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央視3·15晚會報導了部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周邊都縣食品正通過跨境電商等網絡渠道流入國內,存在一定安全風險。這種情況,不止是線上,在線下的專賣店也存在,被曝光的商家涉及無印良品店、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等。當晚,記者在經四路無印良品店走訪發現,店內有多種涉嫌產地來自日本「核汙染區」的食品在售。
撕下包裝袋中文標籤產地為「核汙染區」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當晚,記者走訪經四路無印良品店發現,店內有多種央視所曝光的涉嫌產地來自日本核汙染輻射區的食品。
15日21:40,經四路一家無印良品店尚在營業,臨近夜間關門,店內除店員外僅有幾名顧客在挑選衣物,零食區少有人光顧。兩排售賣零食的貨架上,擺著曲奇、糖果、巧克力、咖啡等近20種食品,除去產地為國內及韓國的食品外,剩餘的食品外標籤上貼有「原產國:日本」字樣。
記者隨機選取原產國為日本的無糖黑咖啡、椰絲曲奇餅乾、金平糖、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五種食品。記者撕下貼在包裝上的紙質中文標籤,包裝袋上露出日文「東京都豐島區」字樣。
就在記者準備去結款時,另一店員詢問「這些東西都要買來吃嗎?」對於記者所購食品是否受到日本核輻射,對方表示並不知情。
市民孫女士是無印良品的常客,對店裡售賣的小零食十分喜愛,「經常買些曲奇、糖果之類的,都很好吃。」15日晚,孫女士在家觀看了央視3·15晚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常在店內購買的小零食可能來自日本核汙染輻射區。
家裡的存貨是不是也有日本核汙染輻射區生產的?孫女士在家裡翻出之前購買的「存貨」,發現除了部分為國產外,剩餘大部分都原產自日本,撕開包裝上的進口產品中文標識,露出原本包裝上赫然帶著「東京都」字樣。
「這不就是核汙染輻射地區嗎?國家明令禁止,怎麼還能在商場裡賣!」她很不解,對著這些平時的「心頭好」,孫女士犯了難,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輻射食品」,「直接扔掉會不會有汙染?」同時,她也擔心起自己的健康,此前並不知道日本食品存在核輻射可能,「都吃了這麼久,不會有什麼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