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溫度不穩定,那麼在這樣的天氣下怎樣給孩子穿衣少生病呢

2020-12-05 育兒無小事

這兩天的天氣可以說是從冬天到夏天然後又到了冬天,本以為刮個風下個雨的會是「一場春雨一場暖」,誰知道溫度又開始降低了。本來都已經買了春裝,現在又要把羽絨服拿出來了,而且最近感冒的人也都比較多,也是因為一冷一熱導致的。

春天來了,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帶著孩子出去郊遊,來個踏春,感覺冬天終於過去了,讓孩子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反正周末的時候,很多同事都計劃著去哪裡玩,帶著孩子去耍耍。沒事的時候和孩子拍上一點照片當做回憶,也增加和孩子親子之間的活動。不過,春天的溫度多變,孩子的抵抗能力不強,要怎麼給孩子穿衣服,減少孩子感冒呢?

在剛剛入春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溫度都還不穩定,天氣也是比較多風的。在春天都是流行「春捂」,也就是說剛剛步入春天的時候,不要過早的給孩子換衣服,儘量還是和冬天一樣,穿著棉衣,因為這個時候如果猛地一換上輕薄的衣服,天氣如果降溫的話,會讓孩子無法適應,導致感冒。

春天溫度上升,萬物復甦,也是一個流行性感冒和細菌傳播很快的一個季節,這個時候也會有一些傳染病,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在剛剛入春的時候,千萬不要一下子給孩子換了薄衣服,讓孩子不能適應。

到了春天的中間階段,溫度大概在16-18度左右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擔心孩子會凍著了,這個時候就不需要給孩子穿著棉衣和羽絨服了,可以適當的給孩子減少衣物。因為這個時候的溫度已經很穩定,而且也是比較熱的了,如果這個時候還給孩子穿著棉服的話,孩子溫度過高,可能就會「捂著」了,可能會發高燒。

尤其是一些嬰幼兒,可能家裡的老人會擔心孩子害怕冷,所以在溫度已經回升的時候也不敢給孩子換衣物,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不給孩子換一物的話,孩子可能就會出現發燒,體溫過高的情況。

一般來說,到了氣溫比較穩定的時候,就不用過於的捂著孩子了,孩子穿衣服的技巧就是,看看孩子的後背有沒有出汗,如果孩子的後背出汗說明是穿的衣服有點多了,可以適當的給孩子減少衣物。基本上孩子穿的衣服比一般大人穿的多一件就行,不要穿太多。

另外,春天到了,孩子們肯定會增加很多的戶外運動,由於天氣乾燥孩子也會容易上火,所以多給孩子喝熱水。孩子在運動完之後可能會熱的一身汗,這個時候一定記得不要給孩子脫衣服,因為太熱可能遇到風就容易感冒。還要給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增強抵抗力。

相關焦點

  • 寶寶這樣來穿衣,寶媽別擔心
    疫情緣故讓現在的人對感冒非常恐慌,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免疫力普遍比年輕人要低。在這春暖花開溫度剛剛回升的季節,很多人是穿多了熱,穿少了怕生病。新手寶媽們,沒有太多的經驗來帶娃,有的人會參考育兒書,有的人還會參考家裡老人的帶娃經驗。
  • 「春捂」不當孩子易生病,這份穿衣指南...
    關於「春捂」,這6點你需要知道一到春天,很多家長都不敢讓孩子脫衣服,寧可「捂一捂」,也怕孩子凍著會感冒。可你知道嗎,盲目地給孩子捂,可能會出現「捂熱綜合症」,即由於給孩子穿得過多,造成高熱,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從而產生缺氧。既然如此,「春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天氣寒冷,給孩子穿衣服有技巧,學會這幾點,孩子舒適不感冒
    也有一部分家長是「反其道而行」,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冷。又或者聽著老人的講究,孩子冷點沒事兒,凍出的孩子不愛生病。自己都加衣服了,孩子依舊穿得單薄,這樣的家長也不在少數。也很常見到。怎樣合理地給孩子穿衣服呢?
  • 氣溫降低,家有孩子的父母做好這8點,讓孩子少生病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說一說,孩子生病的那些事。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這幾天的天氣變化,氣溫的驟降,很多地區不是開始下雨,就是下雪了,溫度一下子降至幾度,甚至零下。面對如今的氣溫降低,再加上雨雪天氣,孩子很少有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因此也會讓孩子的抵抗力要比平常差上很多。我們做父母的就會很擔心,孩子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很容易生病。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去讓孩子減少生病的可能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這8點去改善一下。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這幾天,我國自北向南都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感到一絲涼意呢?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
  • 天氣越來越多變!寶寶動不動就感冒?一份實用的穿衣指南送給你
    第一種:孩子一受涼就感冒,衣服當然是能加多少就加多少!第二種:春捂秋凍!秋天怎麼能給孩子加那麼多衣服呢?不過,顯然這兩種方式都是有些偏激的,要麼讓孩子凍著、要麼讓孩子捂著。看看這些被捂壞的寶寶吧!你就不會說讓孩子多穿點衣服這樣的話了。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醫生打開兩張厚被子,再打開寶寶厚厚的衣服做檢查,然後無奈地說:「你這樣給寶寶穿衣服,寶寶給你熱壞了,你看看全身都是汗。尤其室內外溫差大,在室內大量出汗,一到室外,涼風一吹,孩子身體受不了,容易著涼,患上感冒。」這位媽媽不解地問:「現在冬季這麼冷,不是應該穿得厚實點嗎?」醫生耐心地說:「寶寶保暖要適當,父母護理要記住」三暖一涼「的口訣,這樣孩子才會少生病。」
  • 穿衣講究「春捂秋凍」?兒科醫生:牢記「洋蔥穿衣法」少生很多病
    前段時間陰雨連綿,將夏日的炙熱一掃而空,才九月時節,天氣已經轉涼了。有句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很多人就認為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進入秋天了,挨點凍對身體好。這其實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 春季溫度起伏不定,寶媽們該怎麼給孩子穿衣服?3點禁忌別觸碰
    春夏交替,萬物復甦,溫度漸漸回升,好多人都紛紛脫掉了沉重的外套,迎接春天的到來。然而,春天也是有性格的,昨天還是豔陽高照,堪比溫暖明媚的四月;今天一個不開心就變回了寒風凜冽的二月,讓人捉摸不透。春天雖然氣溫回升,但晝夜溫差大,有時遇到「倒春寒」,氣溫變化不穩定,寶寶的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燒、患上呼吸道疾病和過敏。如果此時媽媽還給寶寶採用冬天穿衣的方法,會妨礙寶寶的生理調節功能,容易生病。那麼,春天給寶寶春衣服要注意什麼呢?
  • 春捂的臨界溫度是多少?
    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穿衣應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還寒的氣溫下,過早摘掉帽子和圍巾,易遭受風寒侵襲,導致傷風感冒加重頸椎病的症狀。
  • 90%的人都搞錯了,難怪孩子愛生病!
    不穿吧,怕寶寶小腳丫踹出來,著涼生病;穿吧,天氣那麼熱,又擔心孩子不舒服,從而影響睡眠。其實,如果室內溫度適宜的話,即便寶寶光腳睡覺也是不會輕易著涼的(這裡的光腳睡覺,指的是在蓋被子的基礎上,不穿襪子)。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旺盛,體溫本就比成人高一些,而且特別容易出汗。
  • 都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季孩子如何正確穿衣?寶媽看這裡
    「本文由硬核媽媽原創、歡迎大家評論、轉發」老話講「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捂是為了讓人們逐漸適應天氣的變化,起到了緩衝和過度的作用。不多很多寶媽卻不知道,這春捂,該給孩子捂哪呢?春捂,該捂哪?春季如何給孩子穿衣服?寶媽在給孩子穿衣服時,一定要關注天氣的變化,這樣才能正確掌握天氣情況,為孩子穿對衣服。下面是根據室外溫度,孩子所對應的穿著,寶媽們快來看一下。
  • 「26度穿衣法則」不靠譜,「三層穿衣法」讓孩子溫暖舒適過寒冬
    那位寶媽很不以為然的、帶著幾分得意地說:我這是「26度穿衣法則」,這是讓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穿衣法則。今天西安最高氣溫是14度,這會兒大概才10度左右,所以... ...那位寶媽的話還沒說完,他家孩子又摔倒了,而且這次似乎摔得還比較嚴重,孩子半天自己爬不起來,那位寶媽也就顧不上繼續跟我「科普」了,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好在孩子沒什麼事。
  • 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穿衣法則」未必靠譜
    專家建議選擇衣服須根據具體地點溫度溼度而定近日天氣越來越冷,一則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的「穿衣法則」在微博上盛傳,該微博分別註明了多種質地服裝的溫度,通過相加與當日天氣溫度平衡來選擇應穿衣物,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不過,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的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該法則沒有科學根據。
  • 90%的人都搞錯了,難怪孩子愛生病!'
    ,怕寶寶小腳丫踹出來,著涼生病;穿吧,聽說會有礙血液循環,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怕孩子不舒服。,常年體溫也較低,也經常感冒生病。晚上在被窩裡藏了很久腳部還是冰涼的,這樣會影響孩子入睡和睡眠質量。參考文章:寶寶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給你一個正確的穿衣公式!
  • 天氣|「倒春寒」要來了!專家告訴你這樣給孩子穿衣服
    「春天孩兒面,一天臉三變」武漢25日的天氣正應了這句俗語市民許韜在上班路上拍攝的西北湖盛放的櫻花上午,黑雲壓城,悶雷滾滾,一派風雨欲來之勢,10時14分,武漢市氣象臺也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但沒下多久,陽光又穿透雲層與大家打了照面,下午4時全市最高氣溫也再次突破了「2字頭」,升至了21.9℃。太陽重回天空,是否意味著本輪降水快要接近尾聲了?
  • 「26℃穿衣法則」科學嗎? 醫生:每個人體感不一(組圖)
    「26℃穿衣法則」概述: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棉外套5℃,厚羊毛衫加棉背心4℃,抓絨衣、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等。衣服溫度與天氣溫度相加等於26℃為最適宜的穿衣方式。例如若外部溫度為22℃,那麼給孩子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即22+1+3=26就可以了。
  • 孩子穿太多衣服有危害,醫師總結了一個「著裝公式」
    而孩子更是因為身體發育不健全,更容易染病,所以成為家庭防疫防護的重中之重。為了防止孩子生病,父母總是喜歡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的衣服,尤其是爺爺奶奶更是喜歡把孩子包的像個粽子一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小並且抵抗力差。必須緊緊包住孩子以保持溫暖。眾所周知,並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凍出來的,但是因為冬天天氣寒冷,這點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 (附孩子冬季穿衣指南)
    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一般而言,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
  • 都知道天氣決定漁獲,那怎樣判斷當天的天氣魚口是否給力呢?
    只要是釣魚人都知道天氣是影響魚口的最大因素,如果天氣不給力,那麼釣技釣法,窩料餌料都成了浮雲。所以很多釣友也都調侃釣魚其實是個「靠天吃飯」的活動。但是問題來了,天氣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怎樣根據天氣的變化決定當天是否適合釣魚,又哪些時候比較適合釣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