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這個電影市場的傳統淡季,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秒鐘》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部。
電影《一秒鐘》製作數年,張譯和範偉兩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再加上張藝謀導演本人的影響力,話題度自然高。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藝謀導演這幾年來的作品一直未能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所以《一秒鐘》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也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宣傳,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質量也是心存疑惑。
《一秒鐘》這部影片所有聚焦的年代正是那個浩劫時代,張譯飾演的主人公在農場接受改造。
而主人公堅持認為,在某一部電影裡,自己的女兒出現了一秒鐘,事實上身處勞改農場,在那種環境之下,女兒早已經是主人公活著的唯一意義。
正因為如此,張譯所扮演的男主冒著極大風險逃出勞改農場,就是希望再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找到自己女兒的鏡頭。
而幫他實現這一願望的自然是另一位主演範偉,在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裡,張藝謀導演也加入了很多幽默的橋段,目的自然是讓《一秒鐘》這部影片儘量好看,吸引觀眾。
現在選擇在首場觀看《一秒鐘》的觀眾,已經看完了這部影片,自然也有很多人在豆瓣和貓眼上留下自己的影評和感受。
了解內地電影評分生態的人都知道,貓眼電影的平均分比豆瓣要高出很多,如果一部影片在貓眼上的評分不能達到9.0,通常就意味著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並不讓人滿意。
相比之下,豆瓣的評分則要苛刻許多,尤其是針對國產電影,一部影片的豆瓣評分只要能在7.0以上,至少就能算及格。
正因為如此,在豆瓣上對電影給出低分評價的用戶,明顯比在貓眼平臺上給出差評的影迷多出很多,按理說這是一般電影的常態。
但是張藝謀的這部《一秒鐘》在兩家平臺上的口碑,卻是一反常態,在貓眼平臺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反響相對比較平淡,有很多人給出了8分的評價。
大家的評語也相對比較空泛,畢竟這是一部文藝片,從影片質量上講,也沒有太多的亮點和出彩之處,令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從這樣的趨勢來看,《一秒鐘》在貓眼上的評分很難超過9.0。
但是在豆瓣平臺上,很多用戶卻給出了高分評價,四星以上的短評佔據了主流。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張藝謀導演的這部《一秒鐘》,從本質上還是一部文藝片,這種電影從來都更受豆瓣用戶的青睞。
就如很多豆瓣用戶,他們認為《一秒鐘》這部電影其中的喜劇元素衝淡了整部電影的厚重基調。
而在貓眼的口碑上,電影中的那些笑料和橋段,反而能為整部作品加分不少。
如此一來,相信廣大影迷應該就可以對號入座,如果你喜歡看文藝片,那麼張藝謀的這部《一秒鐘》應該不容錯過。
如果你喜歡更加有意思的商業片,娛樂片,那麼對於這部影片,你應該保持一種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