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8:基線漂移

2021-02-13 PharmaGMP

本期的分享來自於SIGMA-ALDRICH公司的一本指南,HPLC Troubleshooting Guide,如果需要這份文件的原文,請點擊文章最後的閱讀原文連結,筆者已經很貼心的將這份文件共享在了百度網盤中,下載速度應該還是比較快的。




今天分享的基線漂移應該是一個比較常見異常現象,導致基線漂移的原因也很多,一共九條,慢慢道來。

柱溫的影響

柱溫的影響對於部分檢測器,尤其是示差折光檢測器或者高靈敏度的紫外檢測器,對於柱溫模塊的影響,通常導致的是基線有規律的上升和下降;處理方法中有一條,在進入檢測器前加上換熱器,不過換熱器是個什麼東東,貌似並沒有用過。

流動相不均勻這個原因導致的基線漂移通常是不規則的,與前一條柱溫的影響不同,流動相的汙染或者不均勻會導致基線的升高,採用HPLC級別的溶劑或者高純度的鹽或添加劑,並對流動相進行脫氣可以解決流動相不均勻導致的基線漂移問題。

檢測器流通池汙染或有氣泡

檢測器流通池的汙染之前好像提到過,今天重點說一下解決的方法,採用極性強的溶劑(比如甲醇)對檢測池進行衝洗,如有必要,用1N濃度的稀硝酸進行衝洗,特別需要提示的是,採用稀硝酸進行衝洗的時候不要接PEEK接頭,也不要採用鹽酸進行衝洗;

檢測器出口管線擰得過緊,這會導致檢測池的背壓太高,導致檢測池可能產生裂紋,從而導致基線的升高,如果檢測池真的損壞了,只能考慮對檢測池進行更換了;

流動相混合的問題或流速的變化

流動相混合的問題及流速問題是在這幾天的分享中常見的問題了,解決方法之前也提到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輸液泵的工作狀態;

色譜柱平衡不充分,尤其是更換流動相的時候

對此指南給出的解決方法是採用中極性強度的溶液,在分析前對色譜柱進行衝洗,衝洗的體積通常需要達到10-20倍的色譜柱體積

流動相的汙染,尤其是沒有採取高純度的試劑

樣品物質的強保留屬性,導致峰的嚴重展寬,從而表現為基線的抬升

注意這裡的表述,表現為基線的抬升,實際上是被測組份的強保留,這裡的基線漂移實際上是檢測組分的緩慢洗脫。

檢測器設置錯誤,這種錯誤應該不常見,有興趣有朋友可以自行查閱原文。

感謝原文的作者:


也可以根據本圖文下方的主題連結,進入不同的主題頁面,如何查看歷史文章的詳細說明,請參閱[重磅]所有歷史文章目錄。

再次強調一下,回復關鍵詞只需要回復任意一個就可以了,並且不是在這裡留言,是回到公眾號底部給我發消息。

最簡單的是字母「j」或"m",如果是中文輸入法懶得切換的話,那就是「目錄」、「集合」、「微站」、「微小站」中的任意一個

歷史遺留系統的驗證總結篇

藥廠維護部門十大挑戰

供應商質量管理總結


藥品數據管理規範解讀總結

數據完整性解讀系列總結

工藝驗證系列總結

質量風險管理總結

計算機化系統附錄總結

OOS總結

變更的話題暫告一段落

偏差調查R&R及總結

質量度量總結

每天進步一點點,十年後成為製藥領域的匠人

原創聲明,轉載請帶上這張圖


回復「目錄」,「集合」獲得歷史原創文章的集合連結!

相關焦點

  • DSC數據處理——基線的校正
    基線需要修正  一般來說,基線應該是水平的。但實際由於樣品受熱,熱容的改變,曲線向上或向下是正常的。  (2)基線處理方法的應用使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更加精確, 可靠性更強,從而為進一步的實驗和分析工作可奠定良好基礎, 提供有利的保障。  (3)每次實驗的進行都應該進行基線的測量和相應的處理, 才能確保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合理化.
  • 靜態GPS測量——獨立基線
    圖1 基線連接114.獨立基線這個工程將由四臺接收機來測量。由表可知,第一時段A接收機將佔用點1、B接收機佔用3點、C接收機佔用8點和接收機D佔用13點。這一時段圖中只繪出了產生的6條基線中的3條。只有獨立基線,也被稱為不平凡(nontrivial)基線將被顯示於地圖。未畫出的三條線稱為平凡線,也稱為相關基線。這種想法是將每個觀測時段產生基線的使用限制到進行唯一解決方案所需的最低限度。無論何時四臺接收機都會產生6條基線。其中任何3條基線將能充分確定每站相對於時段中其他站的位置。因此,用戶可以確定這6條基線的任意3條。一旦確定,這樣只有這3條基線包含於GPS控制網。
  • 從地震勘探角度解密大陸板塊漂移的真相
    赫斯等人提出的海底擴張假說是基於太平洋東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異常帶與洋中脊平行,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2007年法國地質局編繪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異常圖,遺憾的是該圖否定了條帶狀磁異常與洋中脊平行的這種所謂普遍規律。
  • 劃定領海基線的意義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有3種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混合基線法。其中,直線基線法與正常基線法相比,明顯地擴展了國家管轄海域。除非另有主張,沿海國會有一條「正常」基線,它與沿岸低潮線是一致的。然而,根據國際法還可以劃出一些直線基線作為正常基線的補充。沿海國的實踐證明,在這些種類的基線中,「直線基線」採用得最普遍。在許多情形下,沿海國以隨意或靈活的態度適用國際法的相關規則,從而導致了過度主張的基線制度,從而引發了許多爭議。
  • 名詞解釋:領海基線
    核心提示:領海基線是沿海國建立海洋管轄權主張的起始線。確定領海基線是確定海洋管轄區域的必要前提。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混合基線法。
  • 水星磁極或像地球一樣漂移
    地球磁極隨時間推移發生漂移。這是每一名飛行員或航海家都知道的事情。在規劃航線時,他們必須考慮這個因素。地球的磁極已經發生大幅偏移,並不與地極或者地球自轉軸重合;磁北極偏離地理北極600英裡(約合965公裡)。新研究指出水星的磁極也發生類似漂移。
  • 專家稱中國對釣魚島領海基線符合國際法
    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董冠洋)中國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賈宇8日在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首發儀式上表示,領海基點基線是一個國家主權範圍內事務,美國一貫對他國領海基線劃定「說三道四」,望其反思本國領海制度。
  • 磁極漂移是什麼?水星也會有磁極漂移?與地球又有何異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磁極漂移,是每個飛行員和領航員都知道的事情,他們在計劃航線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事實上,磁極由於漂移地太過劇烈,以至於真實磁極的位置與地理磁極和地球自轉軸的位置已經不同了。到今天為止,地球的真實磁極距其地理磁極已經偏差了965公裡(600英裡)。
  • 「領海基線」英語怎麼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公布,中國有關部門將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中國政府對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的決定做出了堅決的回應,於周一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和基線。Territorial coordinates指「領土坐標」,是由base points(基點)連成的baselines(基線)組成的,能精確標示國家邊境。
  • 【第13屆原創文章】氣相基線漂移嚴重解決案例分享
    圖二 這是用二硫化碳中的苯系物標液走的4針。結果依然和空白的二硫化碳溶液走的色譜圖一樣。基線漂移嚴重,基線重複性不好。這對我們做低濃度樣品或者檢出限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做了,不能定性也不能定量。現在我和同事就開始分析原因:1、首先是懷疑試劑中含有水,水對FID檢測器有些影響。我們又換了一家試劑廠家,結果一樣。
  • 大陸漂移與地震成因
    地震過程中也會釋放大量負電荷,從而引起發電磁異常現象,而且地震過程與成礦過程密切相關。有關證據顯示,全球大陸平均地溫梯度為3℃/100米,由此推測大陸40千米之下溫度可達1200℃,在這一溫度下大部分巖石會發生熔融或部分熔融,大洋地溫梯度遠高於大陸。
  • 中國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0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發表聲明。聲明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的聲明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 外交部邊海司司長權威解讀領海基點基線
    就在日本宣布所謂的購買釣魚島之後,中國政府馬上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宣示主權。那麼什麼是領海基點基線,它是如何確定的?作用又是什麼呢?今天,焦點訪談欄目記者獨家專訪了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鄧中華,對此做出權威解讀。
  • 什麼力量令大陸漂移呢?
    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本書提出「大陸漂移論」,從此搖動了人們「海陸位置固定論」的觀念。魏格納通過觀察地圖發現,南美洲東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的輪廓十分吻合,而且這兩個海岸在對應的位置上能找到山脈和對應的礦山。後來,他又搜集了許多古氣候、古生物的證據,用以證實大的約兩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陸地,陸地被一片廣闊的海洋所包圍。
  • 大陸漂移與「水漂移理論」?
    那麼,魏格納講,大陸漂移,我就想問了,為什麼不說「水在漂移」呢?大陸漂移,可以改變地貌的水陸分布,那麼水漂移,照樣改變水陸的分布,而且水比固體容易移動。大家思考,地球在歷史長河裡,發生了地貌的萬千變化,為什麼說,有大陸漂移理論,卻沒有「水漂移」的理論呢?
  • 印度板塊為什麼漂移速度更快?
    一、問題提出大陸會發生大規模水平漂移是由魏格納一百多年前最早提出,並得到了後續無數地質學家的認可。美國科學家根據古地磁和古生物恢復了白堊紀以來全球大陸漂移過程(圖1),從中我們發現印度板塊自100Ma至今從南極洲飛速向北漂移。其動力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她漂移速度遠遠大於非洲板塊?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機制是什麼?
  • 公布領海基線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回應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0日表示,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劃定並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相關做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有記者問,9月10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 CMMI過程能力基線PPB和過程能力模型
    2.哪些固有的誤差來源於異常的偏差?    3.造成異常偏差的根源是什麼?    統計學提供了我們需要的方法和工具,來度量和分析過程行為,得出結論並執行後續的改進步驟。在OPP中我們首先需要建立過程能力基線PPB,PPB的建立首先要要確定組織的目標,找出影響組織目標的關鍵子過程,然後收集子過程的數據進行分析。
  • 漂移的歷史
    漂移的起源  漂移出現於70年代末期的日本。「漂移」一詞來源於「道路競速族」,道路競速是指深夜開著車在山道上以極高速度競技的人群。  比賽中的漂移  雖然漂移興起於道路競速族,但漂移技術在山道出現之時就存在了,那時主要是車輛在坑窪和積雪的道路上控制車輛的技巧。70年代,首代漂移王高橋國光將漂移技巧帶到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