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的年輕家長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蠢萌成長經歷:在小樹上刻下一個橫線,然後每天和小樹比賽長高,直到發現自己「越來越矮」,告訴媽媽的時候,逗得大人們捧腹大笑。
雖然這僅僅是個笑話,但是如今已經為人父母的新手寶爸寶媽,對於新生兒健康的界定,依舊存在很多誤區——覺得孩子應該增加營養,即便有些肥胖,也認為是「正常的嬰兒肥」;根據夫妻倆的身高,來推測孩子的體長應該有多少;和比自家孩子大個把月甚至八九個月的孩子比身高體重......等等這些由於認知不到位造成的養育不當,都會讓孩子的健康輸在起跑線上。
那麼,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方法不靠譜以後,到底應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孩子長的好不好?什麼才是關注孩子生長發育的正確姿勢?出現什麼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
現在,登錄知名嬰幼兒健康管理專家、小鯉魚育兒app,不僅可以根據科學權威的「成長發育曲線」,以寶寶生長的長期趨勢記錄與預測為核心任務,對自家寶寶的發育情況進行正確的綜合評估,一旦孩子健康出現狀況,還可及時與三甲醫院權威專家進行溝通,方便、快捷又安心。
「百分位」標準&「BMI」指數,寶寶成長軌跡清晰可見
小鯉魚育兒的健康專家表示,通過記錄和繪製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家長可以清楚的了解在同齡兒童中,自家寶寶所處的位置,客觀的了解寶寶到底長得好不好,「堅持親手繪製成長發育曲線,針對早產兒、低體重兒,可以準確評估寶寶生長追趕的情況;而對於正常出生的寶寶來說,曲線在短期內,能夠敏感的反應出寶寶是否得到了充足的飲食和合理照料,從長遠來看,通過監測生長發育曲線的軌跡,也可以評估甚至預測寶寶的生長發育趨勢,及時發現生長軌跡偏離正常水平的情況,明確寶寶生長減緩的原因;同時,繪製生長發育曲線,也是寶寶『和自己比成長』的最核心依據。」
具體來說,身長、體重、頭圍,是衡量寶寶成長最重要的三條曲線,在小鯉魚的APP中,對這三項指標的評估,引入了「百分位」的概念。
簡單來說,百分位就是在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及中國標準製作的量表上,用自己寶寶的身長、體重、頭圍與同月齡、同性別的100個寶寶排隊,橫坐標是月齡,縱坐標就是身高、體重和頭圍的數值。找到交叉點標記出來,立即就知道孩子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百分位——以35月齡為例,隨機找到100個35個月的孩子,按身高從低到高排隊,90cm高的大約排在第10個,95cm的排在第50個,100cm的大約排在第90個,這樣自家孩子的排位就一目了然了。
「在生長曲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有4條參考線,」小鯉魚育兒的健康專家解釋說,「它們從上到下依次第97百分位、第90百分位、第10百分位和第3百分位,最上和最下兩根,我們稱為幹預線,也就是說如果如果低於3就表示孩子可能存在發育遲緩,而高於97,則代表孩子生長發育過快了,出現這兩項指標,家長就需要特別關注了;中間兩根,稱為警戒線,也就是說出了這個區間,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而在3~97之間,寶寶的身體都屬於正常範圍。」
除了百分位評估,國際上稱為「BMI」,也即「身體質量指數」,或者通俗的稱為寶寶的身材勻稱性,是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生長發育衡量標準。
對於BMI的數值,小鯉魚app同樣採用百分位生長發育曲線的形式予以體現,而BMI百分位則是數值越接近50,說明寶寶身材越好。「BMI指數為評估體重與身高比例提供了有效工具,能夠嚴格監控並顯著規避孩子的肥胖症發生率,而這項指數不僅是國內評估兒童健康的一個重大革新,同時也是世衛組織首次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指標中引入的創新評估機制。」該專家解釋說。
國際新標結合中國體系,寶寶成長有據可依
資料顯示,小鯉魚育兒APP「成長發育曲線」中引用的世界標準,是2006年的「最新標準」,這也是世界近40年來的最新標準,該標準選取多個富裕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成長環境,通過連續的跟蹤記錄、監測樣本嬰幼兒的正常發育過程,世衛組織描繪出了目前的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鑑於被調查的地區營養水平穩定,寶寶成長環境穩定,此標準不會頻繁重訂。
而目前我國很多醫院的兒科和兒保科醫生,也在採用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生長曲線圖,並對照2009年6月2日衛生部對外發布的《中國七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使用。
據介紹,國內的《標準》參考了2005年中國九個較發達城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的結果,因人種差異及國內包含奶粉餵養的寶寶數據,標準還要略高於WHO的標準。而在小鯉魚育兒APP「成長發育曲線」中,目前也增加了對於國際標準與中國標準的兩套系統切換,方便寶爸寶媽們綜合考量。
繪製曲線重在趨勢,寶爸寶媽務必堅持
小鯉魚育兒健康專家還特別提醒廣大的年輕父母,繪製寶寶的成長發育曲線,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因為單點指標只能反映靜態數據,只有關注趨勢,才能真正把握孩子是否健康成長。
「如果家長只是臨時起意給孩子測量,只能知道當前的靜態數據是否在正常範圍,那麼結果不好,也不知是啥時出的問題。」該專家分析說,「我們與很多三甲醫院兒科醫生探討過,用什麼方法關注孩子成長健康最有效,基本上所有的醫生都推薦關注孩子的發育趨勢。」
《中國兒童生長發育標準》制定者李輝主任,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患兒有些營養不良,出生數據正常,什麼時候開始出問題家長說不清。沒有歷史數據也不好判斷,後來又溝通了很長時間,才知道孩子之前在老家,一年前才來北京,可能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變化導致孩子不適應。
「如果堅持記錄,那麼這種問題在發育曲線上會很快表現出來,但是即便是平常天天帶孩子的家長,忽略了科學數據,也是很不容易感覺到的。所以,定期記錄孩子的發育數據,關注生長曲線的趨勢變化,就能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幹預,避免延誤幹預時機。」該專家表示。
新的《世衛組織兒童生長標準》確認,「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生並給予生命最佳開端的兒童,有潛力發育至相同的身高和體重幅度內」。在寶寶5歲以前,其成長發育受到遺傳和種族特性影響的概率是極小的。因此,無論是想要觀察寶寶在短期是否得到了良好的照料和充足的飲食,還是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趨勢,曲線都是非常靠譜的工具。
「 對自己的寶寶,家長一定是最耐心、最細緻的人。由於小寶寶的基數小,同時寶寶的情緒、衣著、姿勢等任何一點波動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不管是社區醫院還是保健科大夫,測量的一定都沒有家長準確,所以,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寶爸寶媽們還要親自肩負起責任。」小鯉魚育兒健康專家稱,「在小鯉魚app上,我們不僅努力給廣大年輕父母提供最科學、最便捷的健康評測方法,同時,登錄小鯉魚app,大家還可以學到諸如如何正確測量孩子身高、體重、頭圍?如何走出孩子身高判斷誤區?如何避免孩子生長發育過快?等等很多科學育兒的基礎知識,力求實現小鯉魚的品牌承諾——讓每一個寶寶健康,讓每一個寶媽安心。」
關於小鯉魚育兒:
資料顯示,最近榮獲騰訊智慧育兒「2020年影響力母嬰服務商」稱號的小鯉魚育兒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最早一批網際網路屬性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之一,企業目前擁有來自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廣州兒童醫院等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近千名一線臨床醫生,權威專家團隊覆蓋了兒科、產科、婦科等20個專業方向,其日常健康顧問團隊全部具有全日制醫學院校背景,用專業、細緻、有愛心的服務,全天候陪伴用戶家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小鯉魚已經為超過880萬寶媽提供過醫用級在線智能生長發育測評服務,為超過10萬寶媽、寶爸培訓過原創育兒課程,為5萬新手媽媽提供了專業便捷的育兒諮詢及就醫服務,其母嬰健康業務體系完整,涵蓋了生長發育、護理餵養、亞健康、常見疾病以至罕見病等問題,多年來用戶口碑良好,深受廣大年輕父母的信賴。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