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

2021-01-12 生物谷

專題:Nature系列

逆轉錄病毒的整合酶蛋白如HIV-1催化病毒基因組向宿主基因組中的插入,在那裡病毒能夠在一個細胞中無限期地長久存在。因為整合是病毒複製的關鍵,所以整合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一個目標,而幾種抑制藥物(包括raltegravir 和 elvitegravir)則被用於治療或進行臨床試驗。尋找新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工作一直受阻於缺乏在基質DNA上的整合酶複合物(或稱整合體)的結構。現在,來自非致病逆轉錄病毒(被稱為「泡沫病毒原型」)的全長度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已在與其同類病毒DNA形成的複合物中被確定。除了揭示整合反應生物化學方面的詳細情況外,該結構也反映了目前所使用的抑制藥物是怎樣影響這一過程的。(生物谷Bioon.com)

更多閱讀

JV:逆轉錄病毒中發現二重核定位信號
Science:逆轉錄病毒與慢性疲勞有關聯
PNAS:逆轉錄病毒與前列腺癌有關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Nature doi:10.1038/nature08784

Retroviral intasome assembly and inhibition of DNA strand transfer
Stephen Hare1,3, Saumya Shree Gupta1,3,4, Eugene Valkov1,4, Alan Engelman2 & Peter Cherepanov1


1 Division of Medicin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t-Mary’s Campus, Norfolk Place, London W2 1PG, UK
2 Department of Cancer Immunology and AIDS,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44 Binney Street, Boston, Massachusetts 02115, USA
3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Integrase is an essential retroviral enzyme that binds both termini of linear viral DNA and inserts them into a host cell chromosome. The structure of full-length retroviral integrase, either separately or in complex with DNA, has been lacking. Furthermore, although clinically useful inhibitors of HIV integrase have been developed,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speculative. Here we present a crystal structure of full-length integrase from the prototype foamy virus in complex with its cognate DNA. The structure show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retroviral intasome comprising an integrase tetramer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a pair of viral DNA ends. All three canonical integrase structural domains are involved in extensive protein–DNA an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The binding of strand-transfer inhibitors displaces the reactive viral DNA end from the active site, disarming the viral nucleoprotein complex. Our findings define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retroviral DNA integration, and will allow modelling of the HIV-1 intasome to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可以逆轉錄並整合入人體的基因組中?
    談談這兩天關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逆轉錄」的新聞。這周有兩篇COVID-19的科研論文引起了極大社會關注,一篇是牛津關於控制COVID-19的公共衛生策略研究;另一篇是關於SARS-CoV-2會像HIV一樣逆轉錄和整合的預印本文章,這篇文章引起了一定社會恐慌,我有好幾個同學都問我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或讓我寫文章澄清。
  • :遊戲玩家破解逆轉錄病毒蛋白酶結構
    一群玩家通過玩遊戲發現了一種蛋白質的結構,這種蛋白質在愛滋病毒生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發現標誌著人類有望在愛滋病毒(HIV)和愛滋病(AIDS)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這一成果刊登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
  • J Virol:科學家發現逆轉錄病毒的結構並不相同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7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大多數類型的逆轉錄病毒或許並沒有相同的病毒結構
  • 逆轉錄的過程與端粒複製
    逆轉錄酶通常具有多種活性,如逆轉錄活性、複製活性與RNA酶H活性。逆轉錄活性可以RNA為模板,合成與其序列互補的DNA鏈,生成DNA-RNA雜合雙鏈。RNA酶H活性可以水解雜合雙鏈中的RNA,得到與RNA互補的DNA單鏈(cDNA)。複製活性則用來合成雙鏈DNA。
  • Nature:線粒體tRNA合成酶與核酶複合體的晶體結構
    在現代生物學中,蛋白已經成為細胞中完成酶催化作用的主要角色,而核酸則仍舊扮演攜帶遺傳信息的角色。然而,在細胞內,仍然有RNA世界的遺蹟。其中一個遺蹟就是線粒體tyrosyl-tRNA合成酶CYT-18,它來自真菌鏈孢黴,也與一種group  I  intron核酶結合,並且幫助進行剪接。現在,這一蛋白/核酶複合體的晶體結構已被確定。
  • Development:逆轉錄病毒DNA激活對B細胞是致命的
    2016年5月18日/生物谷BIOON/--逆轉錄病毒DNA整合進宿主基因組,但是它們的表達在正常情形下遭受細胞防禦機制的抑制。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的Gunnar Schotta及其研究團隊證實當這些防禦機制失效時,病毒蛋白的積累可能觸發程序性細胞死亡。
  • Nature:RNA聚合酶Pol II/TFIIB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專題:Nature報導RNA聚合酶-II(Pol II)是在基因轉錄中起中心作用的酶,在真核細胞中製造所有的信使RNA。蛋白編碼基因的轉錄是由Pol II和包括TFIIB在內的一般性轉錄因子所形成的一個複合物啟動的。Kostrewa等人確定了Pol II/TFIIB複合物的完整晶體結構。
  • 與病毒賽跑!饒子和團隊破解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晶體結構
    一端是全國醫務工作者眾志成城奮戰在診療一線,另一端,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們也開闢出與病毒賽跑的「第二戰場」,核心指向尋找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有效藥物。就在今天(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測定的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正式對外發布,3CL水解酶是抗冠狀病毒最關鍵的蛋白之一。
  • 研究發現dsRNA病毒中多個核苷酸液態晶體幾何結構
    研究發現dsRNA病毒中多個核苷酸液態晶體幾何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18 16:29:21 牛津大學Juha T. Huiskonen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Nature:ATP酶伴護蛋白Get3的晶體結構被確定
    最近的研究表明,TA蛋白向內質網的定位由胞質溶解性ATP酶伴護蛋白Get3調控。現在,Get3的晶體結構已以一種「開放的」無核苷酸形式和一種「封閉的」與核苷酸相結合的形式被確定。從開放向封閉的轉變導致一個較大的構形變化,露出一個疏水溝,該疏水溝之大足以容納TA基質。這些結果讓我們對TA蛋白由核苷酸調控的結合及釋放有了一個機制上的認識。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依賴RNA聚合酶)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兩大重要靶點。攻關團隊快速表達了2019-nCoV水解酶(Mpro)並獲得了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在此基礎上,聯合小組綜合利用虛擬篩選和酶學測試相結合的策略,重點針對已上市藥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藥性化合物資料庫」和「藥用植物來源化合物成分資料庫」進行了藥物篩選,迅速發現了30種可能對2019-nCoV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活性天然產物和中藥(詳見此前1月25號BioArt報導:緊急攻關!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July 2015
    「阿比特龍」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對名為CYP17A1的酶的抑制來阻斷雄性激素的形成,這種酶是睪丸酮和其他雄性激素生物合成中的關鍵一步。現在,Nima Sharifi 及同事又有了一個新發現:「阿比特龍」本身在前列腺腫瘤中會被代謝,產生D4A,後者會抑制雄性激素合成通道中的幾種酶(也包括CYP17A1在內),還會拮抗雄性激素受體。
  • 新冠患者復陽,是因為病毒整合到了他們的基因組?
    「真若有整合到人體基因組的情況,根據整合位點的不同,有可能對正常細胞功能和外源病毒感染都會有影響。無論如何,這方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正常情況下,它利用RNA聚合酶進行核酸複製,並直接「讀取」自身RNA信息合成蛋白質,最後組裝成病毒顆粒,完成增殖。
  • 科學家首次在體外重建HIV複製和整合過程,病毒「保護殼」或是治療...
    當前,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通過阻斷病毒酶作用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為HIV感染者贏得一線生機。 當然,耐藥性問題也隨之而來。儘管 「雞尾酒療法」(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提出為應對單一ART藥物耐藥性問題帶來了新的出路,但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探索,是否還有其他療法能夠為AIDS患者帶來生機?
  • Nature Plants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王剛剛課題組解析第一個植物漆酶的晶體結構
    該研究解析了第一個植物漆酶的晶體結構。 漆酶於1883年最早發現於日本漆樹中, 隨後發現在真菌、細菌和昆蟲中也存在漆酶。雖然植物漆酶在木質纖維素合成以及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等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植物漆酶的結構和作用機理一直未知。
  • 逆轉錄 PCR詳解
    逆轉錄 PCR 是將 RNA 的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和 cDNA 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相結合的技術,故逆轉錄稱為 RT-PCR 或反轉錄 PCR。逆轉錄 PCR 實驗原理為:提取組織或細胞中的總 RNA,以 RNA 為模板,首先在利用逆轉錄酶反轉錄成 cDNA,再以 cDNA 鏈為模板進行 PCR 擴增,從而獲得大量拷貝。
  • Nature突破!中國農科院研究人員解析葉綠素合成關鍵酶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的三維晶體結構!
    該研究首次解析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LPOR)的三維晶體結構,揭開了光合作用終極能量來源的生物學轉化「閥門」真實結構,闡明了光碟機動酶的結構學基礎和光依賴型還原酶的動力學機制。
  • Nature:重大突破!首次從結構上揭示酶DNMT3A介導的DNA從頭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在DNA甲基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酶的晶體結構。在哺乳動物中,DNA甲基化是在生殖細胞發育和早期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由密切相關的酶DNMT3A和DNMT3B從頭建立的。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的一種困難是這些酶的結構是未知的。如今,這些研究人員解析出底物結合的DNMT3A的晶體結構。這一突破揭示出這種酶如何識別它的底物並讓這種底物甲基化---這對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是非常重要的。
  • Science:作為逆轉錄病毒警報的酶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環-GMP-AMP合成酶(簡稱cGAS)的特殊的酶可作為一種應對HIV及其它逆轉錄病毒的免疫感測器,它會在出現第一個感染跡象時拉響警報。儘管人們在逆轉錄病毒中有著巨大的生物醫學興趣,但人們就身體對就逆轉錄病毒的先天免疫反應仍然知之甚少,而它又轉而阻礙了疫苗的研發。
  • Cell Res | 新進展,張鵬團隊解析植物PLDα1的晶體結構,揭示真核磷脂酶D的催化和調控機制
    在真核生物中已經發現了大量的PLDs,這些酶被認為是藥物設計的理想靶點,因為這些酶在許多人類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真核生物PLD的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研究測定了全長植物PLDα1在apo狀態和與PA的配合物中的晶體結構,揭示了真核磷脂酶D(PLD)的催化和調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