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人邵建定怎麼也想不到,
自己的人生
會在53歲時發生戲劇性轉折——
放棄做了幾十年服裝生意,
他跑去貴州養起了螞蟥!
11月20日一早,
看著空空的養殖池,他感慨萬千:
今年120畝的水蛭
產值達到了1000萬元左右。
螞蟥,學名寬體金線蛭,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近年新發現水蛭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所以價格一直很高。
寧海一直有人在養螞蟥,作為生意人的邵建定挺眼紅。因為利潤高,他很想涉足。
但他深知,螞蟥養殖技術是寧波大學海洋學院金春華教授和寧海力洋成校的王可紅校長經過七八年時間努力獲得的。想要學,得問他們才行。
沒想到,邵建定剛提出,專家們就爽快答應了,唯一的條件是必須去貴州養。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寧波市對口扶貧地區。
2018年12月,「門外漢」邵建隻身一人定跟著兩位專家,踏上了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沙子鎮六星村的土地。
第一次到貴州晴隆,邵建定就被說服了。晴隆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光能資源較好,雨水充沛,水質優良,溫度溼度均非常符合水蛭生長的條件。
「我先跟著兩位專家學技術,再把技術教給當地人。」今年3月,邵建定一次性投入1200萬元,在當地開始建設沙子鎮水蛭養殖試驗基地。現已建成養水蛭面積120畝,養螺面積150畝,種菜面積250畝,孵化幼苗700萬苗。
邵建定告訴記者:大部分地方水蛭養殖的成活率只能達到30%或50%,但是他的沙子鎮水蛭養殖基地按照寧波養殖方法,成活率達到80%以上,每條平均克數為15克,遠遠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說非常成功。基地早已和北京、香港、寧波等地藥廠藥店籤訂購銷協議。2020年,水蛭養殖面積還將擴大8倍左右。
更邵建定喜出望外的是,這個項目大大提高了當地老百姓的增收。單單水蛭養殖一項,每年約需長期用工90人,養殖時間為5月至11月,平均每人每月有3500元左右收入。其他,如養殖福壽螺的蔬菜種植能夠解決將近3000人的臨時務工。目前該項目已帶動了28戶貧困戶務工,每戶年均可增加收入28000元。
邵建定接受電視臺的採訪
「前面二十多年都在做生意,沒有思考為有需要的人做點什麼。現在看到六星村村民的錢袋子鼓了,村民飯桌上的菜豐盛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站在水蛭養殖基地旁,邵建定說,自己這次投資,收穫的不只是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