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報導 當地時間9月3日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七天,好萊塢女星斯嘉麗-約翰森帶著她主演的外星人電影《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來到了水城,引起一陣騷動,也讓影評人分成了兩派陣營。同天韓國導演金基德的新片《莫比烏斯》(Moebius)也舉行了電影節發布會,同樣反響不一。
《皮囊之下》
一個西方人的畫皮故事
《皮囊之下》是英國導演喬納森-格雷澤時隔九年之後的首部作品,也是他繼《性感野獸》(Sexy Beast)和《重生》(Birth,妮可-基德曼主演)後導演的第三部電影。影片全程在蘇格蘭實景拍攝,拍攝時還曾引起當地居民的圍觀。
《皮囊之下》的創意來自Michael Faber在2001年推出的同名小說,但它不是嚴格按照小說改編的,故事很像《畫皮》。斯嘉麗-約翰森在片中飾演一個外星人,它披著性感美女的外皮在蘇格蘭公路上遊蕩,專門引誘好色男子成為它的獵物,但隨著時間推移,它逐漸有了人性,開始與自己的同類產生了矛盾,這讓它的立場發生了180度大轉變。
《皮囊之下》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部參賽影片之一,不過當天放映後伴隨著例行性掌聲的還有噓聲,大家對這部影片褒貶不一。
【外媒評價】
●《衛報》:《皮囊之下》是一個關於愛、性和孤獨的冰冷比喻。導演帶著我們在空曠的海岸和吵鬧的夜總會之間穿梭,他用隱藏的攝影機觀察著那些毫無察覺的人們購物、抽菸或是玩手機……這部影片一方面是講述好色青年遭報應的恐怖片,另一方面也像那些描寫天外的古怪來客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的電影,比如《ET外星人》……還有導演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他將那些陳詞濫調變成了一首詩歌。
●《電訊報》:《皮囊之下》讓我們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地方突然變得陌生、可怕和誘惑起來。
●《綜藝》:不可否認《皮囊之下》是一部有野心的電影,但結果卻波瀾不驚。影片很努力地想要展示一個外星人眼中我們的世界,可到頭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有著電影長度的偷拍電視節目。
《莫比烏斯》
依舊黑暗和重口味
金基德的《莫比烏斯》(Moebius)雖然不是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參賽片,但該片電影節發布會還是吸引來了各國媒體記者,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金基德的上一部作品《聖殤》(Pieta)在去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獅獎。
《莫比烏斯》非常具有形式感,全片沒有一句對話,角色也沒有姓名,與金基德經常合作的男演員曹在顯在片中飾演父親,徐英洙飾演未成年的兒子,李恩雨同時飾演母親和情婦兩個角色。
熟悉金基德的觀眾對其電影裡的重口味並不陌生,2000年他的《漂流欲室》在威尼斯放映的時候,有觀眾甚至因為不堪忍受殘酷畫面而暈厥過去。這次《莫比烏斯》最初在韓國是禁映的,直到金基德刪改了很多內容後才通過審查(9月5日在韓國國內上映)。這次在威尼斯電影節,金基德帶來的是影片的完整版。
雖然《莫比烏斯》的故事十分黑暗,但是放映時觀眾不時會發出笑聲,首場放映結束時金基德還獲得了全場觀眾的起立鼓掌。
【外媒評價】
●《好萊塢報導》:儘管聲稱要通過男主角對快感的追求來探索道德和死亡的問題,但《莫比烏斯》的角色卻十分的怪異和卡通化,他們的古怪舉止讓人捧腹。
●TwitchFilm:本片最大的亮點就是15歲的演員徐英洙,他在片中勇敢的表演讓他脫穎而出,是值得關注的未來之星。
●《綜藝》:毫無疑問《莫比烏斯》是一部有趣的、極端的黑色喜劇。同樣毫無疑問的是導演希望我們能同情這些可憐、破碎、瘋狂的人。他們是很荒唐,但卻很可信,甚至會讓人產生共鳴,這多虧了演員們傑出的無語言的表演。沒有對話一開始會讓人覺得不太習慣,但漸漸的你會覺得它很有道理,因為它營造了一種原始感,讓人不由聯想起古老的劇場表演。
■ 其他關注
除了《皮囊之下》與《莫比烏斯》兩部備受矚目的影片,9月3日的威尼斯電影節還舉行了以色列電影《我是阿拉伯人》(Ana Arabia)和紀錄片《阿姆斯特朗的謊言》(The Armstrong Lie)的發布會。
《我是阿拉伯人》是今年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參賽電影,故事講述一名年輕的以色列女記者前往雅法的「Ana Arabia」採訪的經歷,在那裡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沒有仇恨與紛爭。
該片是以色列導演阿莫斯-吉泰的最新作品,他2005年的《自由地帶》(Free Zone)曾讓以色列女演員漢娜-拉佐羅獲得當年的坎城電影節影后。
《阿姆斯特朗的謊言》是由Alex Gibley導演的紀錄片,紀錄片素材來自2009年他對自行車運動員阿姆斯特朗的採訪。在阿姆斯特朗承認服用禁藥後,Alex Gibley意識到當年他在採訪中有很多問題都是在撒謊,於是就有了這部紀錄片。
編譯:尼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