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地球公轉我們都不陌生,地球除了圍繞太陽的公轉外,自身也在進行自轉。地球的公轉,地球出現了一年四季,出現了春夏秋冬,帶來了二十四節氣。地球的自轉,地球出現了白天和黑夜。今天我們聊一聊地球的公轉,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轉都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明明沒有軌跡線,但是所有天體似乎都在被安排。就拿地球而言,不少網友都很好奇,它的公轉軌道總是高度重合的嗎?就沒有一點點差別?
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就此做過研究,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聽過閏秒的概念,最近一次閏秒出現在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時鐘顯示07:59:60)。這也是本世紀的第五次閏秒。其實它的存在就說明,地球軌道運行已經精準到秒的概念了。增加的這「一秒」,對於一些特殊行業來說,足以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於航空航天和軍事、潛水、電力部門等科研單位,一秒鐘的誤差足以引起系列影響。
比如在航天領域,飛船1秒鐘就要飛將近8公裡的路程,要是差了這1秒,誤差可就大了,飛船軌道可能偏移,飛船著陸地點可能差上十萬八千裡,更糟糕的是飛船的安全會受到巨大的威脅。再比如,網絡通信上,協調世界時被用在很多網際網路標準中,像網絡時間協議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果出現1秒的誤差,全世界那麼多臺電腦一下子都亂了套。顯而易見,對軌道運行來說,如果沒有周期性,就一定會極度混亂,季節、時間等都不再有規律。
增加的這「一秒」,這種精準也不是100%的,有的科學家表示,由於受各大天體引力的影響,地球每個公轉周期中的近日點都會有些差異,也就是近日點運動。這是宇宙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太陽本身也在進行運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太陽系整體都以螺旋形軌跡運動,都會造成一定的偏差。類似地球公轉還有一些更神奇的地方,地球圍繞一周不是365天,而是365.24219天,每四年,將出現一次閏年,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同樣還有中國特有的閏月的說法,都源自於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原因。
太陽、月亮是人們掛在天上的日曆。年復一年,地球圍繞著太陽不停運轉,地球上的萬物也在日月輪迴中生息繁衍。
-END
作者:鄭小同學x(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