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領海基線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20-11-24 人民網

  回應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0日表示,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劃定並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相關做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有記者問,9月10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秦剛答,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劃定並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相關做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精神。具體情況請查閱外交部網站。

  詞解

  領海基線

  領海基線是沿海國建立海洋管轄權主張的起始線。確定領海基線是確定海洋管轄區域的必要前提。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混合基線法。

  正常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情況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採用連接各適當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採用正常基線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海基線。

  領海基線不僅對沿海國的領海主張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其他的海洋區域,即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張也至關重要。直線基線法與正常基線法相比,明顯地擴展了國家管轄海域。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專家稱中國對釣魚島領海基線符合國際法
    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董冠洋)中國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賈宇8日在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首發儀式上表示,領海基點基線是一個國家主權範圍內事務,美國一貫對他國領海基線劃定「說三道四」,望其反思本國領海制度。
  • 專家解析:中國公布領海基線有重要意義
    公布領海基線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來看海洋專家張海文的解釋。  張海文(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領海基線實際上就是為了測算沿海國的領海寬度和其他管轄海域寬度的這麼一條起算線,這條線叫領海基線,基線裡面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就是內水,向海的一側首先是領海,後面還會有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各種管轄海域。
  • 劃定領海基線的意義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有3種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混合基線法。其中,直線基線法與正常基線法相比,明顯地擴展了國家管轄海域。的確,實踐證明,各國在主張直線基線方面的做法與有關國際法提出的要求,特別是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條款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這種情況在東亞國家中尤為明顯。
  • 中國聲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域領海基線表明主權
        據新華社北京 9月10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0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發表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 名詞解釋:領海基線
    核心提示:領海基線是沿海國建立海洋管轄權主張的起始線。確定領海基線是確定海洋管轄區域的必要前提。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混合基線法。
  •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是中國領海還是國際公海?
    我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按照公約:121條 島嶼制度1.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2.除第3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 中國公布釣魚島領海範圍 專家:提供管轄法理依據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0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劃定並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相關做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精神。  有記者問:中國政府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有何評論?  秦剛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 中國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央視9月18日《東方時空》節目播出「專家:領海基線為測算領海寬度起算線」,以下為文字實錄:主持人:什麼是領海基點基線,公布領海基點基線又會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來看海洋專家張海文的解釋。張海文(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實際上就是為了測算沿海國的領海寬度和其他管轄海域寬度的這麼一條起算線,這條線叫領海基線,基線裡面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就是內水,向海的一側首先是領海,後面還會有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各種管轄海域,總而言之這條線是各類海域的起算線,中國這次公布了釣魚島的領海基線,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方面就是重申了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土主權,因為根據陸地控制海洋的原則
  • 中國公布領海基線意味:日公務船一進入即入侵
    日公務船一進入即是入侵  領海基線是沿海國建立海洋管轄權主張的起始線。它是領海劃界,也是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外大陸架的起始線和國家計算合法的海岸線的重要參考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領海和內海都是有絕對主權的,包括水體,海底,上空的主權,和領土無異。
  • 領海基線、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海洋國土知識梳理
    領海基線:量算領海寬度用的起算基準線。這條起點線在海洋法中被稱為「領海基線」。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一種是正常基線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常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適用於海陸分界非常明顯和海岸線比較平直的海岸。
  • 中方主張東海大陸架自然延伸到衝繩海槽,在領海基線200海裡外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9月16日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沿海國的大陸架如從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應將有關情報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委員會應就有關劃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事項向沿海國提出建議。根據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到衝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
  • 中國宣布釣魚島領海基線 專家解讀領海及毗連區法
    這是我國政府宣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聲明後,中國海監首次在上述海域開展的維權巡航執法。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中國宣布釣魚島領海基線 專家解讀領海及毗連區法  我國政府根據199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中日交鋒大陸架劃界
    陳德恭認為,這也正是中國利用《公約》捍衛權益的機會,「要靈活地利用《公約》」1982年12月,歷時9年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終於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落幕。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國際多邊談判,在12月10日會議收尾這天,通過了擁有17個部分、320條款項以及9個附件的龐大海洋法體系。這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
  • 2014年自考國際法考試大綱海洋法
    第一節 概述  海洋法是有關各種海域的法律地位和調整各國在各種海域從事有關活動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的總稱。  在海洋法的編纂方面,聯合國先後召開了三次海洋法會議。第一次海洋法會議於1958年在日內瓦召開,該會議制定並通過了四個公約,即《領海與毗連區公約》、《公海公約》、《捕魚和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以及《大陸架公約》。
  • 金永明:現代海洋法體系與中國的實踐
    在現代海洋法體系中,《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全面性與綜合性彰顯了其地位的獨特重要性。本文梳理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發展階段,在分析其主要內容、核心原則後,歸納了中國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蘊含的原則和精神在制定和完善國內海洋法體系中的具體實踐,指出我國海洋法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邁入新時代,我國應在維繫和構築海洋秩序、制定和實施海洋規則中實現角色和定位的轉換。
  • 釋新聞丨美艦在我西沙領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違反了哪些法
    因為中國的政策和法律是符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原則和制度,也符合國家實踐標準。那麼,美國軍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實施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具體違反中國的哪些法律和規章呢?換言之,領海是沿海國的陸地領土的延伸,沿海國對其具有排他性的管轄權,而軍艦在領海內的無害通過制度,則是領海制度的例外。對於領海的寬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條規定,每一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裡的界限為止。
  • 提出中國東海大陸架寬度從測算中國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
    據新華社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14日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秘書處提交了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    該劃界案指出,地貌與地質特徵表明東海大陸架是中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衝繩海槽是具有顯著隔斷特點的重要地理單元,是中國東海大陸架延伸的終止。
  • 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200海裡經濟區半不利中國
    這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  從南海到東海,因海洋權益問題而被中國人熟悉的術語:12海裡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劃界等等,均源自這部《公約》。正如國家海洋局原局長王曙光曾對本刊記者所言:它開始形成了新的國際海洋秩序。
  • 新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倪徵:傾情《海洋法公約》
    傾情《海洋法公約》  1956年春,時任同濟大學圖書館主任兼教大學俄語的倪徵(日+奧),被直接調到了外交部條約委員會(1957年下半年改為條約法律司)工作。1958年4月底,舉行了兩個月的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在日內瓦閉幕。
  • 我國公布領海基線為管理釣魚島提供法律支持
    一個是公布了釣魚島的領海基線,伸張我們的權利,劃定我們的海洋國土範圍,同時,為我們下一步開發利用、管理治理提供法律支持。這是一個有針對性的回應措施。  還有一點,常態化,實時的監控,通過遙感衛星對整個敏感水域進行全部監控,為後邊的維權巡航,行駛我們的維護國家權利的各種職能提供技術支持和保證。這個應該說是在不發生軍事衝突這個前提下,一個較高級別的一種反制措施。