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影》是張藝謀感動了觀眾,還是中國元素的電影吸引人

2020-12-06 陸秀娛樂

影評:《影》是張藝謀感動了觀眾,還是中國元素的電影吸引人

文 / 陸秀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

國慶期間,好多優秀影片上映,《影》遙遙領先,累計票房5億,衝著這麼高的票房,不由得勾起普通觀眾的觀影欲望,張藝謀的票房號召力還是很強的,於是抱著期待的心情走進影院。影片中陰謀交織,螳螂撲蟬黃雀在後,拳拳見肉,刀刀見血,後來的殺戮,我是閉上眼睛看的,是張導拍的太真實了,作為觀眾的我都不忍直視,刀入血出,血總是汩汩的流出,用劍殺人,見血封喉,厚重的歷史感從屏幕上躍然而出,人與人之間陰謀與權力相交織,明與暗,黑與白,光與影。電影一開場,濃重的黑白水墨畫闖入眼帘徐徐展開,這講的是一個沛國國君沛良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而子虞用替身影子代替自己與沛良周旋的權謀遊戲。

故事始於三年前,大都督子虞與敵國戰將楊蒼交戰落敗,負傷之後自己藏於密室,秘密訓練從小培養的影子替身境州代替他上朝堂發表自己的政治立場,主張和楊蒼交戰,把楊蒼佔據的鏡州奪回來。影子境州從小與家人離散,為了找到失散的母親,成為了子虞的影子。被培養成子虞的替身,外貌,性格,武功,傷疤,思想都必須與真身相同,互為一體令外人真假難辨,在子虞負傷之後全面代替真身對外活動,在夜半無人之時影子才會做回自己,懦弱,畏首畏尾,自己亦不知自己是誰 ,除了替真身實現抱負,沒有存在的意義。

三年後敵國來襲,國公沛良心思不定,對於敵國楊蒼,朝堂上大臣分成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 互不相讓,主和派魯嚴要與楊蒼和 ,主戰派子虞要與楊蒼戰。明裡國君沛良忌憚敵國戰將楊蒼,割地鏡州給楊蒼以求暫時的安穩,同意楊蒼的兒子楊平納長公主為妾,實則是擔憂子虞奪回鏡州之後謀反。

子虞使計讓影子境州代替自己和楊蒼宣戰,明裡和楊蒼大戰3個回合以上,破解楊蒼刀法,暗裡通過水路攻佔到鏡州內陸,從裡面攻破鏡州。影子境州的使命就是拖延楊蒼時間以使鏡州城破,就是付出生命為代價,他的內心就是能見到母親。影子完成使命後沒死,抱著希望去見母親,結果發現母親被殺死,還被殺手追殺,沛公的殺手救了他。沛公派出殺手去密室殺子虞。

朝堂上,沛公面對兩派大臣,殺了主和派魯嚴,因他與楊蒼裡應外合,影子依舊代替子虞的身份出現,但這時影子已被王所用,刺殺子虞的王的殺手出現,出乎意料子虞沒死,他與王互相刺殺死去,影子推門而出 ,面對朝臣。國君的老謀深算,子虞的心狠手辣,影子的人格分裂,各個人物刻畫分明。

做為「影子」存在的境州在遊戲中苦苦求生,作為一枚棋子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是真身成就了影子?還是影子成就了真身?我認為兩者互依互存不可分割。其實社會中人的都是棋子,身不由己的被擺來擺去,或許不是出於自己的本心。黑白灰的色調就像人心,沒有絕對的黑和絕對的白,還有中間色灰色。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都只是渺小的一員,為生存、為欲望、為需求,當執行別人的命令的時候,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的別人的心就變成了自己的心,別人的欲求就變成了自己的欲求,隨著條件的漸漸滿足,自己的欲求也越來越高。

- END -

相關焦點

  • 影評《影》:若張藝謀電影無色,則張藝謀不再!
    張藝謀的新作《影》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非常滿意。如果要我使用一個短句來評價這部電影,這句話是——這是張藝謀的電影。 攝影系出身的張藝謀對如何呈現視覺美有著獨特而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解在電影的實踐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看到了張藝謀很多視覺上令人驚豔的電影,如《紅高粱》,如《英雄》,如此次發布的《影》。 。可以說,這種震撼是觀眾對電影藝術效果的認可,是一場影響巨大的視覺盛宴。為了讓電影看起來更好,首先必須拍攝的美,然後是敘事的美,最終是立意的美。這三者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張藝謀新片《影》展現東方美學
    讓一個個中國文化符號躍然銀幕,鮮活又不失內涵,最終成就了張藝謀導演一派獨特的美學天地。10月1日、2日《今日影評》特邀《影》造型設計師陳敏正、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吳冠平為觀眾解析《影》。黑白灰來自導演對劇情與色彩的精心設計很多觀眾表示在觀賞《影》時,仿佛置身圍棋的世界,一方面因為影片整體呈現黑白灰的主色調,另一方面由於影片中的鬥爭如同圍棋一般燒腦。吳冠平在《今日影評》中指出,人性的博弈是這部電影的看點,電影講述的故事充滿了人性的爭鬥,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語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讓不同人物擁有了多面的複雜性和矛盾性。
  • 電影《影》國慶熱映引發大眾美學熱議,騰訊影業攜手張藝謀打造中國...
    @CobraCB 更認為:「應該是張藝謀二十年來的最好作品,在畫面美學上,張藝謀仍然是當之無愧的國內電影界第一人……這是國慶檔期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張藝謀導演曾在威尼斯電影節期間受訪時談到:「《影》用的都是傳統的中國美學概念,它的黑白、水墨風,它的陰陽,它的八卦,太極,以柔克剛,隱忍。
  • 張藝謀影影評盤點 大家都說他回到了英雄水平
    張藝謀這兩年堪稱創作高峰期,新片拍了一部又一部,不過鑑於《長城》的口碑,很多人好奇《影》的水準質量,該片日前獻映威尼斯電影節,影評如何呢?   《影》的原創故事來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編劇是李威、張藝謀,講述了一個關於「影子」替身的故事。
  • 影評:張藝謀《影》上映,影片引發故事與意境之爭,解析最後結局
    影評:張藝謀《影》上映,影片引發故事與意境之爭,解析最後結局文 / 劉森說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老謀子的新片選擇定檔930,直接拉開了今年國慶檔的序幕,而大家對於該劇關注程度也非常之高,原因之一是因為畢竟老謀子的金字招牌還在,在本來就有些讓人失落的國產電影市場,大導演的戲還是值得期待的;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過往的期待過高,所以大導演帶給觀眾的心理落差也不是一次兩次,以至於每次大導演的戲,總有一部分觀眾以不看好的心態期待著,可以說是自我欺騙式的自我保護。
  • 張藝謀的《影》,騰訊的新文創破局
    蒼翠竹林、層巒山水、屏風燭火、八卦燈影,所有極具中國文化符號的意象在電影《影》中都能找到依託。自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歸來後,《影》賺足了海外口碑。IMDb上7.2分,影評人聚集的Metascore上則拿到了88分。9月30日國內上映後,豆瓣評分7.5,截止發稿,國慶檔票房達4.78億,單日票房位居第二。有影評人稱:「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張藝謀最美的電影。」
  • 有人狂贊,有人怒懟,深度解析張藝謀《影》到底怎麼樣!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正在進行,國內觀眾最關心的是張藝謀的新片《影》,這部電影剛剛在電影節上展映,評價有褒有貶。電影到底怎麼樣呢?在新浪娛樂做的調查中,國外觀眾的評價是這樣的。一個妹子極力稱讚,甚至問「為什麼不是競賽片」?也有覺得一般的,一個男性觀眾說他被預告片吸引,結果成片很失望,「通常他的片子都不太容易懂,但這次我覺得挺簡單的。」
  • 張藝謀電影《影》將登陸北美院線,沛良之妹關曉彤能否走向國際化
    每天推薦精品電影,從電影人物角色中關注演員的成長曆程。導語:由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武俠動作片《影》繼去年亮相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兩大國際性電影盛會後,如今它主攻國際電影市場的腳步並未停下。
  • 光看電影名字就很特別,張藝謀的《影》到底是什麼?
    一部影視劇只用一個字來命名,很少見,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特別之處,他的這部假期檔電影《影》到底是什麼呢?「影」字的第一解釋就是光線下的影子,它不是實物,所以說「影子」不是真實的那個。該電影真的是大咖碰到大咖,張藝謀執導,有實力派演員鄧超、孫儷、胡軍,還有當紅流量明星關曉彤、吳磊等青年演員加盟,他們真的碰出了大大的「火花」。其中,正經起來很會演戲,不正經起來也很會演戲的鄧超挑戰兩個角色,真身「子虞」與替身「境州」相互博弈,在兩個角色之間像瘋子一樣飆演技。
  • 電影《影》劇情以外的故事,張藝謀的畢生追求,鄧超的拼命三郎
    《影》的結尾處,子虞說:沒有真身,何來影子?境州說:沒有真身,也有影子!兩位「鄧超」的真情告白,孰對孰錯?你會投票給誰?此題置於文末,暫且不表。我權當所有朋友都已經看過這部電影,所以餘篇劇情敘述較少,聊聊其他。說說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是什麼風格?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張藝謀的電影,應當就是他的風格。
  • 鄧超低血糖片場昏倒,孫儷學5個月樂器,張藝謀的《影》還是輸了
    《影》這部電影是國師張藝謀最新的作品,電影在18年國慶上映的時候,就靠著濃厚的水墨中國風讓很多人驚豔。在電影中,所有的場景都儘可能的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這種新奇的設定,讓很多看慣了彩色電影的觀眾耳目一新。
  • 影評人稱張藝謀已死只是「無良知」的表現?
    影評人稱張藝謀已死只是「無良知」的表現?文/陸地上的海蠣子12月16日,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最新電影《長城》全線上映。不過剛剛上映就遭遇到某位影評人的極致辣評:「張藝謀已死。」樂視影業老總張昭轉發該微博,並回應稱:躲在陰溝裡詛咒中國電影的你已經腐爛!電影勞作者永生。
  • 張藝謀把水墨國畫拍成《影》,兩個鄧超看呆老外!
    9月的電影圈,註定屬於《影》。從歐洲到北美,從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到多倫多電影節,它都引來大批關注。作為第五代代表性導演,張藝謀的國際影響力始終在線,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普通影迷,都想一睹《影》的全貌。威尼斯全球首映式上,看過《影》的全場觀眾用起立鼓掌兩次、總時長達到6分鐘的身體語言,給了影片最真實的評價。
  • 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 呈現中國電影劇組最真實的狀態
    新快報訊 記者聶青報導 前日,將於10月5日上映的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
  • 獨具匠心,如「影」隨形——影評《影》
    這句話形容張藝謀的《影》最合適不過了,雖然這部影片簡單明了的說就是一個背鍋的故事,但在張藝謀導演的手裡卻以水墨風的形式開場,博得滿堂喝彩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只有張藝謀才能拍的出來的片子,不管是在琴瑟和音上的運用,還是在太極八卦圖上的打鬥,整部電影都充滿了張藝謀特有的元素,如果說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夠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那麼這部影片的色彩基調,猶如一根串起珍珠的金線。
  • 張藝謀20年來最好的電影
    喜歡看電影的人,一定不會沒有聽過張藝謀這一個名字。張藝謀這一個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中國電影的名片。從《紅高粱》這一部電影開始,張藝謀就用具有中國色彩的電影,讓全世界的觀眾為止驚嘆。後來的《英雄》等,直到《影》的中國水墨風,張藝謀的電影,一直都在時光中驚豔著。
  • 從彩色到《影》的水墨 張藝謀電影是一本色彩大全
    就算《長城》還是採用了好萊塢大片慣用的橙青色色調,老謀子還是會用五色軍裝、皇袍、綠獸去鐫刻上自己的色彩印記。張藝謀的色彩美學是用高飽和度的單一色塊或混合色塊去突出景觀和人物的造型奇觀,去渲染環境氛圍,去調動心理情緒。視覺原理上,人的眼睛有紅-綠、黃-藍和黑-白這三種色彩感受細胞。張藝謀擅長用這幾對互補色去製造對比。 《秋菊打官司》的開場就以顏色衝突作為視覺調度。
  • 張藝謀電影《影》——水墨色的影子哲學和東方式審美
    去年國慶檔,張藝謀導演為觀眾帶來了古裝動作片《影》。為了詮釋好這兩個角色,鄧超迅速減重40斤,表現出了令人欽佩的敬業精神,演員的努力加上技術的輔助,《影》為觀眾真實呈現了一場影子與主人的較量和爭鬥。作為以超高美術水準,蜚聲國際的電影導演,張藝謀在《影》中 ,再次展現了他的美學造詣。
  • 「影」的觀後感,我們的電影應該給觀眾帶來些什麼?
    好久沒有看張藝謀的電影,今天突然對他新拍的「影」感興趣,特意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影片講的是一個從8歲起被囚禁,作為沛國大都督的替身(「影」)的小人物,歷經艱辛努力找回自己的故事。從整體上來說,感覺是張導近年來拍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影片述說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構思較為嚴密。演員們都是實力派,表演可圈可點。
  • 張藝謀《一秒鐘》上映!但是豆瓣和貓眼的評價,卻一反常態?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藝謀導演這幾年來的作品一直未能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所以《一秒鐘》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也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宣傳,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質量也是心存疑惑。《一秒鐘》這部影片所有聚焦的年代正是那個浩劫時代,張譯飾演的主人公在農場接受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