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為有思想的高級動物,對死亡有一定的主宰權,比如生病了,可以就醫。然而作為低級的動物,則很少有死亡的主宰權,比如我們天天吃的豬、雞、鴨、魚等。
不知道大家在吃這些肉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我們吃的,其實也是動物屍體?也許是因為吃慣、看慣了宰殺動物,倒沒覺得動物的屍體,有啥可怕的,甚至還要買現宰的,圖個新鮮。
人也是動物,為什麼人死了之後,大家會對人的屍體十分恐懼呢?死人和活人之間,不只是差了一口氣嗎?為什麼大家不怕生前的人,卻害怕死後的人呢?我想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喜愛「恐怖片」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為什麼害怕,卻還要看恐怖片?刺激啊,看恐怖片不就圖個刺激嗎?特別是殭屍、鬼、妖怪從棺材裡跳出的場景,不是讓人既害怕又興奮嗎?
好的恐怖片,能讓觀眾記住它,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會使觀眾浮想聯翩。比如半夜上廁所,就會聯想 「貞子」會不會從廁所裡爬出來;晚上走在鄉村小路,就會聯想路邊的墳墓裡會不會飄出「鬼」等等。
現實生活中,有人死了,棺材這個電影裡常見的「恐怖因素」,必然出現在現實裡。經過恐怖片的長期侵蝕,加上眼前的棺材和死人,自然就會浮想聯翩,難免自己嚇自己。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我們沒有「食人族」的野蠻,更沒有吃過人肉,對於死者,我們一向奉行「死者為大」的喪葬習俗。一旦有人過世,必須馬上請「法師」來安排喪葬事宜。
在南方的喪葬習俗中,要是哪家有人過世了,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儘快請「法師」過來。不論白天黑夜,死者的至親,都要守候在棺材旁,時時悲傷哭泣、燒香祭拜。
等「法師」看好了出殯的日子,當天還得做一場非常盛大的「法事」。需「做12碗給死者吃」、吃好還得「到河裡買水,給死者洗臉」,洗好之後便是「圍觀」,接受親朋好友的「三跪九叩」等等。
禮節非常多且繁瑣,其中最叫人害怕的便是:「瞻仰遺容」。這個環節就是,死者的內親,每人手持一炷香,必須看清死者嚇人的面容,嘴裡還得說著「好話」,要是不看清的話,就會招來禍患。
初次見「死人」,我想沒有哪個人心裡是不害怕的,因為死者的「遺容」實在太嚇人了。尤其是停放了三五天的老人家:面容僵硬、慘白,雙眼緊閉、眼窩凹陷、嘴巴大張著,著實讓人心驚膽顫。
在喪禮上,常常在「起棺」時, 「法師」會喊:「生肖虎、牛、羊,請迴避下」,基本上,都會提前告知和死者相衝的生肖,還會分發一些「靈符」給那些人帶在身上避避邪。
喪葬結束後,還得「做頭七」:迎接死者的「靈魂」回家「收眼光」。也許是這種流傳了千年的習俗,致使大多數人都相信死者是有「靈魂」的,便時刻存著敬畏之心。
在民間,還時常聽說:那誰生前與死者過不去,路過死者的墳墓,被死者「搞了」,導致人變成傻子了,或者臥床不起了等等。於是這種,關於「靈魂」的未知恐懼,便一直籠罩著人們。
除非死者是自己的「至親」,不然要做到完全不怕,似乎不太可能。只是我覺得也沒必要太過恐懼,畢竟我們都會死,真到了那一天,你希望自己的子女會「怕」你嗎?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要一生光明磊落、問心無愧,何必怕「鬼」?等自己百年以後,自己不也是「鬼」嗎?又或許連「鬼」都沒有,只是一抔黃土而已。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