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銀行業共領罰單160張,信貸業務違規佔比超一半

2021-01-09 澎湃新聞

受春節假期影響,銀保監會在2月披露的罰單數量有所下降。

據澎湃新聞統計,2019年2月,各級銀保監機構共披露160張銀行業罰單,合計罰沒3580萬元。其中,各銀保監局共披露罰單41張,罰款1112萬元;各銀監分局共披露罰單119張,罰款2468萬元。反觀2018年同期,各級銀監部門共披露310張罰單,合計罰款1.15億元。

在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方面,各級銀保監局共對98名相關人員作出處罰,其中59人被警告,7人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從違規案由來看,共有84張罰單劍指信貸業務違規,包括金融機構貸款違反審慎經營原則、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貸後監管不嚴等。

農村金融機構依舊是監管重點,涉及罰單佔比40%

從罰單披露情況來看,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農村金融機構依然是監管的重點。

2019年2月,各級銀保監機構披露的銀行業罰單中有64張(佔比40%)直指農商行、村鎮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具體來看,這些農村金融機構多暴露出貸款監管不嚴、對客戶授信集中度超比例、不良貸款、內控風險隱患等問題。例如,廣西崇左桂南農村商業銀行發生員工侵佔本行資金現象,江西贛州銀座村鎮銀行違規批量轉讓不良貸款,仁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翁牛特立農村鎮銀行、貴州荔波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家農村金融機構存在貸款業務存在違反審慎經營原則的現象。

在2月份披露的罰單中,被罰金額最高的是位於山西臨汾的堯都農商銀行,因未對股東股權質押行為實施有效管理、繞道信託發放超比例貸款、部分貸款資金被房地產企業用於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發放借名貸款、未落實重點外包服務機構監管要求等多項業務違規,被山西臨汾銀保監分局罰款200萬元。

上述違規亂象正是銀保監會一直整治的重點。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2月28日召開的的銀保監會通氣會上也曾表示,在治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方面,兩年來,違法違規、層層嵌套的業務規模共縮減約12萬億元。這些業務則主要來自三大領域:一是違法違規、擾亂市場秩序的業務;二是助長脫實向虛,拉長融資鏈條,資金空轉的業務;三是風險隱蔽、交織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賦予銀保監會的重要監管手段。未經許可履職這一問題雖然時有發生,但多集中於地方城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在內控體系相對薄弱、內控往往較容易出現紕漏的金融機構,但從2月份的罰單可看出,這一現象在A股上市股份制銀行中也有發生。比如,平安銀行珠海分行因高級管理人員未經任職資格批准實際履職,被廣東珠海銀保監分局罰款30萬元。

新疆銀保監局對郵儲銀行開13張罰單,兩任分行行長悉數被罰

剛剛晉升國有大行序列不久的郵政儲蓄銀行,其基層業務違規情況仍然不容忽視。

2月12日,新疆銀保監局披露了13張關於郵儲銀行和田地區分行以及其下轄的洛浦縣支行的罰單。其中,郵儲銀行和田地區分行存在信貸業務貸中審查未盡職、信貸業務內控管理未盡職、員工異常行為排查未盡職等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行為;郵儲銀行洛浦縣支行存在發放虛假農戶貸款、違規辦理銀行卡業務等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行為。兩家銀行合計被罰250萬元。

在處罰過程中,監管部門在處罰過程中也堅決執行機構與人員「雙罰制」。 澎湃新聞發現,新疆銀保監局對郵儲銀行和田地區分行前後兩任行長凌立勝和詹東均作出處罰,對多名副行長、風險管理部經理、授信管理部經理、零售信貸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等在內的高管作出不同程度處罰。

其中,郵儲銀行和田地區分行副行長阿不都力提甫·阿吾提、郵儲銀行洛浦縣支行副行長(代為履職、主持工作)肖飛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郵儲銀行確實有一些特殊性,比如其網點是「自營+代理」相結合的模式,資產負債結構與其他幾家大型國有銀行不太一樣,業務以及客戶定位等也有一定的差異性。

銀保監會國有大型銀行部主任楊麗平在2月28日召開的銀保監會通氣會上也指出,郵儲銀行劃入大型銀行部監管後,監管方法是一樣的,但還是在某些方面實行差異化監管。比如,郵儲銀行的自營和代理關係在其他銀行是沒有的,因而在防範操作風險上會有所不同,顯得更複雜一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銀行業或現「馬太效應」 穿透式監管持續進行中
    1月11日,銀保監會大慶監管分局披露罰單,分別對張賢科、李明貴處以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與取消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10年的處罰,案由為「對大慶市農村商業銀行違規辦理同業業務負管理責任」。截至1月29日,滁州銀保監分局、六安銀保監分局、河南銀保監局等11家銀保監局或分局先後開出 「1號」罰單,罰單總數為17張。
  • 虛增存貸規模 溫州銀行業務違規頻遭處罰
    7月以來,溫州銀行接連收到8張監管罰單,涉及虛增存貸款規模、股東及關聯方業務違規等,被罰330萬元。近年來溫州銀行資產規模持續擴大,貸款利息收入增速穩定,但營收及淨利潤等業務指標大幅下跌,其中2018年淨利潤降幅逾43%,同比降幅擴大。
  • 銀行業2020合規大潮直擊
    超4000萬罰單 「假理財」鬧劇馳援實體經濟,是2020年銀行業的關鍵詞。11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大連監管局公告:因違規出具擔保和銀行保函,信貸業務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後管理不到位等違規行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星海支行被罰款90萬元。11月11日,湖北荊門銀保監分局行政處罰表顯示,因貸款"三查"執行不嚴並違規出具承諾函,工商銀行荊門文峰支行被罰款30萬元。
  • 浦發銀行屢被罰款的背後反映了銀行業哪些問題,又該如何監管?
    來源:央行觀察來源:財經國家周刊不知是監管罰單對其威懾力不夠,還是自身痼疾難改,浦發銀行近兩年暴露出的問題確實有點多。「2019年,對浦發銀行而言,又是一個『罰單年』。」業內一知名銀行研究專家如是評價。
  • 北京銀行、青島銀行「領頭羊」失色 王麟、楊書劍的榮耀與罰單
    從行業看,相關部門對銀行業高壓監管態度並未放鬆。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半年包括銀監會、銀監局、銀監分局在內的銀監系統針對銀行累計開出罰單906張,雖然從數量上看,與去年同期894張基本持平。不過,從額度看,2019年上半年累計罰金4.37億,較2018年上半年的13億縮減66%。
  • 從重從嚴監管 第三方支付機構去年收68張罰單 最高罰沒1.16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共開出罰單68張,累計罰沒金額超3.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千萬元級罰單已不再是「稀缺」案例,其中有近半罰單涉及「雙罰」,除了支付機構自身面臨處罰外,監管部門對違規機構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 中國平安36%業務急需整頓:平安財險2020年四季度吃13張監管「罰單」
    據《電鰻快報》統計,2020年四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已經對平安財險開出13張行政處罰決定書,而投訴量排名第一的人保財險收到銀保監會5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人保財險被處罰的是江蘇分公司、南京城南支公司、蒼南支公司、溫州市分公司和餘杭支公司。平安財險的13張罰單集中在貴州(5張罰單)、湖南(4張罰單)、北京(3張罰單),山東1張罰單。
  • 央行連開31張罰單,多家銀行「中招」,興業銀行被罰沒近2500萬
    興業銀行被罰沒2469萬,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同日受罰9月11日,央行福州中心支行披露的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興業銀行被給予警告處分,沒收違法所得1087.51萬元,並處1382.44萬元罰款,共罰沒2469.95萬元。處罰時間為2020年9月4日。
  • 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這些券商也被罰
    原標題: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 什麼情況?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 這些券商也剛被罰 摘要 【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
  • 銀監會又開億級罰單!郵儲一支行行長挪用資金30億,這家銀行1個月內...
    1月27日銀監會發布公告稱,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覆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 再現千萬級支付罰單,興業總行被罰近2500萬元!
    來源:支付之家網支付之家網(ZFZJ.CN) 繼6月份「百萬級」支付罰單後,興業銀行又領央行「千萬級」支付罰單。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公布31條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包括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在內的多家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被處罰。其中興業銀行因為無證機構提供清算服務、為支付機構超範圍經營提供支付服務等五項違法行為被罰沒近2500萬。
  • 2020-2026年中國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貨幣市場交易活躍,貨幣市場利率整體上升    二、債券發行規模快速擴大,銀行債券收益率總體上移  第三節 2020-2026年中國銀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一、資本充足率基本維持8%    二、不良貸款資產保持「雙降」    三、銀行業資產總額超78萬億元    四、國有銀行股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 滴滴順風車曾試水臺灣 不到2月違法被罰4000萬下架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8月27日零時起,滴滴全面下線順風車業務。而在臺灣地區,順風車業務今年4月因為9張罰單、4000萬人民幣罰款而暫停。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9日報導,滴滴出行在今年1月19日進入臺灣,「滴滴順風車」業務在2月1日上線。不過「滴滴順風車」上線後,臺灣「監理所」經常接到舉報「違法營利」,3月初時已經累計多達19件。根據舉報,滴滴順風車有營利行為,而非「共乘」。在臺灣「公路總局」開出9張罰單後,滴滴在臺代理商樂迪科技表示,暫停順風車業務。
  • 2021年信貸投放圈定重點
    來源:金融投資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 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又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中山證券被警示 這些券商也被罰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什麼情況?承銷調查不審慎,中山證券被警示,這些券商也剛被罰又見債券業務罰單。曾是山東民企百強之一的金茂集團,近期迎來山東證監局的處罰。據了解,其發行的公司債「15金茂債」與「16金茂01」在2018年出現違約,兩隻債券在募集說明書及年報中未完整披露公司對外擔保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