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火星 致敬科學經典
8月2日7時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當我們遙望星空,
開啟探索宇宙的旅程,
你是不是也想起了
那些曾經看過的有關太空的作品?
長久以來,探索未知神秘的浩瀚宇宙是人類的不懈追求。空間探測器是目前探測宇宙的利器,它用於飛往地外星球進行近距離觀測、就地考察甚至採樣返回地球,因而能獲得大量科學信息,幫助人類研究太陽系及宇宙的起源、演變和現狀,認識空間現象和地球自然系統之間的關係,並為人類今後開拓更為廣闊的疆域打下基礎。
空間探索永遠充滿著風險與挑戰,更有新的奧秘等待解答。儘管宇宙探索的道路崎嶇不平,但人類走出地球,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步伐永遠不會停止。
月球探秘、火星遨遊,人類地球外生存的所有問題本書幾乎都有答案,「月宮一號」總設計師 ——劉紅教授全力打造!有助於激發青少年對航天科學技術的興趣,普及航天生命保障知識,同時啟發人們深入思考自己在實現地球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在地球上長期生存中的責任和義務。
親愛的讀者,你想知道太陽系都有哪些天體嗎?想知道它們的前世與今生嗎?想知道人類在對太陽系的探索中有哪些獨特發現嗎?想知道人類可能進行太空移民嗎?所有的疑惑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為了向讀者儘可能全面展示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書將聚焦於太陽及其八大行星、月球、冥王星、小行星,向讀者介紹太陽系天體的基本知識以及航天探索成果。相信通過本書精心選配的每一張圖片,一定能向讀者展示一個更加真實的、從未見過的太陽系。
本書從航天史上具有創意義的重大人物開始——正是他們開啟了航天大發現時代;初入太后,人類開始嘗試在軌道長期生活,為之後的星際移民打下基礎;當然,對未知太空的探索必然伴隨巨大風險,那些為之獻出生命的悲劇同樣推動著航天事業前進;進入21世紀,當後冷戰時代的宇航事業陷入低潮時,民間資本與運營理念的引入又成為宇宙拓荒新的動力源……本書通過回顧與展望太空探索層層遞進的不同階段,力圖為讀者呈現面對「宇宙荒原」時人的性格與命運,及由此帶來的歷史性影響。
無垠的太空充滿神秘,對其一探究竟是無數人的夢想。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載人航天早已夢想成真,而天地往返載人太空飛行器則是實現這種夢想的天梯。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迄今,天地往返載人太空飛行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航天技術發展的曲折,也折射出人類探索太空的艱難。本書以天地往返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發展歷程為主線(由於篇幅所限,不返回地面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如空間站等並未涉及),介紹各種天地往返載人太空飛行器研發和應用中的有趣故事,同時簡明扼要地介紹與載人航天有關的各種科學知識點。本書力求把枯燥的概念融入生動的故事中,讓讀者享受一番「悅讀」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