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轉、有自轉,真有工程師做出了機械版的太陽系,而且...

2021-02-15 直觀學機械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關注我們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機械裝置總是有著迷人的魅力,精密的機械裝置需要工程師非凡的技術和耐心才能製造出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機械太陽系

上面這個機械是設計師肯·康達爾和機械工程師克拉克,用手工打造出來的齒輪、丙烯酸小球共同建立了一個令人著迷的太陽系模型!

通過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得出來,這個模型結構通過一個經過精心構造的齒輪系統運動,這些系統通過底部的卷繞杆來激活。

多層玻璃內包括四個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以及木星和土星(精心配備自己的環)圍繞著代表太陽的清晰的亞克力球體。

下面這個視頻是記載了這套太陽系的製作過程

↓↓

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


他倆前後花了十個月時間打造了這個精巧令人著迷的模型。可見,它是多麼的精緻。各個恆星能夠按照正確的規律自傳和公轉!

除了上面的這個機械太陽系,咱們再來一個樂高版的,搞機械娃娃們從來都不落後。

↓↓

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



看完這些,都感覺自己沒有見過世面,不會做機械的吧,一個小玩具都搞的這麼複雜,我的童年真的是白過了。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小兒科

下面這個太陽系才是真的古董

設計、加工、組裝時間更長

多少錢我就不說了

反正會讓你懵掉

↓↓

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

壓軸大戲看完了

我已經記不起自己還是個搞機械的了

我去看我的機械手冊了

你們在留言處侃侃吧

End

來源:直觀學機械整理,歡迎轉載

資料源:宇飛說事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相關焦點

  • 天王星 太陽系最寒冷的行星 不僅反著自轉,而且躺著公轉
    天王星 是從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9.2個天文單位,公轉一周84年。體積僅次於木星和土星,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約是地球的63倍。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約是地球的14.5倍。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原理是什麼?又是什麼推動著地球的自轉?
    大家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和公轉,想必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地球每公轉一周是一年,每自轉一周是一天,也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又有了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但是大家知道地球為什麼自轉、公轉呢,地球旋轉的動力又是什麼呢?
  • 太陽系中為什麼包括太陽在內的大部分天體都是逆時針自轉和公轉?
    如果我們在地球北極的上空,俯瞰整個地球,我們會發現地球不僅在逆時針自轉,還會逆時針繞著太陽公轉!這個特例呢?還是太陽系其他天體的普遍情況?太陽系中的天體為何都在逆時針運動?我們先來看看月球!其實月球也在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
  • 太陽系外發現首個公轉自轉方向相反的行星(圖)
    行星軌道逆行是極為罕見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BBC網站報導,英國和瑞士的科學家近日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首個公轉軌道奇特的行星,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它是第十七顆由英國大學的廣域搜索行星協會發現的外行星(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英國基爾大學(Staffordshire)的科學家赫利爾(Coel Hellier)說,行星軌道逆行是極為罕見的。這顆行星可能在與另一顆行星或路過的恆星近距離接觸甚至碰撞時,強大的引力使它進入了相反的運行軌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證據。
  • 宇宙中有沒有不進行自轉的星體?
    星體的自轉,是宇宙宏觀物質運動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常見形態。無論是恆星、中子星,還是行星、衛星,都會圍繞著一個相對固定的引力源作周期性的公轉,而在公轉的同時,自身還會發生著相應的自轉。那麼,有沒有不自轉的星體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首先了解一下星體為何會發生自轉。
  • 太陽也有自轉和公轉,證據如下
    文章中,我們提到地球是球形的原因: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趨近於球形。在我籌備的3651實驗中,會有一個非球體容器盛裝地球成份模擬地球億年演變,作為對比試驗來驗證地球是球形的原因。如果被證實,地球日趨於球形的原因就是其自轉和公轉共同作用;那麼就很容易解釋宇宙中星體都是球形。我們觀察到的太陽也是一個球形,這可能是和距離有關。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那是因為地球繞著自轉軸自西向東轉,從北極點上空來看地球是在逆時針旋轉,而從南極點來看地球則是在順時針旋轉。可見,旋轉方向也是相對而言的,描述時需要有參考系作為依據。●宇宙中天體的旋轉現象1,天體的旋轉分為自轉和公轉。
  • 神奇的公轉自轉說
    洪先生認為,「螺旋纏繞分為公轉和自轉」。以手臂為例,公轉指的是手臂劃的正圈和反圈;自轉指的是手臂的順纏和逆纏。把螺旋纏繞分為公轉和自轉,一如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作公轉,非常形象易懂,這還不是洪先生高超之處,以筆者水平之低,也曾用過這個比喻。他老人家的下一句話是「自轉為化,公轉為發」。「自轉為化,公轉為發。」乍聽陳中華一說,我心裡就是一震。
  • 太陽系繞銀心公轉是否有「四季」之分?轉到一定位置會有危險嗎?
    地球上有四季之分,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的黃道面並不垂直,存在一定的夾角,所以當地球公轉到一定位置時,太陽光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導致了北半球是夏季時,南半球就是冬季,因此出現了四季變化,這樣的四季完整變化在一年中就會發生一次。
  • 太陽系中幾乎躺著自轉的行星,天王星的自轉軸為何那麼特殊?
    很有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一顆地球質量的天體撞擊天王星,把天王星的自轉軸撞歪了。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行星都有自己標誌性的特點,比如木星是一個「氣體巨人」,金星表面平均溫度可以融化鉛;而天王星最令人矚目的特點,就是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幾乎垂直,差不多是橫躺著公轉的。
  • 地球公轉軌道詭異重合,是否真有外力操控?
    提到地球公轉我們都不陌生,地球除了圍繞太陽的公轉外,自身也在進行自轉。地球的公轉,地球出現了一年四季,出現了春夏秋冬,帶來了二十四節氣。地球的自轉,地球出現了白天和黑夜。今天我們聊一聊地球的公轉,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轉都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明明沒有軌跡線,但是所有天體似乎都在被安排。
  • 像地球公轉一樣 做人要有大格局
    他說出了,地球自轉與公轉和一個人的格局與高度來了。回眸一下,也覺得這是不奇怪的,因為他就是中國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段新富先生。他先講了地球自轉,出現了白天與黑夜,不斷地重複。接著又講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了一年四季。
  • 地球公轉一周有四季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是否也有變化呢?
    地球形成四季的原因是在傾斜自轉軸的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不同位置陽光直射的區域變化所導致的,如下圖:地球公轉與四季需要指出一下的是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那麼我們來看看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會有如何的過程呢?太陽系並不需要來自銀河系的光輻射,只是中心巨大黑洞的引力束縛著在銀河系公轉而已,因此銀心在很大程度上對於太陽系是沒有直接影響的!
  • 科普: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
    科普: 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 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在天文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普遍都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我們的太陽是銀河系的一顆恆星!在引力磁場的作用下,小的圍繞著大的轉動,而大的圍繞著更大在轉動,就像衛星圍繞行星,而行星圍繞恆星轉動,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和自轉,形成白天黑夜以及四季交替!
  • 什麼力量推動了行星、恆星、黑洞自轉公轉,而且一直轉動下去?
    這就是恆星旋轉推動力的來源,也是恆星一生成就旋轉的動因,而且恆星就一直這麼旋轉下去,指導死亡,再把這種角動量傳承給它的屍骸~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恆星形成時會吸附掉整個星雲中絕大絕大多數的質量,比如太陽就吸附掉形成太陽系這坨星雲99.86%的質量。
  • 月球公轉與自轉完全同步,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規律
    在太陽系,自轉與公轉同步的星球很多,這些星球總是一面朝著它的主星,這不是巧合,實際上是被主星的引力潮汐鎖定了。目前,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還沒有被太陽鎖定。原來有人認為水星和金星可能已經被太陽潮汐鎖定了,後來發現並沒有。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固態小行星,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由於溫度極低,表面覆蓋一層冰殼,也被定義為氣態巨行星下的冰巨星分類。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同時太陽本身也在自轉。
  • 定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在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行星,恆星,太陽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它們都是運動的,而且做著規律的運動。這可以說成是宇宙的莊嚴秩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先看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做地球的自轉呢?大家看我手裡是一個地球。地球繞著他的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叫做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軸也叫地軸,是傾斜的。當然,這個地軸本身是看不見的,並沒有一根這樣的線穿過我們的地球。這是假想出來的,方便我們理解。
  • 彗星的公轉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公轉有什麼不同?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有問必答 提個醒彗星的公轉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公轉有什麼不同?答:在太陽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矮行星,以及眾多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都環繞太陽公轉。話是這麼說,但注意到了嗎?彗星有周期彗星與非周期彗星之分。周期彗星公轉的軌道是橢圓,非周期彗星公轉的軌道是拋物線或雙曲線。也就是說,周期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陽身邊,像太陽系其他天體公轉那樣。非周期彗星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永遠拜拜。這類彗星或許原本就不是太陽系成員,只是無意中闖入太陽系的過客。
  • 什麼力使地球產生自轉與公轉?
    自從形成之日起至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已經持續了46億年。不過,地球的持續自轉和公轉並不是因為被什麼力一直推動著,而是因為角動量守恆。太陽系在還沒有形成時,只是一團瀰漫在宇宙空間中的星雲。雖然角動量在各個方向上有剛好完全抵消的可能,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在某一個方向上,角動量多餘出來,沒有被完全抵消,所以星雲中的粒子就會沿著大致某一方向旋轉。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絕大部分星雲向中心收縮,星雲變得扁平化,最終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剩餘少部分星雲繼續圍繞太陽旋轉,它們互相碰撞,最終形成了太陽系中的各種天體,其中就包括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