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數據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
批發商城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
日本有這麼一句話:「西邊的虎豚,東邊的釣吉次(喜知次)」,不言而喻虎豚和釣吉次(喜知次)魚均堪稱日本魚中之精品。
上圖分別文: 河豚、鮟鱇魚、喜知次魚
喜知次魚在高級的料理店裡比較常見。因為數量比較稀少,與日本出產的「河豚」「鮟鱇」並稱為日本「三大名魚」,由此可見,它的鮮美程度。
現在被尊為高級魚,但在大正到昭和時期幾乎不拿來食用,只當肥料的原料。
大翅鮶鮋,又稱石狗公、日本漢字稱喜知次。
喜知次魚,名字頗有些古怪,也相當拗口,它正式名稱叫「吉次魚」,但是一般稱其「kinki」,在道東等地稱「menme」。
喜知次有「海中紅寶石」的美譽,魚體鮮紅,體色深紅說明喜知次越新鮮。 據說紅色的魚,含有大量可以預防感冒的維生素A,能促進身體對維生素E的吸收。它的肉質細嫩,膠原蛋白豐富,非常鮮美。
但是,當喜知次死亡後,體色將漸漸變淡,從橙色到黃色,漸漸變為白色。
喜知次還有一大特徵便是有一雙大眼睛,眼大口大,在我看來有點可怕。喜知次魚身長大概有20~30cm。
喜知次生活於日本北海道沿岸水深200至600公尺的寒帶深海,但即使在深海也是鮮見。 其中高品質的喜知次魚,產自北海道、青森等地。每逢秋季至初春喜知次的盛產期, 它們會努力儲存養分,魚脂特別肥厚,使其肉質更加美味。
事實上喜知次確實很嬌貴,不單是難以捕捉,而且一出海水會即刻死亡,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所以其捕撈方法不是撒網捕撈,而是一條一條釣的所謂「延繩釣魚」法。一但釣上後,直接冰鮮處理,再空運到世界各地。所以在所有的日料店,喜知次都價格不菲。
這算是較為古老的捕魚方法,只為了不傷及喜知次魚的魚身,不與別的魚混合捕撈,最大限度地保護其新鮮成份。
如果海上捕撈,能撈上來的話,漁師們都會很高興,因為不是很容易捕撈的品種,一般只有垂釣才能捕到。
左:鯛魚 右:喜知次
與中國一樣,日本人在喬遷、蓋房、結婚、生子等喜事時也都要慶祝的。按傳統很多人用鮮紅的金目鯛魚來圖個吉利。北海道等周邊地區不盛產鯛魚,而喜知次魚紅豔豔的顏色與鯛魚很相似,所以這裡的慶宴桌上喜知次魚就成了主角。還給喜知次魚起了個愛稱叫做menme。
在日本,魚肉雪白肥厚,非常美味,吃刺身以藍鰭吞拿魚腩最為矜貴,而煮物用的魚就非喜知次魚(Kinki)莫屬。
因為喜知次的肉質水分較多,並含有豐富的脂肪,以汁煮方式烹調最佳,其肉質會愈煮愈滑,魚脂四溢,但又不易鬆散。將其熬煮成濃湯,也是人間美味。
由於喜知次魚肉含水份較多,一般最推薦用味醂、醬油、糖等,配上木魚高湯來慢火熬煮或鹽燒等方式來料理。
另外,也適合製成生魚片、壽司、火鍋、烤魚、幹炸魚等,常出現在正月及祝賀時的餐桌上。
以海鹽輕醃,以炭火燒烤,肉質鮮美的喜知次呈現出金黃色澤
無需調味或沾醬,鮮味在口中跳躍,齒頰留香。
喜知次壽司
鐵板燒喜知次魚
本文轉載自橄欖畫報,作者馮文婕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平臺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