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天尊,居上清真境禹餘天宮,紫微瓊臺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虛皇之統系,超西那玉國之根苗,是道教三清第二位,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靈寶出法、隨世度人的道教第二個大世紀。入黍米珠,盡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屢談秘要之詮諦。妙德難思,神通莫擬,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為誕辰。
靈寶,道的別名。故萬物莫不是靈寶。變化無方曰靈,欽崇貴愛曰寶,在天曰靈,在地曰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群品,則厚載萬物。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道心,故名靈寶。靈者,眾聖之通稱也。寶者,眾聖之所珍也;空玄為靈,入藏為寶,故曰靈寶。
據《雲笈七籤》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指出,靈寶天尊以開皇元年託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鬱察山浮羅之嶽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古靈寶經中的《五篇真文》發乎始青之天,起於混沌之先,而色無定方,文勢曲折,不可尋詳,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組成,靈寶《度人經》將五篇真文視做天地之根。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慾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延康元年,靈寶天尊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玉緯》云:洞玄是靈寶所出,高上大聖所傳。據《四極盟科》記載如下:洞玄經萬劫一出,今封一通於勞盛山。
昔黃帝於峨嵋山詣天真皇人,請靈寶五芽之經。於青城山詣寧封真君,受靈寶龍蹻之經。又九天真王降於牧德之臺,授帝嚳靈寶天文。帝行之得道,遂封秘之於鍾山。
又夏禹於陽明洞天感太上,命繡衣使者降授靈寶五符以理水,檄召萬神,後得道為太極紫庭真人,演出大、小劫經,中山神咒,八威召龍等經,今行於世矣。
時太極真人徐來勒,與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台山,傳《靈寶經》以授葛玄。玄傳鄭思遠,思遠以靈寶及三洞諸經付玄從弟少傳奚,奚付子護軍悌,悌付子洪,洪即抱樸子也。又於馬跡山詣思遠告盟奉受。洪又於晉建元二年三月三日於羅浮山付弟子安海君、望世等。後從孫巢甫,晉隆安元年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遂行於世。
今所傳者,即黃帝、帝嚳、禹、葛玄所受者,十二部文未全降世。
上清寶誥
志心皈命禮。居上清境,號靈寶君。祖劫化生,九萬九千餘梵炁。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紀元洞玉曆而分五劫。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