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復陽的原因找到了,並不是疾病復發,很可能是假治癒

2021-01-12 普外科曾醫生

最近,有一個新聞在朋友圈瘋傳,有人說新冠病毒會潛伏在身體裡面,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一樣,一直在身體裡面,變成一個慢性的疾病,需要終身服藥,還會有傳染力,會感染其他人。

這樣的說法對嗎?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

新冠病毒會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那樣嗎?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會長時間在身體裡面潛伏,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之後,在細胞質裡面就可以合成信使RNA(mRNA),然後合成蛋白質,組裝成為新的病毒,然後從細胞釋放,感染下一個人類細胞。

而B肝病毒(HBV)是DNA病毒,它感染人類細胞之後,會進入細胞核,可以整合進入人類的DNA,或者在細胞核裡面形成超螺旋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

cccDNA在細胞核裡面,不容易被抗病毒藥物殺滅,所以,B肝很難根治,吃藥只能抑制B肝病毒複製,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愛滋病病毒是逆轉錄RNA病毒,愛滋病病毒感染人類細胞之後,需要將RNA逆轉錄成DNA,然後進入細胞核,整合到人類的DNA中,也就是說,愛滋病毒會潛伏在人類的身體裡面,融合進入人類的DNA。所以,愛滋病毒很難根治,可以長時間潛伏在人類的身體裡面。

所以,新冠病毒與B肝和愛滋病毒是不一樣的病毒,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整合進入人類的DNA,不太可能長期潛伏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包括之前的SARS、MERS等冠狀病毒,都是一種急性疾病,不會長時間潛伏在身體裡面。

恆源猴模型研究:康復後會清除體內的病毒,且不會再次感染

3 月 14 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臺 bioRxiv 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題目為: Reinfection could not occur in SARS-CoV-2 infected rhesus macaques,翻譯成中文為恆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康復之後,不會再次感染。

康復的恆河猴會產生抗體

總共有4隻猴子,編號分別為M1、M2、M3、M4,研究者用新冠病毒去感染這4隻恆河猴,病毒感染之後,有3隻猴子出現了體重下降,食物減退,呼吸頻率加快等短暫的臨床表現。

對猴子進行病毒的核酸檢測,發現體內的病毒在感染後第3天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第14天降至無法檢測的水平。

在感染病毒的第7天,M1號猴子被安樂死,然後進行了解剖,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存在恆河猴的各個部位,例如鼻、咽、肺、腸、脊髓、心臟、骨骼肌和膀胱等器官。

同時,研究者還檢測了猴子體內的抗體, M2~M4 號猴體內都出現了免疫反應,產生了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

與感染後的第 3 天和第 7 天相比,這 3 只猴子在感染後第 14 天、第 21 天和第 28 天體內病毒特異性抗體均顯著升高。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猴子康復之後,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並且體內的核酸檢測為陰性。如果按照人類的標準,這樣是符合出院條件的,可以出院。

恆河猴不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接著,研究人員對 已經的M3 號和 M4 號猴進行二次感染,再用新冠病毒去感染這兩隻猴子,M2 號猴則作為空白對照。

有趣的是,在二次感染後,M3 號和 M4 號猴子只是出現了短暫的體溫升高,並未出現體重減輕等症狀,鼻/咽/肛拭子中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然後,在二次感染的第5天,M3號猴子被安樂死,並且進行解剖,解剖發現M3號猴子體內的所有器官,都沒有發現病毒,也沒有出現病理性損傷。

從這個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兩個重要的信息:

猴子完全康復後,體內已經沒有病毒,也就是說,病毒已經被完全清除了,病毒不會長期存活在身體裡面,不會像B肝、愛滋病病毒那樣。猴子康復之後,會產生保護性抗體,可以抵抗病毒再次感染,保護性抗體可以在體內持續多長時間,目前還不得而知。那麼,復陽是怎麼回事?是疾病復發嗎?

復陽的患者,很有可能是「假治癒」,並不是復發,也不是再次感染。這些患者的下呼吸道或者肺裡面,可能還有少量的病毒,並沒有完全清除,而出院的時候,我們檢測的是上呼吸道、鼻咽部的核酸,儘管這些部位的核酸是陰性的,但是肺裡面還有少量的病毒,沒有完全消滅。

這時候就可能出現間歇性的排毒,當患者出現咳嗽的時候,肺裡面的病毒或者病毒片段,可能會排出體外,這時候再去檢測,就可能是陽性,叫做復陽。

所以,對於已經出院的患者,還需要在家或者集中隔離14天,並且定期去醫院複查。

相關焦點

  • 新冠患者「復發」有三種情況?武漢醫生建議分類施策
    導讀專家呼籲,針對復陽現象,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病情程度等因素進行分層管理,細化出院策略武漢一線醫生發文稱,大量病癒患者出院,部分患者出院後出現再次發熱、核酸檢測陽性的現象,原因多種,既與患者基礎帶病相關,也有臨床治療、核酸採樣等原因。多名臨床醫生提醒,新冠病毒狡猾,目前對其認識尚不夠全面。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多地出現治癒患者復陽現象,會加重?會傳染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的新聞備受關注,許多人擔心治癒出院的病人仍然有傳染性,或者可能再次發病?目前多地報導了治癒患者復陽現象。治癒患者復陽原因很多1. 取樣誤差:咽部標本檢測本身存在缺陷。「病毒最多的不是在咽部,是在肺部。取咽部標本檢測可能是陰性,過兩天下呼吸道一咳,(痰液)檢測是陽性。這也是有可能的。」 廣東的復陽患者中部分是肛拭子核酸檢測轉為陽性。隨著復陽病例增多,咽部標本檢測的缺陷受到注意。
  • 為什麼會復陽?因為新冠病毒會像愛滋和B肝一樣,長期寄生體內?
    最近,有一個新聞在朋友圈瘋傳,有人說新冠病毒會潛伏在身體裡面,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一樣,一直在身體裡面,變成一個慢性的疾病,需要終身服藥,還會有傳染力,會感染其他人。#健康出行節##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這樣的說法對嗎?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隨著更多患者治癒出院,大眾對於這次疫情的後續發展越發關注,而個別治癒病人「復陽」也讓人對這種病毒疑慮重重:為什麼有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呈陽性?新冠病毒以後會不會變成像流感或B肝、愛滋病一樣的病毒長期留存在人體內?
  • 陳根:新冠「復陽」,是重複感染還是另有原因?
    迄今已有190多個國家發現確診病例,截至北京時間8月17日上午9時,全球已有超過2159萬人感染,已確認因該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77.3萬人。除了對疫情的防控,COVID-19患者痊癒後會不會復發或重複感染是很多人持續關心的問題。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13日消息,上海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來源:21新健康 id:Healthnews21 過去兩個月,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的消息不時傳出:有些病人核酸檢測陰性、宣布治癒後沒幾天,再次檢測又呈陽性了。很多國家都建議出院患者在家繼續隔離兩周,來確保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清除乾淨。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返樸(ID:fanpu2019)、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過去兩個月,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的消息不時傳出:有些病人核酸檢測陰性、宣布治癒後沒幾天,再次檢測又呈陽性了。
  • 延邊再現「復陽」案例!王貴強:短時間兩次被確診,二次感染概率低...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就曾透露,國家衛健委制定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時,已經遇到復陽病例。除此之外,在今年8月12日,荊州市也通報了一起新冠病毒復陽的病例情況。案例中的68歲女性患者,也在6個月裡相繼被確診兩次。短時間內被二次確診,究竟屬於「復陽」還是二次感染?
  • 科學家探索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復陽的機制
    較特殊臨床表現之一是,一定比例新冠患者在出院後隨訪期間病毒檢測又變成了陽性(復陽)【1,2】。復陽病毒來自何處?復陽病毒是否具有傳染性?何種原因導致病毒復陽?這一系列問題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根據國家新冠防治原則,新冠患者出院後需在家嚴格自我隔離14天,該措施從流行病學上排除了病毒復陽是二次感染的可能,因此,通常認為病毒復陽是第一次感染的再現。但推論缺乏實驗室數據支持,導致病毒復陽的因素仍不清楚。
  • 新冠康復後會復發或再感染?恆河猴試驗:不僅不會,還能免疫
    更重要的是,恆河猴模型再次感染未成功這一點提示,目前出院患者的「復陽」不可能是由於再感染所致,需要考慮更複雜的問題來找出原因。據估計,自2月以來,廣東省和其他地區約有14%的出院病人出院後檢測結果呈陽性,這些患者不得不返回醫院繼續進行觀察。患者從最初感染中恢復後是否有「復發」或「再感染」的風險?這一疑問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4月6日,法國巴黎塞納-聖丹尼醫院集團將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1月16日期間因類流感疾病入住醫院的重症患者病例樣本,重新進行核酸檢測,發現一名42歲男性患者當時曾感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人類終結者?鍾南山、王辰、張文宏等專家先後指出,我們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似乎已成定局。4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也警告,在可預見的未來,雖然一些國家的病例數會下降,但其他國家將迎來新冠疫情高峰,在看似得到控制的地區,病毒也可能捲土重來(這可能直指中國)。
  • 新冠患者復陽,是因為病毒整合到了他們的基因組?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會出現核酸檢測復陽的情況。但是,我們並不能從復陽人群中分離出病毒,說明核酸檢測復陽可能並非由病毒再感染引起。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為新冠患者復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在受感染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脫落細胞中,只有百萬分之一到幾的序列可能來自新冠病毒與細胞RNA的嵌合體。因此很難排除實驗假象或誤差,無法證明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自然感染的細胞中。」金冬雁表示。
  • 「復陽...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呈陽性」。2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少量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陽性的情況。為何出現「復陽」?是患者的陰性結果為「假陰性」,還是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出現間歇性排毒?目前,多名醫學專家認為,「復陽」涉及多方面因素,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
  • 新冠病毒可在貓或高溫高溼下傳播?看這些研究重塑我們的認知!
    這些患者的病情很輕,在整個疾病期間都可以活躍在社區中,從而增加了傳播的可能性。 5. 新冠病毒或可在高溫高溼下傳播 3月30日,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院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王其龍等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了研究論文。
  • 待出院新冠患者意外死亡後發現肺部仍殘留病毒,或解復陽之謎
    迄今為止,數以萬計的新冠患者已經臨床治癒並出院,但有的治癒患者卻再次出現SARS-CoV-2核酸檢測陽性,這引起了對「復陽」問題的關注。4月28日最新發表的對一名新冠死亡患者的病理學研究,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視角。一名連續3次新冠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出院標準的病人由於心臟病意外死亡。
  • 較真丨有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該...
    病人好轉的過程中,由於將病毒徹底從人體清除需要一定時間,停藥後也可能出現少量反彈,所以在這過程中,核酸檢測「復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檢測為陽性並不代表康復者病情再次復發或者再次感染。乍一看,大多數人可能會理解為——雖然患者已經康復了,但是患者自身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病毒,而這種狀況可能維持數周,在這數周的時間內,康復者還存在將病毒傳染給身邊人的風險,但是風險較低。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2月27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論文,內容只有一頁。文章的原意為:四名中國的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感染,為輕度或中度患者。
  • 新冠常陽患者從何而來?專家:或因病毒能在人體內某個器官中生存
    屍體碎片在短期內有可能,但不可能長期不被清除。最大可能應該是免疫缺損,也就是因為先天、後天或藥物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不彰。這種情況較罕見,但過去在各種人類病毒包括人類冠狀病毒感染中早有發現和報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表示,「另外,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激素的話,可能會讓病毒在體內清除時間變長。
  • ...部分醫藥衛生界政協委員接受採訪,專家稱新冠肺炎用藥需要科學...
    他指出,嚴格而言,「血漿療法」是個應急的治療措施,在目前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性藥物時,是值得研究和評估的臨床治療手段。 特效藥物的研究一直備受關注。鄭勁平說:「我看到,現在有120多項新冠肺炎的藥物臨床研發項目進行了註冊登記。大家有積極性是好的,都想儘快找到有用的藥物幹預,但新藥的使用需要科學引導。
  • 再論復陽:中科院恆河猴模型發現,康復後不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復陽」現象有關——據報導,國內外多地出現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複查呈陽性的現象,這些患者在出院後不得不返回醫院繼續進行觀察。 中科院恆河猴模型研究:康復後不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另一項研究則用恆河猴模型回答了「康復後是否會再次感染」的問題。
  • 《科學》熱議: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會插進人的基因組
    更重要的是,整合到人體基因組中的新冠病毒片段能夠正常轉錄。目前,新冠病毒的這種特性對人體有何影響仍未可知。不過這個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康復後患者復陽的現象。雖然前段時間出現了幾例新冠病毒感染康復後再感染的報導[7],但對康復者進行嚴格隔離的隊列研究表明,復陽病例不是由再次感染引起的[8,9]。更奇怪的是,在上述PCR陽性康復者患者體內也並沒有分離出具有複製能力的病毒[3-5]。這種奇怪的復陽現象,一直缺少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