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探秘逆轉錄酶的多功能性

2020-12-05 生物谷

專題:Science報導

對 HIV 在人類細胞中的複製來說, HIV 必須將其單股 RNA 的基因組轉化成為可以整合至宿主基因組中的雙股 DNA 。這一複雜的過程需要有數種酶的活性,其中包括涉及 DNA 合成、 RNA- DNA 複製中間產物中 RNA 鏈的降解、核酸鏈的置換以移除剩下的 RNA 及 DNA 片斷,使得第 2 條 DNA 鏈得以合成以及核酸鏈的轉移使得新合成的 DNA 可以在模版內或模版間移動等酶的活性。不同尋常的事,所有這些任務都是由一種單一的酶來進行的: HIV 逆轉錄酶( RT )。

在 2008 年 11 月 14 日 《科學》雜誌的一篇 Report 中, Liu 等人為人們就 RT 是如何在其多種功能之間變換的提供了新的見解。應用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的方法,該研究團隊對個體 RT 分子與核酸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實時的監控。 他們發現,這種酶在雙股核酸之間滑行了長距離,並在相反的兩個端點之間進行快速的穿梭行動。另外,它還能夠在支持不同酶活性的相反的結合方位之間自動地翻轉。由於 RT 是抗 HIV 療法中的一個主要的標靶,對這種酶的更深的了解會對未來的藥物設計有所助益。(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Science 14 November 2008: DOI: 10.1126/science.1163108

Slide into Action: Dynamic Shuttling of HIV Reverse Transcriptase on Nucleic Acid Substrates

Shixin Liu,1 Elio A. Abbondanzieri,1 Jason W. Rausch,4 Stuart F. J. Le Grice,4 Xiaowei Zhuang1,2,3*

The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atalyzes a series of reactions to convert single-stranded viral RNA into double-stranded DNA for host cell integration. This process requires a variety of enzymatic activities, including DNA polymerization, RNA cleavage, strand transfer, and strand displacement synthesis. We used 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to prob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T and nucleic acid substrates in real time. RT was observed to slide on nucleic acid duplexes, rapidly shuttling between opposite termini of the duplex. Upon reaching the DNA 3' terminus, RT can spontaneously flip into a polymerization orientation. Sliding kinetics were regulated by cognate nucleotides and anti-HIV drugs, which stabilized and destabilized the polymerization mode, respectively. These long-range translocation activities facilitate multiple stages of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athway, including normal DNA polymerization and strand displacement synthesis.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2 Department of Physics,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3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4 HIV Drug Resistance Program,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Frederick, MD 21702, USA.

相關焦點

  • Science:作為逆轉錄病毒警報的酶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環-GMP-AMP合成酶(簡稱cGAS)的特殊的酶可作為一種應對HIV及其它逆轉錄病毒的免疫感測器,它會在出現第一個感染跡象時拉響警報。儘管人們在逆轉錄病毒中有著巨大的生物醫學興趣,但人們就身體對就逆轉錄病毒的先天免疫反應仍然知之甚少,而它又轉而阻礙了疫苗的研發。
  • CAS:9068-38-6,AMV反轉錄酶,AMV逆轉錄酶詳細資料
    CAS:9068-38-6,AMV反轉錄酶,AMV逆轉錄酶詳細資料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3
  • Cell | 細菌逆轉錄酶在抗噬菌體防禦中的作用
    儘管逆轉錄酶系統在三十年前就被發現了,但它們的功能仍然是未知的。進一步通過分析ncRNA二級結構發現其具有已知逆轉錄酶ncRNA前體的特點,並說明它真的是ssDNA合成的前體,因此新發現的這個防禦系統包含一個全新的逆轉錄酶。
  • PNAS:片段篩選發現HIV逆轉錄酶抑制劑
    2015年6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三種針對HIV-1逆轉錄酶的片段化抑制劑,
  • Cell| 揭示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揭示了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逆轉錄酶系統是抗噬菌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其機制主要是通過阻礙噬菌體感染介導抗噬菌體活性的產生。逆轉錄酶是由一個非編碼RNA(ncRNA)和一個特殊的逆轉錄酶(RT)組成的遺傳元件。RT以ncRNA為模板,生成RNA和DNA組分共價連接的嵌合RNA/DNA分子。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如何起作用的?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以減少體內愛滋病病毒的數量。如果一個人堅持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在限制病毒的影響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儘管各地區和人口之間存在不平等現象,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進步使許多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壽命與沒有愛滋病毒的人相當。 這種療法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防止感染。
  • Science:改寫教科書!揭示Rho讓RNA聚合酶失活終止轉錄新機制
    在轉錄過程中,一種稱為RNA聚合酶的酶將自身包裹在DNA的雙螺旋周圍,使用一條DNA鏈與核苷酸匹配以形成遺傳物質的副本---一條新合成的RNA鏈,該RNA鏈的合成在轉錄完成後會釋放出來。所產生的RNA可以產生蛋白,而蛋白對於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並可以在細胞內完成大部分工作。就像任何連貫的信息一樣,RNA轉錄需要在正確的位置啟動和停止才有意義。
  • B肝新藥開發純化HBV- RT和尋找潛在逆轉錄酶抑制劑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開發了一個體外檢測系統,使用純化的HBV RT來尋找潛在的逆轉錄酶(RT)抑制劑。這項科研成果是高純度B型肝炎病毒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下部分,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科學雜誌《Viruses》上。
  •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現狀與下一個十年
    1.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1981年,人類歷史上第一例愛滋病病例在美國被報告。1983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被定義為病原微生物。四年後,第一個愛滋病藥齊多夫定(Zidovudine)被美國FDA批准,並開啟了抗逆轉錄病毒化療的新紀元。
  • 3篇Science |轉錄和翻譯「牽手」—NusG 的故事
    其中,轉錄過程由RNA聚合酶以DNA為模板,轉錄生成信使RNA (mRNA);翻譯過程由核糖體以信使RNA為模板,利用胺基酸合成蛋白質。在細菌中,轉錄和翻譯過程在相同時間相同位置內進行。早在1970年,O. L. Miller等人就通過電鏡觀察到大腸桿菌體內多個核糖體結合在同一條信使RNA上,並在此信使RNA起始位點發現可能的轉錄中RNA聚合酶【1】。
  • HIV感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小測驗
    在這些感染HIV的人群中,估計有2,330萬人(約62%)正在接受某種形式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雖然目前還沒有治癒HIV感染的方法,但了解病情並堅持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與其他預防措施相結合,仍然是治療和預防HIV傳播的主要手段。關於HIV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快來測驗一下吧!
  • 三篇Science揭示相分離與基因轉錄存在密切關聯
    圖片來自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ar3958。傳統的生物化學重建和遺傳學研究已鑑定出很多在轉錄調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分子參與者。然而,弱的動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促進活細胞中的基因激活的機制一直是未知的。活細胞單分子成像取得的進展為研究體內轉錄開闢了新的前沿。
  • Science | 突破,可能開拓一個新的領域,首次發現m6Am甲基化轉移酶
    N6-甲基腺苷(m6A)是人類最普遍的信使RNA修飾形式。所謂的「寫入」複合物,核心部分為METTL3–METTL14 m6A甲基轉移酶,還包括其他調控因子亞單元,作用是催化m6 mRNA甲基化。至少有兩種橡皮擦酶FTO和ALKBH 5介導了甲基化的逆反應。m6甲基化的轉錄被讀取器蛋白質鎖識別,該蛋白可以調節mRNA前處理、翻譯和退化。在哺乳動物中,m6A依賴的mRNA調節是必不可少的。m6A甲基化的缺陷影響很多的生物過程。
  • 孕婦是否得到了正確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略少於一半的妊娠(49.5%)涉及被列為首選或替代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略多於四分之一(26.4%)的孕婦接受了被歸類為沒有足夠證據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136例妊娠,或7.3%,涉及不建議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根據HHS指南。 在選擇一些藝術治療方案的背後似乎有確鑿的理由。
  • 南非推新型HIV藥 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
    據介紹,這種新藥名為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愛滋病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逆轉錄過程就是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病毒DNA的過程。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這種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從而讓人比較容易感染各種疾病,並可能出現惡性腫瘤。目前全球大部分醫療組織和機構都推薦有相關症狀的患者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當DNA中的某個遺傳信息需要表達時,第一步是將其轉移到RNA分子上,即轉錄(transcription)。所以多數RNA是DNA中部分信息的臨時載體,成本低,壽命短,數量多。RNA的結構與功能多樣。RNA聚合酶I(RNA pol I,RNAP I或RNA pol A)負責轉錄rRNA,但不包括5 S rRNA;RNAP II負責mRNA、大多數的lncRNA和snRNA,以及部分microRNA;RNAP III負責分子較小的RNA,如tRNA、5 S rRNA、U6 snRNA以及部分microRNA。
  • 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DNA甲基化增強基因轉錄機制
    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及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方式的改變,從而控制基因表達。DNA甲基化通常抑制基因轉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它也激活基因轉錄。無論是哪種情形,DNA甲基化的下遊因子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 專家點評|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結構功能更新對磷酸酶PP2A的認知
    轉錄是基因表達的最核心步驟。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主要分為轉錄起始(initiation)、暫停(pausing)、延伸(elongation)和終止(termination)四個步驟。RNA聚合酶II (Pol II)在轉錄進程中,受到轉錄因子和Pol II本身的翻譯後修飾調節。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時,不會發生HIV傳播。  這項研究招募了近1000名男同性戀伴侶,其中一名伴侶感染了HIV而另一名沒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在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從而使病毒載量受到抑制時,沒有發生病毒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表示:「這是個好消息。
  • Nature:內源逆轉錄病毒調控胚胎幹細胞發育潛能
    這些ES細胞周期是由組蛋白修飾酶控制的。轉錄組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分析顯示,許多2C細胞轉錄物源自來源於內源逆轉錄病毒的長末端重複序列。這提示,外源序列有助於驅動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細胞命運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