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影》是張藝謀感動了觀眾,還是中國元素的電影吸引人
文 / 陸秀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
國慶期間,好多優秀影片上映,《影》遙遙領先,累計票房5億,衝著這麼高的票房,不由得勾起普通觀眾的觀影欲望,張藝謀的票房號召力還是很強的,於是抱著期待的心情走進影院。影片中陰謀交織,螳螂撲蟬黃雀在後,拳拳見肉,刀刀見血,後來的殺戮,我是閉上眼睛看的,是張導拍的太真實了,作為觀眾的我都不忍直視,刀入血出,血總是汩汩的流出,用劍殺人,見血封喉,厚重的歷史感從屏幕上躍然而出,人與人之間陰謀與權力相交織,明與暗,黑與白,光與影。電影一開場,濃重的黑白水墨畫闖入眼帘徐徐展開,這講的是一個沛國國君沛良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而子虞用替身影子代替自己與沛良周旋的權謀遊戲。
故事始於三年前,大都督子虞與敵國戰將楊蒼交戰落敗,負傷之後自己藏於密室,秘密訓練從小培養的影子替身境州代替他上朝堂發表自己的政治立場,主張和楊蒼交戰,把楊蒼佔據的鏡州奪回來。影子境州從小與家人離散,為了找到失散的母親,成為了子虞的影子。被培養成子虞的替身,外貌,性格,武功,傷疤,思想都必須與真身相同,互為一體令外人真假難辨,在子虞負傷之後全面代替真身對外活動,在夜半無人之時影子才會做回自己,懦弱,畏首畏尾,自己亦不知自己是誰 ,除了替真身實現抱負,沒有存在的意義。
三年後敵國來襲,國公沛良心思不定,對於敵國楊蒼,朝堂上大臣分成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 互不相讓,主和派魯嚴要與楊蒼和 ,主戰派子虞要與楊蒼戰。明裡國君沛良忌憚敵國戰將楊蒼,割地鏡州給楊蒼以求暫時的安穩,同意楊蒼的兒子楊平納長公主為妾,實則是擔憂子虞奪回鏡州之後謀反。
子虞使計讓影子境州代替自己和楊蒼宣戰,明裡和楊蒼大戰3個回合以上,破解楊蒼刀法,暗裡通過水路攻佔到鏡州內陸,從裡面攻破鏡州。影子境州的使命就是拖延楊蒼時間以使鏡州城破,就是付出生命為代價,他的內心就是能見到母親。影子完成使命後沒死,抱著希望去見母親,結果發現母親被殺死,還被殺手追殺,沛公的殺手救了他。沛公派出殺手去密室殺子虞。
朝堂上,沛公面對兩派大臣,殺了主和派魯嚴,因他與楊蒼裡應外合,影子依舊代替子虞的身份出現,但這時影子已被王所用,刺殺子虞的王的殺手出現,出乎意料子虞沒死,他與王互相刺殺死去,影子推門而出 ,面對朝臣。國君的老謀深算,子虞的心狠手辣,影子的人格分裂,各個人物刻畫分明。
做為「影子」存在的境州在遊戲中苦苦求生,作為一枚棋子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是真身成就了影子?還是影子成就了真身?我認為兩者互依互存不可分割。其實社會中人的都是棋子,身不由己的被擺來擺去,或許不是出於自己的本心。黑白灰的色調就像人心,沒有絕對的黑和絕對的白,還有中間色灰色。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都只是渺小的一員,為生存、為欲望、為需求,當執行別人的命令的時候,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的別人的心就變成了自己的心,別人的欲求就變成了自己的欲求,隨著條件的漸漸滿足,自己的欲求也越來越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