機制的理解,並為開發抗病毒療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砂粒病毒L的二聚化及其對聚合酶活性的影響

總而言之,該研究提出了由砂粒病毒聚合酶RNA合成的機制的見解。這些發現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RNA病毒複製,並為抗病毒藥物設計指明新的候選靶標。

參考文獻:

Peng, R., Xu, X., Jing, J. et al.Structural insight into arenavirus replication machinery.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14-2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高福/施一首次解析了砂粒病毒科聚合酶結構,對於藥物開發有重大意義
    這些病毒編碼一個大型的多域依賴RNA的RNA聚合酶,用於病毒基因組的轉錄和複製。病毒聚合酶是主要的抗病毒治療靶標之一。但是,尚不知道砂粒病毒聚合酶的結構。2020年3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及施一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arenavirus replication machiner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Lassa乳腺病毒(LASV)和Machupo乳腺病毒(MACV)天然狀態和啟動子綁定形式的聚合酶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 CellReports|施一/高福課題組解析出SARS-CoV-2核心聚合酶複合物的結構
    其中nsp12是具有RNA-依賴的RNA聚合酶活性的催化亞單位,但其自身活性極低,在nsp7和nsp8輔助因子的作用下可顯著提高活性,因此,nsp12-nsp7-nsp8被定義為最小核心組分。病毒因為其高度的進化保守性而被視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靶點。因此,揭示SARS-CoV-2聚合酶複合物的結構和功能對於開發新的治療藥物十分必要。
  • 公衛·速遞 | CELL重磅發布: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結構
    公衛·速遞 | CELL重磅發布: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結構 2020-08-19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饒子和/婁智勇/鄧菲首次解析了分段負義RNA病毒聚合酶...
    【科技前沿】饒子和/婁智勇/鄧菲首次解析了分段負義RNA病毒聚合酶結構 2020-04-29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病毒所等獲得草魚呼腸孤病毒衣殼內部的核酸和聚合酶複合物結構
    該研究利用200kV加速電壓的冷凍電鏡與對稱失配三維重構技術解析了水生呼腸孤病毒/草魚呼腸孤病毒近原子分辨的完整結構,包括病毒顆粒外部雙層二十面體對稱的衣殼和衣殼內部非二十面體對稱的聚合酶、輔助蛋白及病毒核酸結構,精確闡述了聚合酶及其複合物與核酸、衣殼蛋白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及精細的結構信息,研究了該病毒衣殼蛋白通過構象變化來協調聚合酶的複製與轉錄狀態切換的機制
  •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聚合酶L蛋白冷凍電鏡結構研究獲進展
    SFTSV屬於布尼亞病毒目(Bunyavirales)白纖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陽病毒屬(Banyangvirus),是一種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其基因組包含L、M、S三個節段,分別編碼RNA聚合酶、糖蛋白、核蛋白及非結構蛋白。迄今為止,對SFTSV的感染、轉錄、複製機制的了解並不十分清楚。RNA聚合酶是病毒生命周期的關鍵蛋白,主要行使基因組轉錄和複製的功能。
  • 武漢病毒所等揭示黃病毒科NS3蛋白酶-解旋酶協同作用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龔鵬課題組長期從事以聚合酶為核心的RNA病毒複製關鍵酶類的催化與調控機制研究,2013年10月起與武漢大學教授潘茲書課題組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究黃病毒科瘟病毒屬代表種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NS5B聚合酶與NS3蛋白酶-解旋酶的功能機制。
  • 科學家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三維精細結構—新聞—科學網
    遺傳物質的轉錄將最終經過翻譯形成新生病毒的結構組成蛋白質,而其複製將形成新生病毒的RNA基因組。 病毒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也被稱為第12號非結構蛋白(nsp12),能夠與其他多個非結構蛋白質組裝形成一臺高效的RNA合成「機器」,完成這兩大過程。
  • 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關鍵亞基的結構與機制研究入選09年度中國高等...
    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迎芳研究員研究組與南開大學饒子和教授研究組合作的研究成果《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關鍵亞基的結構與機制研究》入選。近年來,由H5N1、H1N1等不同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對全球的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 微生物所在流感病毒聚合酶調控RNA合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微生物所施一研究組博士生彭齊、聯合培養碩士生劉雨騫和助理研究員彭如超為論文並列第一作者;研究員施一和中科院院士高福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過去五年裡,前人通過晶體學技術成功解析了A,B和C型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結構,並對它們的複製和轉錄功能機制有了初步認識,但是關於D型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研究鮮有報導。同時流感病毒基因組的複製和轉錄過程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除了聚合酶本身,還需要病毒RNA、其他病毒蛋白以及宿主因子的共同參與,才能高效準確地完成這個過程。目前對於這個複雜過程的認知尚有許多空白,亟需研究人員去填補。
  • 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亞基「真相」被揭示
    繼2008年8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禽流感病毒RNA論文之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迎芳領導的課題組和饒子和院士領導的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和生物物理所聯合實驗室,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析了該RNA聚合酶PA亞基剩餘的氨基端(PAN)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從而基本完成了對流感病毒聚合酶PA亞基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工作。他們的研究結果清晰地揭示了PA蛋白具有核酸內切酶功能。
  • 研究揭示黃病毒科NS3蛋白酶-解旋酶協同作用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龔鵬課題組長期從事以聚合酶為核心的RNA病毒複製關鍵酶類的催化與調控機制研究,2013年10月起與武漢大學教授潘茲書課題組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究黃病毒科瘟病毒屬代表種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NS5B聚合酶與NS3蛋白酶-解旋酶的功能機制。
  • 中科院微生物所施一:探索科研無人區,關注冰川凍土下古病毒
    施一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最年輕的研究員之一,30歲即晉升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其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生物科學專業,2006年至2011年,施一跟隨現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進行碩博連讀。博士畢業後,施一曾作為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開展研究,2016年回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研究組。
  • 饒子和院士團隊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的結構(瑞德西韋的靶點)
    RNA依賴RNA聚合酶(RdRp,又稱nsp12)在病毒內催化病毒RNA的合成,它也是冠狀病毒複製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抗病毒藥物例如瑞德西韋的主要靶點。of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from 2019-nCoV, a major antiviral drug target,報告了新冠病毒全長nsp12與輔助因子nsp7和nsp8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解析度為2.9埃(蛋白質結構資料庫PDB ID: 6M71),對於解析高解析度的病毒RdRp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 ...CoV-2病毒RNA依賴性RNA聚合酶的三維結構,助力開發新的疫苗和藥物
    相比之下,SARS-CoV nsp12中的前116個胺基酸殘基沒有被解析出來。在SARS-CoV-2中解析出的NiRAN結構域的部分(殘基4至28和51至249)由8個螺旋組成,在N端有一個五股β摺疊(five-stranded β-sheet)(圖2A)。在SARS-CoV-12病毒結構中,他們另外解析了殘基A4-R118。這些構成了具有5個反平行β鏈和兩個螺旋的結構體。
  • Nature: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
    逆轉錄病毒的整合酶蛋白如HIV-1催化病毒基因組向宿主基因組中的插入,在那裡病毒能夠在一個細胞中無限期地長久存在。因為整合是病毒複製的關鍵,所以整合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一個目標,而幾種抑制藥物(包括raltegravir 和 elvitegravir)則被用於治療或進行臨床試驗。尋找新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工作一直受阻於缺乏在基質DNA上的整合酶複合物(或稱整合體)的結構。現在,來自非致病逆轉錄病毒(被稱為「泡沫病毒原型」)的全長度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已在與其同類病毒DNA形成的複合物中被確定。
  • Nature:重大突破!從結構上揭示RNA聚合酶III轉錄起始機制
    2018年1月18日/生物谷BIOON/---根據需要讀取和解析DNA密碼的機制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所共有的,而且常常被癌症所劫持。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低溫電鏡技術(Cryo-EM),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放大和捕捉這種讀取機制的圖片。這項關於這種分子機制如何運行的發現可能為開發癌症治療的新方法開闢新的途徑。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這項研究首次解析出HIV Env三聚體處於自然狀態下的高解析度結構圖,其中HIV利用Env三聚體侵入宿主細胞。γ-分泌酶在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發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人員通過收集更多的數據、大量的計算並升級分類方法,計算構建出3.4埃原子解析度γ-分泌酶的三維結構,可以觀察到絕大部分胺基酸的側鏈以及胞外區部分糖基化修飾和結合的脂類分子。在高分辨結構的基礎上,施一公研究組對PS1上的致病性突變體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突變主要集中在兩個較為集中的區域內。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依賴RNA聚合酶)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兩大重要靶點。攻關團隊快速表達了2019-nCoV水解酶(Mpro)並獲得了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在此基礎上,聯合小組綜合利用虛擬篩選和酶學測試相結合的策略,重點針對已上市藥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藥性化合物資料庫」和「藥用植物來源化合物成分資料庫」進行了藥物篩選,迅速發現了30種可能對2019-nCoV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活性天然產物和中藥(詳見此前1月25號BioArt報導:緊急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