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分分鐘熱成狗的日子裡。
河馬哥來送份清涼,給大家推部數量本來就不多,質量也不錯的臺灣動畫片。
《魔法阿媽》
豆瓣8.8,好於93%的動畫片,好於98%的喜劇片。
8.8是啥概念呢?
《借物小人艾莉緹》豆瓣評分8.7。
但是本片相比那些自帶「大佬IP」,幾十萬評價來說。
則顯得有點單薄也寂寞,只有4399人評價。
分數高,少人看的好東西,當然要分享!
影片有鬼怪靈異成分,膽小的同學請自行組團觀影。
故事講述的是小男孩豆豆去鄉下阿媽家過暑假,在阿媽家所發生的一系列不同尋常的事情。
豆豆是個六七歲的小毛頭,放假被有事在身的媽咪寄放在鄉下阿媽家。
從未謀面的阿媽,初次見面是這樣子的。
給豆豆嚇的夠嗆。
阿媽家漏雨,豆豆和我們小時候一樣,覺得特好玩。
還有成了精的香菇。
嗯,這一點不好玩。
和一隻黑貓酷羅(傳說最有靈性)一隻白狗西羅。
完全陌生的環境和成精的香菇,都讓豆豆驚恐不已。
阿媽雖然覺得豆豆很麻煩,但還是在夜裡讓暫時棲身在家裡的鬼的怪的都走的遠遠的!
因為我外孫來了!
阿媽是個類似於道士一樣的人,有陰陽眼可以看見那些不乾淨的東西。
除了賣魚丸還做法事,為了送走小鎮上那些故去的人。
媽咪走了,留豆豆在阿媽家。
一睜眼,媽咪不見了,豆豆委屈的要死。
一副「蒼天負我」的模樣。
張著大嘴哇哇直哭。
後來阿媽出去做法事,留豆豆一人在家,豆豆反而不哭了。
因為沒人看自己哭,有點沒意思。
這裡我們不禁一樂,有很多時候,小孩子哭並不是難過委屈,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
讓故去的人靈魂脫離肉身,囑咐他們先去報導,放水燈時再回來,這是阿媽的工作。
家裡,調皮的豆豆對阿媽嚴禁他去的小房間產生了好奇,雖然酷羅和西羅不讓他靠近屋內的罐子。
但在打鬧中,豆豆抓破了一個罐子上的符印。
然後綠光乍現,查看罐子是否安全的酷羅不幸中招。
溫順乖巧的酷羅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被壞東西附身的酷羅。
在阿媽給豆豆洗澡的時候,阿媽給豆豆講了「七月初一開鬼門,七月十五中元節」的故事。
有一些人活著的時候做壞事,或者沒有子孫祭拜。
死後就會變成餓鬼,吃到嘴裡的東西會變成火,被燙的哇哇叫。
火焰就算沒有把食物燒完,他們針孔大的喉嚨也吞不進去。
所以在每年七月半,天神可憐它們,熄滅他們嘴中的火,放大他們的喉嚨。
讓他們可以吃飽,稱之為普渡,阿媽這樣說。
人吶,不能只想自己好就好,有能力的人要多幫助別人。
豆豆沒有把酷羅變壞的事情告訴阿媽,酷羅趁沒有人的時候偷偷潛回來。
將罐子上的封印全部撕破,吞噬了裡面的壞東西,壯大了自己。
第二天早晨阿媽才發現這些事情,也發現酷羅不見了。
另一面,獨自出去玩的豆豆,遇見了自言自語光頭阿民。
阿民說他在教他的大朋友走路,可豆豆就只看見他一個人在騎車。
阿民說他的大朋友只能他一個人看到,豆豆也在問自己,真的有別人看不到的朋友嗎?
突然的聲音告訴他,真的有。
酷羅已經變成了妖怪,並且會說人話。
酷羅給豆豆出主意,把又醜又老的阿媽賣掉,他就可以回家了。
雖然有些誇張,可這時的酷羅更像是每個人情緒極度負面後,所產生的心魔。
它會把好的說成壞的,把正常的看成反常的,是非黑白完全顛倒。
很想回家的豆豆被說心動了,酷羅說只要讓阿媽哭三次就好了。
哭三次,裝三滴。
豆豆塗阿媽的眼淚在眼睛裡,酷羅說這樣他就能看見阿民的大朋友。
果然,豆豆真的看見了阿民的大朋友——一條想學走路的大鯨魚。
他還交到了一個別人看不見的新朋友——一條被汽車壓扁而過世的蛇。
小扁希望豆豆可以幫它,在節日那天搶些吃的,這樣它才有力氣去投胎。
晚上,大家都在放水燈,水燈推的越遠,活著的人越好運。
大鯨魚的水燈,豆豆阿民送了好遠,就像送朋友一樣。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節日上豆豆火力全開,盡全力幫小扁搶到了吃的,助它重新投胎。
豆豆幫小扁搶到了一個西瓜,吃過瓜後圓滾滾的小扁流下了感動的淚。
友誼好像真的沒有界限,超越種族,超越生死。
影片都是一個個現象的縮影,就像阿民突然看不見大鯨魚一樣。
小孩子小時候總是會自言自語,自說自話。
長大後就不會了。
奇異的現象,老人說是「眼睛已關」,我們不去判定對錯。
只是知道這是長大的標誌之一。
後來大鯨魚、小扁,大家都不見了。
第二天就要關鬼門,街上一個鬼影都沒有。
感覺異常的阿媽和西羅出來尋找,卻碰見了吞噬很多靈魂的酷羅。
阿媽被酷羅弄傷住院,豆豆和阿民要去陰氣最重的廢船廠和壞鬼酷羅決戰。
為了大鯨魚,為了小扁。
阿媽和西羅交換了身體,這樣才能去奪回其他靈魂。
於是大戰一觸即發。
影片是1998年的臺灣動畫佳作,9年後看也依舊不會過時。
隱藏在宗教之後的是,教孩子們永遠善良正直,盡力幫助別人。
但是由於畫風有些東方暗黑系列,小時候看反而會產生陰影。
「小時候看的還被嚇到。」
類似畫風的還有大陸的《魔方大廈》,不知成了多少人的童年陰影。
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每次看見這張圖,我都覺得自己要窒息了。
拋開這一切靈異的情節,阿媽對外孫豆豆的愛,又平凡又偉大。
就像我們的奶奶姥姥一樣。
嘴裡數落著,手中卻不遺餘力的對我們好。
給我們做我們最愛吃,她也最拿手的那道菜。
孫輩一句「奶奶/姥姥做菜對我口」,對她來說就是最高的讚譽。
不問緣由的哄著生氣的我們吃口飯。
陪著我們出去撒歡,珍惜和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我只怕不能把最好的都給你。
除了感人的劇情,影片還具備了動畫片應有的搞笑部分。
豆豆沒有了媽咪陪伴,嚎啕大哭。
阿媽費勁心機哄他開心,結果全部沒用。
最後倆人坐在一起哭,讓人哈哈大笑。
還有西羅和阿媽交換身體,醫院裡西羅咬著專家不鬆口。
逼著醫師找精神科專家會診。
除了劇情,配音也是一大亮點。
原汁原味的臺灣方言很好聽,豆豆的臺普也很有意思。
「一開始聽到老太太的臺灣方言就覺得好溫馨。老人家講方言是最接地氣、最溫暖的一件事。」
小扁的配音,小巧怯懦很符合它的形象。
一個簡簡單單的小配角也圈了不少粉,配音成了一大優勢。
「喜歡裡面那條小蛇,還喜歡裡面小孩子的配音。」
至於影片高潮與結局,我就不作劇透了。
至於神鬼到底有沒有,大家也都各有見解。
我只想說,小時候我很怕有鬼,直到摯愛的家人去世後,我希望有。
不管有沒有,大家都應該珍惜眼前人,珍惜在世的家人朋友。
一年後又到暑假,豆豆迫不及待的要去世界上最酷的地方——
阿媽家。
我的阿媽(姥姥/奶奶)家,可能不是最酷的,但那裡卻是我暑假的避暑勝地。
因為那裡有雪糕,有西瓜,有葡萄藤架,還有一直盼著自己回去的——
我最愛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