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科普書適合各年齡段 解讀科普讀物寫作特點
註:京華時報圖書排行榜根據北京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亞運村圖書大廈、開卷公司、當當網書店、京東網書店等圖書銷量統計數據綜合而成。
■榜說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4000多年前的古人觀察到大火星西移,就知道天氣開始轉涼,到了夏曆九月,便添置寒衣。流火的火,指大火星,古代正式名稱為心宿二,現代天文學稱之為天蠍座α星。我國古代天文學本來很先進,但慢慢地與其他自然學科一樣,被西方趕超。作為自然科學的一個不起眼的窗口——科普圖書,現在看來,也是西方人寫得最好。比如涉及天文學的《時間簡史》。
傳說霍金寫此書時,有人告誡說,書裡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讀者。所以霍金只用了一個公式:E=mc^2。我閨女10多歲就看了《時間簡史》,雖然她只記住了書中那個奇怪的二維動物,而我至今仍時不時地翻翻。好的科普書,正如好的童話,多大年齡都適合。該書自1988年首版,猜猜到現在賣了多少?1000萬冊。
16世紀,我們老祖宗在天壇祭天、地壇祭地的時候,哥白尼完成了不朽著作《天體運行論》。關於地壇,我只記住了兩件事,地壇書市和史鐵生。具有22年歷史的地壇書市今天終於戛然而止,令愛書人扼腕。我初次去地壇公園,就是逛書市。當然,也帶著尋覓史鐵生當年痕跡的想法,然而如南陽劉子驥尋桃花源之未果。真正的地壇,不在當初的祭拜儀式上,不在遊人如織的公園裡,只在那篇經典散文《我與地壇》中。
此時正是最宜人的季
節,京華書榜也迎來了經典回歸。衡量圖書市場是否健康,經典書籍的銷量是個硬性指標。新書、暢銷書固然是新鮮血液,經典老書亦不可缺少,它們印出來,最起碼不會賠。這也是除了版權原因外,許多圖書公司成套成系列出版的動機。但我觀察過各種書榜,經典老書上榜機會並不多。 (瘦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