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鯉魚育兒建議:堅持記錄生長發育曲線,守護寶寶健康童年

2021-01-09 騰訊網

80、90後的年輕家長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蠢萌成長經歷:在小樹上刻下一個橫線,然後每天和小樹比賽長高,直到發現自己「越來越矮」,告訴媽媽的時候,逗得大人們捧腹大笑。

雖然這僅僅是個笑話,但是如今已經為人父母的新手寶爸寶媽,對於新生兒健康的界定,依舊存在很多誤區——覺得孩子應該增加營養,即便有些肥胖,也認為是「正常的嬰兒肥」;根據夫妻倆的身高,來推測孩子的體長應該有多少;和比自家孩子大個把月甚至八九個月的孩子比身高體重......等等這些由於認知不到位造成的養育不當,都會讓孩子的健康輸在起跑線上。

那麼,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方法不靠譜以後,到底應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孩子長的好不好?什麼才是關注孩子生長發育的正確姿勢?出現什麼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

現在,登錄知名嬰幼兒健康管理專家、小鯉魚育兒app,不僅可以根據科學權威的「成長發育曲線」,以寶寶生長的長期趨勢記錄與預測為核心任務,對自家寶寶的發育情況進行正確的綜合評估,一旦孩子健康出現狀況,還可及時與三甲醫院權威專家進行溝通,方便、快捷又安心。

「百分位」標準&「BMI」指數,寶寶成長軌跡清晰可見

小鯉魚育兒的健康專家表示,通過記錄和繪製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家長可以清楚的了解在同齡兒童中,自家寶寶所處的位置,客觀的了解寶寶到底長得好不好,「堅持親手繪製成長發育曲線,針對早產兒、低體重兒,可以準確評估寶寶生長追趕的情況;而對於正常出生的寶寶來說,曲線在短期內,能夠敏感的反應出寶寶是否得到了充足的飲食和合理照料,從長遠來看,通過監測生長發育曲線的軌跡,也可以評估甚至預測寶寶的生長發育趨勢,及時發現生長軌跡偏離正常水平的情況,明確寶寶生長減緩的原因;同時,繪製生長發育曲線,也是寶寶『和自己比成長』的最核心依據。」

具體來說,身長、體重、頭圍,是衡量寶寶成長最重要的三條曲線,在小鯉魚的APP中,對這三項指標的評估,引入了「百分位」的概念。

簡單來說,百分位就是在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及中國標準製作的量表上,用自己寶寶的身長、體重、頭圍與同月齡、同性別的100個寶寶排隊,橫坐標是月齡,縱坐標就是身高、體重和頭圍的數值。找到交叉點標記出來,立即就知道孩子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百分位——以35月齡為例,隨機找到100個35個月的孩子,按身高從低到高排隊,90cm高的大約排在第10個,95cm的排在第50個,100cm的大約排在第90個,這樣自家孩子的排位就一目了然了。

「在生長曲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有4條參考線,」小鯉魚育兒的健康專家解釋說,「它們從上到下依次第97百分位、第90百分位、第10百分位和第3百分位,最上和最下兩根,我們稱為幹預線,也就是說如果如果低於3就表示孩子可能存在發育遲緩,而高於97,則代表孩子生長發育過快了,出現這兩項指標,家長就需要特別關注了;中間兩根,稱為警戒線,也就是說出了這個區間,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而在3~97之間,寶寶的身體都屬於正常範圍。」

除了百分位評估,國際上稱為「BMI」,也即「身體質量指數」,或者通俗的稱為寶寶的身材勻稱性,是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生長發育衡量標準。

對於BMI的數值,小鯉魚app同樣採用百分位生長發育曲線的形式予以體現,而BMI百分位則是數值越接近50,說明寶寶身材越好。「BMI指數為評估體重與身高比例提供了有效工具,能夠嚴格監控並顯著規避孩子的肥胖症發生率,而這項指數不僅是國內評估兒童健康的一個重大革新,同時也是世衛組織首次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指標中引入的創新評估機制。」該專家解釋說。

國際新標結合中國體系,寶寶成長有據可依

資料顯示,小鯉魚育兒APP「成長發育曲線」中引用的世界標準,是2006年的「最新標準」,這也是世界近40年來的最新標準,該標準選取多個富裕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成長環境,通過連續的跟蹤記錄、監測樣本嬰幼兒的正常發育過程,世衛組織描繪出了目前的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鑑於被調查的地區營養水平穩定,寶寶成長環境穩定,此標準不會頻繁重訂。

而目前我國很多醫院的兒科和兒保科醫生,也在採用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生長曲線圖,並對照2009年6月2日衛生部對外發布的《中國七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使用。

據介紹,國內的《標準》參考了2005年中國九個較發達城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的結果,因人種差異及國內包含奶粉餵養的寶寶數據,標準還要略高於WHO的標準。而在小鯉魚育兒APP「成長發育曲線」中,目前也增加了對於國際標準與中國標準的兩套系統切換,方便寶爸寶媽們綜合考量。

繪製曲線重在趨勢,寶爸寶媽務必堅持

小鯉魚育兒健康專家還特別提醒廣大的年輕父母,繪製寶寶的成長發育曲線,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因為單點指標只能反映靜態數據,只有關注趨勢,才能真正把握孩子是否健康成長。

「如果家長只是臨時起意給孩子測量,只能知道當前的靜態數據是否在正常範圍,那麼結果不好,也不知是啥時出的問題。」該專家分析說,「我們與很多三甲醫院兒科醫生探討過,用什麼方法關注孩子成長健康最有效,基本上所有的醫生都推薦關注孩子的發育趨勢。」

《中國兒童生長發育標準》制定者李輝主任,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患兒有些營養不良,出生數據正常,什麼時候開始出問題家長說不清。沒有歷史數據也不好判斷,後來又溝通了很長時間,才知道孩子之前在老家,一年前才來北京,可能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變化導致孩子不適應。

「如果堅持記錄,那麼這種問題在發育曲線上會很快表現出來,但是即便是平常天天帶孩子的家長,忽略了科學數據,也是很不容易感覺到的。所以,定期記錄孩子的發育數據,關注生長曲線的趨勢變化,就能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幹預,避免延誤幹預時機。」該專家表示。

新的《世衛組織兒童生長標準》確認,「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生並給予生命最佳開端的兒童,有潛力發育至相同的身高和體重幅度內」。在寶寶5歲以前,其成長發育受到遺傳和種族特性影響的概率是極小的。因此,無論是想要觀察寶寶在短期是否得到了良好的照料和充足的飲食,還是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趨勢,曲線都是非常靠譜的工具。

「 對自己的寶寶,家長一定是最耐心、最細緻的人。由於小寶寶的基數小,同時寶寶的情緒、衣著、姿勢等任何一點波動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不管是社區醫院還是保健科大夫,測量的一定都沒有家長準確,所以,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寶爸寶媽們還要親自肩負起責任。」小鯉魚育兒健康專家稱,「在小鯉魚app上,我們不僅努力給廣大年輕父母提供最科學、最便捷的健康評測方法,同時,登錄小鯉魚app,大家還可以學到諸如如何正確測量孩子身高、體重、頭圍?如何走出孩子身高判斷誤區?如何避免孩子生長發育過快?等等很多科學育兒的基礎知識,力求實現小鯉魚的品牌承諾——讓每一個寶寶健康,讓每一個寶媽安心。」

關於小鯉魚育兒:

資料顯示,最近榮獲騰訊智慧育兒「2020年影響力母嬰服務商」稱號的小鯉魚育兒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最早一批網際網路屬性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之一,企業目前擁有來自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廣州兒童醫院等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近千名一線臨床醫生,權威專家團隊覆蓋了兒科、產科、婦科等20個專業方向,其日常健康顧問團隊全部具有全日制醫學院校背景,用專業、細緻、有愛心的服務,全天候陪伴用戶家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小鯉魚已經為超過880萬寶媽提供過醫用級在線智能生長發育測評服務,為超過10萬寶媽、寶爸培訓過原創育兒課程,為5萬新手媽媽提供了專業便捷的育兒諮詢及就醫服務,其母嬰健康業務體系完整,涵蓋了生長發育、護理餵養、亞健康、常見疾病以至罕見病等問題,多年來用戶口碑良好,深受廣大年輕父母的信賴。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寶寶發育的好不好?看看生長曲線就知道,多圖教你正確查看
    其實很好理解,寶寶是一天天長大的,他們的發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不能拿某一天的身高體重來判斷娃發育是否正常,而要長期、持續的觀察,把娃多個時期的生長數據都記下來,然後再連成一條線看整體趨勢,這個趨勢圖就是生長曲線。生長曲線參考標準是什麼?
  • 寶寶有各自的生長軌跡,咋畫生長曲線圖
    疾病、萌牙、換季、環境改變、主要照看者改變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寶寶在某一段時間的生長。寶寶的成長是動態的,評價寶寶的生長,不是只觀察某周某月的某(幾)個測量數據,看增加增長了多少,而是要觀察整體的發展趨勢,看是否按照一定的速度在發展。生長曲線圖是醫學專家們選定一群生長發育正常的寶寶,記錄他們的生長數據,將數據經過科學分析處理後形成的線 圖。
  • 孕期經常吃這8種魚, 生出來的寶寶聰明又健康!
    原標題:孕期經常吃這8種魚, 生出來的寶寶聰明又健康! 都說孕期多吃魚有助於胎兒智力發育,其實吃魚不僅對胎兒好處多多,對孕婦來說,也能緩解各種孕期症狀,那麼對孕媽媽來說,哪些魚是孕期必吃呢?
  • 學會看寶寶生長發育曲線圖
    兒童之間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是在區域和全球大規模人群之間,平均生長顯著相似。例如,印度、挪威和巴西的兒童在生命早期向他們提供健康的生長條件時均顯示相似的生長模式。新的標準證明,在兒童生長至5歲方面的差別更多地受到營養、餵養方法、環境以及衛生保健而不是遺傳或種族特性的影響。
  • 孕期經常吃這8種魚,生出來的寶寶聰明又健康!
    喜歡獵奇的孕媽看過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環保署建議:育齡婦女和兒童不要吃劍魚、鯊魚、大鯖魚和來自墨西哥灣的方頭魚這四種高汞物種。二、淡水魚1、鯽魚很多媽媽在產後恢復時期會吃鯽魚湯,但其實鯽魚對與寶寶的肌腱骨骼生長、孕媽的胃腸道功能強化都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 雀巢肽敏舒安心守護寶寶健康
    很多寶寶因為腸道嬌嫩,對奶粉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不耐受,從而出現腹瀉等症狀,這是牛奶蛋白過敏的表現,應儘快為孩子把普通奶粉更換成深度水解奶粉。那麼深度水解奶粉有哪些呢?哪個牌子的奶粉才是有營養的好奶粉呢?
  • 深度水解奶粉肽敏舒 守護寶寶腸道健康!
    相信在餵養寶寶的道路上,有媽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喝奶粉時總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現象,由最先開始的皮膚發紅到後面的腹瀉和溼疹等。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導致的。對此,媽媽們也不用太過緊張,乳蛋白深度水解奶粉肽敏舒,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 益生菌對寶寶的作用,守護大健康時代下的兒童健康
    寶貝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希望,兒童健康也日益成為父母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腸道是人體重要免疫和消化器官,只有腸道健康了,才會給寶寶的身體生長發育提供更加充足的營養需求。一時間益生菌產品受到父母們的普遍青睞,可是益生菌對寶寶的作用到底都有哪些呢?
  • 寶寶體重計算公式,寶媽要知道
    新生兒給家庭帶了喜悅,但也帶來了煩惱,畢竟寶寶的成長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實在是愁壞了父母。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體驗,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有不少寶媽聽到長輩說"寶寶看起來怎麼這麼小啊,是不是平時沒有吃飽吃好啊""看來媽媽的奶水營養不夠啊"。
  • 寶寶身高矮,就是矮小症?就是發育遲緩?別急,看完這一篇再說
    方法是:從嬰兒出生起,就將其每次健康體檢時所測得的身長、體重、頭圍等數據,按月齡標點在相應的WHO兒童生長曲線上,並將各個數據點連接成線,就是每個嬰兒個體化的生長曲線。大多數嬰兒在滿6個月後,其生長曲線會處於相對平穩的水平,與WHO兒童生長標準的中位線平行。
  • 胎教不止聽音樂,育兒專家:做好這四種胎教,寶寶健康又聰明
    雖然很多準媽媽都積極的給寶寶做胎教,但有一部分準媽媽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寶寶還沒出生,大腦發育還不完善,這麼早做胎教真的有用嗎?其實,胎教主要是運用寶寶的宮內記憶。育兒專家:做好這四種胎教,寶寶健康又聰明一提到胎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孕媽媽摸著肚子,躺著聽音樂的方式。給胎寶聽音樂,是常見的胎教方式的一種,但並不是唯一的胎教方式。
  • 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
    前段時間看到崔玉濤老師的一個科普視頻,視頻裡網友提出了寶寶的體重問題,表示自家孩子有點瘦小,不如同齡孩子強壯,擔心孩子發育有問題。崔玉濤老師表示,寶寶發育最忌諱的就是跟同齡人的盲目對比,誰誰誰長得高,誰誰誰長得胖;也不能因為一時的胖瘦判斷他們的健康情況。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語言對孩子的社交、情緒、智力都有影響心理學、青少年教育專家吳文文表示: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直接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因為寶寶在3歲左右的時候,正式建立獨立自主意識,需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寶寶0-5歲這個年齡段內,家長要保證孩子詞彙量吸收的足夠多,孩子的表達能力才會好。建議方法:多和寶寶說話、堅持給孩子講繪本,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 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
    最近在努力減重的小編,堅持跑步後卻出現了靜脈曲張的趨勢,只好先休息一段時間,把「邁開腿」先放在一邊,先努力「管住嘴」。雖然,小編也屬於中等身材,並不是特別怕,可由於很想看看自己瘦下來的樣子,想努力一把,所以還得堅持著。而今天呢,我們也來聊聊寶寶的體重這個話題: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寶寶的出生體重,真的可以估計嗎?
  • 著名育兒專家:夏季給寶寶吃這4種水果,既能長高,又能提高智力
    著名育兒專家:夏季給寶寶吃這4種水果,既能長高,又能提高智力每年盛夏的溫度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時期一定要留心給寶寶降溫補充,所需養分,預防孩子缺乏營養,著名育兒專家王教授為各位媽媽們分享了4類對寶寶生長發育的水果,夏季常給寶寶吃,使孩子既能長身高又能提高智力。
  • 四維彩超看寶寶性別?了解胎兒健康發育更重要
    四維彩超的診斷資料也有利於醫生檢測出各種異常,對於胎兒的成長發育做出準確的判斷。四維彩超看性別 我國嚴禁查看胎兒性別,醫生通過任何途徑向孕婦透露或者暗示胎兒的性將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所以在做四維彩超時,醫生一般會避開胎兒的下半身,不會在圖像上顯現出胎兒的生殖器官。而且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無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都是這個家庭的寶貝,了解胎兒的健康發育情況才是做四維彩超的意義。
  • 4個月寶寶解鎖了哪些新技能?這5項都達標的寶寶,說明發育很好
    解鎖新身高、新體重頭3個月是寶寶的生長發育高峰期,從第4個月以後寶寶的發育速度會略微放緩,4-6月每周體重增長150-180g左右。4個月的男寶:身高為57.9-71.7cm;體重為5.25-10.39kg;頭圍為38.0-45.9cm。4個月的女寶:身高為56.7-70.0cm;體重為4.93-9.66kg;頭圍為37.2-44.6cm。
  • 科學家認為: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腦力開發讓寶寶更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擁有一個聰明健康寶寶,是每對父母的美好願望。如何讓寶寶變得聰明呢?科學家發現,0~6歲這個階段是兒童腦部細胞、腦部結構、腦部功能發展的黃金期,也深刻影響著未來智力潛能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獎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一旦錯過了生長發育期,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潛能發展也將受到限制,即使擁有非凡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父母要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充分開發大腦,打造聰明寶寶。
  • 寶寶的味蕾是怎麼發育的?
    力發育,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但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對於科學育兒知識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比如說寶寶的味蕾發育,你關注了嗎?不少爸爸媽媽們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可笑,味蕾不就是舌頭嗎?這有什麼好關注的。寶寶吃東西不燙到,不讓她吃太鹹太甜的,只要她愛吃不就行了。但是這種想法實際上非常偏激,寶寶的味蕾發育裡也有著不少學問呢。味蕾就是味覺感受器。在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
  • 闢謠,在育兒的道路上,有10個傷害寶寶健康謠言,您中了幾招?
    自從寶寶出生以後,會各種書,看這種有關於科學育兒的書,有時候也會犯一些錯誤,這些您有中招嗎?第一招 寶寶拉綠色的便便是嚇著了?其實寶寶的聰明與否與寶寶的睡姿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反而趴著睡還會引起寶寶各種不適。比如呼吸不暢、潛在的各種威脅都比較多、誘發寶寶猝死症候群等等,除了這些還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成長與發育,總之負面影響遠遠多於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