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氮化硼的微觀結構及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62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自然-通訊》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利用等離子體處理將氫分離到六方氮化硼夾層氣泡中》(Isolating hydrogen in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bubbles by a plasma treatment的論文。該論文首次報導通過氫等離子體處理後的多層六方氮化硼hBN夾層中會捕獲氫氣並形成氣泡,氣泡大小可控且具有較高的熱學和化學穩定性,具有進一步應用於微納機電器件和儲氫的潛力。

  h-BN是一種具有極高熱學和化學穩定性的寬帶隙二維原子晶體。與石墨烯類似,單層h-BN具有六角蜂窩網狀晶格結構和原子級平整的表面。多層h-BN的層與層之間依靠範德華力結合。上海微系統所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h-BN晶體置於氫氣等離子體中處理,其表面會形成微米級大小可控的氣泡。進一步測量發現h-BN晶體的層間堆疊形式以AA』方式為主,這種堆疊方式具有多孔對齊的特點。氫氣進入等離子體狀態後會產生大量的氫原子,這些氫原子可以克服h-BN電子云的阻擋,無損地穿透多層h-BN,並在其層間間隔處複合成為氫氣分子。由於二維h-BN能阻擋氣體分子通過,氫氣最終被限制在h-BN層間間隔處並最終形成氣泡。研究人員還發現採用這種等離子體工藝能夠成功將氫分子從氬氫混合氣中分離到h-BN夾層中形成氣泡,甚至可以從甲烷或者乙炔等碳氫化合物氣體中提取分離出氫氣。

  研究人員還採用一臺低溫原子力顯微鏡對h-BN表面氣泡進行測量,發現原先飽滿的氣泡在溫度從34 K降至33 K的瞬間會突然消失,這一塌縮/膨脹過程可隨降溫/升溫過程反覆出現。該轉變溫度與氫氣的液化溫度點(33.18 K)一致,也間接證明了h-BN氣泡中確為氫氣。

  該研究工作成功利用了h-BN的特殊微觀結構實現對氫元素的分離、提取及存儲,同時可控的微米級氣泡製備工藝也為基於二維原子晶體的微納機電器件及力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案。

  該研究工作由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王浩敏課題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道禮課題組、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Jannik Meyer課題組、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教授Takashi Taniguchi課題組及東南大學教授倪振華課題組合作完成。工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先導B類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論文的第一作者賀立為上海微系統所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王浩敏與張道禮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利用等離子體工藝將氫氣分離到六方氮化硼氣泡中

利用等離子體工藝從碳氫化合物中提取氫氣並封裝在h-BN層間隔處 

h-BN表面氫氣氣泡在33 - 34 K溫度變化中的膨脹/塌縮過程。刻度條尺寸: 3 μm

相關焦點

  • 淺析六方氮化硼陶瓷的製備與應用
    六方氮化硼的結構六方氮化硼屬於六方晶系,具有和石墨烯相同的六方晶體結構,它的晶格常數a=0.2504nm,c=0.6661nm,是由多層結構堆疊起來的,層間B-N-B是靠範德華作用力連接,易於剝離,且質量較輕,不導電,具有很寬的帶隙(5.1eV),高的硬度(莫氏硬度2),高熔點
  •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異質結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異質結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員謝曉明領導的研究團隊採用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成功製備出單原子層高質量石墨烯
  •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異質結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Nano Research》:Ni表面上六方氮化硼/石墨烯...
    面內二維異質結構能夠整合不同二維材料的優點,拓展其在光學、電學器件領域內的應用,然而外延異質結構的可控制備和規模化生產,尤其是微觀構建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Research》:Ni表面上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平面內異質結生長過程的...
    面內二維異質結構能夠整合不同二維材料的優點,拓展其在光學、電學器件領域內的應用,然而外延異質結構的可控制備和規模化生產,尤其是微觀構建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新的電晶體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們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望改變石墨烯物理學的一些理論預測。他們引入了另一種單原子厚度、屬性和石墨烯類似的材料六方氮化硼(hexagonal boron nitride),並將一層石墨烯置於其上,最終得到的混合材料既有石墨烯的導電特性,還終於具備了建造電晶體所必需的能隙。
  • 六方氮化硼合成新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天如研究團隊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袁清紅研究團隊,基於原位合成、表徵研究與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提出鐵硼(Fe2B)合金表面高質量多層六方氮化硼(h-BN)原子空位輔助生長新機制。
  • 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的區別是什麼-德福鵬新材料
    氮化硼,化學分子式為BN,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構成的晶體,具有四種不同的變體:六方氮化硼(H-BN)、菱方氮化硼(R-BN)、立方氮化硼(C-BN)和纖鋅礦氮化硼。本文主要講述氮化硼變體中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的知識,分析兩者的區別和不同之處。
  • 白石墨烯(單層少層六方氮化硼)樹脂改性 磨料磨塊 彈性磨塊
    研究生大作業題目:納米白石墨烯(單層/少層六方氮化硼)對樹脂改性在磨料磨塊行業的成功應用技術與經濟價值報告(以白石墨烯在瓷磚陶瓷打磨瓷磚拋光行業的彈性磨塊改性實際應用為研究對象)學習中心:層 次:專 業:年 級:學 號:學 生:指導教師
  • 工學院王前課題組在氮化硼材料的金屬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美國化學學會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以全文形式刊發了北京大學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王前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題為 「Three-dimensional Metallic Boron Nitride」 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他們在三維金屬性氮化硼材料的理論設計與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 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已具備實用價值
    原標題: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已具備實用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各類電子產品的性能及功能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傳統電子材料的物理限制也因此逐漸顯現,人們愈加迫切地需要具備更加強大性能的新一代電子原材料作為電子工業繼續騰飛的基石。
  • 氮化硼的普及應用說明
    氮化硼的普及應用說明氮化硼的普及應用說明氮化硼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構成的晶體。
  • 六方氮化硼:似乎是5G RF開關的首選材料
    翻譯自——spectrum在金電極之間夾著一層原子薄的六方氮化硼層,可以作為傳輸5G甚至更高頻率的開關。德克薩斯州的工程師設計了一種類似記憶體的非揮發性的2D六方氮化硼開關原子數量級的二維材料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用,但直到兩年前,還沒有人想到它們能製造出更好的存儲設備。Deji Akinwande, Jack Lee和他們在UT Austin的團隊嘗試了一下。
  • 復旦大學的共形六方氮化硼改性技術研究成果
    經過三年的努力,復旦大學國家重點分子工程重點實驗室衛大成開發了一種成功的共形六方氮化硼改性技術。 3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自然—通訊》。專家認為,這項工作有望為介電基板的改造提供新技術,以解決散熱問題。
  • Nature:北大劉開輝課題組首次實現分米級二維單晶六方氮化硼的製備
    ,在國際上首次報導利用中心反演對稱性破缺的單晶銅襯底實現分米級二維單晶六方氮化硼的外延製備。近年來,隨著晶片尺寸的不斷減小,短溝道效應、熱效應等日趨明顯,開發全新的量子材料體系以實現變革性的器件應用已成為當前科技的研究熱點。二維材料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材料,兼具極限尺寸的物理厚度、完美的表界面、優異的物理性質,且體系豐富,包含導體(石墨烯)、半導體(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等)和絕緣體(六方氮化硼),是潛在變革性技術應用所需要的核心基礎材料。
  • 復旦大學成功研發共形六方氮化硼修飾技術
    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魏大程團隊經過3年努力,研發成功共形六方氮化硼修飾技術。3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專家認為,這項工作將有望為解決晶片散熱問題提供一種介電基底修飾的新技術。
  • 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輝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共同通訊作者形式在Nature 雜誌上發表全文(Article)。
  •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計算、Raman光譜、NMR及熱力學平衡計算等手段展開系統研究,希望能從溶液微觀結構的側面找到上述現象的化學本質。>X射線散射數據解析新方法和解析軟體開發(XNSSA)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系列進展。    論文連結    Advance In Engineering評論連結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 武漢大學方國家課題組在全無機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方國家教授課題組與吳奕初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採用J71、PBDB-T、PM6等一系列無摻雜聚合物有機光伏給體材料作為空穴輸運材料,採用合適的能級和載流子輸運能力,構建了全新的全無機PSCs體系結構。 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具有連續可調的寬帶隙(1.73〜2.3 eV),在半透明電池以及疊層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 物理所石墨烯摩爾超晶格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在《自然•材料》、《自然•納米技術》、《自然•物理》、《自然•通訊》刊登了系列研究成果。針對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結構,他們系統研究了氮化硼基底調製下的摩爾超晶格以及相關物理現象,為石墨烯能帶及電子學性質調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