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轉軌道詭異重合,是否真有外力操控?

2021-01-15 腦洞說

提到地球公轉我們都不陌生,地球除了圍繞太陽的公轉外,自身也在進行自轉。地球的公轉,地球出現了一年四季,出現了春夏秋冬,帶來了二十四節氣。地球的自轉,地球出現了白天和黑夜。今天我們聊一聊地球的公轉,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轉都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明明沒有軌跡線,但是所有天體似乎都在被安排。就拿地球而言,不少網友都很好奇,它的公轉軌道總是高度重合的嗎?就沒有一點點差別?

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就此做過研究,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聽過閏秒的概念,最近一次閏秒出現在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時鐘顯示07:59:60)。這也是本世紀的第五次閏秒。其實它的存在就說明,地球軌道運行已經精準到秒的概念了。增加的這「一秒」,對於一些特殊行業來說,足以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於航空航天和軍事、潛水、電力部門等科研單位,一秒鐘的誤差足以引起系列影響。

比如在航天領域,飛船1秒鐘就要飛將近8公裡的路程,要是差了這1秒,誤差可就大了,飛船軌道可能偏移,飛船著陸地點可能差上十萬八千裡,更糟糕的是飛船的安全會受到巨大的威脅。再比如,網絡通信上,協調世界時被用在很多網際網路標準中,像網絡時間協議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果出現1秒的誤差,全世界那麼多臺電腦一下子都亂了套。顯而易見,對軌道運行來說,如果沒有周期性,就一定會極度混亂,季節、時間等都不再有規律。

增加的這「一秒」,這種精準也不是100%的,有的科學家表示,由於受各大天體引力的影響,地球每個公轉周期中的近日點都會有些差異,也就是近日點運動。這是宇宙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太陽本身也在進行運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太陽系整體都以螺旋形軌跡運動,都會造成一定的偏差。類似地球公轉還有一些更神奇的地方,地球圍繞一周不是365天,而是365.24219天,每四年,將出現一次閏年,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同樣還有中國特有的閏月的說法,都源自於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原因。

太陽、月亮是人們掛在天上的日曆。年復一年,地球圍繞著太陽不停運轉,地球上的萬物也在日月輪迴中生息繁衍。

-END

作者:鄭小同學x(微博)

相關焦點

  • 解碼行星地球公轉軌道近日點、遠日點蠕動漂移
    天文學觀測表明,白天由長變短的轉折點對應地球公轉軌道的遠日點(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而白天由短變長的轉折點對應地球公轉軌道的近日點(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只有當地球經過遠日點後,才會開啟晝短夜長的日子。 傳統慣性思維認為,過了夏至節氣,意味著地球公轉過了遠日點,開始晝短夜長了。即夏至日與地球公轉軌道遠日點是重合的。
  •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力的作用需要滿足兩個要素,即力的強度、作用時間,即便是足以轟碎地球的力作用時間若短到無限趨近於零,可能也不足以對地球運行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即便力很小,但是影響的時間足夠長遠,地球的軌道也會逐漸改變。
  • 古代神話並非傳說,科學家發現4個太陽,運行軌道極為詭異
    古代神話並非傳說,科學家發現4個太陽,運行軌道極為詭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中國的傳統文學中,還體現在中國的神話傳說裡。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后羿射日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傳說之一,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后羿的年輕人為了天下蒼生,張弓將天上的9個太陽射下來,剩下一個以提供陽光。
  • 地球公轉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義?
    前面學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現在來看看地球公轉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從上圖可以看出,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並不是重合或平行的。它們的夾角叫黃赤交角,度數約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光線直射點的緯度位置不同,從而產生一系列地理現象:1.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2.導致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著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做繞轉運動,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太陽系八大行星公轉的軌道平面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這就是八大行星公轉的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轉軌道示意圖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的平均半徑約為1.5億千米,稱為一個天文單位。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著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做繞轉運動,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太陽系八大行星公轉的軌道平面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這就是八大行星公轉的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轉軌道示意圖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的平均半徑約為1.5億千米,稱為一個天文單位。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需要注意的是,現實世界中許多天體的公轉軌道只是近似圓周,一般是橢圓,這與數學中對幾何圖形旋轉的定義略有不同。旋轉有方向之分,在平面上通常分為逆時針旋轉與順時針旋轉。這個很好理解,旋轉方向跟鐘錶中時針走的方向一致,被稱之為順時針旋轉,反之則稱之為逆時針旋轉。我們從數學角度說明一下。
  • 地球與月球的軌道如此特殊,那太陽系裡面是否還存在這樣的軌道呢
    提問:「我發現月球在繞著地球公轉的時候並不自轉。我們的月球是太陽系唯一不自轉的衛星嗎?」回答:注意,月球是要自轉的。如果你站在月球上,就像在地球上一樣星星會有起落,只不過月球上的一天等於地球上的一個月,這也是月球的公轉周期。
  • 地球以橢圓軌道繞太陽轉,速度卻分秒不差,是否有什麼力在幹擾?
    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是否分秒不差?而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是不是有個什麼力在幹擾?行星離太陽越近,公轉的速度會越快,反之行星離太陽越遠,則公轉速度越慢。什麼力拉著地球轉?因此,對於繞橢圓軌道的地球,每時每刻的公轉速度都是不一樣的,從近日點轉向遠日點過程中是由快轉慢,而由遠日點轉向近日點的過程中則是由慢轉快。所以題目前面的問題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 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毫秒不差,也不可能正圓形,你知道為什麼嗎?
    地球實際上不管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是從快到慢的,而且還在慢下去。一項研究認為,在地球形成不久的40億年前,1年為1460天,13億年前1年大約500天,4.4億年前的奧陶紀1年大約412天,4.2億年前1年是400天,3.7億年前的中泥盆紀1年將近398天,如今1年僅為365天。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都向東?
    長期以來,關於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轉和公轉)為自西向東,似乎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否真的如此呢?本文將探討地球上的方向及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並對他們進行比較,找出真正的結論。 一、地球上的方向 1.南北方向 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由經線方向確定,即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 水星,究竟有水與否,答案超乎想像,詭異軌道竟令牛頓力學抓狂
    如今只是沿用了這些稱呼而已,與該星球上是否遍布大海或黃金等沒有關係。而且水星地表酷似月球表面,有環形山、平原、盆地等等。但是與水星較小的體形相反的是,其密度十分之高,約為5.427g/cm³。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的密度僅次於地球,位列第二。
  • 擁有橢圓形公轉軌道的地球,為什麼沒有飛離或撞向太陽?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公轉軌道有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地球,依然存在於太陽系之中!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稱為一年。不得不說,地球的公轉行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體驗。隨著一年季節的不停更替,我們不僅可以感知到大自然中的絢麗色彩,更能體驗到每個季節特有的活動形式。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大家對地球的公轉具有怎樣的特性並不了解,於是產生一些看似「有道理」的疑問。
  • 研究稱氣候變化與地球公轉軌道周期性改變有關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地質學家洛林·裡斯基(Lorraine Lisiecki)針對過去120萬年來的地球氣候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地球公轉軌道的周期性改變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模式。  裡斯基檢查了取自全球57個地區的海底沉積物巖芯。藉助對巖芯的分析,科學家可以用圖表的形式描繪過去數百萬年來的地球氣候。
  • 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飛離太陽?
    物體從地面如果想脫離地球直接繞著太陽轉,所需的初始運動速度必須更大,這個速度的最小值被稱為「第二宇宙速度」V2,由於篇幅原因,這裡只給出公式和結果:V2=√2GM/R,即第二宇宙速度是同一軌道公轉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即7.9x√2=11.2公裡/秒。
  • 地球在公轉,怎麼證明太陽也在公轉呢?
    現在,這個點被我們稱為北天極,大家熟悉的北極星在地球上看大致就在北天極的位置,很早以前古人就認識到這個現象其實是由於地球自轉引起的。不過,卻有五個「特立獨行」的星星不和大家一起旋轉,它們的運動十分詭異,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也在一直改變著,有時還會逆著其他星星的方向運動。於是,古人把這些不和大家一起旋轉的星星稱為行星,而把其他同步繞北天極旋轉的星星稱為恆星,這便是人們最早對行星和恆星的定義,而那五個「特立獨行」的星星,便是大家熟悉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 地球在公轉,怎麼證明太陽也在公轉呢?
    審核專家:魯暘筱懿行星物理學博士、國家遙感中心副研究員一年有四季告訴我們地球在圍繞太陽運動。你知道嗎,其實太陽本身也在銀河系裡圍繞著銀河中心運動。那麼,是誰最先發現太陽也在繞圈的呢?他是怎麼向世人證實這一點的?從古至今,人類對星空的認識又有哪些變化?
  • 地球公轉
    這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有著某種異曲同工的表現。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 你絕對想像不到,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速度,竟有這麼快
    我們的地球圍繞著太陽,沿著一個偏心率很小的橢圓繞著太陽公轉,走完大約9.4億公裡一圈的路程要花365天又6小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換算成速度,大概是每秒29.79公裡,每分鐘約1787公裡,每小時大約10.7萬公裡,每天大約257萬公裡。
  • 真的很詭異,這顆系外行星溫度達3000℃,公轉軌道更加離奇
    它繞恆星公轉一圈僅僅需要不到3天的時間,它和宿主恆星的距離,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20。」在天文學分類上,WASP-189b屬於典型的熱木星。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熱木星也不少了,但是,WASP-189b還是有很多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讓它在天文學家眼中顯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