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提到: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人就已經慢慢的開始研究星星。然後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規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這樣人類的繁衍和人類的生存問題,才得到了更高質量的保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探索宇宙探索星辰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優化,人們對於外星文明的探索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
對於外星文明曾到達過地球,卻沒有打擾過人類這一猜測,現在也有很多科學家表示地球上真實例子驗證了這一假設。也就是說,科學家們認為:不要覺得外星生物或者是外星文明不存在。事實證明,外星文明肯定會在宇宙中,並十分普遍。而且根據地球上的真實案例可以推測,外星文明曾經到達過地球,並且沒有打擾人類,只是處於一種監測和遠觀的狀態。
首先,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認為外星生物或者外星文明真實存在呢?在2000年之後,各個國家的科學研究以及天文研究,就在不斷的加大力度。甚至在國際雜誌中,大家會發現這類文章以及研究數據越來越多。比如說2016年的《天文學期刊》中有一天文學家卡諾爾表示,每一個星體不可能處在一個靜止的狀態。它們都是處在一個自我運動和相對運動的狀態當中。這個道理不難解釋,就相當於是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地球也在自轉。而且這不是在一個核心點運動,而是在不斷的朝著前進的方向在運動。
所以眾多宇宙裡的恆星,在運動的同時也就有了運動軌道。根據數據模擬檢測,卡洛爾認為:僅僅是宇宙中的地球,這一質量相對而言比較小的星體來講,完成地球公轉需要地球一年的時間,也就是365天。如果地球要圍繞著銀河系公轉的話,大概需要2.3億年。按照這個頻率以及運行速度來看的話,宇宙中其他的星體自然也可以完成這樣的工作。所以得出,地球也不可能僅僅只是宇宙中唯一存在文明,或者生命的星體。
在這樣運行方式中,基本上可以斷定宇宙中普遍存在外星生物和外星文明。只不過各個星體之間的運行速度不一樣,能夠交匯的那一個點,需要人類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夠等到。
這時候就有很多讀者覺得摸不著頭腦,如果真的有其他的外星生物存在的話,那為什麼外星生物不願意來破壞地球的文明呢?卡諾爾就舉了一個例子,說在1986年之後,人們對於孟加拉海域的研究就在不斷的提高。在孟加拉海域當中,有一個小島名字叫做北森地納爾。在這裡生活了一些原始居民,這些土著居民的生活狀態還處於舊石器時代。如果僅僅是拿中國的歷史來看的話,這比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要落後了3000年到2000年的時間。
按照國際上現在的科技水平和軍事實力來看,如果人們想要去進攻或者是改造孟加拉海域的這一原始文明的話,那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國際上卻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不打擾北森地納爾人的生活,讓他們自己去發展。所以根據這樣的現象,卡諾爾認為:很有可能外形生物也像是地球上的現代人一樣,對於孟加拉海域的原始文明呈現了同樣的態度,那就是監測但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