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作為逆轉錄病毒警報的酶

2020-12-01 生物谷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環-GMP-AMP合成酶(簡稱cGAS)的特殊的酶可作為一種應對HIV及其它逆轉錄病毒的免疫感測器,它會在出現第一個感染跡象時拉響警報。儘管人們在逆轉錄病毒中有著巨大的生物醫學興趣,但人們就身體對就逆轉錄病毒的先天免疫反應仍然知之甚少,而它又轉而阻礙了疫苗的研發。到目前為止,存在於宿主中的、能夠探測到包括HIV在內的逆轉錄病毒的感測器大體上是未知的。但Daxing Gao及其同事用原代人類細胞顯示,HIV的逆轉錄——這是一個病毒複製所需的過程——會引起cGAS觸發一種針對它的先天免疫反應,該反應涉及幹擾素的產生。他們說,缺乏該酶的細胞無法檢測到HIV、SIV及小鼠白血病病毒(MLV)。他們的發現意味著cGAS可作為HIV以及許多其它逆轉錄病毒的一種免疫感測器,而研究人員提出,應該對cGAS的產物——環-GMP-AMP——進行是否具有任何治療功效的研究。他們所提供的對身體感測HIV的先天免疫的了解可能在未來有助於疫苗的研發。(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40933

Cyclic GMP-AMP Synthase Is an Innate Immune Sensor of HIV and Other Retroviruses

Daxing Gao1, Jiaxi Wu1, You-Tong Wu1, Fenghe Du1,2, Chukwuemika Aroh3,4, Nan Yan3,4, Lijun Sun1,2, Zhijian J. Chen

Retroviruses, including HIV, can activate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but the host sensors for retroviruses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show that HIV infection activates cyclic-GMP–AMP (cGAMP) synthase (cGAS) to produce cGAMP, which binds to and activates the adaptor protein STING to induce type-I interferons and other cytokines. Inhibitors of HIV reverse transcriptase, but not integrase, abrogated interferon-β induction by the virus, suggesting that the reverse transcribed HIV DNA triggers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Knockout or knockdown of cGAS in mouse or human cell lines blocked cytokine induction by HIV, murine leukemia virus (MLV), and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GAS is an innate immune sensor of HIV and other retroviruses.

相關焦點

  • Science:探秘逆轉錄酶的多功能性
    這一複雜的過程需要有數種酶的活性,其中包括涉及 DNA 合成、 RNA- DNA 複製中間產物中 RNA 鏈的降解、核酸鏈的置換以移除剩下的 RNA 及 DNA 片斷,使得第 2 條 DNA 鏈得以合成以及核酸鏈的轉移使得新合成的 DNA 可以在模版內或模版間移動等酶的活性。不同尋常的事,所有這些任務都是由一種單一的酶來進行的: HIV 逆轉錄酶( RT )。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如何起作用的?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以減少體內愛滋病病毒的數量。如果一個人堅持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在限制病毒的影響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儘管各地區和人口之間存在不平等現象,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進步使許多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壽命與沒有愛滋病毒的人相當。 這種療法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防止感染。
  • PNAS:片段篩選發現HIV逆轉錄酶抑制劑
    能夠有效抑制HIV-1逆轉錄酶活性,為HIV-1預防和治療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信息。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飽和轉移磁共振和體外活性實驗的方法,發現了HIV-1逆轉錄酶的片段抑制劑,與非核苷酸類的RT抑制劑(NNRTI)和核苷酸RT抑制劑(NRTI)相比,這種片段抑制劑在化學結構和作用機制上存在很大不同。
  • CAS:9068-38-6,AMV反轉錄酶,AMV逆轉錄酶詳細資料
    CAS:9068-38-6,AMV反轉錄酶,AMV逆轉錄酶詳細資料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3
  •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現狀與下一個十年
    1.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1981年,人類歷史上第一例愛滋病病例在美國被報告。1983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被定義為病原微生物。四年後,第一個愛滋病藥齊多夫定(Zidovudine)被美國FDA批准,並開啟了抗逆轉錄病毒化療的新紀元。
  • Cell | 細菌逆轉錄酶在抗噬菌體防禦中的作用
    儘管逆轉錄酶系統在三十年前就被發現了,但它們的功能仍然是未知的。進一步通過分析ncRNA二級結構發現其具有已知逆轉錄酶ncRNA前體的特點,並說明它真的是ssDNA合成的前體,因此新發現的這個防禦系統包含一個全新的逆轉錄酶。
  • HIV感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小測驗
    在這些感染HIV的人群中,估計有2,330萬人(約62%)正在接受某種形式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雖然目前還沒有治癒HIV感染的方法,但了解病情並堅持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與其他預防措施相結合,仍然是治療和預防HIV傳播的主要手段。關於HIV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快來測驗一下吧!
  • B肝新藥開發純化HBV- RT和尋找潛在逆轉錄酶抑制劑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開發了一個體外檢測系統,使用純化的HBV RT來尋找潛在的逆轉錄酶(RT)抑制劑。這項科研成果是高純度B型肝炎病毒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下部分,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科學雜誌《Viruses》上。
  • 南非推新型HIV藥 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
    據介紹,這種新藥名為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愛滋病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逆轉錄過程就是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病毒DNA的過程。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這種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從而讓人比較容易感染各種疾病,並可能出現惡性腫瘤。目前全球大部分醫療組織和機構都推薦有相關症狀的患者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 孕婦是否得到了正確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略少於一半的妊娠(49.5%)涉及被列為首選或替代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略多於四分之一(26.4%)的孕婦接受了被歸類為沒有足夠證據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136例妊娠,或7.3%,涉及不建議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根據HHS指南。 在選擇一些藝術治療方案的背後似乎有確鑿的理由。
  • 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2】Science子刊:早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能保留針對HIV的關鍵免疫反應doi:10.1126/scitranslmed.aau0528在HIV病毒感染的最早階段進行聯合抗逆轉錄病毒(ART)治療可能產生功能性CD8「殺傷」T細胞並維持CD4輔助性T細胞作為這種病毒的主要靶標。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時,不會發生HIV傳播。  這項研究招募了近1000名男同性戀伴侶,其中一名伴侶感染了HIV而另一名沒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在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從而使病毒載量受到抑制時,沒有發生病毒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表示:「這是個好消息。
  • Cell| 揭示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揭示了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其機制主要是通過阻礙噬菌體感染介導抗噬菌體活性的產生。逆轉錄酶是由一個非編碼RNA(ncRNA)和一個特殊的逆轉錄酶(RT)組成的遺傳元件。RT以ncRNA為模板,生成RNA和DNA組分共價連接的嵌合RNA/DNA分子。
  •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新華社華盛頓7月2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4日宣布,南非一名出生後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兒童,在嬰兒時期接受該機構支持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
  • ...裡卡多·迪亞茲|提摩西·布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愛滋病|聖保羅...
    7月8日,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臨床學者裡卡多·迪亞茲(Ricardo Diaz)在世界愛滋病大會(AIDS 2020)上報導了一例「潛在HIV治癒」的病例,研究者使用了激進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並結合煙醯胺,讓一名HIV感染者停藥66周後仍無復發感染跡象。但對於該研究的最終結果,專家仍有爭議。裡卡多·迪亞茲是運行這項研究的臨床調查員,他稱不知道病人是否已經痊癒。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2019-05-06 07:16:47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對愛滋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本報訊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愛滋病的感染風險和傳播速度。相關研究11月24日在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美國亞特蘭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凱文·芬頓稱:「這項研究可看作是愛滋病預防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
  • 儘管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但HIV仍可能在大腦中持續存在
    雖然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以有效地阻止愛滋病毒的複製,但病毒遺傳物質仍存在於長期休眠的免疫細胞中,即病毒庫。如果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被終止,當這些宿主細胞被激活時,病毒會反彈,這是長期緩解的主要障礙,最終是治癒。 大腦是愛滋病病毒的避難所,部分原因是許多藥物無法通過血腦屏障。
  • Nature:內源逆轉錄病毒調控胚胎幹細胞發育潛能
    這些ES細胞周期是由組蛋白修飾酶控制的。轉錄組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分析顯示,許多2C細胞轉錄物源自來源於內源逆轉錄病毒的長末端重複序列。這提示,外源序列有助於驅動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細胞命運調控。
  • Nature: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
    逆轉錄病毒的整合酶蛋白如HIV-1催化病毒基因組向宿主基因組中的插入,在那裡病毒能夠在一個細胞中無限期地長久存在。因為整合是病毒複製的關鍵,所以整合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一個目標,而幾種抑制藥物(包括raltegravir 和 elvitegravir)則被用於治療或進行臨床試驗。尋找新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工作一直受阻於缺乏在基質DNA上的整合酶複合物(或稱整合體)的結構。現在,來自非致病逆轉錄病毒(被稱為「泡沫病毒原型」)的全長度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已在與其同類病毒DNA形成的複合物中被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