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上海國家會計學院20周年特刊》
2019年11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了2019年全球EMBA項目百強榜單,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的金融與財務方向EMBA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實現了跨越式提升,從2018年的第25名提升至第12名。2020年項目排名穩步上升,提升至第11名,表現持續亮眼。項目連續13年躋身全球50強,並總體呈上升態勢,已經邁入國際一流EMBA項目行列。
2018年以來,根據程麗華副部長在學院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學院積極探索國際知名會計學院的建設路徑,以EMBA項目為重點突破口之一,在育人方式、培養載體、管理模式等方面堅定自信、大膽創新,爭做國際知名會計學院建設的「排頭兵」「先行者」。
根據朱鎔基同志「聘用世界最好的教學人員來講學,努力辦成國際一流的會計學院」的要求,學院於2003年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開展合作,聯手推出旨在培養「具有金融與財務管理專長的CEO和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CFO」的EMBA項目,服務於中國加入WTO後高端財金人才儲備的國家戰略要求。
一是引導學員堅定理想信念。
項目圍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主題,結合項目學員特點,開展思政讀書會、思政健步走等活動近10場次,常態化開設思政網絡課,幫助學員更深刻地理解經濟發展「中國道路」、全球治理「中國方案」,持續強化學員「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二是激發學員承擔社會責任。
項目通過相關課程講授、標杆企業現場教學、企業家高層論壇等活動,積極鼓勵學員引導所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在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單項排名」中,項目從2018年第78名躍居全球第21名、中國第2名。這表明校友企業在消費者、員工、投資人責任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校友還積極支持學院發展,作為主要發起者推動設立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參與排名的12期學員創立「易愛蟠龍」獎學金,歷屆共有27名EMBA校友任兼職教授,為學院發展貢獻力量。
堅定自信,打造具有「中國影響」的國際財經人才培養品牌
伴隨著中國經濟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全球高端財經人才培養日益關注「中國影響」。項目始終堅定地打造富有「中國影響」的國際化財經人才培養品牌。
一是堅持從全球範圍選聘國際一流師資特別是優秀華人教授來項目平臺授課,這是項目自開辦以來一直秉承的傳統,這些華人教授不僅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而且對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和變革管理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和研究,他們帶給學員的是「全球維度、中國深度」的視角。目前活躍在國內的金融界明星教授,如康奈爾大學黃明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王江教授、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曹泉偉教授等都在項目平臺上傳道授業長達5年以上。除了金融領域的頂級華人教授外,項目還匯聚了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和供應鏈等領域的傑出華人代表,如華盛頓大學的陳曉萍教授與周永頻教授、萊斯大學的周京教授、維吉尼亞大學的陳明哲教授等。這些華人教授在課堂上傳授給學員的不僅有國際最前沿的理論和知識,還有中國問題的研究和思考。同時,我們的學員也為教授們的中國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這個意義上講,項目在人才培養的同時也促進了華人學界對中國問題的研究。
第二,引導非華人國際師資「讀懂中國」。項目一直以來以「國際師資單項排名」領銜所有中國項目,除了華人師資外,項目師資陣容裡不可避免地還會有非華人教授,這是項目的特色,也潛藏著師資「不接地氣」的風險。為此,項目為這些國際師資配備院內助教,鼓勵國際師資與中國企業高管聯合授課,引導其關注中國發展情況,在教學中使用中國案例,提供解決中國經濟發展挑戰的國際視角,受到學員廣泛認可。
第三是帶領EMBA學員「深讀中國」。當前中國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快速萌發,為EMBA教育提供了大量鮮活案例。項目在教學中加入中國企業現場教學模塊,結合課程內容,邀請企業高管、院內專家與學員現場研討。學員足跡遍及平安、騰訊、華為、比亞迪、海康威視等國內頭部企業,開展企業模式、文化、理念深度學習,以國際視野提煉中國企業發展智慧,提升學員領導力。
善於共治,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端人才教育管理模式
國際一流EMBA項目必須以先進的治理理念,結合所在地發展情況,建立完善的治理體系,確保可持續發展。項目始終堅持共治思想,與合作方、學員充分協商,合力搭建中國高端財經管理人才能力建設平臺。
一是與合作方協商共治。
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定期就課程和師資、現場教學和宣傳推廣等進行充分協商。近年來,針對競爭日趨激烈問題,協商開展移動公開課、新媒體推廣等;針對課程的優化,協商增加熱點課程和國內外優秀師資;對接中國人才培養需求,開拓大數據與會計方向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會計碩士項目(數據分析方向)、訪問學者培養等合作,以平等互利原則藉助國際力量提升中國人才培養。
二是與學員共治共享。
根據學員思想成熟、主體意識強等特點,項目管理始終堅持共治共享原則。項目鼓勵每個班級搭建學員分享平臺,湧現出了「金久論壇」、「金石沙龍」、「精一講堂」等系列班級品牌,有效促進了同學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同時,依託基金會等平臺,項目還組織企業家講堂、校友智享講堂、財金下午茶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周末在SNAI」成為校友朋友圈的高頻詞,項目逐步發展成為校友終身學習和交流、合作與發展的平臺。在2019年「薪資增長幅度」「薪資增長百分比」單項排名中,項目攀升至全球第6名和第7名,多年穩居全球前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員在項目學習後獲得了巨大的職業成長。2019年,學員還自發組隊,首次參加國內主流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獲得象徵團結協作的「沙克爾頓獎」,在賽中喊出「不做假帳、跑得敞亮」的口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耕讀亭」,EMBA金融九期全體校友捐建
「透過教育創造影響」是項目的使命,2003-2020年,18年的積澱,項目穩紮穩打,通過影響學員個體,進而影響學員所在的企業、行業,推動社會進步。正如時任上海銀行董事長傅建華校友坦言,當他把在項目中所學用於上海銀行時,他知道,他和他所在的銀行都將獲益匪淺。2019年,項目排名實現跨越式提升,項目邁進全球一流EMBA行列。這是國際社會對高端財經人才培養「中國模式」的充分肯定,是學院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會計學院的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學院將深入貫徹落實《財政部關於加快推進「國際知名會計學院」建設的意見》以及程麗華副部長在學院調研時的指示精神,以建院20周年為契機,實施品牌戰略,由點及面拓展品牌方陣,提升高端財經人才培養品質,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