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復陽,是因為病毒整合到了他們的基因組?

2020-12-19 知識分子

pixabay.com


撰文 | 計永勝

責編 | 陳曉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會出現核酸檢測復陽的情況。但是,我們並不能從復陽人群中分離出病毒,說明核酸檢測復陽可能並非由病毒再感染引起。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為新冠患者復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他們通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這篇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於2020年12月13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1]


這篇文章有趣,也有潛在意義,但需審慎對待體外實驗的結果未必完全在病人實體上得到驗證。」 病毒學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劉善慮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評論說。


他表示,雖然別的非逆轉錄病毒,像RNA病毒包括伊波拉,整合到脊椎動物基因組的情況之前也曾報導過,但是新冠病毒基因整合到病人基因組的機率很小,也未必會有生物學和病理意義。「真若有整合到人體基因組的情況,根據整合位點的不同,有可能對正常細胞功能和外源病毒感染都會有影響。無論如何,這方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病毒學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對該研究持類似看法。他表示,即使新冠病毒的RNA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大家也不要恐慌,因為這些病毒只是碎片,而且被感染的細胞還會死亡,不會對人體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文章中來自自然感染細胞的數據極少也不確定。在受感染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脫落細胞中,只有百萬分之一到幾的序列可能來自新冠病毒與細胞RNA的嵌合體。因此很難排除實驗假象或誤差,無法證明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自然感染的細胞中。」金冬雁表示。


因發現逆轉錄酶而獲得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大衛·巴爾的摩(David Baltimore)在接受《科學》雜誌採訪時也表示,「我們也不清楚在人體中含有這種核酸片段的細胞到底是存活很久還是死亡了。這項研究引發了很多有趣的問題。」 [2]



在生物學的中心法則中,DNA的 「信息」 會被轉錄成RNA,RNA的「信息」再次翻譯成有功能的蛋白質,而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就是逆轉錄。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正常情況下,它利用RNA聚合酶進行核酸複製,並直接「讀取」自身RNA信息合成蛋白質,最後組裝成病毒顆粒,完成增殖。


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繫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魯道夫·耶尼施(Rudolf Jaenisch)研究團隊想知道,SARS-CoV-2的RNA片段是否可以通過逆轉錄整合到人類基因組中去。


科研人員首先對SARS-CoV-2的感染細胞(包括直接分離於新冠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細胞樣本)的RNA測序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很多RNA片段屬於嵌合型——既有人的序列信息,也有病毒的序列信息。在嵌合的病毒核酸序列中,SARS-CoV-2的核衣殼RNA(N序列)所佔比率最高。並且,樣本中SARS-CoV-2病毒載量越高,相應地嵌合型的RNA片段也就越多。作者認為,這提示SARS-CoV-2的RNA可能通過逆轉錄整合到病人的基因組了。


RNA如果逆轉錄就需要一個工具,就是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而逆轉錄酶可以把RNA轉變成DNA。


隨後,研究人員做了一個「理想化」實驗,人為地讓HEK293T細胞高表達LINE-1(一種基因調控原件,約佔人類基因組的17%,可編碼逆轉錄酶,將病毒核酸片段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然後再用SARS-CoV-2感染這類細胞。這裡需要解釋的是,HEK293T是一種衍生自人胚胎腎細胞的細胞系,常用於生物蛋白的表達,以及重組逆轉錄病毒的製造。


兩天後,研究人員提取了細胞基因組,並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引物做了核酸檢測,N序列片段陽性。甚至如果細胞中LINE-1表達量足夠高的話,N序列可以完整嵌合到基因組。研究人員還發現,N序列(RNA)的確定位在細胞核,提示可能是N序列嵌合到基因組後又發生了轉錄。


圖1. SARS-CoV-2的N序列(RNA)定位在高表達LINE-1的HEK293T細胞核。(圖源:參考文獻[1])


那麼,SARS-CoV-2自然感染呼吸系統細胞會是什麼情況呢?


該研究發現,SARS-CoV-2感染人肺腺癌細胞Calu3(並非分離於人體的原代細胞)後,細胞內LINE-1水平升高了3-4倍,並且在細胞基因組檢測到病毒N序列。


圖2. SARS-CoV-2感染Calu3後引起LINE-1水平升高,細胞基因組檢測到N序列。(圖源:參考文獻[1])


SARS-CoV-2感染後會引起機體免疫應答,免疫細胞會提升細胞因子(多種免疫調控蛋白的統稱)表達量,甚至發生「細胞因子風暴」,也即短期內細胞因子表達量劇增。在該項研究裡,科研人員發現用含有多種細胞因子的條件培養基處理Calu3細胞後,LINE-1水平也上升了。


圖3. 細胞因子孵育引起Calu3的LINE-1水平升高(圖源:參考文獻[1])


研究人員認為,SARS-CoV-2感染引起細胞因子水平升高,會誘導宿主細胞逆轉錄原件LINE-1表達升高,進而協助將SARS-CoV-2的核酸序列嵌合到細胞基因組。這些嵌合的核酸序列主要是核衣殼序列,可以再次轉錄成RNA,但不會生產出病毒顆粒。因此,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核酸檢測復陽但查不到病毒。


文章最後還指出,鑑於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組,「常規的核酸檢測方法可能不會很好地反映抗病毒療法真實的病毒清除效力」。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該項研究只停留下體外實驗層面,並沒有直接證據說明,臨床患者或康復者的細胞基因組有嵌合的SARS-CoV-2的核酸片段。


學術界對該研究結果的看法普遍比較謹慎。有學者認為,要得出SARS-CoV-2的核酸片段與感染細胞的基因組整合的結論,這篇論文涉及到的實驗還遠遠不夠。


研究HIV病毒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王宇歌評論說,研究中使用的細胞系Calu3不是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與人呼吸道上皮細胞LINE-1表達情況完全不同。


「在苛刻的人工培養條件下,在體外的Calu3細胞系中的SARS-CoV-2感染可以激活LINE-1對該病毒的逆轉錄過程,這一現象極難轉化為自然情況下人體感染SARS-CoV-2的情況。」王宇歌在微博上寫道。


金冬雁指出,「LINE-1作為一個逆轉錄轉座子,可能會因新冠病毒的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激活,以往在其他病毒感染過程中也曾發現,但不等於就會引起病毒RNA的逆轉錄及其產物與細胞基因組的整合。


他表示,如果真的有整合,還需要在DNA進行檢測,「在蛋白質水平也應該能檢測出來」,「只在RNA的水平檢測還是不作數的。」


「如果要令人信服地嚴謹證明新冠病毒可以整合到基因組,需要病人和模式動物基因組深度測序結果,再加上高質量病人樣本的DNA原位螢光雜交定位病毒。」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海坤評論說,這篇論文作者用的實驗並非最高標準實驗,其結果還有別的解釋可能。


「目前的論文的確有別的可能性解釋,需要進一步實驗驗證別的可能性,但我想這篇文章送審的時候會受到嚴格評審。」劉海坤告訴《知識分子》。


「針對各種評論,尤其是批評的聲音,論文通訊作者魯道夫·耶尼施表示,「我們正在努力回應解決這些批評。大家不用擔心。」 [2]


參考文獻

[1]Liguo Zhang, Alexsia Richards, Andrew Khalil, et al,. SARS-CoV-2 RNA reverse-transcrib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human genome. bioRxiv preprint doi:https://doi.org/10.1101/2020.12.12.422516;

[2]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2/coronavirus-may-sometimes-slip-its-genetic-material-human-chromosomes-what-does-mean

相關焦點

  • 《科學》熱議: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會插進人的基因組!MIT科學家首次發現新冠病毒序列與人基因組整合的證據丨科學大發現
    他們隨後通過體外細胞系研究證實,基於人體內廣泛存在的LINE-1反轉錄轉座子或HIV感染者體內的HIV-1反轉錄酶,新冠病毒的部分核酸序列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更重要的是,整合到人體基因組中的新冠病毒片段能夠正常轉錄。
  • 《科學》熱議: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會插進人的基因組
    Jaenisch在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歷史研究數據之後發現:存在新冠病毒片段與人基因組DNA融合的現象。他們隨後通過體外細胞系研究證實,基於人體內廣泛存在的LINE-1反轉錄轉座子或HIV感染者體內的HIV-1反轉錄酶,新冠病毒的部分核酸序列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
  • 【科研速遞】新冠病毒基因寫入人類基因組,成為永不滅亡的病毒?
    有些患者是因為二次感染,可由兩次病毒基因測序序列的差異而確認。而有一些就比較特殊,檢測「復陽」後,卻又無法分離到病毒顆粒。  該研究的RNA逆轉錄並整合入人基因組的切入點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新冠病毒的核衣殼N因具有非常豐富的RNA序列,因而極有可能成為逆轉錄和整合的靶點。整合後新序列的再轉錄解釋了複查PCR陽性結但又無法分離到病毒顆粒的原因。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核酸檢測到的病毒不一定是活病毒,「細胞殺死了,病毒殺死了,核酸也照樣能檢測到。核酸是只代表有病毒的成分在那,但並不代表那是活病毒。當然,疫情還處於防控階段,為防傳染,核酸復陽的病人要被隔離,但並不代表這些病人一定具有傳染性。由於康復的患者體內多有保護性抗體,大部分患者症狀也不會加重,只要體內產生了足夠量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患者不會再度感染,完全康復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
  • 新冠病毒復陽的原因找到了,並不是疾病復發,很可能是假治癒
    最近,有一個新聞在朋友圈瘋傳,有人說新冠病毒會潛伏在身體裡面,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一樣,一直在身體裡面,變成一個慢性的疾病,需要終身服藥,還會有傳染力,會感染其他人。這樣的說法對嗎?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新冠病毒會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那樣嗎?
  • 科學家探索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復陽的機制
    較特殊臨床表現之一是,一定比例新冠患者在出院後隨訪期間病毒檢測又變成了陽性(復陽)【1,2】。復陽病毒來自何處?但根據國家新冠防治原則,新冠患者出院後需在家嚴格自我隔離14天,該措施從流行病學上排除了病毒復陽是二次感染的可能,因此,通常認為病毒復陽是第一次感染的再現。但推論缺乏實驗室數據支持,導致病毒復陽的因素仍不清楚。
  • 新冠病毒可以逆轉錄並整合入人體的基因組中?
    12月13日美國麻省的Whitehead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Rudolf Jaenisch在bioRxiv上傳了一篇文章,題目是SARS-CoV-2可以逆轉錄並整合入人體的基因組中。HIV和SARS-CoV-2屬於不同的病毒種類,具有截然不同的複製過程,但這兩個病毒都是正鏈RNA病毒。HIV進入細胞後,在細胞質中將HIV RNA逆轉錄成為DNA,而後進入細胞核,在HIV整合酶的作用下整合入人基因組形成「前病毒」。HIV前病毒發生轉錄沉默並伴隨著細胞複製。我們把基因組中含有前病毒的細胞稱為HIV病毒儲藏庫。
  • 為什麼會復陽?因為新冠病毒會像愛滋和B肝一樣,長期寄生體內?
    cccDNA在細胞核裡面,不容易被抗病毒藥物殺滅,所以,B肝很難根治,吃藥只能抑制B肝病毒複製,不能完全清除病毒。愛滋病病毒是逆轉錄RNA病毒,愛滋病病毒感染人類細胞之後,需要將RNA逆轉錄成DNA,然後進入細胞核,整合到人類的DNA中,也就是說,愛滋病毒會潛伏在人類的身體裡面,融合進入人類的DNA。
  • 陳根:新冠「復陽」,是重複感染還是另有原因?
    迄今已有190多個國家發現確診病例,截至北京時間8月17日上午9時,全球已有超過2159萬人感染,已確認因該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77.3萬人。除了對疫情的防控,COVID-19患者痊癒後會不會復發或重複感染是很多人持續關心的問題。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13日消息,上海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很多國家都建議出院患者在家繼續隔離兩周,來確保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清除乾淨。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很多國家都建議出院患者在家繼續隔離兩周,來確保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清除乾淨。 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 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隨著更多患者治癒出院,大眾對於這次疫情的後續發展越發關注,而個別治癒病人「復陽」也讓人對這種病毒疑慮重重:為什麼有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呈陽性?新冠病毒以後會不會變成像流感或B肝、愛滋病一樣的病毒長期留存在人體內?
  • 新冠常陽患者從何而來?專家:或因病毒能在人體內某個器官中生存
    患者常陽,目前更為緊迫的問題是他們是否具有傳染性,這個問題既關乎公眾的生命健康,也影響著出院患者能否回歸正常生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隊長、副院長李海潮認為只要患者有活病毒能排出體外,原則上就有傳染性,但傳染能力強弱還要看排出病毒的數量 [2] 。金冬雁認為:「新冠病毒有傳染性。
  • 待出院新冠患者意外死亡後發現肺部仍殘留病毒,或解復陽之謎
    迄今為止,數以萬計的新冠患者已經臨床治癒並出院,但有的治癒患者卻再次出現SARS-CoV-2核酸檢測陽性,這引起了對「復陽」問題的關注。4月28日最新發表的對一名新冠死亡患者的病理學研究,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視角。一名連續3次新冠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出院標準的病人由於心臟病意外死亡。
  • 新冠病毒可在貓或高溫高溼下傳播?看這些研究重塑我們的認知!
    新冠病毒或不能感染男性生殖系統 4月4日,南京醫科大學劉雲等團隊在medRxiv 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共納入13例男性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其中12例康復,1例死亡。結果表明康復的12例患者精液樣本核酸檢測的SARS-CoV-2 RNA均為陰性;另一例死亡患者的睪丸活檢組織樣本經核酸檢測為病毒RNA陰性。
  • 基因組分析顯示:新冠病毒難長存
    新冠病毒是否將徹底滅絕?不少專家認為,新冠肺炎可能轉化為一種慢性疾病,新冠病毒有可能在人體內長期潛伏,和人類長期共存。難道說我們真的要長期生活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之下?對此,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不同看法。
  • 新冠患者「復發」有三種情況?武漢醫生建議分類施策
    導讀專家呼籲,針對復陽現象,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病情程度等因素進行分層管理,細化出院策略武漢一線醫生發文稱,大量病癒患者出院,部分患者出院後出現再次發熱、核酸檢測陽性的現象,原因多種,既與患者基礎帶病相關,也有臨床治療、核酸採樣等原因。多名臨床醫生提醒,新冠病毒狡猾,目前對其認識尚不夠全面。
  • 最新研究:細胞代謝壓力或使新冠病毒毒力變弱
    據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疑問:新冠病毒在持續進化中,基因組的胞嘧啶含量是否會下降,逐漸與長期流行的冠狀病毒相類似?研究人員隨後收集了公共資料庫發表的2574條全基因組序列(採樣時間為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4月17日),對鹼基組成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持續傳播的過程中,新冠病毒編碼區的胞嘧啶含量的確在逐漸下降。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小至肉眼看不到、平均100納米的新冠病毒,攪得地球人仰馬翻。人類自從褪掉身上的毛髮,腦中的意識就開始從捕捉食物進化到徵服宇宙,逐漸成為這個星球的主宰者,自認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微小的病毒面前變得手足無措、脆弱得不堪一擊。這場席捲全球的傳染病(瘟疫),是人類過度索取地球資源、地球反制人類的規律嗎?新冠治癒後「復陽」有傳染性?
  • 較真丨有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該...
    查證者:韓越丨劍橋大學病毒學博士後一、原研究到底說了什麼3月5日,有報導稱「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乍一看,大多數人可能會理解為——雖然患者已經康復了,但是患者自身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病毒,而這種狀況可能維持數周,在這數周的時間內,康復者還存在將病毒傳染給身邊人的風險,但是風險較低。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2月27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論文,內容只有一頁。文章的原意為:四名中國的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感染,為輕度或中度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