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厚玉
圖:蔣思鋒
在草長鶯飛的人間四月天,我們來到沛縣西部大沙河畔,賞花觀景。大沙河畔今非昔比,往昔的蒹葭蒼蒼、黃沙漫天的荒涼景象被滿目的杏花、桃花、梨花、油菜花所代替,清凌凌的河水灌溉著青青的麥苗和綠綠的蔬菜,在陽光的照耀下,「無邊光景一時新」。
常言道:常在花間走,能活九十九,當步入大沙河畔花的世界,花迎花送,伴君百裡,領略到大自然的美,確是一件愉悅快事。花香沁人心脾,觀之聞之能解人意,仿佛在輕輕私語,猶如在歡愉地歌唱,恰似在喚起美好的回憶。
今日大沙河畔的尋訪,我不是被眼前的杏花、桃花、梨花所誘惑,而是被點綴在河畔兩岸金黃的油菜花所陶醉。說起油菜花,可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這首詩深刻描寫了油菜花的形象價值特徵。
近年來,沛縣村民,特別是沙河兩岸農民喜愛栽種油菜花,因為:一是春天觀賞之花,使人賞心悅目;二是「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可炸菜籽油食用,屬於環保綠色食品。看吧,沙河兩岸、田間地頭、房前屋後,一片片、一塊塊、一畦畦,只要有空閒的土地,都栽種上了油菜花。
當春風十裡,油菜花開時節,滿目金黃千裡香,餘邵詩云:「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清風吹拂金波湧,飄溢醉人濃鬱香。」 油菜花競相怒放,花粉中含有豐富的花蜜,引來彩蝶與蜜蜂飛舞花叢間;濃鬱花香令人陶醉,美麗風景讓人流連。
站在大沙河堤上,放眼望去,河兩岸的片片油菜花綿延不絕地伸向遠方,倒影在青青的河水裡,給大沙河鑲了一道美麗的金邊;兩岸白牆黛瓦的村莊在油菜花的映襯下靜謐而美麗;黃綠相間的麥田像棋盤一樣洋溢著春的氣息。
陽光下,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仿佛是群撒歡兒的孩童,相互簇擁著、歡笑著、蕩漾著一片喜慶和快樂。微風中,那些金黃的油菜花低眉絮語、搖曳婀娜,一任天然。此情此景,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我們在一片較大的油菜花前停留,深深地呼吸著,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淡淡的馨香;這清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曠神怡。再看,一片片、一朵朵,成千上萬朵油菜花,趕著趟兒,你挨著我,我靠著你,心相系,手相牽,如出徵的戰士,團結一致,整齊劃一,以燦爛的笑臉和昂揚姿態迎接風雨的洗禮,享受明媚的春光。
那豪情、那氣勢、那場面、那景象,向大自然昭示著一種壯闊的美,彰顯著一種團結的力量,呈現著一種加油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油菜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每年在暮秋時種植,歷經一冬的冰冷寒霜,初春時的春寒料峭,在如此寒涼、嚴酷的環境裡生長,一無需大量灌溉、施肥,二無需搭大棚、蓋稻草精心呵護,它始終保持著自己青翠碧綠的本色,孕育著頑強的生機。當春風掠過,便萬花盛開,開得那麼熱烈、那麼豪邁。
油菜花秀外慧中,既有外在的美,又兼具內在的美、實質的美,當「零落成泥碾作塵」,青春不再之時,油菜花並不沮喪悽苦,而是繼續以希望和憧憬追逐著自己「油菜籽」的夢。仍舊在風雨中盡情地搖曳,在日光中痛快地生長,此時,雖然沒有了遊人的讚嘆、詩人的歌吟,沒有了蜜蜂的親吻、蝴蝶的媚舞,但它洗盡鉛華呈素姿,依然成為田園裡一道道由綠而漸黃的實實在在的風景,這風景,是農民心中的期待。
在大沙河李莊橡膠壩,我們與一種油菜花的村民聊天,村民說:「近幾年來,我們嘗到種油菜花的甜頭,種油菜花不費事,有塊地,只要種上就能活,不需施肥和打藥,每年五月份就收穫油菜籽,菜籽油清香環保,吃起來口味正,吃起來也放心,而且在經濟上也是農民不少的收入啊。」說著,臉上還露出自豪感。
是啊,我聽著村民的話,仿佛嗅到了新鮮菜籽油的香味了,那種香的味道,有田園、有家鄉、有勞動人民的味道;那種香的味道,浸潤在土豆牛肉片裡,瀰漫在蒜苔炒肉絲裡,氤氳在鱔魚麵筋湯裡;那種香的味道,飄蕩在鄉村、城市廚房裡,也飄蕩在華麗的酒店裡,一直飄蕩到歲月深處裡。
這醇美的香,沁心的香,是金黃的油菜花用燦爛青春和生命的熱情換來的!是用「加油」、團結的精神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