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倒春寒」要來了!專家告訴你這樣給孩子穿衣服

2020-12-05 武漢發布

「春天孩兒面,一天臉三變」

武漢25日的天氣正應了這句俗語

市民許韜在上班路上拍攝的西北湖盛放的櫻花

上午,黑雲壓城,悶雷滾滾,一派風雨欲來之勢,10時14分,武漢市氣象臺也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隨後午間時分,瓢潑雨水果然如約而至,還伴有道道閃電滑過。

但沒下多久,陽光又穿透雲層與大家打了照面,下午4時全市最高氣溫也再次突破了「2字頭」,升至了21.9℃。

太陽重回天空,是否意味著本輪降水快要接近尾聲了?並不然,從武漢市氣象臺最新預報來看,25日夜間,我市仍會有中等強度雷陣雨,26日白天,預計大部地區有中到大雨,並伴有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降雨量可達20~40毫米、局部50~70毫米。27—29日,市內降水繼續,不過強度會明顯減弱。

雖然26日晚開始,雨水勢力將被大幅削弱,但很快,一股較強冷空氣會攜帶大風、降溫趕來「接班」,屆時全市將颳起4~6級偏北大風和7~8級陣風,同時還將出現一次較明顯的「倒春寒」天氣,預計過程降溫幅度可達8~10℃。具體來看,28日,最高氣溫預計將從前一天的18℃跌落至13℃附近,最低氣溫也將降至7℃。

湖北省內,預計本周后期,全省將先後出現短時強降雨、雷電、大風和「倒春寒」等多種災害性天氣。氣溫方面,由於26日晚到來的這場冷空氣實力強勁,屆時湖北將遭遇「斷崖式」降溫,預計過程累計降溫幅度超過10℃,局地可超過12℃。

武漢三天具體預報

26日白天:陰天有中到大雨,伴有雷電,17℃~21℃,偏南風轉偏東風2到3級;

26日晚上到27日白天:陰天有小雨,10℃~18℃,偏北風4到6級,陣風7到8級;

27日晚上到28日白天:陰天有小雨,7℃~13℃,偏北風3到4級,陣風5到6級,轉2到3級。

「倒春寒」要來了

不少家長

為孩子的穿衣問題犯了愁

該如何判斷孩子要穿多少?

且看武漢市兒童醫院

兒童保健專家李瑞珍主任的分析

別怕穿少了會凍感冒

真相:穿多了更容易感冒

家長常常擔憂,孩子穿少了會著涼感冒,或者會咳嗽、拉肚子,所以要多穿點。尤其是「春捂秋凍」的傳統觀念,更是強調春天要做好保暖工作。

還有些家長認為,近段時間孩子宅在家裡,活動量變少,更需要多穿點。在「好媽手冊」粉絲群裡,日最高氣溫超過20℃的時候,仍有家長給孩子穿小棉襖。

事實上,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新陳代謝較快,容易出汗。如果穿得過多,出汗時再受冷風吹,會更容易感冒。

所以,最好別給孩子穿太多,晚上睡覺也不能蓋得過厚。如果要陪孩子在家裡玩遊戲,可能會出汗,就應提前減衣服,玩出汗了也應趕緊用幹毛巾擦乾汗水。

如何判斷孩子穿得夠不夠

絕招:摸摸後頸涼不涼

判斷孩子穿得少不少,家長常常會摸孩子的手腳來判斷,如果感覺孩子小手發涼,不少家長就認為孩子穿少了,得趕緊加衣服。

科學的標準是摸孩子後頸部有衣服覆蓋的部分。有汗就說明穿多了,要適當減少衣物;沒出汗但又很涼,說明穿少了,要適當加衣。

「春捂秋凍」有講究

推薦:「洋蔥式穿衣法」

「春捂秋凍」的說法有道理嗎?

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其實對身體有好處。給孩子穿衣服的法則,可以參照「洋蔥式穿衣法」。

這種穿法的基本原則為:

內層衣服排汗,中層衣服保暖,最外層防風防水。也就是說,用幾件薄衣服代替厚衣服,寧可穿多層,也不要穿一件。

衣服一層一層地加減,可以讓衣服之間的空氣更好地流通;冷了或熱了,也方便一件件穿脫。

根據不同溫度,可推薦不同穿法:

來源 | 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武漢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魏煒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倒春寒又要來了!你需要知道:
    廣東正在遭遇2010年2月以來最嚴重回南天,到處滲水,雨霧茫茫,福建廣西一度也這樣!有朋友說,寧願來寒潮,也不要這種天氣,已經快沒衣服穿了!你就要夢想成真了!正如我們上篇文章所說,一股強大的冷空氣正在醞釀!它從22號開始南下,24號抵達長三角,25號抵達華南,26號影響達到最盛!
  • 天氣寒冷,給孩子穿衣服有技巧,學會這幾點,孩子舒適不感冒
    其實有的時候,有些事情,大可不必這樣,就拿孩子穿衣服這件事情來說,尤其現在天氣漸冷,各位媽媽們都怕孩子被冷著,凍著。家裡的老人,爺爺奶奶更是疼愛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給他們過裹得厚厚的。也有一部分家長是「反其道而行」,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冷。又或者聽著老人的講究,孩子冷點沒事兒,凍出的孩子不愛生病。自己都加衣服了,孩子依舊穿得單薄,這樣的家長也不在少數。也很常見到。怎樣合理地給孩子穿衣服呢?
  • 俗語:無春年倒春寒。2021是無春年,是不是真的會有倒春寒
    果農們痛心疾首,那可真是呼天不應叫地不靈,誰也不曾想在五一節前後,竟然來了一場不折不扣的倒春寒。10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對那場倒春寒依然印象深刻,因為很少在五一節前後還發生倒春寒,記得當時有的農村老人說,幸虧這雪沒有下在6月,否則就是竇娥冤了。巧合的是2010年還真是無春年,也就是農村人所說的寡婦年。
  • 2021年有倒春寒天氣嗎?看小寒節氣俗語怎麼說,看完心中有數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對於是否有倒春寒天氣,我們還是可以根據氣象規律來預測的,特別是小寒節氣與發生倒春寒天氣的時間間隔短,並且都是同屬寒冷氣流,對於春季倒春寒天氣有很大影響。什麼是倒春寒?判斷倒春寒標準又是什麼?
  • 2019冬至要到了,春節期間會冷嗎?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
    2019冬至要到了,春節期間會冷嗎?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冬至是24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過去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會出現「倒春寒」嗎?一起聽聽專家分析
    這樣不正常的天氣讓農民感到十分擔心。農民是靠土地來吃的的,而土地上農作物的收成,則要看天氣。天氣好,那麼收成就好,天氣不好,那麼農民也就賺不到什麼錢。一位老農問: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
  • 2019年天氣如何!是否會出現倒春寒?農諺準確度比天氣預報高
    但是卻有很多農民朋友,非常害怕在這一年裡出現倒春寒,不用看天氣預報,可以觀察一下農諺是怎麼說的。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其實這句話對於大家來說可能都不是非常的熟悉,小編甚至完全沒有聽過,不過這種孤陋寡聞,相信大家和小編也不太一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如果在三九天氣的時候,比過去的幾年都要暖和,那麼大家就看六九的天氣變化如何。
  • 春季溫度起伏不定,寶媽們該怎麼給孩子穿衣服?3點禁忌別觸碰
    春天雖然氣溫回升,但晝夜溫差大,有時遇到「倒春寒」,氣溫變化不穩定,寶寶的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燒、患上呼吸道疾病和過敏。如果此時媽媽還給寶寶採用冬天穿衣的方法,會妨礙寶寶的生理調節功能,容易生病。那麼,春天給寶寶春衣服要注意什麼呢?
  • 倒春寒是什麼意思 2019倒春寒具體時間持續多久
    倒春寒是什麼意思  倒春寒是指春季的時候,氣候開始變暖,但是冷空氣突襲,從而造成連續的低溫天氣,此事的寒冷度不亞於冬天,倒春寒最大的危害就是對農作物的危害比較大。其實這種現象也有很多的天氣原因所導致,也就是過完年以後天氣在逐漸回暖,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遇到一些阻礙,比如說冷空氣的入侵,當這樣的現象一旦發生之後,就可能會使當地的氣溫逐漸下降,並且會使人感受到明顯的溫度之差,而在春節的時候也最害怕這種現象存在,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開心的日子,可是非得穿得非常臃腫,難免會讓人感到放不開。
  • 大寒之後天氣逐漸變暖,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會不會有倒春寒?
    大寒之後天氣逐漸變暖,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會不會有倒春寒?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一月份的後半月了,整個冬天最冷的那一段時間即將過去了。現在天氣也感覺到越來越暖和了。特別是最近幾天,經常出現太陽,暖烘烘的很舒服。一些經常務農的農民就會想到,今年是不是暖冬呢?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這樣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一一解答一下。前段時間,還沒有大寒的時候,氣溫非常低,中國各地出現了很多降溫降雪的天氣。可以說是很多地方都遭遇到了非常冷的嚴冬,也讓很多老農判斷出,今年就是一個冷冬年。
  • 人為什麼要穿衣服?
    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人類需要穿衣服來保暖?人們對穿衣風格也越發的講究還有人說了你不穿衣服警察叔叔不幹啊這不擾亂社會秩序嗎再說不穿衣服羞羞羞現在連小動物們都開始穿衣服了作為人類還好意思不穿?畢竟現在天氣挺冷的天氣那麼冷,那就來一件羽絨服吧。再多的毛髮,也抵不上一件羽絨服的溫暖。
  • 大雪即到,農民對這樣的天氣要注意,決定年景和農業收成
    農民通過降溫與降水的指標,來預測未來天氣和收成,是古代先賢在長期勞作中積累的經驗,而眾多的農村諺語就是其中的精華所在。下面,咱就運用農村諺語來聊聊,如何通過大雪節氣的天氣狀況,來預測冷暖旱澇、收成年景。一:如何預測氣候的冷暖?
  • 春天溫度不穩定,那麼在這樣的天氣下怎樣給孩子穿衣少生病呢
    這兩天的天氣可以說是從冬天到夏天然後又到了冬天,本以為刮個風下個雨的會是「一場春雨一場暖」,誰知道溫度又開始降低了。本來都已經買了春裝,現在又要把羽絨服拿出來了,而且最近感冒的人也都比較多,也是因為一冷一熱導致的。
  • 2021年春季倒春寒機率有多大?最新消息來了!
    2021春季倒春寒機率有多大?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話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 為此,過去人們主要是藉助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和當地的一些氣象農諺老話來預判天氣變化情況,既然這句老話能傳承至今,肯定會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價值哦!
  • 最強冷空氣來了,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提醒農民早做準備
    天氣越來越冷了,大範圍的農業生產基本已經停止了。今年冬季會不會隨著這股冷空氣的到來,進入一個寒冬呢?很多農民都很關心。和農民的關心相比,還有一些人顯然對農村更加的「關心」。根據最新的消息,瑪曲縣公安局核實後確認這則為貧困孩子捐贈衣物的消息為虛假消息。所以這一類的農村謠言你要小心中招!雖然現在的農業生產越來越現代化,科技感越來越足,不過「靠天吃飯」的農業本質並沒有太大的改進。拿冬麥區來說,冬季的氣溫高低對於北方冬小麥的生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 氣象俗語: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老祖宗說的準嗎?
    氣象俗語:冬暖必有倒春寒,要過穀雨才脫棉,老祖宗說的準嗎?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關於三九的俗語叫做: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俗語也是對於來年天氣的一種預測,民間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農諺,都是通過對於某一個時間段的天氣變化,對於來年天氣走向的一種預測。這也是古人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很多時候還真的具有很好的借鑑和參考作用。那麼明年會不會有倒春寒呢?
  • 2021年會有倒春寒嗎?
    倒春寒是農業氣象上使用的概念,因為到了後春4~5月份時,黃河流域小麥正處於返青期,氣溫降低會導致農作物受到冷害,如果這個階段(一般指4月至5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度以上,則認為是嚴重的倒春寒天氣。當然滿足春節倒春寒的條件,就要在立春前有氣溫強烈回升,之後到了2月12號春節時,有一股冷空氣南下,導致春節非常寒冷,這樣的天氣過程有可能實現嗎?還是不太可能。雖然近幾年天氣反常的厲害,容易出現極端天氣,但這種概率要建立在大氣候背景下才有討論的意義。
  • 2021年春節期間會有倒春寒嗎?為什麼?
    倒春寒是農業氣象上使用的概念,因為到了後春4~5月份時,黃河流域小麥正處於返青期,氣溫降低會導致農作物受到冷害,如果這個階段(一般指4月至5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度以上,則認為是嚴重的倒春寒天氣。例如,今年春季清明節後的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遭遇了一場雪。下圖是4月9號河南網友拍到的雪景,這種「前春暖,後春寒」的天氣稱為倒春寒。
  • 原始人類一直是「光溜溜」的,為啥突然要穿衣服?專家:因為方便
    單就對衣來說,我們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要穿衣服,不管厚度怎樣,無論深處什麼地方,衣服總是要穿的。人穿衣服這看似是十分正常事情,但也可能會有人問:人類為什麼要穿衣服?換個說法,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科學家們用了兩個說法來解釋:抵禦寒冷和用來遮羞。多穿衣服防止寒冷,這是讓人再理解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人類的祖先是在非常酷熱的非洲產生的,那如果是在那個時候人們穿衣服是為了防寒的話,感覺這是非常和現實不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